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生產管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行業生產管理崗位職責
生產管理主管-耳機行業深圳市唐麥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唐麥科技有限公司,唐麥崗位描述:
1.負責部門生產任務達成及日常管理,具備系統的管理技能,較強的溝通和組織協調能力;
2.建立完善各項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改進現場管理;
3.負責做好生產計劃,檢查生產工作,綜合平?年度生產任務,確保生產任務的完成;
4.組織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制訂和完善質量管理目標負責制,隨時掌握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狀態;
6.協調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及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平?調度設備材料;
7.做好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指揮與控制,保證生產作業的連續性、均衡性;
8.配合有關部門組織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提高勞動生產率。
任職要求:
1.大專以上學歷,電子專業優先;
2.大中型生產加工制造企業生產管理經驗五年以上,并有良好的過往業績;
3.曾從事音頻相關產品如耳機、藍牙耳機等工作經驗者優先;
4.擅長團隊建設和管理體系搭建,有較強的綜合協調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工作責任感和事業心;
5.熟悉產品工藝流程,了解和掌握生產管理的基本內容。
行業生產管理崗位
篇2:城市客運行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獎懲辦法
為切實加強客運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結合城市客運行業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省政府“一崗雙責”規定,實施“誰主管、誰負責”和“誰審批,誰負責”以及“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則,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齊抓共管、獎懲分明”的安全生產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領導,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防范和減少客運行業安全生產事故,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考核范圍
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運營部、安全部、車輛裝備部、內部安全保衛部、綜合行政事務部、運營線路
三、考核對象
各運管站、客管站、公交公司、出租汽車服務公司
四、考核內容(見附件)
五、考核目標
(一)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目標
1、按照《安全生產法》、《河北省安全生產條例》和市政府“一崗雙責”規定職責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2、加強安全生產日常監督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政府及交通運輸部門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法律、規章、政策和文件精神,積極主動開展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及時準確收集和報送工作信息或有關材料;
3、建立事故防范體系,切實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積極采取對策措施,建立各類安全管理防范體系、加強危險源管理,組織開展安全檢查和專項整治工作,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整改,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按規定組織和參加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提高各類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業務水平;
4、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各項專項整治活動,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有關安全生產工作事宜;
5、落實安全管理機構、人員、加強安全管理、裝備等經費的投入;
6、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和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制定完善重特大事故的應急預案,提高對重特大事故的防御能力。及時參與或組織救援,妥善處理善后工作,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7、建立事故報告和查處制度。發生事故后嚴格執行事故報告制度,并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執行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嚴肅查處事故責任人。
(二)事故控制指標
1、事故死亡人數不超過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控制指標;
2、較大以上事故起數不超過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控制指標;
3、不發生市政府規定的“一票否決”的重特大事故;
六、考核期限
以年度為考核期限,即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七、考核方法
(一)市客運處負責對行業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落實情況分半年和年度考核。采用100分制。
(二)被評為國家級、省廳級、市級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先進單位或在安全活動中得獎等,酌情予以加分,加分值分別為5分、3分、1分;
(三)目標考核中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按不合格論處,并按《黨政領導干部實行問責規定》等有關規定處理。
八、獎懲措施
(一)考核等級
不合格:考核總分在80分以下,或發生市政府規定的“一票否決”的較大、重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合格:考核總分在80分至85分之間;
良好:考核總分在85分至90分之間;
優秀:考核總分在90分以上的。
(二)獎勵條件
1、考核達到優秀的單位分別予以通報表揚并頒發證書;
2、城市客運行業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考核單位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對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職能部門相關人員或為安全生產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實施物質和精神獎勵。
(三)對考核不合格單位,給予通報批評;按照《黨政領導干部實行問責規定》等有關規定報請有關部門對單位領導給予處分。
篇3:建筑行業安全生產措施費規定
建設工程施工企業以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為計提依據。各建設工程類別安全費用提取標準如下:
(一)礦山工程為2.5%;
(二)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電力工程、鐵路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為2.0%;
(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煉工程、機電安裝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為1.5%。
建設工程施工企業提取的安全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在競標時,不得刪減,列入標外管理。國家對基本建設投資概算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總包單位應當將安全費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單位并監督使用,分包單位不再重復提取。
中小微型企業和大型企業上年末安全費用結余分別達到本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的5%和1.5%時,經當地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商財政部門同意,企業本年度可以緩提或者少提安全費用。
企業規模劃分標準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規定執行。
企業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安全生產實際需要,可適當提高安全費用提取標準。
本辦法公布前,各省級政府已制定下發企業安全費用提取使用辦法的,其提取標準如果低于本辦法規定的標準,應當按照本辦法進行調整;如果高于本辦法規定的標準,按照原標準執行。
新建企業和投產不足一年的企業以當年實際營業收入為提取依據,按月計提安全費用。
混業經營企業,如能按業務類別分別核算的,則以各業務營業收入為計提依據,按上述標準分別提取安全費用;如不能分別核算的,則以全部業務收入為計提依據,按主營業務計提標準提取安全費用。
安全費用的使用
建設工程施工企業安全費用應當按照以下范圍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維護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支出(不含“三同時”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設施),包括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系統、洞口、臨邊、機械設備、高處作業防護、交叉作業防護、防火、防爆、防塵、防毒、防雷、防臺風、防地質災害、地下工程有害氣體監測、通風、臨時安全防護等設施設備支出;
(二)配備、維護、保養應急救援器材、設備支出和應急演練支出;
(三)開展重大危險源和事故隱患評估、監控和整改支出;
(四)安全生產檢查、評價(不包括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安全評價)、咨詢和標準化建設支出;
(五)配備和更新現場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支出;
(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支出;
(七)安全生產適用的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支出;
(八)安全設施及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支出;
(九)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
在本辦法規定的使用范圍內,企業應當將安全費用優先用于滿足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對企業安全生產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者達到安全生產標準所需的支出。
企業提取的安全費用應當專戶核算,按規定范圍安排使用,不得擠占、挪用。年度結余資金結轉下年度使用,當年計提安全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
主要承擔安全管理責任的集團公司經過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可以對所屬企業提取的安全費用按照一定比例集中管理,統籌使用。
監督管理
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內部安全費用管理制度,明確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的程序、職責及權限,按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費用。
企業應當加強安全費用管理,編制年度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計劃,納入企業財務預算。企業年度安全費用使用計劃和上一年安全費用的提取、使用情況按照管理權限報同級財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行業主管部門備案。
企業安全費用的會計處理,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企業提取的安全費用屬于企業自提自用資金,其他單位和部門不得采取收取、代管等形式對其進行集中管理和使用,國家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各級財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依法對企業安全費用提取、使用和管理進行監督檢查。
企業未按本辦法提取和使用安全費用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行業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處罰。
建設工程施工總承包單位未向分包單位支付必要的安全費用以及承包單位挪用安全費用的,由建設、交通運輸、鐵路、水利、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煤礦安全監察等主管部門依照相關法規、規章進行處理、處罰。
各省級財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可以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并報財政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