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辦法(2003)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范使用登記行為,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使用下列鍋爐壓力容器應當辦理使用登記:
(一)《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有機熱載體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適用范圍內的鍋爐。
(二)《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超高壓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定》適用范圍內的固定式壓力容器、移動式壓力容器(鐵路罐車、汽車罐車、罐式集裝箱)和氧艙。
第三條使用鍋爐壓力容器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統稱使用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領取《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以下簡稱使用登記證,見附件1)。未辦理使用登記并領取使用登記證的鍋爐壓力容器不得擅自使用。
軍事裝備、核設施、航空航天器、鐵路機車、海上設施和船舶使用的鍋爐壓力容器不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證在鍋爐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合格期間內有效。
第五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全國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的監督管理工作,縣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以下簡稱質監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級質監部門和設區的市的質監部門是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機關。移動式壓力容器、國家大型發電公司所屬電站鍋爐的使用登記由省級質監部門辦理,其他鍋爐壓力容器的使用登記由設區的市的質監部門負責辦理。
地級州、盟以及未設區的地級市等同于設區的市,負責辦理本行政區域內鍋爐壓力容器的使用登記工作。
直轄市質監部門可以委托下一級質監部門,以直轄市質監部門的名義辦理鍋爐壓力容器的使用登記工作。
第二章使用登記
第六條每臺鍋爐壓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使用單位應當向所在地的登記機關申請辦理使用登記,領取使用登記證。
使用單位使用租賃的鍋爐壓力容器,除移動式壓力容器外,均由產權單位向使用地登記機關辦理使用登記證,交使用單位隨設備使用。
第七條使用單位申請辦理使用登記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逐臺向登記機關提交鍋爐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閥、爆破片和緊急切斷閥等安全附件的有關文件:
(一)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制造、安裝過程監督檢驗證明;
(二)進口鍋爐壓力容器安全性能監督檢驗報告;
(三)鍋爐壓力容器安裝質量證明書(附件4);
(四)鍋爐水處理方法及水質指標;
(五)移動式壓力容器車輛走行部分和承壓附件的質量證明書或者產品質量合格證以及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
(六)鍋爐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
第八條辦理下列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只需提交前條第(一)、(二)項文件:
(一)水容量小于50L的蒸汽鍋爐;
(二)額定蒸汽壓力不大于0.1Mpa的蒸汽鍋爐;
(三)額定出水溫度小于120℃且額定熱功率不大于2.8MW的熱水鍋爐;
(四)機器設備附屬的且與機器設備為一體的壓力容器。
鍋爐房內的分汽(水)缸隨鍋爐一同辦理使用登記,不單獨領取使用登記證。
第九條使用單位申請辦理使用登記,應當逐臺填寫《鍋爐登記卡》或者《壓力容器登記卡》(以下簡稱登記卡,見附件2、附件3)一式2份,交予登記機關。
第十條登記機關接到使用單位提交的文件和填寫的登記卡(以下統稱登記文件),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及時審核、辦理使用登記:
(一)能夠當場審核的,應當當場審核。登記文件符合本辦法規定的,當場辦理使用登記證;不符合規定的,應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書面說明理由:
(二)當場不能審核的,登記機關應當向使用單位出具登記文件受理憑證。使用單位按照通知時間憑登記文件受理憑證領取使用登記證或者不予受理通知書:
(三)對于1次申請登記數量在10臺以下的,應當自受理文件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發證工作,或者書面說明不予登記理由;對于1次申請登記數量在10臺以上50臺以下的,應當自受理文件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發證工作,或者書面說明不予登記理由;1次申請登記數量超過50臺的,應當自受理文件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發證工作,或者書面說明不予登記理由。
第十一條登記機關辦理使用登記證,應當按照《鍋爐壓力容器注冊代碼和使用登記證號碼編制規定》(見附件5),編寫注冊代碼和使用登記證號碼。
辦理移動式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證,同時核發記錄出廠信息和使用登記信息的“移動式壓力容器IC卡”。
第十二條登記機關向使用單位發證時應當退還提交的文件和一份填寫的登記卡。
使用單位應當建立安全技術檔案,將使用登記證、登記文件妥善保存。
第十三條使用單位應當將使用登記證懸掛在鍋爐房內或者固定在壓力容器本體上(無法懸掛或者固定的除外),并在鍋爐壓力容器的明顯部位噴涂使用登記證號碼。
第十四條使用單位使用無制造許可證單位制造的鍋爐壓力容器的,登記機關不得給予登記。
第三章變更登記
第十五條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狀況發生變化、長期停用、移裝或者過戶的,使用單位應當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十六條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狀況發生下列變化的,使用單位應當在變化后30日內持有關文件向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一)鍋爐壓力容器經過重大修理改造或者壓力容器改變用途、介質的,應當提交鍋爐壓力容器的技術檔案資料、修理改造圖紙和重大修理改造監督檢驗報告;
(二)壓力容器安全狀況等級發生變化的,應當提交壓力容器登記卡、壓力容器的技術檔案資料和定期檢驗報告。
第十七條鍋爐壓力容器擬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單位應當封存鍋爐壓力容器,在封存后30日內向登記機關申請報停,并將使用登記證交回登記機關保存。
重新啟用應當經過定期檢驗,經檢驗合格的持定期檢驗報告向登記機關申請啟用,領取使用登記證。
第十八條在登記機關行政區域內移裝鍋爐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應當在移裝完成后投入使用前向登記機關提交鍋爐壓力容器登記文件和移裝后的安裝監督檢驗報告,申請變更登記。
第十九條移裝地跨原登記機關行政區域的,使用單位應當持原使用登記證和登記卡向原登記機關申請辦理注銷。原登記機關應當在登記卡上做注銷標記并向使用單位簽發《鍋爐壓力容器過戶或者異地移裝證明》(見附件7)。
移裝完成后,使用單位應當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持《鍋爐壓力容器過戶或者異地移裝證明》、標有注銷標記的登記卡、鍋爐壓力容器登記文件以及移裝后的安裝監督檢驗報告,向移裝地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領取新的使用登記證。
篇2:化學業企業鍋爐壓力容器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化工生產正常進行,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鍋爐、壓力容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鍋爐、壓力容器及管道的管理范圍、分級及技術檢驗標準必須按國家有關規程(規定)執行。
(二)鍋爐、壓力容器管理的職責范圍
1.公司(總廠)設備動力處
(1)負責監督和協調企業鍋爐、壓力容器的管理工作,并應配備專管人員。
(2)負責組織貫徹國家勞動部門有關鍋爐、壓力容器的規程、規定及文件。
(3)負責企業壓力容器使用證、自制自用設計制造許可證的取證工作。
(4)負責組織鍋爐、壓力容器的檢驗及修理工作。
(5)檢查鍋爐、壓力容器的修理及改造方案。
(6)負責審定三類壓力容器的修理及改造方案。
(7)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鍋爐、壓力容器專業管理的技術培訓工作。
(8)負責組織編制企業鍋爐、壓力容器統計年報和事故報表。
(9)參加鍋爐、壓力容器重大事故的調查。
2.設備動力科
(1)負責鍋爐、壓力容器的管理工作,并設專人負責此項工作。
(2)負責組織編制、審核、匯總和上報鍋爐、壓力容器的年、季度檢驗計劃和統計年報。
(3)負責鍋爐、壓力容器的登記和檔案資料。
(4)檢查鍋爐、壓力容器的檢驗計劃執行情況。
(5)審核鍋爐、壓力容器的驗收方案,參加檢驗和竣工驗收。
(6)參加鍋爐、壓力容器的事故調查及上報,并對預防事故的措施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7)檢查車間對鍋爐、壓力容器的使用、維護和安全裝置的校驗工作。
(8)監督檢查容器的運行。參照原勞動人事部頒發的《在用壓力容器缺陷評定中的若干意見》進行維修。
(9)協同有關部門對鍋爐、壓力容器的操作和維護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考核。
(10)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壓力容器專業管理的技術培訓工作。
(11)設備動力科負責對企業的一、二類壓力容器維修改造及技術鑒定工作。
3.使用單位
(1)車間設備主任應負責全車間壓力容器的管理,組織編制本車間壓力容器的檢驗計劃,并檢查執行情況。
(2)車間設備員在車間設備主任的領導下負責下列工作:
①負責編制和上報壓力容器的檢驗方案和檢驗計劃。
②負責填報鍋爐、壓力容器年變更情況及申請辦理新用壓力容器使用證工作。
③參與壓力容器的安裝、檢修、檢驗后的竣工驗收工作,并按規定登記上報和保管有關資料。
④負責壓力容器操作人員的技術學習和輔導。
⑤做好安全裝置的定期校驗和管理工作。
⑥參加鍋爐、壓力容器事故調查分析和負責預防措施的貫徹。
⑦負責貫徹上級有關鍋爐、壓力容器方面的決定和工作安排。
⑧負責編制鍋爐、壓力容器一般修理、改造及更新方案。重大技術方案需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
(三)鍋爐、壓力容器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及管理、檢驗、修理
1.設計與制造
(1)壓力容器的設計與制造工作要嚴格按原勞動人事部《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執行。
(2)壓力容器的設計、制造單位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經有關部門審批取得許可證后,才能進行設計和制造。
(3)壓力容器制造工作(含自制自用)應嚴格在質量保證體系控制下開展工作。制造出廠的壓力容器應具有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書和竣工圖(三類容器還應有強度計算書)。
(4)壓力容器的設計文件包括設計計算書、設計說明書和設計圖紙(設計總圖上應蓋有壓力容器設計單位許可證章),三類容器應附有強度計算書。
2.修理和改造
(1)鍋爐、壓力容器大修后,須經廠(礦)設備動力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鍋爐、壓力容器的修理和改造應按規范制定嚴格的技術方案和技術要求,一、二類壓力容器的改造方案須經設備動力部門負責人審批,三類壓力容器的技改方案須經上級設備動力部門批準。
(3)壓力容器的焊補、挖補、更換筒節及熱處理等技術要求,均應按現行的技術規范和制造技術文件及驗收規范執行。
3.安裝
鍋爐、壓力容器的安裝應有明確的安裝技術要求和安裝負責監督人。各企業基建施工中的壓力容器安裝應指定基建部門專人負責安裝技術工作,對施工單位壓力容器安裝進行監督,業務上接受設備動力部門壓力容器管理人員領導。鍋爐、壓力容器安裝竣工后,基建部門應組織使用單位的設備動力部門和安裝部門進行質量驗收,同時向使用單位設備動力管理部門提供有關技術文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作用。
4.使用和管理
(1)鍋爐、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對所管鍋爐壓力容器應逐臺填寫壓力容器登記表和壓力容器登記卡片,并連同有關技術文件(包括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竣工圖、壓力容器操作法,三類容器還應有強度計算書)交上級主管部門(或當地勞動部門)驗證批準,取得壓力容器使用證后方可投入使用。
(2)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證在檢驗周期內有效,逾期不進行定期檢驗、又無正當理由和合法手續者,使用登記證自行作廢。
(3)各企業對所管壓力容器應逐臺進行登記編號,建立健全壓力容器檔案。壓力容器檔案包括:壓力容器履歷(簿)卡,壓力容器登記表,壓力容器登記卡片,壓力容器運行及事故記錄,壓力容器檢測記錄、報告和評定,壓力容器檢查修理記錄。新投入使用的壓力容器還應有使用登記證。有安全裝置的壓力容器還應有壓力容器裝置定期校驗(正)記錄。
(4)已登記使用的壓力容器應掛上壓力容器銘牌和使用登記證標志。
(5)鍋爐、壓力容器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由企業職能部門發給安全作業證方可上崗操作。企業對所管壓力容器應制定適應生產要求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6)對于情況不明,技術資料不全的壓力容器,各企業應通過全面檢驗、理化分析、強度計算做出評定,作為該容器的基礎技術資料。
(7)鍋爐、壓力容器必須嚴格按規定的壓力、溫度操作,不得任意修改原設計的工藝條件,嚴禁超溫、超壓運行。
(8)加強鍋爐、壓力容器、管道的防腐、保溫工作,鍋爐、壓力容器的外表面應保證油漆完整,器內防腐層應視情況定期進行檢查以保持防腐層完好無損。
(9)壓力容器的檢驗計劃隨同設備年度檢修計劃上報,年終要總結計劃執行和完成情況。
5.檢驗
(1)一般鍋爐、壓力容器的檢驗周期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如遇特殊情況不能執行者,在保證安全運行的條件下報有關部門批準后緩檢或免檢。
(2)鍋爐、壓力容器所配備的安全裝置,如安全閥等每年至少檢定、檢驗一次,并定期進行疏通、排放工作,以保證其靈敏,可靠。安全附件的檢定、校驗范圍要嚴格控制在規定指標之內。
(3)高壓管道每6年進行一次檢測。各使用單位可將管道、閥門進行分段,每年測厚和停車檢修時拆下抽檢一部分,6年內保證輪檢一次。中低壓管道也要根據使用狀況定期進行檢驗,檢驗周期最長不能超過10年。
(4)對檢驗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修理或消除,對一些一時難以消除的缺陷應采取降級、降壓、限期使用直至更新等手段進行處理,并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和備案。
(5)對一些確因結構原因無法進行檢驗的壓力容器,應定期進行耐壓試驗和測厚,同時應補做容器耐壓試驗殘余變形測定。
(6)從事鍋爐、壓力容器檢驗人員,應經當地勞動部門考核批準方可從事該項工作。
(四)事故管理
1.按化學工業部《設備事故管理制度》規定執行,送主管部門。
2.按原國家勞動總局《鍋爐、壓力容器事故報告辦法》規定執行,定期報告主管部門和當地勞動部門。
篇3:工程鍋爐壓力容器管理標準
1目的
為加強*******熱電有限公司二期鍋爐、壓力容器的使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保證安全運行,制訂本標準。
2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熱電有限公司2×300MW新建工程的鍋爐、壓力容器的使用管理工作。
3引用標準及相關子系統
3.1引用標準
3.2相關子系統
3.2.1安健環管理;
3.2.2檔案管理;
3.2.3基建與生產接口管理;
3.2.4糾偏與控制;
3.2.5評估及改進管理。
4專業術語定義(略)
5職責
5.1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負責人
*******熱電有限公司基建副總經理為本標準負責人,負責全面管理本標準,指定專人維護標準并保證標準執行的有效性。
3.2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
5.2.1*******熱電有限公司工程部主管領導是本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負責檢查本標準在本部門的執行情況,提出修訂和完善本標準的報告和建議;指導、協助本部門開展工作、進行安全分析和風險評估;提供適當的培訓、統計、記錄分析未遂事件發生的原因和趨勢。
4執行標準
4.2*******項目公司應成立以基建總工程師為首的壓力容器安全監督網,*******項目公司設立壓力容器專責,全面負責壓力容器的安全技術管理工作。
4.3壓力容器專責有權按有關法規和標準執行壓力容器的安全監督工作。
4.4新壓力容器(安裝合格、試驗合格)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部門必須填寫《壓力容器使用登記表》報*******項目公司工程部,然后上報*******公司鍋爐壓力容器監察機構辦理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申請手續。申報時必須具備下列資料,否則應補齊。
1)產品合格證。
2)產品質量證明書。
3)產品竣工圖。
4)檢驗單位簽發的產品制造安全質量檢修檢驗證書。
4.5對于已注冊和領取使用證的壓力容器,壓力容器專責應建立臺帳、登記造冊。
4.6各使用壓力容器的部門,應有壓力容器的操作規程和事故處理規程,啟停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
4.7各壓力容器操作人員應經《安規》考試和上崗考試合格后才允許上崗操作。
4.8鍋爐、壓力容器必須按如下規定進行定期檢查試驗。
4.8.1外部檢查:每年至少一次,由壓力容器專責組織有關人員對運行中的壓力容器外部按年度計劃進行宏觀檢查。
4.8.2內部檢查:由省局鍋爐壓力容器監察機構組織檢驗人員在壓力容器停機時進行宏觀檢查,測定及探傷等工作。
耐壓試驗:每年至少進行一次。
4.9壓力容器上的電壓表、測溫儀表應按計量部門規定進行定期檢查和校驗。
4.10壓力容器上裝有的安全閥每年進行一次檢查和校驗,安全閥的開啟壓力一般為工作壓力的1.1—1.25倍,但不能超過壓力容器的設計壓力。
4.11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壓力容器應停止投入使用。
4.11.1新壓力容器未辦理使用登記手續,或安全狀況等級不能達到Ⅰ級或Ⅱ級的。
4.11.2未注冊的在用壓力容器。
4.11.3在用壓力容器超過檢驗期限不按有關規定檢驗又不申報的。
4.11.4危及安全的在用壓力容器,在規定期限內設修復,不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的。
4.11.5新壓力容器安裝后,發現存在缺陷或裝置不全,零部件以次充好的或冒牌產品。
4.11.6經鑒定報廢了的壓力容器。
5檢查、評價與反饋
標準執行人應經常檢查本部門本標準執行情況的規范性,每半年填寫一次評價表(附錄5),報標準負責人進行評價。
標準負責人根據反饋情況對各部門本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并決定是否升級。
標準執行人必須確保為所有文件持有人提供最新的修訂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