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法律服務中心工作制度

***法律服務中心工作制度

2024-07-25 閱讀 8556

***法律服務中心工作制度

為提高法律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充分發揮所有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更好的為廣大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中心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

一、政務公開制度。堅持政務公開,實行陽光操作。光明法律服務中心把各項工作職能、業務范圍、服務內容、辦事程序等都予以公開。在中心的辦公室顯著位置設置布告欄,公示中心各項業務工作以及服務范圍,讓來辦事的群眾對我中心的各項工作一目了然,增加工作透明度,并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

二、財務公開制度。堅持財務公開制度,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并嚴格根據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司法廳《關于調整廣東省基層法律服務所收費標準的通知》(粵價『2003』219號)精神收取法律服務費。

三、來訪登記制度,來訪登記制度是指對前來我中心辦事、咨詢和來訪的人民群眾提出的問題,有責任為服務對象及時解答并及時登記,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諉、推搪或拒絕回答。對到我中心反映問題并提出意見的,都必須登記并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

四、法律援助制度。對符合法律援助規定,并依法需要提供法律服務的,我中心都無償為服務對象提供法律援助。

五、人民調解工作制度和原則。

(一)人民調解工作制度:1、依法調解制度。從受理調解申請,調查取證,主持調解,制定調解方案,制作調解書,到終結調解工作,調解人員必須依法進行。2、季度會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全街道人民調解工作會議,傳達貫徹上級指示精神,研究布置工作;聽取各調委會工作匯報,檢查工作,交流經驗。3、登記歸檔制度。對每一起糾紛的調解,必須認真填寫調解登記表,并依檔案管理規定歸檔。4、糾紛排查制度。各調解工作人員必須每周一次對本轄區進行糾紛摸底排查并記錄在案,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調解,及時匯報。5、街道調委會指導制度。各調委會在街道調委會指導下工作,重大疑難、社會影響大的糾紛須報街道調委會,并由街道調委會調處。6、回訪制度。對于調解終結的案件,主調人員必須進行回訪,做到預防反復,監督履行。7、信息反饋制度。在街道建立信息員、基層調委會、司法所三級信息反饋網絡,做到信息搜集、傳遞制度化、責任化、規范化,確保信息及時、準確、快傳。8、學習培訓制度。每年組織一次脫產專業培訓,新法頒布即時培訓,重點法律隨時培訓,培訓形式包括集中學習、現場會、經驗交流會等。

(二)、人民調解工作原則:1、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進行調解,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沒有明確規定的,依據社會主義公德進行調解;2、在雙方當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3、尊重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不得因未經調解或者調解不成而阻止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六、服務透明制度。是指對來我中心辦事的服務對象作出的各項承諾。如對到我中心辦理各項法律業務的服務對象時,經辦人員必須告知其所要辦理事項的依據、時限、程序的所需全部材料,并對提交的材料認真審核,對符合法律規定、材料齊全給予極時辦理;對因不符合法律規定、材料不齊等原因不能辦理的,要耐心地說明理由和原因,并對其做出明確的答復。

七、法律顧問制度。是指接受轄區內公民、法人的聘請擔任常年法律顧問,都應簽訂聘請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并發給聘請單位受聘證書的一種法律服務。

八、崗位責任制度。實行崗位責任制度,狠抓各崗位職責的落實。根據精簡、高效、統一的原則,對中心每位工作人員的權力和應負的責任等進行明確的規定,以進一步明確每位工作有員的職責,確保工作高效有序的運轉。

篇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職業病管理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職業病管理制度

1.定期收集職業衛生基礎資料,掌握本轄區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分布與監測,職業健康檢查及職業病發病、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發生等相關工作的基本情況和動態變化。

2.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職業衛生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職業病危害和防護知識咨詢、教育和培訓,提高勞動者的自我健康保護意識。

3.發現職業病人或疑似職業病人時,應及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并告知勞動者本人及用人單位。

4.建立轄區職業衛生檔案目錄,統一編號,實施計算機管理;定期檢查核對檔案的內容,記錄變動情況。

5.督促用人單位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并定期對檔案進行檢查指導。

篇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護醫務人員職業安全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護醫務人員職業安全制度

一、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過程中應嚴格遵循標準預防的原則,特別是門(急)診醫務人員在接診傳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醫務人員應嚴格遵守醫院感染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和臨床診療技術操作規范。

二、放置醫療廢物的容器應符合環保總局發布的《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的標準和警示標識的規定》。

三、醫務人員一旦發生銳器刺傷嚴格按銳器刺傷處理程序進行處理。發生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嚴格執行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

四、醫務人員一旦發生職業暴露及時報告院感科,院感科報告主管院長,艾滋病職業暴露情況醫院還應每半年進行匯總并上報縣疾控中心。

五、醫務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后,醫院應承擔相應的救治責任,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血液病毒抗體檢測

2、治療

3、隨訪

4、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