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調節工作標準
一、氣壓調節原因
鍋爐氣壓的變化,實際上反映的是蒸發量與蒸汽負荷之間的矛盾。鍋爐在運行時,蒸汽不斷進入鍋筒的蒸汽空間,另一方面蒸汽又不斷離開鍋筒,送向外界用戶。當蒸汽量多于外界需求時,鍋爐的汽壓就會上升;反之,鍋爐的汽壓就下降。因此,控制鍋爐的汽壓實質上是對蒸發量的調節,而蒸發量的大小,決定于運行人員對燃燒的操作調整。
二、氣壓調節的操作要求
1.當負荷增加時
當負荷增加時汽壓下降,此時應根據鍋爐實際水位高低情況進行調整。
(1)如果水位高時,應先減少給水量或暫停給水,再增加給煤量和送風量,加強燃燒,提高蒸發量,滿足負荷需要,使汽壓和水位穩定在額定范圍。然后再按正常情況調節燃燒和給水量。
(2)如果水位低時,應先增加給煤量和送風量,在強化燃燒的同時,逐漸增加給水量,保持汽壓和水位正常。
2.當負荷減少時
(1)當負荷減少汽壓升高,如果鍋爐內的實際水位高時,應先減少給煤量和送風量,減弱燃燒,再適當減少給水量或暫停給水,使汽壓和水位穩定在額定范圍。然后再按正常情況調整燃燒和給水量。
(2)如果鍋爐內的實際水位低時,應先加大給水量,待水位恢復正常后,再根據汽壓變化和負荷需要情況,適當調整燃燒和給水量。
篇2:空氣壓縮機安全操作要點
一、開車前應檢查空氣壓縮機曲軸箱內油位是否正常,各螺栓是否松動,壓力表、氣閥是否完好,并確保壓縮機必須安裝在平穩牢固的基礎上。
二、壓縮機的工作壓力不允許超過額定排氣壓力,以免超負荷運轉而損壞壓縮機和燒毀電動機。
三、不要用手去觸摸壓縮機氣缸頭、缸體、排氣管,以免溫度過高而燙傷。
篇3:空氣壓縮機安全對策措施
(1)當壓縮空氣冷卻時,必須及時吹除冷卻器、貯氣桶、和油分離器內凝結的油水混合物,至少每小時一次。
(2)空氣壓縮機在運轉中,如果冷卻水供應不及時,必須立刻停車以待冷卻。
(3)空氣壓縮機在啟動前,氣缸和冷卻器的水套先進水。
(4)在氣缸水套未完全冷卻前,不得進水,以免氣缸壁發生裂縫。
(5)進入水套的冷卻水,應由特設的具有水壓落差的盛水槽放入,水槽上裝設水平面指示標尺,在水平面降至限度以下時,信號裝置即起作用;也可以采用離心泵進水;不要直接利用自耒水管進水,因為難以看出進水與否。
(6)由氣缸水套或冷卻器水套排水,必須用開放的液流,以便檢查所有冷卻裝置的不間斷作用和測量排水溫度。排水溫度較進水溫度不得高出20℃-30℃。
(7)為避免超壓而引起爆炸,在壓縮機裝備上應設有經校驗合格的壓力表及安全閥。
(8)當必須把壓縮空氣導入壓力較低的系統時,必須裝置減壓器。
(9)為避免壓縮機系統由于氣體爆炸性混合物的發火而遭破裂,必須采取下列措施:
①進氣管應設于不使不潔氣體、揮發物及灰塵等混入的位置。進氣管的進氣口應有防止雨水、冰雪和其他雜物侵入的防護罩。
②空氣須經過濾器以完全去除其中的灰塵。
③氣缸出來的空氣,須經特設的水管冷卻器降至25℃-30℃左右,以免冷凝水積在導管內。
(10)當檢查和修理時,須特別注意,避免有擦拭材料、木塊等落入氣缸、貯氣桶及管內,因為此類物質在壓縮空氣內可能起火。
(11)在清洗氣缸壁時,要用煤油,不得用汽油,擦拭的布浸油不能過多。
(12)經洗凈后,須將氣缸蓋打開,使煤油完全揮發。
(13)運用壓縮空氣時,其氣流方向絕不能朝向工作人員。
(14)空氣壓縮機連接管內部的油垢必須認真清洗;根據設備運行情況,清洗周期一般為3~6個月。
(15)在易燃易爆、腐蝕有毒的貯罐區增加高低液位報警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