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運行動態管理標準
簽發人:
責任人:
簽發日期:
執行階段:
設備運行動態管理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使各級維護與管理人員能牢牢掌握住設備的運行情況,依據設備運行的狀況制訂相應措施。
※建立健全系統的設備巡檢標準對每臺設備,依據其結構和運行方式,定出檢查的部位(巡檢點)、內容(檢查什么)、正常運行的參數標準(允許的值),并針對設備的具體運行特點,對設備的每一個巡檢點確定出明確的檢查周期,一般可分為時、班、日、周、旬、月檢查點。
※建立健全巡檢保證體系生產崗位操作人員負責對本崗位使用設備的所有巡檢點進行檢查,專業維修人員要承包對重點設備的巡檢任務。各廠礦都要根據設備的多少和復雜程度,確定設置專職巡檢工的人數和人選,專職巡檢工除負責承包重要的巡檢點之外,要全面掌握設備運行動態。
※信息傳遞與反饋
1.生產崗位操作人員巡檢時,發現設備不能繼續運轉需緊急處理的問題,要立即通知當班調度,由值班負責人組織處理。一般隱患或缺陷,檢查后登入檢查表并按時傳遞給專職巡檢人員。
2.專職維修人員進行的設備點檢,要做好記錄,除安排本組處理外,要將信息向專職巡檢人員傳遞,以便統一匯總。
3.專職巡檢人員除完成承包的巡檢點任務外,還要負責將各方面的巡檢結果按日匯總整理,并列出當日重點問題向廠礦機動科傳遞。
4.機動科列出主要問題,除登記臺賬之外,還應及時輸入計算機,便于上級大公司機動部門的綜合管理。
※動態資料的應用
1.巡檢工針對巡檢中發現的設備缺陷、隱患,提出應安排檢修的項目,納入檢修計劃。
2.巡檢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必須立即處理的,由當班的生產指揮者即刻組織處理;本班無能力處理的,由廠礦領導確定解決方案。
3.重要設備的重大缺陷,由廠級領導組織研究,確定控制方案和處理方案。
※設備薄弱環節處理
1.凡屬下列情況均屬設備薄弱環節(1)運行中經常發生故障停機而反復處理無效的部位。(2)運行中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的設備、部位。(3)運行達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經常要進行計劃外檢修的部位(或設備)。(4)存在不安全隱患(人身及設備安全),且日常維護和簡單修理無法解決的部位或設備。
2.對薄弱環節的管理(1)各大公司機動處理依據動態資料,列出設備薄弱環節,按時組織審理,確定當前應解決的項目,提出改進方案。(2)廠礦要組織有關人員對改進方案進行審議,審定后列入檢修計劃。(3)對設備薄弱環節采取改進實施后,要進行效果考察,提出評價意見,經有關領導審閱后,存入設備檔案。
篇2:設備的運行動態管理制度
1.設備運行動態管理,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使各級維護與管理人員能牢牢掌握住設備的運行情況,依據設備運行的狀況制訂相應措施。
2.設備巡檢標準的建立
2.1設備科要對每臺設備,依據其結構和運行方式,定出檢查的部位(巡檢點)、內容(檢查什么)、正常運行的參數標準(允許的值)。
2.2針對設備的具體運行特點,對設備的每一個巡檢點,確定出明確的檢查周期,一般可分為時、班、日、周、旬、月檢查點。
3.建立健全巡檢保證體系。
3.1操作人員負責對本崗位使用設備的所有巡檢點進行檢查
3.2設備維修工負責重點關鍵設備的巡檢任務。
3.3設備主管負責組織人員對所有設備的巡檢點進行不定期抽查,全面掌握設備運行動態。
4.巡檢方法:巡回檢查一般采用主觀檢查法。
4.1聽:聽設備運轉過程中是否有異常聲音
4.2摸:摸軸承部位及其他部位的溫度是否有異常
4.3查:查一查設備及管路有無跑、冒、滴、漏和其他缺陷隱患
4.4看:看設備運行參數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4.5聞:聞設備運行部位是否有異常氣味。
4.6或者用簡單儀器測量和觀察在線儀表連續測量的數據變化。
5.巡檢的內容
5.1檢查軸承及有關部位的溫度、潤滑及振動情況;
5.2聽設備運行的聲音,有無異常撞擊和摩擦的聲音;
5.3看溫度、壓力、流量、液面等控制計量儀表及自動調節裝置的工作情況;
5.4檢查傳動皮帶、鋼絲繩和鏈條的緊固情況和平穩度;
5.5檢查冷卻水、蒸汽、物料系統的工作情況;
5.6檢查安全裝置、制動裝置、事故報警裝置、停車裝置是否良好;
5.7檢查安全防護罩、防護欄桿、設備管路的保溫、保冷是否完好;
5.8檢查設備安裝基礎、地腳螺栓及其他連接螺栓有否松動或因連接松動而產生的振動;
5.9檢查設備、工藝管路的靜、動密封點的泄漏情況。
6.信息傳遞與反饋
6.1生產崗位操作人員巡檢時,發現設備不能繼續運轉需緊急處理的問題,要立即通知設備維修工處理。
6.2如發現特殊聲響、振動、嚴重泄漏、火花等緊急危險情況時,應做緊急處理后,向設備維修工或設備主管報告,采取措施進行妥善處理。并將檢查情況和處理結果詳細記錄在操作記錄和設備巡回檢查記錄表上。
6.3一般隱患或缺陷,檢查后登入檢查表,并按時傳遞給設備維修工。
6.4設備維修工進行的設備點檢,要做好記錄,除及時處理外,并將信息與操作人員提供的信息一起匯總向設備主管傳遞。
6.5設備主管負責對各方面的巡檢結果進行處理。對主要問題登記在設備檔案臺帳上。
6.6設備主管對巡檢中發現的設備缺陷、隱患,提出應安排檢修的項目,納入檢修計劃。
7.設備缺陷的處理
7.1巡檢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必須及時處理。
7.2設備發生缺陷,操作工和設備維修工能排除的應立即排除,無能力處理的,及時報設備主管組織處理。
7.3未能及時排除的設備缺陷,設備主管必須在每天晨會上研究決定如何處理。
7.4在安排處理每項缺陷前,必須有相應的措施,明確專人負責,防止缺陷擴大。
7.5重要設備的重大缺陷,由廠級領導組織研究,確定控制方案和處理方案。
8.設備薄弱環節的管理
8.1凡屬下列情況均屬設備薄弱環節。
8.1.1運行中經常發生故障停機而反復處理無效的部位;
8.1.2運行中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的設備、部位;
8.1.3運行達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經常要進行計劃外檢修的部位(或設備);
8.1.4存在不安全隱患(人身及設備安全),且日常維護和簡單修理無法解決的部位或設備。
8.2對薄弱環節的管理
8.2.1設備主管要依據動態資料,列出設備薄弱環節,按時組織審理,確定當前應解決的項目,提出改進方案,列入檢修計劃。
8.2.2設備薄弱環節改進實施后,要進行效果考察,作出評價意見,存入設備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