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2024-07-25 閱讀 5760

5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正式發布了《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并將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原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規定》同時廢止。據了解,新的辦法等同采用了2004版第87號國際建議的相關規定,無論在抽樣檢驗環節的修正補償,還是在監督檢查環節的行政處罰都進行了較有成效的補充和完善。特別是在行政處罰的實施環節,首次引入了針對檢驗批次實施行政處罰的規定,使得行政處罰的實施更加透明。新辦法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在與相關國際規則接軌的同時,我國對定量包裝商品生產和銷售企業的計量監督更加規范和科學,對我國定量包裝商品的出口將會產生比較積極的影響?,F將新辦法的內容刊登如下,供讀者參閱。

--------------------------------------------------------------------------------

第一條為了保護消費者和生產者、銷售者的合法權益,規范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并參照國際通行規則,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銷售定量包裝商品,以及對定量包裝商品實施計量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定量包裝商品是指以銷售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圍內具有統一的質量、體積、長度、面積、計數標注等標識內容的預包裝商品。

第三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對全國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第四條定量包裝商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加強計量管理,配備與其生產定量包裝商品相適應的計量檢測設備,保證生產、銷售的定量包裝商品符合本辦法的規定。

第五條定量包裝商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在其商品包裝的顯著位置正確、清晰地標注定量包裝商品的凈含量。

凈含量的標注由“凈含量”(中文)、數字和法定計量單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計數單位)三個部分組成。法定計量單位的選擇應當符合本辦法附表1的規定。

以長度、面積、計數單位標注凈含量的定量包裝商品,可以免于標注“凈含量”三個中文字,只標注數字和法定計量單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計數單位)。

第六條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標注字符的最小高度應當符合本辦法附表2的規定。

第七條同一包裝內含有多件同種定量包裝商品的,應當標注單件定量包裝商品的凈含量和總件數,或者標注總凈含量。

同一包裝內含有多件不同種定量包裝商品的,應當標注各種不同種定量包裝商品的單件凈含量和各種不同種定量包裝商品的件數,或者分別標注各種不同種定量包裝商品的總凈含量。

第八條單件定量包裝商品的實際含量應當準確反映其標注凈含量,標注凈含量與實際含量之差不得大于本辦法附表3規定的允許短缺量。

第九條批量定量包裝商品的平均實際含量應當大于或者等于其標注凈含量。

用抽樣的方法評定一個檢驗批的定量包裝商品,應當按照本辦法附表4中的規定進行抽樣檢驗和計算。樣本中單件定量包裝商品的標注凈含量與其實際含量之差大于允許短缺量的件數以及樣本的平均實際含量應當符合本辦法附表4的規定。

第十條強制性國家標準、強制性行業標準對定量包裝商品的允許短缺量以及法定計量單位的選擇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一條對因水分變化等因素引起凈含量變化較大的定量包裝商品,生產者應當采取措施保證在規定條件下商品凈含量的準確。

第十二條縣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對生產、銷售的定量包裝商品進行計量監督檢查。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進行計量監督檢查時,應當充分考慮環境及水分變化等因素對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產生的影響。

第十三條對定量包裝商品實施計量監督檢查進行的檢驗,應當由被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按照《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進行。

檢驗定量包裝商品,應當考慮儲存和運輸等環境條件可能引起的商品凈含量的合理變化。

第十四條定量包裝商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在使用商品的包裝時,應當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正確引導消費,商品包裝尺寸應當與商品凈含量的體積比例相當。不得采用虛假包裝或者故意夸大定量包裝商品的包裝尺寸,使消費者對包裝內的商品量產生誤解。

第十五條國家鼓勵定量包裝商品生產者自愿參加計量保證能力評價工作,保證計量誠信。

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評價規范》的要求,對生產者進行核查,對符合要求的予以備案,并頒發全國統一的《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證書》,允許在其生產的定量包裝商品上使用全國統一的計量保證能力合格標志。

第十六條獲得《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證書》的生產者,違反《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

能力評價規范》要求的,責令其整改,停止使用計量保證能力合格標志,可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或者拒絕整改的,由發證機關吊銷其《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保證能力證書》。

定量包裝商品生產者未經備案,擅自使用計量保證能力合格標志的,責令其停止使用,可處30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七條生產、銷售定量包裝商品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規定,未正確、清晰地標注凈含量的,責令改正;未標注凈含量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處1000元以下罰款。

第十八條生產、銷售的定量包裝商品,經檢驗違反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的,責令改正,可處檢驗批貨值金額3倍以下,最高不超過30000元的罰款。

第十九條本辦法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決定。

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本辦法實施行政處罰,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行政案件辦理程序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條行政相對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一條從事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的國家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情節輕微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從事定量包裝商品計量檢驗的機構和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應當取消其從事定量包裝商品計量檢驗工作的資格,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檢驗數據的。

(二)違反《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進行計量檢驗的。

(三)使用未經檢定、檢定不合格或者超過檢定周期的計量器具開展計量檢驗的。

(四)擅自將檢驗結果及有關材料對外泄露的。

(五)利用檢驗結果參與有償活動的。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預包裝商品是指銷售前預先用包裝材料或者包裝容器將商品包裝好,并有預先確定的量值(或者數量)的商品。

(二)凈含量是指除去包裝容器和其他包裝材料后內裝商品的量。

(三)實際含量是指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按照《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通過計量檢驗確定的定量包裝商品實際所包含的量。

(四)標注凈含量是指由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在定量包裝商品的包裝上明示的商品的凈含量。

(五)允許短缺量是指單件定量包裝商品的標注凈含量與其實際含量之差的最大允許量值(或者數量)。

(六)檢驗批是指接受計量檢驗的,由同一生產者在相同生產條件下生產的一定數量的同種定量包裝商品或者在銷售者抽樣地點現場存在的同種定量包裝商品。

(七)同種定量包裝商品是指由同一生產者生產,品種、標注凈含量、包裝規格及包裝材料均相同的定量包裝商品。

(八)計量保證能力合格標志(也稱C標志,C為英文“中國”的頭一個字母)是指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規定式樣,證明定量包裝商品生產者的計量保證能力達到規定要求的標志。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原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43號)同時廢止。

--------------------------------------------------------

篇2:燃氣公司計量管理辦法

第一條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燃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計量管理,充分發揮計量工作在城鎮燃氣輸配系統生產運行、經營管理及科學研究中的作用,保證生產運行安全平穩、保質保量和提高經濟效益,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計量管理工作。

第三條本辦法規定了公司及所屬部門計量器具管理、計量交接管理以及計量人員管理等職責、工作程序和應遵守內容。

第四條公司計量工作的任務是: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計量法律法規和各項方針政策;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積極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推行現代管理辦法,完善計量檢測手段,保證計量檢測數據的準確可靠,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提供可靠的計量保證。

第五條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的規定,公司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第二章機構及職責

第六條公司調度中心是公司計量工作的管理部門,主要職責如下:

(一)宣傳、貫徹、執行國家、各級政府及上級部門制定的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項方針政策;接受上級部門的計量監督和檢查,并做好各項協助工作。

(二)依據國家、股份公司計量管理辦法和管理辦法,編制公司計量管理辦法及有關規章制度,完善計量管理體系,并組織實施。

(三)依據股份公司計量工作發展規劃和專業公司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公司計量工作。

(四)負責公司所屬單位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參與所屬單位上報的計量器具需求購置計劃的審核工作。

(五)完善天然氣流量測量的量值溯源系統;負責監督、檢查計量器具的對外送檢工作。

(六)負責所屬單位計量數據的監督管理,提高測量過程控制能力,推廣應用計量檢測新技術和新型計量器具,保證計量數據的準確可靠。

(七)指導所屬單位的計量管理工作,掌握全公司計量動態,研究供銷差和在計量過程中出現的重要問題,探討解決辦法。

(八)對所屬單位的計量管理情況進行指導、監督、檢查以及考核。

(九)參與審核所屬單位與上、下游氣源單位計量交接協議或合同,當發生計量糾紛時,參與調解處理。

(十)參與審查新建、擴建和改建有關計量項目方案的審核工作。

(十一)調度中心調度參與日常的計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如下:

1、按照公司《運行調度管理辦法》,搜集、整理、統計日、月、年購銷氣量,形成購銷存日報,報送公司領導和相關處室。

2、統計供銷差,并分析產生原因。

3、統計管存量,收集整理溫度、壓力、流量等運行參數。

4、及時發現計量有關問題,并通知所屬單位計量管理人員。重點監控生產運行數據,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與所屬單位進行溝通。

第七條所屬單位是計量管理的具體實施部門,主要職責如下:

(一)所屬單位應成立計量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計量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計量管理工作。

(二)認真執行國家的標準規范和上級管理部門的有關規章制度。

(三)負責建立本單位的計量器具臺帳和相關表格記錄,對于更換、有問題、損壞計量器具及時對計量臺帳進行更新。

(四)負責本單位計量器具的管理工作,跟蹤本單位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狀況,對于到期的強檢計量器具應提前聯系送檢工作;對于自檢的計量器具,其校準工作要按照計劃表在其有效期內完成自檢和校準工作,以保證計量器具符合檢定要求。

(五)負責本單位計量交接計量管理工作,做好本單位的供銷差統計和分析工作。

(六)負責計量糾紛和計量設施故障的協調處理。

(七)正確使用計量標準器具,組織維護、保養及送檢工作,使其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保證計量系統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

(八)負責編寫本單位的計量管理季報,并按時報送公司調度中心。

(九)配合有關人員對貿易交接計量系統進行周期檢定工作。

(十)計量人員應持證上崗,熟悉有關計量設備的原理,器具維護、保養及檢定知識,基本掌握流量計算機的管理知識,能夠進行熟練的現場操作,具備一定的故障分析、判斷及處理能力。

(十一)負責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計量器具的選型、安裝、使用以及驗收試運工作。

第三章計量器具管理

第八條計量器具的配備

(一)計量器具包括各種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渦輪流量計等)及其配套的差壓、壓力變送器,溫度變送器,各種溫度計、壓力表、參與計量的組分分析儀、地衡、液位計以及用于計量結算的液體儲罐等。

(二)計量器具的配備應符合GB17167-2006《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的有關要求。

(三)計量器具的選用

1、所屬單位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依據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設計部門編制的計量器具選用方案,選擇適用的計量器具,并報本單位計量主管領導審核。

2、選用計量器具應滿足以下內容:

?(1)所選計量器具的計量單位與所要測量參數的計量單位都應為法定計量單位,且二者一致。

?(2)所選計量器具的量限宜大于所要測量參數的全量限的1/3。

第九條計量器具的購置

(一)在購置列入國家依法管理目錄的計量器具時,須在采購合同中明確提出對《制造計量檢測設備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書的要求。

(二)在引進國外計量器具或計量裝置時,須要求供貨方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三)所屬單位計量器具購置計劃,屬于固定資產投資的應報公司規劃計劃處進行審批,由采購中心負責采購或委托采購。

(四)未經申請批準,任何單位或部門不得私自購置計量器具。

第十條計量器具的使用

(一)計量器具的首次檢定

1、購得的計量器具首先應由國家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經檢定合格的器具可辦理登記手續,投入使用。所屬單位為計量器具的首次檢定責任單位。

2、未經檢定的包括新購計量器具一律不準使用。

(二)計量器具的發放領用登記

1、新購置的計量器具經首次檢定合格后,計量員才可對其進行建帳登記、編號,確定檢定周期。

2、建帳后的計量器具若暫時不投入使用,應由計量員妥善保存;若投入使用,應由使用人填寫《計量器具發放領用登記臺帳》。

3、經首次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若保存已超過檢定周期,必須重新檢定合格后才可發放使用。

4、當計量器具的使用人發生變化時,在確認該計量器具狀態良好后,應對有關記錄進行更新。

(三)計量器具的使用

1、必須針對檢測對象的特點進行合理選擇,防止使用不當而造成計量器具的損壞。

2、應按計量器具有效檢定證書規定的準確度等級進行使用。

3、計量器具必須正確使用。使用前,使用人員應熟悉使用說明書(操作規程)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使用中,應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按操作方法正確操作;使用后,應將器具擦拭干凈,恢復使用前狀態,裝箱妥善保存。

4、任何人不得隨意拆、卸計量器具或將器具轉借他人使用。

5、計量器具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不得使用:

(1)未按規定進行周期檢定的;

(2)經過周期檢定不合格的;

(3)已超過檢定周期的;

(4)無檢定合格證或合格印的。

6、指定專人使用的計量器具,應由使用人妥善保管,嚴禁無關人員私自動用;公用的計量器具應由計量員或指定部門進行保管。

7、由于使用不當原因等造成計量器具非正常損壞的,要查明原因,明確責任,提出相關處理意見,同時制定防范措施。

第十一條計量器具的維護與保養

(二)應按生產廠家的指導或技術文件中有關規定對所使用的計量器具進行日常操作、巡檢和維護保養,掌握器具的運行情況。

(三)計量器具在使用或保存時,應注意防塵、防潮、防腐蝕、防止日曬雨淋。

(五)新購計量器具到貨后,應盡快組織開箱安裝和驗收。安裝前必須熟悉儀器使用說明書等技術文件中所述有關注意事項。

(六)計量器具在使用過程中要輕放,搬運時采用合理的方法,切勿碰撞。

(八)計量器具應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和檢查校正,保證其測量精度,減少誤差。

(九)計量器具的備品和附件等必須保持完整性,禁止成套的器具分散或解體使用。

(十)長期不用的計量器具,儲存環境應滿足規定要求,且定期進行維護。

(十一)電子類計量器具若長時間不使用,應定期通電或充電。

第十二條計量器具檢定周期及要求

(一)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的檢定周期按其檢定規程進行。

(二)屬于國家強制檢定范圍(用于貿易交接、安全防護及環境監測等)的計量器具,必須在證書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委托國家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

第十三條不合格計量器具的控制

(一)不合格計量器具是指已損壞、顯示不正常等計量器具。各單位對任何不合格的計量器具都要停止使用、隔離存放,并作出明顯的標志。

(二)對不合格計量器具應在已排除不合格的原因后,并經再次檢定(校準)合格后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三)若發現不合格計量器具已對計量數據產生影響,應對已產生的數據進行追溯處理,以免造成損失。

第十四條計量器具的降級、報廢

(一)在用計量器具準確度在有效期內偏離校準狀態稱為失準,當計量器具發生失準現象,計量員應立即將器具送檢定機構進行校準,找出器具失準原因,制訂糾正或預防措施。

(二)經檢定機構檢定后的計量器具,無法保證原有精度或準確度,但仍有使用價值,應按檢定人員開具的檢定證明上的級別降級使用,計量員應修改相應的計量器具管理臺帳,同時要更新計量管理季報的相關內容。

(三)不能修復或無修理價值的計量器具,由檢定部門出具檢定結果通知書,計量員填寫計量器具報廢單,一式兩份,經本單位計量主管部門同意后辦理報廢手續。

(四)若計量器具外觀已損壞嚴重,無須檢定即可報廢時,由計量員報本單位計量主管部門辦理報廢手續。同時要更新計量管理季報的相關內容。

(五)報廢的計量器具應撤離施工現場,嚴禁流入生產中使用。

(六)報廢的計量器具應從管理臺帳上銷去,但其分類編號保存,以備增加同型號的新器具時,進行補充。

第十五條計量器具的封存與開封

(一)對于較長時間內不使用的計量器具(必須在有效期內)且狀態良好可以進行封存,由計量員填寫封存記錄表,一式兩份,報本單位計量主管部門審批備案。

(二)封存的計量器具,在封存期間不列入周期檢定計劃,但計量器具管理臺帳依舊保留。

(三)封存的計量器具,應按計量器具存放、保管方面的技術要求固定地點進行封存,并定期進行保養,確保其在封存期間狀態良好。

(四)使用單位要開封使用封存計量器具時,應由計量員填寫計量器具開封審批單,一式兩份,報本單位計量主管部門審批。

(五)開封后的計量器具,應重新到國家法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私自開封使用封存的計量器具,一旦發現,要給予處理。

(七)對于封存和開封后的計量器具,在計量管理季報中應及時更新相關內容。

第十六條計量器具檢定、維修計劃管理

所屬單位計量器具的檢定、維修計劃及相關費用應按照公司財務處有關生產運行維檢修的要求和規定開展工作。

第十七條記錄、臺帳及檔案管理

(一)調度中心

監督和檢查所屬單位計量器具技術檔案及臺帳建立情況。

(二)所屬單位

1、各類流量計(DN≥400mm)、地衡以及用于計量結算儲罐按照設備有關管理辦法進行管理,應建立計量器具技術檔案(動態更新),內容包括:

(1)計量器具使用說明書;

(2)計量器具出廠合格證;

(3)計量器具最近兩個連續周期的檢定(測試、校準)證書;

(4)計量器具維修記錄;

(5)計量器具其他相關信息。

2、負責建立和管理本單位的計量器具(包括第1項提到的)的檢定記錄與資料,并保持動態更新。保存好鑒定結果和檢定合格證書,保存期為五年。

3、負責建立和管理本單位的計量人員培訓等相關記錄,保存期為五年。

第四章計量交接管理

第十八條計量交接方式

公司與上下游的交接實行標準體積計量方式和質量計量方式。氣源類型為管道氣、CNG的貿易交接實行標準體積計量方式;氣源類型為LNG、LPG的貿易交接實行質量計量方式。

第十九條計量類型

公司計量類型分為三類,即:交接計量、監督計量和內部計量。

(一)交接計量:與上游供氣單位與下游終端用戶進行貿易結算的計量。

(二)監督計量:是對上游計量數據進行監測、比較、分析,起到監督對方計量數據的作用。

(三)內部計量:包括換熱器、食堂等生產和生活用氣計量。

第二十條計量交接協議管理

(一)所屬單位負責起草計量交接協議,報公司企管法規處審核批準。

(二)協議主要規定交接地點、供氣質量、供氣壓力、供氣數量、氣量計算采用的標準及狀態、日常的交接方式、計量器具的檢定、監督檢查以及交接糾紛的處理等。

(三)所屬單位嚴格執行計量交接協議,及時準確填寫《計量交接憑證》;同時要加強與下游的聯系工作。

(四)交接時間管理

1、所屬單位按前一天早8點至當天早8點的計量數據進行交接;

2、所屬單位要求下游用戶每日對氣量進行核對并簽字(特殊情況按照計量交接協議規定的周期簽訂)。

第二十一條計量數據統計分析

(一)所屬單位每天按照規定的時間做好購、銷氣量、生產和生活用氣的統計以及交接數據的填寫及上報工作。

(二)本單位調度值班人員應編制當日運行報表并計算供銷差,發現供銷差出現異常要進行原因分析,并及時告知本單位主管領導。

(三)調度中心調度匯總所屬單位生產運行數據后,形成公司購銷存日報,經過部門領導審核后報公司領導和相關部門。

(四)所屬單位應及時對本單位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供銷差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原因,同時采取必要的改進措施。

(五)所屬單位燃氣購銷差應控制在3%以內。

(六)所屬單位液化氣購銷差應控制在2.5‰以內。

第二十二條計量交接糾紛的處理程序

當發現本單位供銷差出現異?;蛘呦掠斡脩籼岢霎愖h時,應按以下程序處理:

(一)先檢查本單位的計量情況,認真核對數據(包括氣體組份、比重、壓縮因子等參數)有無人為計算錯誤。

(二)檢查本單位的計量器具運行是否正常。

(三)本單位出現計量供銷差異議時,要分析原因,并寫出分析報告,上報公司調度中心。

(四)對產生的購銷差應與對方進行溝通,共同協商解決。如協商不成,由中國政府授權有資質的計量檢定機構裁決,依據裁決結果補足差量,在協議期內,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簽字。

(五)經過裁定,若計量儀表的誤差在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范圍內,其檢定相關費用由買方承擔;否則,其檢定相關費用由賣方承擔。

第二十三條計量交接糾紛的預防措施

(一)具有監督計量站場計量人員首先要保持計量監督器具的完好并能準確計量。

(二)具有監督計量的站場值班人員要定時將上游計量數據與公司監督計量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發現供銷差異常時要及時分析原因并報本單位計量主管領導。

(三)沒有監督計量器具的站場每天要根據與上游交接數據進行監督、分析,發現數據異常要上報本單位計量主管領導。

第二十四條記錄、資料和檔案管理

(一)所屬單位計量管理部門保存計量輸供氣記錄和上下游交接協議,用以證明計量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

(二)所屬單位應裝訂和保管好計量交接憑證。

(三)各種記錄表格應按照文件提供的標準格式填寫。

第五章計量人員管理

第二十五條計量主考員職責

(一)受組織培訓考核單位委托,承擔對股份公司計量檢定員和交接計量員的培訓考核工作;

(二)嚴格按照考核規定和有關程序進行考核,保證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對考核結果負責;

(三)受股份公司計量主管部門委托,承擔股份公司計量檢定員和交接計量員培訓教材的編寫及有關專業計量項目考核試題的編制工作。

第二十六條計量檢定員職責

(一)正確使用計量標準或計量器具并負責維護、保養,使其保持良好的狀況。

(二)嚴格按照計量技術法規或計量標準、規范、操作規程開展計量檢定或進行交接計量檢測。

(三)保證計量檢定或計量檢測原始數據和有關技術資料的完整、準確、可靠,對所出具的檢定證書或檢測數據負責。

(四)不得使用超過檢定周期的計量器具。

(五)熟悉有關計量器具的原理,設備維護、保養及檢定知識,基本掌握流量計算機的管理知識,能夠進行熟練的現場操作,具備一定的故障分析、判斷及處理能力。

第二十七條交接計量員職責

(一)正確使用計量器具并負責維護、保養,使其保持良好的狀況。

(二)嚴格按照計量技術法規或計量標準、規范、操作規程進行交接計量檢測。

(三)保證計量檢測原始數據和有關技術資料的完整、準確可靠,對所出具的檢測數據負責。

(四)不得使用超過檢定周期的計量器具。

(五)熟悉有關計量器具的原理、設備維護及保養知識,基本掌握流量計算機的管理知識,能夠進行熟練的現場操作,具備一定的故障分析、判斷及處理能力。

第二十八條計量人員管理

(一)計量人員指從事計量管理、計量檢定和計量操作的人員。包括計量檢定員、交接計量員和計量主考員。

(二)計量主考員是指是指經考核合格,持有計量主考員證件,從事對計量檢定員和交接計量員進行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的人員。公司計量管理人員應是計量主考員。

(三)計量檢定員是指經考核合格,持有計量檢定員證件,從事計量檢定工作的人員。

(四)交接計量員是指經考核合格,持有交接計量員證件,從事貿易計量或地區公司間交接計量的操作員。

(五)計量人員應保持相對穩定。計量人員的聘用、撤換等相關內容應在計量管理季報中及時更新。

(六)計量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1、計量主考員應具備基本條件

(1)具有工程師以上技術職稱;

(2)熟悉國家計量法律、法規、規章和股份公司的計量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

(3)較全面地掌握計量基礎知識、有關計量專業知識和相應的計量技術法規或計量標準規范;

(4)取得相應考核項目的證件,并從事相應工作三年以上。

2、計量檢定員應具備基本條件

(1)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2)熟悉計量法律、法規,計量基礎知識和有關的專業知識;

(3)能熟練地掌握所從事檢定項目或交接計量及化驗項目的操作技能;

(4)計量檢定員應直接從事計量檢定、交接計量工作一年以上,具有獨立完成計量檢定、交接計量工作和正確出具檢定證書、檢測數據的能力;

(5)經考核合格,持有計量檢定員證件。

3、交接計量員應具備基本條件

(1)具有大專或相當于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2)熟悉計量法律、法規,計量基礎知識和有關的專業知識;

(3)能熟練地掌握所從事交接計量及化驗項目的操作技能;

(4)交接計量員應直接從事交接計量工作一年以上,具有獨立完成交接計量工作和正確出具檢測數據的能力;

(5)經考核合格,持有交接計量員證件。

第二十九條獎勵與懲罰

(一)對在計量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或獎勵。計量人員受到表彰或獎勵,應作為業績考核和晉級、晉職的依據。

(二)計量人員因失職、出具錯誤計量數據而造成損失的,計量主管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視情節輕重,分別予以批評、經濟處罰或行政處分。

(三)對違反計量法律法規和計量管理制度,玩忽職守,破壞計量器具準確度、偽造計量數據、利用計量器具作弊的單位和個人,計量主管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教育、罰款或行政處分,情節特別嚴重者,應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條對所屬單位計量管理工作的考核執行《****燃氣有限公司計量管理考核評分標準》。

第三十一條所屬單位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本單位的計量管理細則。?第三十二條本辦法由公司調度中心起草并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電力計量管理辦法范本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用電管理,完成公司各項經營計劃,更好地把計劃、安全、節約用電工作做好,降低噸煤成本,切實完成公司制定的電力成本指標,結合我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電力計量管理辦法。第二條鑫銅公司電力計量的考核在機電副總、經營副總領導下,由機運部、企業管理部具體負責。第二章電力計量范圍第一條機運部供電組員具體負責全公司電力計量的管理工作(一)負責對全公司用電管理宏觀控制(二)負責每月公司用電量分析統計,編制電力報表,統計每月使用電量,每月做出電量消耗情況分析。(三)根據企管部下發的下月生產計劃,結合設備組提供的各生產區隊的設備使用情況,下達下月各生產區隊用電電量計劃。第二條電力計量范圍:一采隊、二采隊、掘進一隊、掘進二隊、開拓隊、機一隊、機二隊、運輸隊、巷修隊電力計量方式:所有電器設備按區域計量,按區隊為單位每月考核結算。第三章管理辦法第一條機運部及各區隊都要建立計量使用臺帳,臺帳內應包括計量器具的規格、型號、生產廠家、檢驗時間等技術資料集每月單位的用電情況。第二條各區隊安裝計量器的地區按照機運部,提供各地點、控制區域進行安裝,由電管組主管人員及區隊主管計量人員現場計量登記。第三條計量器現場檢查要按有關規定進行檢查,發現損壞、讀數不準確等情況時要及時查明原因,進行修理更換。第四條計量器應按周期進行現場檢查,計量器顯示數據要認真記錄,電管組負責人員對數據分析研究,對使用單位進行考核。第五條計量器具使用單位或個人在使用過程中弄虛作假、損壞器具,一經發現按本考核辦法嚴格處理。第四章計量考核第一條機運部電管組負責人員,根據我公司《電量結算電耗定額說明》的有關規定,在每月25日-28日,核定各區隊下月電量考核單價及全公司用電分解。第二條機運部電管組負責人員每月1日對各區隊計量器抄表計量,匯總造冊,設備組將各區隊區域設備當月使用情況同時匯報企管部,企管部根據各單位當月產量,設備使用情況及計劃用電單耗確定各單位的獎罰。第五章考核辦法第一條由企管部根據公司經營管理辦法統一進行考核。第二條機運部承包公司總用電量及經營考核規定的電力指標。第三條完成規定的電力指標按節約電費金額50%提獎(0.6元/KWh),用電量考核按月考核,按季兌現。第四條實行定額用電的單位超額部分按50%(0.6元/KWh)罰款。第五條由企管部、機運部組織有關單位每月進行1-2次不定期井上下全面用電檢查。第六條每月月底抄表匯總,有關人員不允許徇私情,否則發現一次對責任人罰款200元/次。第六章附則第一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第二條本辦法解釋權歸鑫銅煤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