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系統設計主任職位描述與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職位描述:
一、崗位職責
1.全面負責部門各方面管理工作;
2.部門計劃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的管理與完善,并持續改進;
3.部門的人才培養、發展及各方面管理工作;
4.展開工作所需資源的支持。
二、任職要求
1.教育背景:流體傳動及控制(液壓)、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等液壓機械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985/211學歷優先;
2.工作經驗:8年以上液壓產品設計工作經驗,并有3年以上研發團隊負責人或部門負責人經驗,有管理、領導你研發團隊或研發部門完成多個復雜液壓系統產品(項目)研發及產品標準化案例經驗;
3.能夠進行復雜的液壓或機械設計計算,能獨立設計較復雜的液壓系統原理圖,精通液壓元器件選型,熟悉各液壓元件品牌,能夠設計較復雜的液壓系統和液壓機械結構件;
4.熟練使用AUTOCAD、SolidWorks等設計軟件,以及通用辦公軟件;
5.具備良好的英語文獻讀寫能力,能熟練閱讀及翻譯本專業范圍內英文資料和文獻。
注明:具體薪資待遇面議。
篇2:液壓系統泄漏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液壓系統中的工作液體,是在液壓元件(包括管道)的容腔內流動或暫存的,循環的工作液體理應限于在規定的容腔內,然而由于壓力、間隙等種種原因,有部分液體超過容腔邊界流出,液體的“越界流出”現象稱為泄漏。
影響泄漏的幾個重要因素
液壓系統在實際工作中,下面幾個因素對泄漏有重要影響:
①工作壓力和溫升。液壓系統壓力越高越易泄漏。當工作壓力大于密封耐壓時,密封唇部易變形,中間發生凹陷,從而增大了接觸寬度。實踐表明,當壓力從零增大到0.1MPa時,其接觸寬度將是壓力為零時的4倍。壓力作用下接觸寬度的增加,使摩擦力矩增加,也使磨損加劇、溫升提高,泄漏增加,進而影響密封的使用壽命。油溫過高,潤滑油膜變薄,摩擦力加大,磨損加劇,密封材料老化增快,使之變硬變脆,并可能很快導致泄漏。隨著油液溫度的增高,其密封壽命將急劇下降,溫度每增加10℃,密封壽命將縮短約1/3。
②轉速。軸的轉速不僅影響到密封的泄漏,而且由于轉速的改變,將引起溫升、動載等變化,嚴重影響到密封的工作壽命。
③工作介質的清潔度。液壓系統的工作介質是液壓油,如果油液不潔,或由于機械對元件在運轉中產生的磨損粉末和切屑粉末,以及外部侵入的灰塵,一旦進入油液,油質將變差,形成油泥和固形雜質,引起密封唇口與元件表面的劃傷,從而導致密封的急劇磨損,泄漏增加。
④工作介質的粘度和橡膠材料。由于密封件上橡膠與不同油液的親和性不同,因而會出現橡膠的膨脹或收縮,一般來說,工作介質粘度越低,越易泄漏,越高越不易泄漏。
為控制液壓系統的泄漏,必須從檢測、正確選用和使用密封件等入手。
1泄漏檢測首先對液壓系統的泄漏原因進行診斷,這是控制泄漏的關鍵。
2密封件的正確選用密封大多數采用具有彈性或易變形的材料,密封材料的正確選用是決定密封性能、防止泄漏的主要因素。密封件的材料一般應具備下列要求:抵抗工作介質侵蝕的能力強,長期工作體積和硬度變化小;彈性和壓縮復原性好,永久變形小;材料敏感性好,不滲漏;具備適當的機械強度和硬度;具有能與密封面貼含的柔軟性和彈性;耐低溫和高溫性能好,高溫下不分解不軟化,低溫下不硬化;既不腐蝕,也不粘在金屬表面上;耐臭氧性和耐老化性好,經久耐用;加工制造方便,價格低。任何一種材料往往不能全面滿足上述這些要求,使用時應根據工作條件、要求來選擇。
3密封件的安裝為使密封可靠、壽命長,在設計密封槽時,要有適當的壓縮率,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過大則壓縮應力增加,摩擦力增大,加快密封磨損,亦易產生扭曲破壞,壽命縮短,有時造成裝配困難;過小,則密封性不好,易泄漏。零件設計時要有導向角,以免裝配時損傷密封件。安裝時,盡量避免過大拉伸,以免變形。特別注意的是必須保證密封唇口部端面垂直于軸的中心線,否則產生的偏移會造成唇口單邊的局部磨損,不能形成泵汲。
4實際工作中注意事項
①要控制液壓系統的油溫。油溫過高,潤滑油膜變薄,摩擦力加大,磨損加劇,密封材料老化增快,使之變硬變脆,并可能很快導致泄漏。
②液壓系統中應盡量減少管接頭,據統計有30%~40%的泄漏在管接頭處。因此要選擇結構合適的管接頭。液壓系統中常用的管接頭有擴口式、卡套式和焊接式三類。三種接頭各有特點,應根據工作可靠性和經濟性進行選擇。
③選擇合適的液壓元件,提高元件的表面精度。如系統不要求有快速切換,則應選擇濕式電磁閥,因它壽命長,沖擊小,推桿處無動密封,消除了推桿部位引起的泄漏。
④在易于進入粉塵、灰塵的液壓元件或密封處,增加擋塵裝置,如防塵環、擋塵罩等。防止設備長時間超壓和超轉速運行。
⑤保持油液的清潔,定期更換油液。
篇3:預防液壓系統中油溫過高措施
液壓系統在煤礦機械中得到廣泛應用。由于液壓系統的元件和油液都處于密封的殼體和管道內,不能從外部直接觀察,為了便于正確判斷和處理液壓系統故障,筆者根據煤礦機械實際工作狀況及對液壓系統圖的分析,對常見的故障原因及處理方法進行了歸納,為以后故障排除及診斷提供了依據。?
1液壓油油溫過高的危害?
1.1液壓油黏度、容積效率和液壓系統工作效率均下降,泄漏增加,甚至使機械設備無法正常工作。
1.2液壓系統的零件因過熱而膨脹,破壞了相對運動零件原來正常的配合間隙,導致摩擦阻力增加、液壓閥容易卡死,同時,使潤滑油膜變薄、機械磨損增加,結果造成泵、閥、馬達等的精密配合面因過早磨損而使其失效或報廢。
1.3加速橡膠密封件老化變質,壽命縮短,甚至喪失其密封性能,使液壓系統嚴重泄漏。
1.4油液汽化、水分蒸發,容易使液壓元件產生穴蝕;油液氧化形成膠狀沉積物,易堵塞濾油器和液壓閥內的小孔,使液壓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液壓油油溫過高會嚴重影響機器的正常使用、降低液壓元件的使用壽命,并增加工程機械的維修成本。?
2液壓油油溫過高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2.1油品選擇不當油的品牌、質量和黏度等級不符合要求,或不同牌號的液壓油混用,造成液壓油黏度指數過低或過高。若油液黏度過高,則功率損失增加,油溫上升;如果黏度過低,則泄漏量增加,油溫升高。
預防措施:選用油液應按廠家推薦的牌號及機器所處的工作環境、氣溫因素等來確定。對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機器,應選用專用液壓油;當液壓元件和系統保養不便時,應選用性能好的抗磨液壓油。
2.2污染嚴重潤施工現場環境惡劣,隨著機器工作時間的增加,油中易混入雜質和污物,受污染的液壓油進入泵、馬達和閥的配合間隙中,會劃傷和破壞配合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使泄漏增加、油溫升高。
預防措施:一般在累計工作1000多h后換油。換油時,注意不僅要放盡油箱內的舊油,還要替換整個系統管路、工作回路的舊油;加油時最好用120目以上的濾網,并按規定加足油量,使油液有足夠的循環冷卻條件。如遇因液壓油污染而引起的突發性故障時,一定要過濾或更換液壓系統用油。如,一臺YZT14G型壓路機出現液壓油油溫過高、振動力不足的故障;檢查發現,液壓油呈乳白色,已變質、黏度下降,更換液壓油后壓路機運轉恢復正常。
2.3液壓油箱內油位過低若液壓油箱內油量太少,將使液壓系統沒有足夠的流量帶走其產生的熱量,導致油溫升高。
預防措施:在實際操作和保養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中對液壓油油位的規定。如,一臺PC2003型液壓挖掘機,工作一段時間后出現液壓油溫度過高故障;檢查液壓油箱,發現油位低于規定值很多,由于液壓系統過度缺油,使液壓油循環過快,未能充分靜置散熱,結果油溫升高;按規定加足液壓油后,液壓油溫度隨即降至正常范圍。
2.4液壓系統中混入空氣混入液壓油中的空氣,在低壓區時會從油中逸出并形成氣泡,當其運動到高壓區時,這些氣泡將被高壓油擊碎,受到急劇壓縮而放出大量的熱量,引起油溫升高。
預防措施:經常檢查進油管接口等封處的密封性,防止空氣進入;同時,每次換油后要排盡系統中的空氣。如,一臺PY184型平地機液壓油溫度過高,同時伴有液壓噪聲;檢查發現,液壓泵進油口連接軟管有少許損壞,吸入空氣,導致油溫過高,更換軟管后平地機運轉狀況良好。
2.5濾油器堵塞磨粒、雜質和灰塵等通過濾油器時,會被吸附在濾油器的濾芯上,造成吸油阻力和能耗均增加,引起油溫升高。
預防措施:定期清洗、更換濾油器,對有堵塞指示器的濾油器,應按指示情況清洗或更換濾芯;濾芯的性能、結構和有效期都必須符合其使用要求。如,一臺TY220型推土機在作業時油溫報警器連續報警,同時發現變矩器處有油煙和油液的燒焦味,轉向油箱內油位較低;檢查結果是,變矩器回油泵吸油濾網堵塞引起了此故障,因濾網粘滿沉積物,使變矩器泄漏的油液不能及時泵回轉向油箱,越積越多,變矩器放置阻力加大,由摩擦產生的熱量增多,最后導致油液溫升太快;清洗該濾網后,油溫恢復正常。又如,一臺CATD8N型履帶式推土機液力傳動系統發出高溫警報,傳動部位有異響;拆開濾油器檢查濾芯,發現其中含有大量粉末狀污物;更換濾芯后,故障消失。
2.6液壓油冷卻循環系統工作不良。通常,采用水冷式或風冷式油冷卻器對液壓系統的油溫進行強制性降溫。水冷式冷卻器,會因散熱片太臟或水循環不暢而使其散熱系數降低;風冷式冷卻器,會因油污過多而將冷卻器的散熱片縫隙堵塞,風扇難以對其散熱,結果導致油溫升高。
預防措施:定期檢查和維護液壓油冷卻循環系統,一旦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機排除。如,一臺CPCD60D型液力傳動叉車,工作一段時間后,變矩器驅動力不足,轉向盤轉向沉重(液力變速器與動力轉向共同用1臺泵);幾經檢查才發現,是風冷式油泠卻器的通風孔堵塞導致了油溫過高,疏通后故障被排除。又如,一臺K-702型裝載機冷卻機啟動后工作不足3h,儀表盤上變矩器油溫報警指示燈即閃亮,顯示液壓油溫度過高。先檢查油量和油質,結果油量充足,油質較好;再檢查濾油器,不臟;后檢查冷卻器,發現油泥已將部分冷卻器,油孔堵塞。清洗冷卻器后,一切正常。
2.7零部件磨損嚴重齒輪泵的齒輪與泵體和側板,柱塞泵和馬達的缸體與配流盤、缸體孔與柱塞,換向閥的閥桿與閥體等都是靠間隙密封的,這些元件的磨損將會引起其內泄漏的增加和油溫的升高。
預防措施:及時檢修或更換磨損過大的零部件,據統計,在正常情況下,進口的液壓泵、馬達工作五六年后,國產產品工作兩三年后,其磨損都已相當嚴重,須及時進行檢修。否則,就會出現冷機時工作基本正常,但工作1-2h后,系統各機構的運動速度就明顯變慢,需停機待油溫降低后才能繼續工作。如,一臺WY160型液壓挖掘機在出現上述故障后,經測試各機構的工作壓力均明顯偏低,懷疑是主安全閥或主泵磨損所致。先拆檢主安全閥,無異常現象;后拆檢主泵發現配流盤球面磨損嚴重。經對配流盤進行研磨后重新裝配并調整好其間隙,裝機運行情況良好。又如,一臺ZL50型裝載機動作緩慢無力,經測試系統壓力偏低,手摸齒輪泵感覺很燙,懷疑是齒輪泵內部磨損產生內漏所致;拆檢后發現,齒輪泵側板與齒輪端面的間隙超差。更換齒輪泵后,問題得以解決。
2.8環境溫度過高環境溫度過高,并且高負荷使用的時間又長,都會使油溫太高。
預防措施:應避免長時間連續大負荷地工作;若油溫太高可使設備空載動轉10min左右,待其油溫降下來后再工作。?
3結束語?
在分析故障原因時,要在熟悉機器各部分的機構以及液壓系統和動作原理的基礎上,結合有關故障的具體情況,分析故障產生的原因,根據由表及里、由外到內的原則,制定出排除故障的順序,并依次檢查各機械零部件或液壓元件,最后檢查出故障部位,排除故障要遵循保障設備主要性能,不影響設備正常工作,同時又要考慮經濟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