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科技獎勵辦法
科學研究是促使中醫藥學術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醫療質量和培養人才的必要措施,為實施"科教興院"戰略,加快醫院科學技術發展和適應醫療體制改革的步伐,充分鼓勵和調動廣大醫院職工開展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鉆研技術奮力爭先的氛圍,特修訂本辦法,以激勵員工,加速我院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
一、獎勵原則:
1.績效掛鉤的原則。認真貫徹"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堅決克服平均主義,按績效計獎。
2.公平競爭的原則。科技人員不論職務高低,資歷深淺,在科研攻關、課題研究、新品開發、新技術新項目引進等工作中,人人平等,允許自由組合,擇優招標競爭,以鼓勵我院優秀中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二、獎勵項目
1.科技進步獎:主要獎勵在科研創新中成績顯著并獲各級科技進步獎。
①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獎勵20萬元;100萬
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獎勵15萬元;
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獎勵13萬元;
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四等獎:獎勵10萬元;
②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獎勵13萬元;30萬
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獎勵8萬元;20萬
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獎勵5萬元;20萬
獲省級科技進步獎四等獎:獎勵3萬元;取消
③獲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獎勵6萬元;8萬
獲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獎勵2萬元;4萬
獲市級科技進步三等獎:獎勵1萬元;2萬
獲市級科技進步四等獎:獎勵0.5萬元。1萬
獎勵項目組主要成員獎金額度不低于獎金總的70%,項目第一責任人的額度不低于獎金總額的30%。
2.新技術、新項目引進獎:是對積極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內外的先進醫療技術,促進醫院科學技術進步,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且填補國家、省、市、院空白,取得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①獲省衛生廳新技術新項目引進一等獎:獎勵1萬元;1.2萬
獲省衛生廳新技術新項目引進二等獎:獎勵0.5萬元;0.6萬
②獲市衛生局新技術新項目引進一等獎:獎勵0.6萬元;0.2萬
獲市衛生局新技術新項目引進二等獎:獎勵0.3萬元;0.1萬
③獲醫院新技術新項目一等獎:獎勵0.2萬元;
獲醫院新技術新項目二等獎:獎勵0.1萬元;
獲醫院新技術新項目三等獎:獎勵0.05萬元。
3.創建重點科室獎:創建活動中成績顯著,通過各級重點專科驗收。
市級:科室獎勵2萬元(其中科主任不低于50%);
省級:科室獎勵5萬元(其中科主任不低于50%);
國家級:科室獎勵20萬元(其中科主任不低于50%)。
4.論文發表獎:
(1)報銷:
中華級系列和核心期刊:按實報銷
國家級:限額800元
省級:限額500元
市級:100元
(2)獎勵:
SCI收錄的期刊:每篇獎勵5000元;
中華醫學系列期刊(核心期刊):每篇獎勵1500元;
中華醫學系列期刊:每篇獎勵800元;
國家級(核心期刊):每篇獎勵1000元;
國家級(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每篇獎勵400元;
國家級:每篇獎勵300元;
省級(核心期刊):每篇獎勵500元;
省級(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每篇獎勵300元;
省級:每篇獎勵200元。
港澳出版刊物不列入獎勵范圍(以出版刊號為準)
SCI收錄的期刊:每篇獎勵5000元;
專著:每本4000元;
中華醫學系列期刊:每篇獎勵800元;
國家級:每篇獎勵300元;
省級:每篇獎勵200元;
核心期刊:每篇獎勵1000元;
統計源期刊:每篇獎勵800元;
論著:每篇獎勵200元;
獎勵范圍僅限于正規出版刊物。
5.科技成果轉讓獎勵:凡職務技術成果轉讓給企業的,可從轉讓費中獲得不低于20%的獎勵。
6.教育獎勵:專業對口,在職讀書獲大專以
上學歷的,一次性獎勵2000元。
三、獎勵辦法:
凡申報醫院科技獎勵的,必須詳細填寫申請書并附詳細資料,每年年底評審一次,由醫院專家委員會評審后執行,上述各項獎勵均記入各有關人員的技術檔案。
四、獎勵說明:
1.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新技術新項目引進獎和科研成果獎的獎金為整個課題組擁有,但課題組負責人所得獎金不低于獎金總額的50%。
2.論文發表獎的獎金主要獎給第一作者。
3.獲得專利權的獎勵只獎勵第一發明人。
4.同一項目如獲不同類別及級別的獎勵,以最高獎勵為準。
5.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以往科技獎勵辦法隨之停止。
篇2:集團公司科技成果獎勵辦法
集團公司科技成果獎勵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科研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科技進步,充分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創造性,根據有關政策,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獎勵范圍
第二條圍繞與公司經營發展有關的科技成果或技術獲得科技進步獎的。
第三條圍繞與公司經營發展有關的科技成果或技術獲得技術創新獎的。
第四條利用圍繞與公司經營發展有關的科技成果或技術獲得有關基金的。
第五條對圍繞與公司經營發展有關的科技成果或技術進行改良革新并給公司帶來經濟效益的。
第六條對公司經營發展有影響并給公司帶來實際經濟效益的發明、創造或者獲得發明獎的。
第七條通過國家或省、市級產品技術鑒定的科技成果。
第八條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省、市重點新產品認證的。
第九條科技成果獲得國家或省、市立項的。
第十條圍繞科技成果,給公司帶來經營性或管理性資質的。
第三章獎勵標準
第十一條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給予30萬元獎勵;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給予20萬元獎勵。
第十二條獲得國家級科技創新獎,給予30萬元獎勵;獲得省部級科技創新獎,給予20萬元獎勵。
第十三條獲得國家、省各項基金的,獲得基金數額扣除相關費用后按10%給予獎勵。
第十四條對圍繞與公司經營發展有關的科技成果或技術進行改良或革新,給公司帶來實際經濟效益的,給予1000元獎勵。
第十五條對公司經營發展有重大影響并給公司帶來經濟效益的發明創造給予3000―5000元獎勵;獲國家發明獎的給予10000元獎勵;獲省、市級發明獎的給予5000元獎勵。
第十六條獲得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認證的給予5000元獎勵;獲得省級重點新產品認證的給予3000元獎勵,獲得市級重點新產品認證的給予1000元獎勵,
第十七條通過國家技術鑒定的給予10000元獎勵,通過省部級技術鑒定的給予5000元獎勵。
第十八條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立項的給予3000元獎勵;獲得省立項的給予1000元獎勵,獲得市級立項的給予500元獎勵。
第十九條獲得國家級經營性資質給予10000元獎勵,管理性資質給予5000元獎勵;省部級經營性資質給予5000元獎勵,管理性資質給予2000元獎勵;市級經營性資質給予1000元獎勵,管理性資質給予500元獎勵。
第四章獎勵申報程序
第二十條凡符合本辦法第二章所規定條件的集體或個人須填寫《科技成果獎勵申請表》并附相關材料報公司總經理辦公會研究后,報公司董事會審批。
第五章獎勵分配辦法
第二十一條符合本辦法第二章所規定條件的個人,獎勵歸個人所有。
第二十二條符合本辦法第二章所規定條件的集體,獎勵給集體,由該項目主要負責人決定獎勵分配比例并予以實施。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所指管理性資質,為能夠提高企業知名度或企業形象,有利于工作開展,能夠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以成為企業無形資產的榮譽性資質。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所指經營性資質為直接用于經營或生產的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資質。
第二十五條有關獎勵或資質中區分一、二、三等級的,上述獎勵金額為最高級別獎勵,每差一級,國家級差別1000元,省部級差別500元,市級差別200元。
第二十六條同種科技成果或技術同時獲得多種不同級別榮譽(各項獎勵、基金、資質)按其中最高金額進行獎勵。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2009年1月1日起執行。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解釋權歸公司辦公室。
篇3:科技創新獎獎勵辦法范本
科技創新獎獎勵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獎勵在***范圍內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方面做出一定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勵暫行辦法和***省廣播電視局科技創新獎獎勵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內的集體和個人。
第三條本辦法獎勵的范圍包括:廣播電視技術領域內科技創新成果及與廣播電視事業有關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推廣及轉化等。
第四條申報總臺科技創新獎的項目,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應用與廣播電視事業有關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等)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省內首創的;
2、本行業先進的;
3、經實踐證明具有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二)在推廣、轉化已有的科技成果工作中,做出較大貢獻并同時取得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三)在工程建設、設備研制和技術改進中,采用新技術,并同時取得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四)在廣播電視技術運行、維護、管理中,編制科學的、先進的規范、規程、標準,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
第五條申報科技創新獎的項目,必須應用于實踐一年以上,證明其功能和性能可靠,并持有使用單位、部門出具的證明。
第六條擬申報科技創新獎一等獎的項目,應經過有關部門鑒定。
第七條對成果有明顯爭議的項目,在爭議未解決前,不得申報總臺科技創新獎。
第二章獎勵標準及辦法
第八條總臺科技創新獎按其所獎勵項目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技術難度,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個等級:
一等獎項目在技術上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指標應達到或接近同類項目的省內先進水平,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的作用很大,并取得重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二等獎項目在技術上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達到或接近同類項目的省內領先水平,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的作用顯著,并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三等獎項目在技術上有創新,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指標應達到或接近同類項目的臺內先進水平,推動科技進步的作用較大,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第九條獲得廣播電視科技創新獎的項目,由***授予獎狀、證書和獎金。獎金如下:
一等獎:8000元
二等獎:6000元
三等獎:4000元
第十條獲得一等獎的項目由總臺擇優推薦申報省局科學技術進步獎。
第十一條廣播電視科技創新獎獲得者,其業績記入本人檔案,作為業績考核、職務晉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之一。
第三章申報和評審程序
第十二條申報科技創新獎,由總臺內各部門按照本辦法規定擇優申報;總臺下達或委托的項目可直接申報。申報單位每年于7月1日至7月31日向總臺技術管理部申報本年度科技創新獎項目,逾期不予受理。
第十三條凡申報總臺科技創新獎的項目,須打印填寫《***技術創新獎申報書》(見附件),報齊應有附件,同時以電子文檔格式儲存于軟盤中。技術管理部審查合格后予以受理。
第十四條幾個單位共同完成的項目,由第一完成單位組織聯合申報。
第十五條總臺科技創新獎由技術管理部歸口管理。評審委員會由主管臺長、技術管理部主任和各專業評審小組組成,評審委員會主任由主管臺長擔任,技術管理部主任任評審委員會秘書長。
第十六條評審工作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將所有項目分類為廣播中心、電視中心、無線發射與傳輸、網絡傳輸四個專業。
(二)在總臺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庫中按專業抽取5―7人組成評審小組,組長由評審委員會主任指定。
(三)評審小組組長向評審小組成員介紹情況,若需要項目完成人代表應到會答辯。
(四)評審小組應根據項目的水平和取得的社會經濟效益寫出評審意見及建議等次,報評審委員會評定。
(五)技術管理部對評審結果復核后行文上報主管臺長批準。
第四章附則
第十六條經評審委員會評定和主管臺長批準的擬授獎項目即在總臺內予以公告,項目異議受理期為自公告之日起五個工作日。若無異議,即行授獎。
第十七條獲獎項目,如發現有弄虛作假或剽竊他人成果者,經查明屬實,即撤消其獎勵,追回其獎金,并建議有關單位、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總臺技術管理部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