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液化氣設備保養標準

液化氣設備保養標準

2024-07-25 閱讀 1973

簽發人:

責任人:

簽發日期:

執行階段:

※月度保養

1.空氣壓縮機外部清潔,儲氣缸體排積水,安全閥手動試驗。

2.氣化爐外部清潔,排除氣化缸內殘液。

3.石油氣體壓縮機外部清潔,檢查油位,氣液分離器排殘液,附帶進口閥門絲桿抹油。

4.罐區清潔衛生。

5.儲液罐各系統閥門絲桿抹油,液位計潤滑,檢查接地線是否脫落。

6.減壓系統外部清潔,附帶進出口閥門絲桿抹油。

※季度保養

1.緊急切斷系統氣動閥門手動排氣試驗。

2.電子檢測儀報警系統與消防中心聯絡測試。

3.委托電工班測量接地網電阻值。

4.檢查接地焊接器是否接觸良好。

※半年保養項目

1.消防水幕手動檢查,復位,閥門絲桿抹油。

2.對食堂各石油氣設備檢修,內容有:(1)整體清理,管道吹掃,通噴孔。(2)石油氣管道、閥門檢漏。(3)調整風門,調試火位。

3.清洗空氣壓縮機空氣濾網。

※年度保養

1.空氣壓縮機油質檢查,皮帶張緊度調整。

2.石油氣體壓縮機油質檢查,皮帶張緊度調整。

3.氣化爐工作性能檢查。

4.儲罐、管道、閥門油漆保養。

5.減壓器抽驗,拆開清洗。

6.壓力表校驗。

※巡回檢查制度

1.值班人員必須每小時對站內設備做如下記錄:(1)貯液罐、殘液罐的罐體壓力。(2)輸氣總管壓力。(3)消防總管壓力。(4)空氣壓縮機氣罐存氣壓力。(5)緊急切斷系統氣動閥門壓力。(6)室內溫度。

2.使用氣化爐時,必須每小時記錄氣化爐一次壓力、二次壓力、蒸汽壓力、輸氣總管溫度。

3.每4小時對儲液罐、殘液罐體內溫度做檢查記錄。

4.每班必須進入罐區,檢查儲液罐、殘液罐、各系統閥門、管道、法蘭接口是否有泄漏;檢查各系統閥門所處的狀態(開啟或關閉);接地線是否脫落。

5.日班值班人員每周檢查兩次外管線,各廚房管線及石油氣爐是否有泄漏現象,發現泄漏及時處理;檢查次級減壓閥工作是否正常,是否有堵塞、積液等現象。

6.日班值班人員每月對輸氣總管排放一次殘液。

7.中班值班人員每月最后一天抄表后,記錄儲液罐、殘液罐的液面高度。

篇2:某液化氣站動火安全管理制度

1、液化氣站內嚴禁煙火。

2、上崗人員不準隨攜帶火柴、打火機、香煙等物品。

3、因設備檢修等情況必須動用明火時,要書面報告公司,獲得批準后,采取可靠安全的防護措施后方可施工。

4、用鍋爐取暖,一定要按照有關規定安裝,要有專人負責檢查管理。

5、未經批準,不得自行變更用火位置和擴大用火范圍。

6、液化氣站應從嚴控制危險區域內使用明火,電加溫器,電鉆,砂輪,風鎬,鋼鋸等非防爆電器,以及進行其他可能產生火花的用火作業。

7、液化氣站根據用火場所、部位的危險程度,分為一級用火、二級用火、三級用火。在氣罐罐體、加氣機、氣管道等儲輸氣設備上的直接用火,為一級用火。在桶裝附氣庫房、裝卸氣作業區、加氣區、閥組井、管溝等危險場所實施用火作業,為二級用火。在儲氣區、作業區和加氣站站區內除一級,二級用火范圍以外的用火,為三級用火。

8、液化氣站用火作業前,應當根據作業內容確定用火級別,向有關部門提出用火申請,說明用火理由、種類、地點、時間、項目、工作量、施工人員以及防火防護安全措施。9、用火作業應當批報,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液化氣站內用火。10、液化氣站用火作業應當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組織實施:

用火作業期間,站領導必須親自組織,并指定現場用火安全監督員,屬于一、二級用火的,請求有關專家赴現場指導用火作業;

11、各類作業人員應當嚴守崗位,各司其職,嚴格按照用火作業方案和操作規程實施和監督用火作業,及時掌握用火安全情況,發現異常,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發生事故;

12、收發、測量和加注液化氣期間,禁止用火;

13、在輸氣管道、氣罐等設備上用火時,必須預先切斷氣源,并采取騰空、清洗和通風等安全措施,待達到用火條件后方可用火;

14、爆炸危險場所可燃氣體濃度高于爆炸下限40%時,不得用火;

15、作業現場必須備足滅火器具;

16、施工結束,檢查余火,清理用火現場,確認無隱患后方可撤離。

篇3:液化氣儲配站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隨著城市化改造的不斷推進,城市管道燃氣的規模正在逐步擴大,瓶裝液化石油氣的主要市場也由城市逐步轉向廣大農村,但在一定時間段內,燃氣行業將出現管道燃氣與瓶裝液化石油氣并存發展的現象。為此,液化氣儲配站的消防安全管理仍顯重要。

一、做好儲罐區消防安全操作管理

1、槽車必須裝設阻火器,車況良好,裝備符合行業標準。灌裝作業前,液化氣站的日常管理人員必須與槽車押運人員共同檢查管道及接地線連接,確認無誤后方可開始灌裝。

2、灌裝期間,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不得同時向兩臺或兩臺以上的儲罐進液,一般也不允許兩臺儲罐同時出液。灌裝操作結束后,必須仔細檢查現場確認無異常后方可離開。

3、儲罐區的運行管理人員,應經培訓考試合格,每班不能少于兩人。在儲罐進液或出液作業時,運行人員必須在現場全程監視。密切注意運行中管系產生的荷載、應力、振動等(必要時應進行應力分析,確定管系的支承和防振措施,避免應力過大和振動產生的事故隱患),若發現液位超過最高允許警戒標記,應及時查明原因后予以排除。

4、每小時至少對罐區巡視檢查一次,檢查內容包括校對液面高度,核對壓力表指示值,檢查安全閥鉛封是否完好,如有損壞、失靈等異常情況,均不得進行進液或出液作業。

5、檢查設備和管道有無“跑、冒、滴、漏”等,并認真填寫運行記錄,一旦發現罐體有裂紋漏氣,應立即采取倒罐措施。

6、罐區內的液相管、氣相管、熱力管、排污管、水管、空氣管等,應按規定涂成不同顏色同時還應在管道上標上流向以示區別,在各種閥門上應統一編號掛牌,以防誤操作。

7、對罐區的避雷設施,每年都要進行全面檢查。遇雷雨天氣,不應到儲罐的頂部和底部檢查。

二、做好儲罐區設備運行安全操作管理

1、做好設備采購、保養、維修登記臺帳,按計劃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

2、檢查、維修、保養烴泵、壓縮機和其他灌裝機械,確保灌裝等一切設備處于完好狀態,并按制度規定進行壓力容器、儀表的檢測、檢驗。

3、嚴格執行重瓶復核制度,嚴格控制灌裝量,嚴禁超裝。若發現超裝必須及時妥善處理。

4、建立崗位責任制,加強對灌裝區各種設備的維修、保養,消滅“跑、冒、滴、漏”現象,灌裝區各種設備的使用均應由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進行操作。

5、隨時監測車間內空氣中液化石油氣濃度,保持良好通風。若有報警,操作人員須立即去現場察看,查清原因,同時通知相關主管。

6、站區貯罐壓力達到8Bar以上或氣溫高于34℃時應開啟噴淋系統。站區內的防雷接地系統必須每年檢測和維護,確保其完好。設備間確保通風順暢。

7、盡量選用操作方便、余氣量少的灌裝接頭,以及有自動切斷裝置的專用臺秤。

三、液化氣儲配站消防監測應急安全管理

1、適當增加燃氣檢測報警器的設置數量,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器設在爆炸危險區域,檢測器的有效覆蓋水平平面半徑室內為7.5米、室外為15米。

2、有條件的儲配站,應在其工作區應安裝現場實時監控設施,消防值班人員應隨時對工作區域進行實時監控,對儲罐區和易燃易爆場區域更應作24小時的重點監控。以便盡早地發現泄漏點,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避免事故的發生。

3、成立事故應急工作小組,制定切實可行的事故預警方案,定期進行事故搶險演練,提高職工應急處理能力,應急處理系統應隨時保持完好狀態。

4、做好應急搶險管理工作,儲備站應配備必備的應急搶險工具和材料用品,搶修工具有電焊、氣割、堵漏裝具;應急搶險材料應有按儲罐第一道法蘭結構尺寸,配備適合該法蘭的堵漏裝具和工具,有條件的站應在液化氣儲罐上加裝注水裝置,其他還有金屬纏繞墊片和專用級螺栓螺母組合等材料。

5、應急搶人員的防護用品包括有防護服、防護鞋、防護帽、防護手套和空氣呼吸器等,防護用品不少于2套,應急創修人員要會正確使用防毒面具等防護用具。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原本處于城市邊沿的一些LPG儲配站也慢慢的溶入了城市范圍之內。如此一來,液化氣儲配站的安全管理涉及到了整個城市的大安全問題。為此,如何進一步提高液化氣儲配站消防安全生產管理,從根本上去杜絕消防安全隱患,避免事故的發生,還是值得我們去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