附屬醫院新員工崗前培訓方案
醫院新員工崗前培訓方案
1.崗前培訓實施步驟
1.1 做好準備工作:崗前培訓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需要進行周密計劃與積極準備。崗前培訓主要由醫院人事處負責實施,由院長辦公室、組織宣傳部、科教處、醫務處、護理部、審計處等各職能部門積極配合進行。
1.1.1 制定崗前培訓方案:為推進醫院崗前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培養造就高素質的職工隊伍,20**年我院制定《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崗前培訓方案》。
1.1.2 擬定崗前培訓計劃、確定崗前培訓的內容和目標:根據《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崗前培訓方案》、總結歷年崗前培訓的基礎上,制定出詳細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和目標,并做好《新員工崗前培訓日程安排表》。
1.1.3 與各職能部門做好及時溝通與聯系:人事處實施崗前培訓前一周,與醫院領導及各職能部門進行及時溝通與聯系,并將打印好的《新員工崗前培訓日程安排表》送到醫院領導與職能部門主管手中,讓他們及時了解崗前培訓的時間、地點、內容,每位參與此項工作的人員都做好充分的準備。
1.1.4 做好發放《延邊大學附屬醫院規章制度匯編》準備:此《規章制度匯編》是我院在日常每個環節的工作中做到嚴謹、求實、文明、高效的保證;是我院科學化管理和"執法"管理的依據;是規范、激勵全院職工的行為準則。《規章制度匯編》具體介紹了醫院概況、醫院行政部門的主要職能、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和其它信息,學好《規章制度匯編》,幫助新員工盡快熟悉醫院情況,在上崗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技能準備,使他們充滿信心地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1.1.5 其它準備工作:做好崗前培訓場所的聯系與布置、準備培訓材料與簽到名冊的準備等工作。
1.2 組織實施新員工崗前培訓 崗前培訓時間安排為七天,參加對象主要為畢業生及未參加過崗前培訓的新調入人員。人事處處長負責下下屬人員做好整個培訓的組織、協調、實施工作。
1.2.1 歡迎新員工儀式:為了讓新員工感受到醫院的真切關懷,感受到自己已是單位的`一員,使新員工盡快融入醫院大家庭的氛圍中,我們適時安排歡迎新員工儀式。首先醫院院領導向新員工介紹醫院的總體概況,講述醫院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以及對他們的期望等。接下來,每位新員工做簡單的自我介紹。通過這樣彼此互動方式,活躍了氣氛,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
1.2.2 培訓內容:培訓內容分兩個部分,包括公共課培訓及專業技術培訓。每一位新員工到了新崗位以后,都有一段心理適應期,如何幫助他們更好更快地跨入職業新起點,將狀態調整到位,是崗前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3],如何幫助新職工走好這個人生重要轉折點,也是醫院加強對新職工上崗前培訓的主要內容[4]。
1.2.2.1 公共課培訓:醫院的環境、醫院的法律法規、醫療工作核心制度、預防醫院內部感染的知識講座、消防安全講座、財務管理相關制度、個人行為規范要求、員工服務意識教育、員工考勤細則等基本知識。公共課講解時我們注重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從而提高新上崗員工的職業道德素質,使其盡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的需要,恪守醫務人員的行為準則,維護醫療衛生行業和醫務人員的良好形象,建立和-諧的醫院文化。
1.2.2.2 專業科培訓:專業科培訓要重視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5]。專業科培訓時我們注重基本技能訓練及臨床上易出現差錯的環節等方面的知識,由專職老師集中示教,要求新員工反復練習,熟練掌握為止。從而避免臨床上易出現的差錯事故,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2.3 授課方式:崗前培訓形式應針對不同的培訓內容選用不同的培訓方式[6]。我們采用集中講授和臨床實踐相交叉的方式,借助多媒體示教、互動教學、模擬訓練等方式進行培訓,這種授課方式使受訓者能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和操作方法,激發新員工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增強培訓效果。
1.2.4 各職能部門按《新員工崗前培訓日程安排表》的要求,詳細講解各職能科室的工作職責及相關制度,同時解答受育者提出的問題,讓新員工深刻理解掌握授課內容,把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
1.2.5 組織考試:我們要求員工自學已發放的《規章制度匯編》里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條例,在全部課程結束后組織筆試、操作考試,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
1.2.6 建立培訓檔案:實記載培訓情況、考核結果、心得體會、培訓效果,作為正式聘用的依據,也為了下一輪崗前培訓取得更好地效果提供依據。
2.效果
經過七天的崗前培訓,每位新員工對醫院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使他們無論從心里、責任心、態度、形象等各方面都做好了進入工作角色的準備。從1992年至今考核結果來看,參加崗前培訓的新員工共750名,其中優秀的比例占26%,良好占63%,合格占11%。最后每人都交一份心得體會,體會上大部分員工都認為崗前培訓使他們受益匪淺,有的新員工希望醫院今后提供更多類似這樣的機會;有的員工認為課程互動性不夠,個別講座缺乏生動性;還有的員工提出課程的時間安排過于倉促,很多內容沒有擴展。
3.討論
3.1 要充實崗前培訓內容:根據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質量的需求變化及工作實際,我們要不斷充實崗前培訓內容。對于新員工認同與受歡迎的課程,我們將繼續保持,同時對于個別存在問題的課程我們也將作進一步地改進和完善。
3.1.1 要注重專業科培訓:醫學是一個綜合性強、需要在臨床實踐中磨煉及提高的知識技術。隨著醫療衛生事業和科學技術發展,以及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知識的不斷增強,人們對醫療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為了不斷滿足人們對健康的需求和不斷提高診療水平,從而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減少醫療糾紛,我們要做好專業科培訓。
3.1.2 要注重目標意識教育:使幫助新員工認識自我,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不斷開發自己,積極克服職業道路上的困難,正確把握人生方向,為實現理想,走向成功而朝著既定目標努力奮斗。
3.2 培訓形式要多樣化:貫穿臨床實踐的全過程。培訓內容按上述的公共課培訓和專業科培訓內容進行,授課形式全程多媒體、增強互動教學,從而激發新員工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培訓效果。
篇2:市民醫院新員工崗前培訓制度
人民醫院新員工崗前培訓制度
上崗前培訓是對新錄用職工的集中培訓,為使新員工深入了解醫院歷史、文化和各項規章制度,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盡快適應工作環境,特制訂本制度。
一、組織結構:
醫院成立崗前培訓領導小組,負責每年一次的新員工培訓,根據培訓計劃進行考核。
組長:院長
組員:副院長、副書記、各職能部門負責人
二、新進人員必須參加醫院舉辦的新員工崗前培訓,未經崗前培訓不得上崗。
三、崗前教育的時間、形式、內容:
崗前培訓一般定于每年的8月份進行,采取集中培訓與試用期教育相結合,集中輔導和自學相結合的形式,具體內容包括:
(一)了解醫院發展史,了解西雙版納州的州情。
(二)勞動紀律教育,規章制度的學習。
(三)醫德醫風教育,醫護人員工作準則和行為規范學習。
(四)醫院工作制度、操作常規及各類人員崗位職責培訓;
(五)醫院職工的相關權益規定的介紹。
(六)傳染病知識培訓。
(七)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等法律法規學習。
(八)消防安全知識與技能培訓。
(九)交通安全知識培訓。
(十)病歷書寫規范及三基三嚴操作培訓與考核。
四、培訓辦法及要求:
(一)新員工報到后,由人事科具體負責組織培訓,培訓結束后,每位學員上交一份個人心得體會,并對學員進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二)新員工培訓完畢,將其培訓成績記錄歸檔。
(三)各部門應積極配合人事科做好新員工培訓工作。
(四)培訓考評結果作為正式聘用的依據之一。
(五)當年調入、借用新上崗的職工,參照本制度執行。
篇3:第三醫院新進員工崗前培訓制度
第一醫院新進員工崗前培訓制度
第一條為進一步強化醫院培訓工作,使新進員工能盡快適應醫院的工作環境,了解醫院,熟悉崗位,更快更好地勝任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新進員工辦理報到手續后,均應參加崗前培訓,未經培訓者不得上崗。
第三條新進員工實行集中崗前培訓,崗前集中培訓的時間一般為一周。
第四條崗前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崗前培訓的重要性,教育新進員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醫院職工。
2.醫院院情概況,醫院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勞動紀律教育。
3.醫德醫風教育。
4.醫療衛生行業法律法規、醫療核心制度、醫療安全、質量管理等規定文件。
5.護理工作制度、護理人員崗位職責、護理管理等有關規定文件
6.醫院繼續教育、培訓制度。
7.傳染病知識教育。
8.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基本知識。
9.法制教育及消防安全常識教育。
10.醫患溝通、職業生涯規劃、團隊精神等人文教育。
11.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第五條崗前培訓結束后,新進員工需參加崗前培訓結業考試,考試合格后予以上崗。
第六條新進員工崗前培訓分二級培訓,即院級崗前培訓與科級崗前培訓。院級培訓由培訓中心和人力資源部負責組織,制定培訓計劃,安排具體學習日程,并組織考試。科級培訓主要為技能培訓,由使用科室根據科室情況具體操作。
第七條醫院各部門均有對新進員工進行培訓的義務,必須重視并加強對新進員工崗前培訓。
第八條新進員工崗前培訓實行考勤制,新進員工因故不能參加的,必須嚴格履行請假手續。
第九條因故未參加崗前集中培訓的新進員工,要依照本制度進行自學和考核。
第十條本制度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