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大型材料管理制度

大型材料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7562

大型材料管理制度

大型材料管理制度

1、大型材料主要包括鋼絲繩,輕軌,阻燃膠帶、管路及附件。

2、機電設備管理科負責全礦大型材料的計劃、檢驗,使用、回收、報廢等工作。

3、設備管理員每月根據生產經營計劃,生產實際需要及庫存編制全礦大型材料計劃,經機電設備管理科長審核,機電礦長批準后,于25日報供應部門組織采購。

4、使用單位自供應部門開具大型材料領料單,設備管理員簽字并上賬,報機電礦長批準,由供應部門領用。

5、使用單位建立大型材料臺帳,根據領料單上帳,注明領用時間,地點,材料型號規格,數量,每月25日對賬。

6、大型材料管理員應建立大型材料臺帳,進行分類,分隊管理,隨時按使用情況變動,及時提供準確數據,每月25-28日與使用單位對賬。

7、設備管理員要經常深入井下一線,檢查大型材料的使用情況,核對領用數量,短時不用的材料,要求其進行回收,提高利用率。8、使用單位回撤工作面等原因,回收大型材料,必須全部回收,發現遺漏、丟失的加倍處罰。

9、因違反操作規程或管理不善造成損壞的,依據獎罰條例實施處罰。

篇2:汽車配件材料管理制度

一、自覺遵守各項管理制度,倉庫嚴禁閑雜人員入內。

二、及時做好供方的選擇、評審工作。根據生產需要及時編制采購計劃單,計劃單經領導簽字同意后即按單就近采購。

三、材料及零配件進庫前要驗收,末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準進庫,不準使用。

四、材料入庫后要立卡、入帳,做到帳、卡、實物三符合。

五、材料應分類、分規格堆放,保持整齊有序。

六、保持倉庫整潔,做好材料、配件的防銹、防腐、防失竊工作,做好倉庫的消防工作。

七、庫管員根據前臺傳來的備料單準備材料及零配件,修理工憑派工單領料,領料人簽名,領用大總成件要經分管領導簽字同意,領新料必須交舊料,嚴格執行領新交舊制度。

八、加強對舊料的管理工作,上交舊料貼好標簽,出廠時交還車主。

九、材料及零配件的領用應執行先進先出的規定,嚴格執行價格制度,不得隨便加價。

十、倉庫每個月進行一次清倉盤點,消除差錯,壓縮庫存。

篇3:酒店食品原材料采購驗收制度

酒店食品原材料采購與驗收制度

1了解供應商的企業資質信用情況。主要審核的資質材料包括:供應商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一般納稅人證書;組織機構代碼(集團化酒店有其所屬分、子酒店使用集團組織機構代碼的情況);衛生許可證;企業執行標準;生產許可證。

2進口商品在國內未進行商標注冊的,進口商要出示承諾書,注明該類商品今后涉及的一切侵權、冒用商標等行為均由進口商承擔。

3供應商為進出口貿易酒店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或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生產商生產許可證;自有品牌需提供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委托加工備案申請書。

全部資質材料應查看正本或清晰的正本復印件,同時留存企業蓋章復印件。

4供應商經營范圍應在資質材料中限定的有效范圍內。商標注冊人應與營業執照注冊人一致、如不一致則需核準轉讓注冊商標證明。

5采購前對所要采購的產品進行抽檢,確保產品的理化、衛生、感官等質量指標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規定。并定期抽檢。

6按進貨批次索要檢疫證明和進貨票據,并詳細記錄進貨來源、品名、數量、日銷售量,做到一旦發現問題,可以迅速追溯到生產源頭。

7商品的質檢報告必須是經省、地(市)局以上政府部門授權認可的計量認證/審查認可的檢測部門出具的質檢報告,檢測項目必須是按照商品的執行標準進行全項檢測。資質材料中注明有效期的以注明期限為終止日期。

8供應商的送貨車輛應保持清潔;商品堆放科學合理,避免造成食品的交叉污染;如對溫度有要求的商品應確定商品的溫度,記錄送貨車輛溫度,并記錄存檔。

9商品的檢驗

1)商品包裝檢查

核對訂貨匯總單,所送商品是否和所定商品一致;紙箱標示是否和商品一致,包裝有無損壞和受潮;外包裝應清潔、形狀完整,無嚴重破損;內包裝應無破損,商品的形狀完好無損;外包裝名稱和包裝內商品名稱一致。

2)商品質量的基本檢查

商品應清潔,并符合企業相關驗收標準;商品應無損傷、腐爛現象,無寄生蟲或已受蟲害現象;對溫度有要求的商品應確定商品的溫度與包裝上指示溫度一致,冷凍商品沒有曾經解凍痕跡。

3)定型包裝食品的驗收

門店收貨時,對定型包裝的熟食鹵味、豆制品等食品應索取產品檢驗合格證和專用送貨單;對運輸工具、包裝日期和產品進行檢查、驗收,同時做好記錄;檢查食品的保質期,確保其在允收期限范圍內;確保包裝完好并符合相關要求,數量、批次和送貨單一致。

4)非定型包裝食品(包括生鮮食品)的驗收

門店收貨時,非定型包裝產品根據需要應索取產品檢驗合格證明,專用送貨單據,國家或地方執法機構規定的相關證明文件,如屠宰、加工、檢疫、銷售的許可證明,相關載具的清潔消毒證明等。對運輸工具、加工日期和產品進行驗收,同時做好記錄。

檢查商品的剩余保值期,確保在允收期限內。對保質期較短的生鮮產品須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允收期要求。

確保包裝和運輸條件(如溫度、濕度、衛生狀況等)符合法定要求,無交叉污染危險,數量、批次和送貨單一致。

檢查食品的相關質量指標,包括但不局限于外觀、顏色、氣味、新鮮度、中心溫度等指標。

對高風險產品建議根據產品特點進行定期的理化及微生物檢驗。

建議有條件的超市建立區域性配送中心,統一食品的驗收、存儲和配送。

5)預包裝商品標示檢查

●國產商品標示檢查應至少具有以下獨立信息(對于最小銷售包裝表面積小于10平方厘米的產品,可以僅標注:產品名稱、生產者名稱和生產日期):

a)食品名稱;

b)配料表;

c)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固液兩項產品)制造者;

d)生產者和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

e)日期標志和儲藏指南(產品保質與儲藏條件有關的產品);

f)質量/品質等級(國家,行業標準中明確規定質量/品質的產品);

g)產品的標準號。

●進口商品標示檢查應至少具有以下獨立信息:

a)食品名稱;

b)配料表;

c)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

d)進口食品必須表明原產國、地區名;

e)總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

f)日期標志和儲藏指南(產品保質期與儲藏條件有關的產品);

g)進口商品應有中文標識,中文標識應大于外文標識。

保證冷藏食品脫離冷鏈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冷凍食品脫離冷鏈i)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