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有關問題的說明
1999年9月22日至24日,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安全專業委員會在廈門召開了“建筑安全工作研討會”,主要研究討論了新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以下簡稱“標準”)在執行中遇到的情況和問題。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副所長徐金泉同志參加了會議,并就如何貫徹強制性標準做了發言。標準主編人對會議中就標準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現將提出的主要問題說明如下:
一、安全管理
1.“標準”與相應規范的關系
“標準”與其他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規范具有同等效力,它的許多條文取之于相應的標準,這是一本安全方面的強制性標準。
2.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批
應由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的技術、安全等相關部門和總工程師審批。
3.安全人員應該按照有關的規定配備。
可按1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配一個專職人員,3萬平方米以下配2人,3萬平方米及以上配備3人。也可按施工隊伍人數比例配備,在施工高峰達到200人的,配一個專職安全員,300人及以下配2人,以上配3人。
4.安全人員的培訓
應按照建設部建教[1997]83號文及建人[1999]127號文件規定執行,企業專職安全人員每年培訓時間不應少于40學時。
5.班前安全活動的記錄
班前安全活動每天都要進行并做記錄。
二、文明施工
現場圍檔的規定的制度依據
現場圍檔規定源于《建筑法》,具體高度尺寸的規定是根據各地區施工經驗制定的。
在建工程能作到分設安全出入口時可否住宿
在建工程不得兼做住宿。這是許多傷亡事故案例給我們的教訓。另設出入口雖可使住宿的人另走一條通道,但它還解決不了交叉作業帶來的危險。
急救人員的培訓范圍
凡在施工現場參與施工的人員,都應經過急救培訓,學習常見的急救知識,并掌握急救技術,會實施急救措施。
多個單位、多個單體工程施工時的圍檔設置
多個單位、多個工程之間可不設轉檔,但在集中施工小區的最外圍應設置圍檔。
三、“三寶”、“四口”防護
(“三寶”指安全帽、安全帶和安全網,“四口”指通道口、預留洞口、樓梯口和電梯井口)
在建工程如何做到全封閉
在新“標準”中取消平網,改為用密目網式安全網全封閉,這是一項技術進步。一般在多層建筑施工用里腳手架時,應在外圍搭設距墻面10CM的防護架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高層建筑無落地架時,除施工區段腳手架外轉用密目式安全網封閉外,下部各層的臨邊及窗口、洞口等也應用密目式安全網或其它防護措施全封閉。
現場封閉與腳手架檢查表中的外轉防護
一個是指用里腳手架施工時的外轉封閉,另一個是指外腳手架作業時的外轉防護。兩者是對不同作業環境提出的全封閉要求。
電梯井內可否用腳手板或鋼筋網做防護?
不可以。電梯井應每間隔不大于10M設置一道平網防護層,以兜住掉下去的人。用腳手板或鋼筋網會給人造成二次傷害。
防護設施的定型化、工具化
所謂防護設施的定型化、工具化是指臨邊和洞口處的防護欄桿和防護門應改變過去隨意性和臨時觀念,制作成定型的、工具式的,以便重復使用。這既可保證安全可靠,又做到方便經濟。
四、腳手架
雙排腳手架作業時,在里側設置欄桿影響作業怎么辦?
腳手架與墻面之間的空隙,應用腳手架或平網封閉,不應設置欄桿防護。
雙立桿與雙排腳手架的區別
雙立桿是指當搭設高層腳手架時,采取的加強措施,在規定的立桿的位置上,改用兩根立桿以提高立桿的承載能力。比排腳手架是指有內、外兩排立桿的架體,可以搭設居單立桿或雙立桿。
小橫桿的設置位置
在立桿和大橫桿的交叉點(即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小橫桿,以形成空間格構架整體受力。施工層(作業層)還要在兩個節點中間,現增設一根小橫桿。
架體內進行封閉
為確保作業人員的安全,當施工層腳手板發生斷裂,其下方應有平網防護。當腳手架與墻面有空隙時,也應有封閉措施。
整體提升腳手架和使用條件
必須由建設部組織鑒定合格,并發放使用證的產品,還須由地區的建筑安全監督部門認定,同意使用且發放準用證后,才可使用。
提升不允許使用手拉葫蘆
篇2: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科學地評價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情況,提高安全生產工作的管理水平,預防傷亡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檢查的標準化、規范化,必須建立安全檢查制度,明確安全防護重點部位和危險崗位,有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檢查制度分企業自檢、工程項目自檢和大中型機械設備的經常性檢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堅決貫徹管生產就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把安全生產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規定;根據建設部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法律法規條文及上級機關有關安全生產文件精神,結合我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目的及目標
第二條?目的:
1.通過檢查,發現施工中的不安全(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不衛生問題,從而采取對策,消除不安全因素,保障安全生產。
2.利用安全生產檢查,進一步宣傳、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規范標準。
3.通過檢查,增強領導和群眾安全意識,糾正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提高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4.通過檢查,互相學習,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取長補短,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安全生產工作。
5.通過安全生產檢查,了解安全動態,為分析安全生產形勢,研究加強安全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據。
第三條?目標:
1.預防傷亡事故或把事故降下來,把傷亡事故頻率和經濟損失率降到低于社會容許的范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通過安全檢查對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預測、預報和預防,從而不斷改善生產條件和作業環境,達到最佳安全狀態。
第三章?內?容
第四條?安全檢查的內容應根據施工特點,制定檢查項目和標準。主要查思想、制度、機械設備、安全設施、安全教育培訓、操作行為、勞保用品使用、傷亡事故的處理和文明施工(防火、衛生及場容場貌)等。
第五條?安全檢查組的組成形式,應根據檢查目的、內容而定,主要由部門組織,公司領導帶隊,會同工會、工程部共同參加。
第四章?形式和方法
第六條?形式:安全檢查分為經常性、定期性、突出性、專業性和季節性等多種形式。
1.經常性安全檢查: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經常性的預防檢查,能及時發現隱患,
消除隱患,保證施工正常進行。通常有:
(1)班組進行班前、班后崗位安全檢查。
(2)各級安全人員及安全值日人員日常巡回安全檢查。
(3)各級管人員在檢查生產同時檢查安全。
2.定期性安全檢查:公司每季度組織一次安全檢查評比,工地每旬組織一次。每次安全檢查由公司領導和項目經理帶隊。
3.專業性安全檢查:專業安全檢查應由企業有關業務部門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對某項專業的安全問題或在施工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問題進行單項檢查。主要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懂行的安全技術人員和有實際操作、維修能力的工人參加。
4.季節性及節假日前后安全檢查:季節性安全檢查是針對氣候特點(如冬季、夏季、雨季、風季等)可能給施工(生產)帶來危害而組織的安全檢查。節假日(特別是重大節假日,如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前、后防止職工紀律松懈,思想麻痹等進行的檢查。檢查應由單位領導組織有關部門人員進行。節日加班,更要重視加強對人員的安全教育,同時要認真檢查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
5.施工現場還要經常進行自檢、互檢和交接檢查。
(1)自檢:班組作業前、后對自身所處的環境和工作程序進行安全檢查,可隨時消滅不安全隱患。
(2)互檢:班組之間開展的安全檢查,做到互相監督,共同遵章守紀。
(3)交接檢查:上道工序完畢,交給下道工序使用前,應由工地負責人組織工長、安全員、班組長及其他有關人員參加,進行安全檢查或驗收,確認無誤或合格后,方能交給下道工序使用。如腳手架、龍門架(井字架)等,在搭設好使用前,都經過交接檢查。
?第七條?安全檢查的方法及要求
1.各種安全檢查都應根據檢查要求配備力量.特別是大范圍、全面性檢查,要明確檢查負責人,抽調專業人員參加檢查,并進行分工,明確檢查內容、標準及要求。
2.每種安全檢查都應有明確的檢查目的.和檢查項目、內容及標準。保證項目要重點檢查。對大面積或數量多的相同內容的項目可采取系統的觀感和一定數量的測點桿結合的檢查方法。檢查時盡量采用測檢工具,用數據說話。.對現場管理人員的操作工人不僅要檢查是否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行為,還應進行應知應會知識的抽查,以便了解管理人員及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質。
3.檢查記錄是安全評價的依據,因此要認真、詳細。特別是對隱患的記錄必須具體,如隱患的部位、危險程度及處理意見等。采用安全檢查評分表的,應記錄每項扣分的原因。
4.安全檢查需要認真地、全面地進行系統分析,用定性定量進行安全評價。哪些項目已達標,哪些項目雖已達標,但是具體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行完善,哪些項目沒有達標,存在哪些問題需要整改。受檢單位(即使本單位自檢也需要安全評價)根據安全評價可以研究對策,進行整改加強管理。
5.整改是安全檢查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檢查結果的歸宿。整改工作包括隱患登記、整改、復查和銷案。
第八條?對檢查出來的隱患的處理
1.檢查中發現的隱患應該進行登記,不·僅是作為整改的備查依據,而且是提供安全動態分析的重要信息渠道。根據隱患記錄的信息流,制定出指導安全管理的決策。
2.安全檢查中查出的隱患除進行登記外,還應發出《隱患整改通知書》。對凡是有即發性事故危險的隱患,檢查人員應責令停工,被檢查單位必須立即整改。
3.對于違章指揮、違章作業行為,檢查人員可以當場指出,進行糾正。
4.被檢查單位領導對查出的隱患,應立即研究整改方案,進行“三定一落實”,立即進行整改。
5.整改后應以反饋單立即通知有關部門,有關部門要立即派員進行復查,經復查整改合格后,進行銷案。
篇3:建筑施工單位職工職業健康檢查管理辦法
一、目的: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加強職業健康監護管理,保護勞動者健康,制定本辦法。
二、適應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職工職業健康體檢。
?三、定義:
職業病: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四、管理內容
接觸職業性危害崗位的職工由總務部環安課組織進行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檢查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性健康檢查。
職業健康檢查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從事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以下簡稱體檢機構)承擔。
4.1上崗前檢查:
新進職工在確定從事接觸職業性危害崗位時,由公司出具證明,并知會職工本人,在上崗十五個工作日內自行至體檢機構進行職業病體檢。逾期未進行職業病體檢者,公司不予錄用。
4.2經職業病體檢合格者,公司予以錄用,并簽訂職業危害崗位合同。相關的職業病體檢費用在上崗六個月后由部門助理憑發票至財務部報銷;若體檢不合格者,公司將優先予以換崗,亦可不予錄用,相關的職業病體檢費用由職工自行承擔。
4.2在崗期間檢查:
接觸職業病危害崗位的職工,在上崗前體檢滿1年后;接觸粉塵崗位的職工,在上崗前體檢滿2年后,由公司組織至體檢機構進行上崗期間的職業病體檢,費用由公司統一支付。
4.3離崗時體檢:
經過上次職業病體檢(包括崗前、在崗期間及其他應急性體檢)滿三個月的職工,在提出離職申請經本單位核準后,由公司出具體檢證明,至體檢機構進行職業病體檢,體檢費用先自行承擔。
經體檢合格者,凴體檢合格報告辦理離職手續,其體檢費用凴體檢發票附于離職單之后,于本人薪資中補發。未進行離崗時職業病體檢者,不予辦理離職手續。
4.4應急性檢查:
職工調離原工作崗位,儅發現接觸新的職業性危害因素時,由公司出具證明,并知會職工本人,在上崗十五個工作日內自行至體檢機構進行職業病體檢,職業病體檢項目包括原工作崗位及新的工作崗位接觸的職業危害因素的體檢。逾期未進行職業病體檢者,公司不予換崗。
儅職工本人疑似患有職業病時,可臨時要求公司進行聯絡職業病體檢,體檢費用先自行承擔。儅體檢結果確認患有職業病時,凴體檢發票,體檢費用由公司承擔,否則費用自行承擔。
4.5以上體檢結果應及時知會員工本人,并要求其簽字備桉。
4.6發現職業禁忌或者有與所從事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對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勞動者,按照體檢機構要求的時間,安排其復查和醫學觀察。
4.7發現職業病患者或疑似職業病患者,應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按照體檢機構的要求安排其進行職業病診斷或者醫學觀察。
4.8應及時更新接觸職業危害崗位職工的名冊,并建立健全職業健康檔桉的相關資料。
?山東信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