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村計劃生育村規民約

村計劃生育村規民約

2024-07-25 閱讀 1571

村計劃生育村規民約

(2012年月日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依法治國方略,加強村級民主法制建設,規范村級計劃生育群眾自治、民主管理,使計劃生育工作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軌道。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__村《計劃生育群眾自治章程》,特制__村村規民約,凡居住在本村和戶口在本村的村民都應自覺遵守。

一、學習并遵守《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及計劃生育政策、法規,不違反政策生育,不違法收養孩子,自覺履行計劃生育協議(合同)。

二、積極參加人口和計劃生育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活動,了解人口政策和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等計劃生育科學知識。

三、倡導婚育新風,鼓勵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男女青年結婚應達到法定婚齡(女滿二十周歲,男滿二十二周歲)后,方可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四、符合生育條件要求生育的夫妻應向村委會提出申請,屬生育一孩的,由鄉(鎮)計生辦發服務證后方能生育,屬生育二孩及以上的,由鄉(鎮)計生辦發放《再生一胎生育證》(或報縣人口計生委批準)后方可懷孕。

五、早婚、非婚、不符合政策懷孕的應主動終止懷孕;政策外生育對象要主動按《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及《江西省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的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

六、孕環檢對象,每年參加至少三次孕環情檢查,重點對象隨時監測。落實節育措施的對象應在計劃生育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及時落實有效的避孕措施(生育一孩的,落實上環或皮埋措施,生育二孩及以上的,落實結扎措施)。環孕檢對象不按要求參加環孕檢(流出的環孕檢對象,沒有及時參加流入地環孕檢并通過流動人口計生信息平臺反饋有效環孕檢報告單),由村委會對其收取每次200元的違約金,并按每逾期七天200元的標準加收,直至其環孕檢到位為至。四術(上環、結扎、人流、引產)對象不按要求施行手術的(除特殊情況由村委會決定外),按每例500元的標準收取違約金,并按手術每逾期七天200元的標準加收,直至其手術到位為至。

七、已婚育齡婦女應主動參加鎮、村組織的生殖保健服務和月訪視服務,自覺參加環、孕檢。

八、離開戶籍地外出務工、經商30天以上育齡人員,應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并自覺按要求通過流動人口計生信息平臺反饋有效環孕檢報告單或返鄉參加環孕檢。()有房屋出租的村民應配合村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不按要求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或租房戶不配合村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的,處以500元以上**。

九、獎勵優待本村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的村民:

1、免費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生殖保健服務證》;

2、按政策生育二孩及以上子女的夫婦在規定期限內落實結扎手術的由村級補助100元營養費;

3、對積極帶頭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且家庭特別困難的,由村優先安排農村低保,直至脫貧為止。

4、放棄二孩生育指標的農村獨生子女領證戶和二女結扎戶的子女高考錄取本科的,由村級一次性給予200元獎勵;

5、在宅基地的審批、子女當兵、技術培訓、組織勞務輸出等優先安排計劃生育戶;農村低保、救濟救災優先安排計劃生育困難戶。

十、對私自進行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終止妊娠的按照《江西省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終止妊娠的規定》嚴肅處理,屬持一孩《生殖健康服務證》的三年內不準生育,屬持二孩《生育證》的取消其再生育資格。

十一、對阻礙計劃生育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或侵犯人身、財產安全的,3年內不得享受各級優待,并移交公安、司法部門處理。

十二、村民應關心、支持計劃生育工作,自覺參與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經常提出有利于計劃生育的建議、意見,發現本村村民有違反計劃生育行為的,積極舉報,對政策外懷孕、私自進行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終止妊娠的,查證屬實的每例獎勵500元。

十三、村內育齡人群均應向村簽訂不同類別的計生協議書,自覺遵守,履約誠信。

以上公約由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在村黨支部領導下,由村委會、村計生協會負責實施,全體村民共同監督,已婚育齡夫婦必須自覺遵守。對不履行村規民約的依照村委會與村民簽訂的計劃生育協議(合同)及群眾自治章程追究違約責任。

篇2:某某村計劃生育村規民約

某村計劃生育村規民約

為加強計劃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結合本村實際,制定如下村規民約:

第一條每位村民要自覺學習、宣傳黨和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法律法規。依法享有計劃生育的權利和履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二條鼓勵青年實行晚婚晚育(男滿25周歲,女滿23周歲),嚴禁早婚早育(男未滿22周歲,女未滿20周歲)。男女雙方結婚必須達到法定年齡,依法登記,并領取《生育服務證》后方可懷孕生育,違反者按計劃生育有關規定處理。

第三條禁止超生,禁止婚外生育,禁止非法抱養、送養孩子,禁止棄嬰。對非法抱養孩子的依法依規處理,發現棄嬰的應及時向公安、民政、計劃生育部門報告,由有關部門協調處理。

第四條已婚育婦應自覺學習并熟練掌握人口和計劃生育基礎知識,經抽查不合格的,應參加人口學校學習培訓,直至熟練為止。

第五條嚴禁非法醫學胎兒性別鑒定,持《生育服務證》的育婦必須與村委會簽訂不非法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合同書。持證育齡婦女女懷孕后擅自施行人流引產,或者嬰兒出生后不明原因死亡,或者下落不明無法說明確切原因的,由發證的計劃生育部門收回《生育服務證》。是第一孩的,五年內不發放《生育服務證》;是第二孩的,不再批準生育,并責成落實一項絕育措施。因醫學需要施行人流、引產的須由村委會、鎮計生辦出具證明。意外流產的必須在24小時內報告村委會調查核實。

第六條男女結婚,女方或男方應在婚后1個月內把戶口遷入常住地。生育孩子的夫婦應在嬰兒出生后5天內主動向村委會報告生育情況,并到派出所辦理戶口登記手續。生育一孩的育婦,必須在嬰兒出生42天90天內落實上環節育措施。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夫婦(含多胞胎)必須在嬰兒出生后60天內落實絕育措施。因疾病不能及時落實節育措施的,應逐級報批并在計劃生育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措施。

第七條不符合再生育條件的夫婦,必須在生育一孩后3個月內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第八條查環查孕對象應按照鎮計生辦安排的時間,自覺參加每輪環情孕情檢查。超過規定時間30天沒有參加“雙查”的,由計生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罰。

第九條凡跨市(縣)經商、務工等外出一個月以上的育齡婦女(18――49周歲),應與村委會簽訂流動人口計生管理合同書,并到鎮計生辦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到流入地后應及時持《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到當地計生部門登記審驗。屬“雙查”的育婦應在規定時間內回村接受檢查,特殊原因不能回村的,限一期寄回現居住地鄉級以上計生部門出具的全國統一的“流動人口避孕節育情況報告單”,并附現居住地地址、聯系電話,以便核實真偽。逾期不落實的,由村委會書面通知其家屬或擔保人敦促,直至落實為止。有以下三種情況之一提供的外寄避孕節育情況檢查無效:未辦理外出《流動人口婚育證明》和提供聯系電話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未接受流入地登記審驗并納入管理的;該避孕節育檢查單情況流入地未在網上通報的。

第十條本村已婚育婦及男16周歲以上、女15周歲以上的未婚青年(在校學生除外),及離婚、喪偶等特殊人群應與村委會簽訂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協議書》。男滿16周歲、女滿15周歲以上的未婚青年(在校生除外),每年應接受兩次“未婚青年見面教育”,具體時間由村委會提前5天通知,對象應準時參加。

第十一條本村轄區內的用工單位、房屋出租主,必須通知外來人員在入住7天時間內將計生情況準確向村委會申報,并接受上級計生部門審驗,違者按流動人口計生管理部門有關規定處罰。

第十二條實行計生獎懲制度。村委會要積極協助縣、鎮兩級及時按法律法規等規定發放計生獎勵金,符合各級有關獎勵扶助等計生優先優惠政策的對象,村委會要積極申報并協助對象提供相關材料;自覺遵守計生規定的困難戶,村委會根據村財力和困難程度予以扶助,并向鎮計生辦反映,多方籌措資金扶助。違反計生對象,不享受各級優待照顧,以享受的要解除。同時,村委會要積極提請并配合上級政府部門按政策規定進行處理。

第十三條本計劃生育村規民約于20**年10月15日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自通過之日起生效。全體村民應共同遵守,同時村民對計劃生育村規民約執行情況有權進行監督。

zz村委會

篇3:某某村人口和計劃生育村規民約

某村人口和計劃生育村規民約

第一條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定》精神,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村實際,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特制定《**村人口和計劃生育村規民約》,凡本村村民和流入本村的外來人口及駐村單位常住人口都應自覺遵守《村規民約》。

第二條嚴格執行我國現行的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村民實行計劃生育的合法權益受法律的保護,也負有依法履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三條村民委員會負責人口和計劃生育村規民約的組織實施,為村民實行計劃生育提供管理服務。

第四條村民有權參與管理和監督本村人口和計劃生育事務,有權監督人口和計劃生育村規民約的實施,有權對村委會開展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五條鼓勵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子女,符合《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的依申請可以再生育。嚴禁政策外生育和婚外生育,嚴禁非醫學需要進行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

第六條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生育關懷行動,實施“六關愛”。

1、協助政府落實計生優惠幫扶政策,協助社會團體開展關懷扶助計生戶活動。

2、二女結扎戶和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除享有法定的優待和獎勵外,享受本村以下各項優惠:

(1)計生困難戶優先作為各級年終和節假日慰問對象,優先納入“低?!狈懂?

(2)免費納入年度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3)給予引導提供勞務輸出有關證件的辦理手續,優先安排到村辦企業、“三結合”基地就業;

(4)同等條件下,在扶貧項目、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予以優先照顧;

(5)二女扎戶除享受區政府2000元補助外,村再給予500元補助;

(6)二女扎戶子女考上大學本科補助1000元。

第七條實行人口計生服務管理協議制度。未婚青年、持《生育服務證》、獨生子女、生育二女和流動人口等各種對象都應與村委會簽訂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協議。直系親屬有協助履行協議的責任和義務。

第八條流動人口應遵守《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流出人口在簽訂本村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協議后應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流入常住人口應主動申報,接受審驗和管理,企業和私房出租戶有責任配合計生管理。

第九條實行人口計生民主聽證制度。人口計生村規民約的制定和修正、人口計生工作目標和村民自治執行情況、確定獎勵扶助和優待優惠對象、計生工作人員述職等重大事項都應納入公開聽證內容,進行民主評議測評。

第十條實行人口計生村務公開制度。村委會每月將本村計劃生育管理的情況(包括初婚、辦證、出生、雙查、落實節育措施、符合政策再生育對象、流動人口和社會撫養費征收情況等)定期進行公開,接受村民監督。

第十一條村民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按規定報送計生部門依法處理。是優待對象的,取消資格,追回原享受的獎勵和優惠所得,并接受計生服務管理協議有關條款的處理。

第十二條村民評議監督委員會檢查、監督計劃生育村規民約、服務管理協議的履行,并向村委會提出處理的意見和建議。

第十三條村民(或村民代表)會議負責本《村規民約》的修正,由村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第十四條本村規民約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自2010年8月12日起執行,以前制訂的計生村規民約與本規定有抵觸的按本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