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科學青年教師成長者團隊章程

小學科學青年教師成長者團隊章程

2024-07-25 閱讀 8423

諸暨市“小學科學青年教師成長者團隊”章程(修改稿)

總則

第一條諸暨市“小學科學青年教師成長者團隊”是由熱心本市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的專(兼)職小學科學骨干教師自發組成的群眾性學術團體。

第二條團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遵循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認真實踐學科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充分發揮學科教研員和現有學科骨干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努力提高我市專(兼)職小學科學骨干教師的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

第三條團隊指導小組由市教研室學科教研員和現有小學科學學科骨干教師組成,每學期在指導小組的指導下,組織團隊成員開展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

第一章任務

第四條團隊的主要任務是:

1、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小學科學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實驗;

2、認真開展理論學習,定期開展學術討論會、經驗交流會、課堂教學研討會等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

3、通過多種渠道交流教學經驗、學習資料和科研成果,促進資源共享;

4、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教研部門的任務,積極參加上級教研部門的相關活動;

5、指導、幫助團隊成員所在學校以及全市小學開展學科教學業務活動。

第二章團隊成員

第五條具有較高的學科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并能積極指導團隊會員

開展經常性的學科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年齡在40周歲以下

的城區現任專職學科骨干教師,以及鄉鎮每學年兼任同年級

兩個班級或以上的學科骨干教師,經本人同意,由市教研室

聘請,即可成為團隊指導小組成員。

第六條凡熱愛小學科學教學,認同團隊的章程,年齡在30周歲以

下的現任專職小學科學青年教師,愿意承擔團隊交給的工作任務,且具備較高的課堂教學水平,由本人提出申請,經所在學校同意,通過團隊指導小組審核,即可成為團隊會員。

第七條團隊成員退出團隊自由。團隊成員如一學年內兩次無故不參加團隊活動,或未完成團隊交給的工作任務;或專職教師兼(改)任其他學科的,兼職教師未能達到兼任班級數要求的,則視為自動退出團隊。

第八條團隊成員有以下權利:

1、優先參加團隊組織的活動;

2、優先利用和獲得團隊的業務學習資料;

3、對團隊的工作提出批評與建議。

第九條團隊成員有以下義務:

1、遵守團隊的章程,認真履行團隊形成的決議;

2、積極參加團隊組織的活動,認真完成團隊委托的任務;

3、自覺維護團隊的聲譽。

第三章組織機構

第十條團隊的組織原則為民主集中制,管理機構為團隊指導小組,指導小組人員在自愿的前提下由市教研室聘請。指導小組人員和會員的調整一般為三年一次。

第十一條團隊指導小組組長原則上由市學科大組組長兼任,并由其管理、主持團隊日常工作。其余指導小組成員協助組長開展團隊的日常工作。

第十二條團隊所開展的工作由市學科教研員負責協調。

附則

第十三條本章程(修改稿)經團隊會議討論通過后,即生效。

篇2:某團隊章程范文

團隊就是我們的家園,用團結加固我們的團隊凝聚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團隊章程范文,歡迎閱讀!

團隊章程范文

一、團隊文化

對于我們自己:團隊就是我們的家園,用團結加固我們的團隊凝聚力,用好學來加速我們成長的速度,用創新來使我們的項目發光發彩,用汗水和努力澆灌出成功的果實。不讓我們的每一個伙伴掉隊,只要我們努力,我們就會成功,我們就會全剩!

對于每一個你:如果你有技術卻不知道如何走向市場,如果你有創意卻不知道如何將它開發實踐,如果你有想進行的經濟活動卻找不到合作的團隊,如果你有好的項目卻因生活困苦而一籌莫展,如果你有……我們愿意伸出我們的雙手,與您一起共創美好未來,為這個令您苦惱卻有前景的項目添磚加瓦。

二、團隊規范

1、對于團隊的重大事宜應交由隊員全體大會決定,采取少數服從多數原則表決產生結果。

2、對于團隊平時的會議、*、項目社會實踐等團隊事宜,每位隊員應準時參加,不得遲到早退,如有不可抗因素導致無法按時參加,應事先向隊長請假,并說明原因。待確認隊長已收到你的請假信息并作出回復后,方可離隊。

3、平時日常工作事宜由隊長統籌安排并通知各位隊員,隊長安排事宜應充分考慮到各隊員的特質與團隊項目需求之間的平衡,以便團隊能按時完成任務。

4、各隊員應清楚了解自己的階段性工作,如有困難,應立即向隊長反應,隊長根據實際情況,對項目任務進行快速調整,以確保項目正常運行。

5、平時各隊員應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隊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確實無法按時完成任務,可向隊長報告情況,隊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隊員也可自己尋找其他隊員幫忙。

6、平時隊員間應多進行交流溝通,加強相互間的了解,增強團隊的合作力與凝聚力。各隊員間也應本著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的態度和睦相處。

7、在項目階段性總結時,隊員們根據各自的階段性表現,進行自評和互評,透過自己和他人的眼光,了解自身的不足,發現隊友身上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相互促進,使團隊整體實力有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