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停爐工作標準
一、正常停爐緣由
鍋爐因負荷減小、采暖期結束及檢修等原因,有計劃地進行停爐,叫做正常停爐。
二、正常停爐操作順序
1.停止供給燃料。
2.停止鼓風,再停止引風。
3.停止給水,降低壓力,關閉給水閥。
4.關閉蒸汽閥,打開疏水閥。
5.關閉煙道擋板。
三、不同燃燒設備的鍋爐的正常停爐操作方法
1.手燒爐的正常停爐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1)逐漸降低負荷,減少供煤量和風量。當負荷停止后,隨即停止供煤和送風,減弱引風,關閉主汽閥,開啟過熱器疏水閥和省煤器的旁路煙道擋板,關閉省煤器的主煙道擋板。
(2)在完全停爐之前,水位應保持稍高于正常水位線,以防冷卻時水位下降造成缺水。然后停止引風,關閉煙道擋板,再關閉爐門和灰門,防止鍋爐急劇冷卻。當鍋爐壓力降至大氣壓力時,開啟空氣閥或提升安全閥,以免鍋筒內造成負壓,扒出燃盡的煤,清除灰渣。
(3)停爐約6h后,開啟煙道擋板,進行通風。當鍋水溫度降至到70℃以下時,才可將鍋水完全放出。
(4)鍋爐停爐后,應在蒸汽、給水、排污等管路中裝置隔板(盲板)。保證與其他運行中的鍋爐可靠隔絕。在此之前,不得有人進入鍋爐內工作。
(5)停爐放水后,應及時清除水垢泥渣,以免水垢冷卻后變干發硬,清除困難。停爐冷卻后,還應及時清除各受熱面上的積灰和煤炱。
2.鏈條爐的正常停爐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1)關閉煤斗下部的弧形擋板,待余煤全部進入煤閘板后,放低煤閘板,使其與爐排面之間留有30~50mm的縫隙,保證空氣流通,避免燒壞閘板。
(2)降低爐排轉動速度,減少送風和引風。當煤全部轉到煤閘板后300~500mm時,停止爐排轉動,但需保持爐膛適當負壓,以冷卻爐排。
(3)當爐排上沒有火焰后,先關閉鼓風機,打開各風室風門,再關閉引風機,使鍋爐自然通風,煙氣經省煤器的旁通煙道排出。
(4)當煤燃盡時,重新轉動爐排,將灰渣除凈。繼續空轉爐排,直至爐排冷卻為止。
3.往復爐排爐的正常停爐操作方法與鏈條爐的正常停爐操作方法基本相同。
4.拋煤爐的正常停爐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1)待煤斗中的煤用完后,停止向爐排拋煤,并根據燃燒情況逐漸減少風量。
(2)當爐排上沒有火焰時,先停止送風,再停止引風,改用自然通風使余煤燃盡。
(3)關閉引風機人口擋板和各處風門,待鍋爐緩慢冷卻后,放盡鍋水,清除灰渣。
5.熱水鍋爐的正常停爐操作方法正常停爐時,先停止供給燃料,然后關閉送風機,最后關閉引風機,但不可立即停泵,只有當鍋爐出口水溫降到50℃以下時才能停泵。停泵時,為防止產生水擊,也應先關閉水泵出口閥門,待出口閥門基本關閉后再停泵。
6.燃油爐的正常停爐操作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1)停爐前,逐個間斷關閉油嘴,使鍋爐負荷緩慢降低,避免急劇降溫。
(2)先停油泵,再關油閥,然后停止送風,約3~5min后停止引風,最后關閉爐門和煙道、風道擋板,防止大量冷空氣進入爐膛。
(3)停爐后,應立即用蒸汽吹掃油管道,將存油放回油罐,并將油罐拆下用輕油徹底清洗干凈。
篇2:停爐保養工作標準
一、保養目的
鍋爐停爐放出鍋水后,鍋內濕度很大,通風又不良,鍋爐金屬表面長期處于潮濕狀態,這樣在氧和二氧化碳作用下,鍋爐金屬被腐蝕生銹,這樣的鍋爐投入運行后,銹蝕處在高溫鍋水中繼續發生強烈的電化學腐蝕,致使腐蝕加深和面積的擴大,鍋爐金屬壁減薄,必然使鍋爐受壓元件強度降低,從而將威脅鍋爐的安全運行和縮短鍋爐的使用壽命。因此要保證鍋爐的安全經濟運行,就必須做好鍋爐停爐后的防腐保養工作。
二、保養方法
根據停爐時間的長短,中小型鍋爐的防腐保養通常有熱力保養、濕法保養和干法保養三種。熱力保養適用于熱備用;濕法保養適用于短期(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停用;停爐時間超過一個月的長期停爐采用干法保養。
1.熱力保養
(1)保持鍋爐中有一定的壓力,約0.05~0.1MPa,使鍋水溫度高于lOO℃以上而沒有含氧的條件,且鍋內有壓力可以阻止外界空氣進入鍋筒。
(2)為保持鍋水的溫度,可利用其他鍋爐的蒸汽來為加熱鍋水,當單臺鍋爐在保養期間沒有蒸汽來源時,可定時在爐膛內生火維持。
(3)此法一般適用于熱備用鍋爐或停爐時間不超過一周的鍋爐。
2.濕法保養
濕法保養是利用一定濃度的堿性溶液與鍋爐內表面金屬接觸,使金屬表面形成堿性保護膜,來防止金屬的腐蝕。
(1)鍋爐停爐后,將鍋水放盡,清除水垢和煙灰,關閉所有的人孔、手孔、閥門等,與其他運行的鍋爐完全隔離。然后將軟化水注入鍋爐至最低水位,再用專用泵將配制好的堿性防腐液注入鍋爐。防腐液的成分是:氫氧化鈉(又稱火堿)按每噸鍋水加5~6kg,或碳酸鈉(又稱純堿)按每噸鍋水加10~20kg,或磷酸三鈉按每噸鍋水加5~10kg。當防腐液全部注入后,開啟給水閥將軟化水灌滿鍋爐(包括過熱器和省煤器),直至鍋水從空氣閥中冒出。此時關閉空氣閥和給水閥,再開啟專用泵進行水循環,以使鍋爐內各處的堿性防腐液的濃度混合均勻。
(2)濕法保養鍋爐恢復運行時,應將鍋水全部放出,重新上軟化水。
3.干法保養
干法保養是利用干燥劑吸收潮氣使鍋爐內部金屬保持干燥,以防止鍋爐的腐蝕。通常采用生石灰或無水氯化鈣做干燥劑。
(1)鍋爐停爐后,將鍋水放盡,清除水垢和煙灰,關閉蒸汽管、給水管和排污管道上的閥門,與其他運行中的鍋爐完全隔絕。接著打開人孔使鍋筒自然干燥,如果鍋爐房潮濕,最好用微火將鍋
爐本體,以及爐墻、煙道烘干。然后將裝有生石灰或無水氯化鈣的無蓋托盤(或木盒)放在爐排上,以及鍋筒集箱和煙道內,必要時,用布袋吊裝在鍋筒內,以吸收潮氣,干燥劑的用量根據鍋爐容積來確定:塊狀生石灰,每立方米鍋爐容積用2~3kg;若為無水氯化鈣,則用1~2kg。最后嚴密關閉鍋爐的所有閥門、人孔、手孔、煙道擋板及風門,使鍋爐與外界隔絕,防止外界潮氣侵入。
(2)保養期間,每隔1~2個月檢查一次干燥劑情況,如生石灰由塊狀變成粉狀,應更換新的生石灰。保養初期要檢查勤些。失效的氯化鈣,可加熱到105~110℃烘干后再用。
篇3:緊急停爐工作標準
一、緊急停爐的情況
當鍋爐運行中發生事故時,如不立即停爐,就有擴大事故危及人身與設備安全的可能,因此必須立即停止鍋爐運行,這就是緊急停爐。
1.蒸汽鍋爐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
(1)鍋爐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可見邊緣。
(2)不斷加大給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繼續下降。
(3)鍋爐水位超過最高可見水位(滿水),經放水仍不能見到水位。
(4)給水泵全部失效或給水系統故障,不能向鍋爐進水。
(5)水位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
(6)設置在汽空間的壓力表全部失效。
(7)鍋爐元件損壞且危及運行人員安全。
2.熱水鍋爐運行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爐:
(1)因循環不良導致鍋水汽化,或鍋爐出口熱水溫度上升到與出口壓力下飽和溫度的差小于20℃。
(2)鍋水溫度迅速上升并已失去控制。
(3)循環水泵或補給水泵全部失效。
(4)壓力表或安全閥全部失效。
(5)鍋爐受壓元件損壞,將危及司爐人員的安全。
(6)補給水泵不斷向鍋爐補水,鍋爐壓力仍繼續下降。
(7)燃燒設備損壞,爐墻倒塌或鍋爐構架被燒紅等,嚴重威脅鍋爐安全運行。
(8)其他異常運行情況,且超過安全運行允許范圍。
二、緊急停爐的操作方法
1.蒸汽鍋爐的緊急停爐
(1)首先停止給煤和送風,鏈條爐應關上弧形擋板,拋煤機爐停止拋煤機,并減弱引風,關小煙道擋板。
(2)根據事故的性質,有的要放出爐膛內燃煤,有的并不要放掉燃煤。放出燃煤的方法是:對于搖動爐排,應將燃煤直接搖入灰斗。對于鏈條爐,爐排應以最高速度將燃煤送入落灰斗。燃煤入灰斗后,可用水澆滅或用砂土、濕爐灰壓在燃煤上使火熄滅,但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往爐膛里澆水來冷卻鍋爐。
(3)鍋爐熄火后,應關閉主汽閥使主蒸汽管與蒸汽母管隔離,同時關閉引風機。視事故的性質,必要時可開啟空氣閥、安全閥和過熱器疏水閥、迅速排放蒸汽,降低壓力。
(4)開啟省煤器旁路煙道,關閉正路煙道,并開大煙道擋板、灰門和爐門,促進空氣流通,提高冷卻速度。
(5)在緊急停爐時,如無缺水和滿水現象,可以采用給水、排污的方式來加速冷卻和降低鍋爐壓力。當水溫降到70℃以下時,方可把鍋水放凈。
(6)如因鍋爐缺水事故而緊急停爐時,嚴禁向鍋爐給水,也不能開啟空氣閥或提升安全閥等有關加強排氣的調整工作,以防止鍋爐受到突然的溫度或壓力變化而將事故擴大。
(7)判明鍋爐確是發生滿水事故時,應立即停止給水,關小通風及煙道擋板,減弱燃燒,并開啟排污閥放水,使水位適當降低;同時,開啟主蒸汽管道、過熱器、蒸汽母管和分汽缸上的疏水門、防止蒸汽大量帶水和管道內發生水沖擊。
2.熱水鍋爐的緊急停爐
(1)緊急停爐時,應立即停止供給燃料,必要時扒出爐內燃煤或用濕爐灰將火壓滅。
(2)如循環水泵正常時則不得立即停泵,待鍋爐出口水溫降到50℃以下時,才能停止循環水泵的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