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表統計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報表統計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銷售部門數據的整理與分析(根據周、季度、月度、年度提供報表決策分析)
2、支持及輔導協同部門其他版塊日常事務的處理
3、跟進每日銷售計劃,周銷售計劃,月銷售計劃,及時更新報表提交上級
4、部門內部會議的組織,安排以及一定程度員工關系的維護
任職資格:
1、本科以上學歷,有相關服飾行業經驗者優先;
2、22-35歲之間,有營銷意識且能獨立完成工作
3、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4、對零售業態以及服裝行業有一定的認知+最近一份工作不得低于兩年
報表統計崗位
篇2: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報表制度
一、為切實加強全國港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做好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分析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參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安全生產事故統計報表》(國統函〔2006〕34號),制定本報表制度,擬報國家統計局批準后執行。
二、本報表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掌握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的相關信息,從而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減輕和消除事故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港口安全發展。
三、本報表制度統計范圍為全國從事港口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在運營中因安全問題引發的人員重傷及死亡的事故。
四、交通運輸部負責全國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工作,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工作。各級交通主管部門應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及時上報港口生產安全事故情況和統計報表。
五、本報表制度包括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和季報表。
港口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若其為特別重大事故或重大事故,應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立即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交通運輸部;若其為較大事故,應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立即逐級上報至省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交通主管部門,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應將該快報表上報至交通運輸部;若其為死亡1至2人的一般事故,應立即上報至當地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當地港口行政部門應將該快報表逐級上報至交通運輸部??傊?港口生產經營單位一旦發生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必須填寫港口生產安全事故快報表,并逐級上報至交通運輸部。
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必須在每季度后10日前將統計期(即上季度)內本轄區發生的港口生產傷亡事故情況匯總,以報表形式按要求上報交通運輸部,沒有發生事故的省份要報送零事故報告。超過每季度后10日未報,應提前說明情況,如沒有說明情況的,則超過48小時后,視為拖延報告期限,視情節在行業內給予通報批評。
六、上報統計資料須標明單位負責人、填表人、聯系電話、報出日期,并加蓋單位公章。
七、快報表和季報表均以傳真件先期報送,正式文件可以后報,但應確保數據一致性。
八、出現錯、漏報事故報表的情況,發現后應及時報送更正后的報表。如超過48小時,一經發現存在問題,視為謊報,視情節在行業內給予通報批評。
九、有關單位及其統計人員必須按照《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要求,如實填報。
十、本制度由交通運輸部水運司負責解釋。
篇3:安全統計報表制度
為保證公司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對各項目部安全生產情況進行統一宏觀控制,使公司各項工作能夠持續穩定的開展,逐步走向規范化、法制化,特制定公司統計報表制度。
1、嚴格按照區建管處要求,每月10號上報建筑施工因工傷亡事故綜合統計月報表及年報表。另外上報城陽區在建工程統計表(月報、季報)。
2、程安全生產動態控制及各種機具、材料報表。
3、各項目部必須在每月底上報公司有無
重大安全隱患情況及安全事故統計報表。
4、各項目部必須在25號上報公司安全生產自查報表及安全法規、標準執行情況各項目部必須在每月26號上報公司各項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