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
1994-05-01發布1994-05-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工業部發布
主編部門:上海電力工業局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工業部
1總則
1.0.1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和電力工業“安全第一”及消防工作“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加強電力設備的消防工作,保障設備和人身安全,確保安全發供電,特制定本規程。
1.0.2本規程適用于除核發電站以外的電力生產以外的電力生產企業。電力工業的工程設計、安裝施工亦應符合本規程的規定和要求,各工廠企業的電力用戶可參照本規程執行。
1.0.3各電力生產企業應根據生產情況,結合當地公安部門的有關規定制定實施細則,經廠(局)領導(總工程師)批準后執行。
1.0.4凡從事電力工業的設計、制造、施工、安裝、調試和生產等各級人員應按其職務和工作性質,熟悉本規程的有關部分并結合消防常識至少每兩年考試一次。
1.0.5對認真執行本規程且成績顯著者應給予表揚、獎勵和記功。對違反或不執行本規程者,應按情節輕重和造成后果的大小,給予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直到追究刑事責任。
2防火責任制
2.0.1電力生產企業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各級人員的防火責任制。電力生產企業的廠(局)長是本企業的第一防火責任人,全面負責本企業的消防工作,其主要責任是:
(1)認真貫徹上級有關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針、政策、指示、規定。將防火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
(2)部署和組織本單位的防火宣傳教育工作;
(3)組織制定和貫徹防火責任制和消防規定;
(4)組織防火檢查、主持研究整改火檢隱患;
(5)建立專職和義務消防組織,加強管理教育,給予必要的訓練時間和工作條件;
(6)對本單位的火災事故,積極組織撲救和保護現場,并負責調查處理;
(8)新投產設備要執行安全、衛生“三同時”的規定,如未執行有權拒絕驗收。
2.0.2電力生產企業的保衛(消防)部門應配備專職消防干部。電力生產企業的保衛(消防)部門行使消防監督、檢查、考核的權力,負責對本企業各部門消防工作進行業務指導。電力生產企業的安全監察部門應協助保衛(消防)部門做好對電力生產設備的防火工作。
對構成電力生產設備的火災事故,保衛(消防)部門和安監部門應按有關規定進行事故的調查、分析、統計、上報。
2.0.3各電力生產企業應成立防火安全委員會,下屬各部門應設立防火安全領導小組,各班組應設義務消防員。在各級負責人的領導下具體做好本部門、本部位的消防工作。
2.0.4對火災事故應做到“三不放過”,即原因不清不放過,責任者和應受教育者沒有受到教育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過。
2.0.5現場消防系統或消防設施應按區劃分,并指定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和維護管理,保證完好可用。
2.0.6距離當地公安消防隊(站)較遠的大、中型發電廠可建立專職消防隊,并根據規定和實際情況配備專職消防隊員和消防設施。
2.0.7各部門、各班組、各部位均應設義務消防員。
義務消防員的人數不應少于職工總數的百分之十,防火重點部位不應少于百分之七十。
義務消防隊應每年進行整一頓、調整和補充。
2.0.8專職和義務消防隊應定期組織活動,并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內容。
義務消防隊消防活動每季不應少于一次,消防演習每年不少于一次。
專職消防隊消防活動每周不應少于一次,消防演習每半年不少于一次。
2.0.9各電力生產企業應建立相應的防火檔案,由保衛(消防)部門負責管理,并按規定存檔案科(室)。
3防火重點部位及動火管理
3.0.1防火重點部位是指火災危險性大、發生火災損失大、傷亡大、影響大(以下簡稱“四大”)的部位和場所,一般指燃料油罐區、控制室、調度室、通信機房、計算機房、檔案室、鍋爐燃油及制粉系統、汽輪機油系統、氫氣系統及制氫站、變壓器、電纜間及隧道、蓄電池室、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場所以及各單位主管認定的其他部位和場所。
3.0.2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應建立崗位防火責任制、消防管理制度和落實消防措施,并制定本部門或場所的滅火方案,做到定點、定人、定任務。
防水重點部位或場所應有明顯標志,并在指定的地方懸掛特定的牌子,其主要內容是: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的名稱及防火責任人。
3.0.3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應建立防火檢查制度。
防火檢查制度應規定檢查形式、內容、項目、周期和檢查人。
防火檢查應有組織、有計劃,對檢查結果應有記錄,對發現的火險隱患應立案并限期整改。
3.0.4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以及禁止明火區如需動火工作時,必須執行動火工作票制度(工作票格式風附錄A、B)。
3.0.4.1動火級別。
各單位應根據火災“四大”原則自行劃分,一般分為二級。
(1)一級動火區,是指火災危險性很大,發生火災時后果很嚴重的部位或
篇2: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題庫
一、填空
1、電力生產企業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各級人員的防火責任制。
2、防火重點部位是指(火災危險性大)(發生火災損失大)(傷亡大)(影響大)的部位和場所。
3、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應建立(崗位防火責任制)(消防管理制度)和(落實消防措施),并制定本部門或場所的滅火方案,做到(定點)(定人)(定任務)
4、防火檢查制度應規定檢查(形式)(內容)(項目)(周期)和(檢查人)
5、(一級動火區)是指火災危險性很大,發生火災時后果很嚴重的部位或場所
6、(二級動火區)是指一級動火區以外的所有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以及禁止明火區。
7、動火工作票至少一式(三份),一份由(工作負責人)收執,一份由(動火執行人)收執。動火工作終結后應將這二份工作票交還給(動火工作票簽發人)
8、消防砂箱、消防桶和消防鏟、斧把上應涂(紅色)
9、生產現場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生產現場嚴禁存放(超過規定數量)的工作用油,生產現場需使用的油類應盛放在(金屬密閉)的容器內,并存放在可關閉的金屬柜、箱內。
10、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時應首先報告當值值長和有關調度,并立即將(有關設備的電源)切斷,采取(緊急隔停)措施
11、電氣設備火災時,嚴禁使用(能導電)的滅火劑進行滅火,旋轉電機火災時,還應禁止使用(干粉滅火器)和(干砂)直接滅火。
12、消防給水采用(自流供水)方式時,必須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均能供給消防用水,水電廠取水口不應少于(2)個
13、電動機的基礎,其外圍與建筑物或其他設備之間應留出凈距不少于(1米)的通道,電動機與墻壁之間,可成列裝設的電動機,當一側已有通道時,則另一側的凈距可不少于(0.3)米,電動機與低壓配電設備的裸露帶電部分的距離不得小于(1米)
14、當運行中的電動機發生燃燒時,應立即將電動機(電源)切斷,并盡可能把電動機出入通風口關閉,然后才可用(二氧化碳)(1211)滅火器進行滅火,禁止使用(泡沫)滅火器及(干砂)滅火。無二氧化碳、1211滅火器時,可用(消防栓連接噴霧水槍)滅火
15、變壓器容量在(120MA)及以上時,宜設固定水噴霧滅裝置,缺水地區的變電所及一般變電所宜固定的(1211)(二氧化碳)或(排油充氮)滅火裝置。
16、油量在2500kg及以上的變壓器與油量在600kg及以上的充油電氣設備之間,其防火距離不應小于(5米)
17、變壓器防爆筒的出口端應向(下),并防止產生阻力,防爆膜宜采用(脆性)材料
18、高層建筑內的電力變壓器、消弧線圈等設備,應布置在專用的房間內,外墻開門處上方應設置防火挑檐,挑檐的寬度不應小于(1米),而長度為門的寬度兩側各加(0.5)米
19、互感器如發生故障停用時,應先(停電)后(切除故障互感器)不宜直接去拉開故障互感器
20、靠近充油設備的電纜溝,應設有(防火延燃)措施,蓋板應(封堵)
21、嚴禁將電纜直接擱置在蒸汽管道上,架空敷設電纜時,電纜與蒸汽管凈距不應少于(1米)和(0.5)米,與油管道的凈距應盡可能增大。
22、在多個電纜頭并排安裝的場合中,應在電纜頭之間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
23、進行撲滅隧道、通風不良的場所的電纜頭著火時,應戴上(氧氣呼吸保護器)及(絕緣手套),并穿上(絕緣鞋)
24、在動力電纜與控制電纜之間,應設置(層間耐火隔板)
25、火力發電廠汽機、鍋爐房、輸煤系統宜使用(鎧甲)電纜或(阻燃)電纜,不適用(普通)塑料電纜。
26、油斷路器火災時,嚴禁直接切斷起火斷路器電源,應切斷其(兩側前后一級的斷路器)電源,然后進行滅火。首先采用(1211)(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進行撲救,不得已時可以用(泡沫)滅火器撲救。如僅套管外部起火,亦可用(噴霧水槍)撲救。
27、斷路器內部燃燒爆炸使用油四濺,擴大燃燒面積時,除用滅火器
滅火外,可用(干砂)撲滅地面上的燃油,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撲滅建筑物上的火焰。
28、室外布置的電力電容器與高壓電氣設備需保持(5米)及以上的距離,防止事故擴大。
29、電力電容器火災時,應立即(斷開電源),并把電容器投向(放電電阻)或(放電電壓互感器)
30、控制室、調度室應有不少于(兩個)安全出口
31、嚴禁將帶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質)的一次儀表裝入控制室、調度室、計算機室
32、檔案室收發檔案材料的門洞及窗口應安裝防火門窗,其耐火極限不得低于(0.75h)
33、各室一旦發生火災報警,應查明(火源),加以消除。若已發生火災,則應(切斷交流電源)開啟直流事故照明,關閉通風管防火閘門,采用“1211”等滅火器進行滅火。
34、交直流電焊機冒煙和著火時,應首先(斷開電源)著火時應用(二氧化碳)(1211)滅火器滅火
35、泡沫滅火器一般有(手提式)(推車式)二種
36、如需在已完成電纜防火措施的電纜層上新敷設電纜時,電纜與蒸汽管凈距不應少于(1米)和(0.5)米,與油管道的凈距應盡可能增大
37、二氧化碳滅火器主要為手提式,分為(手輪式)和(鴨嘴式)兩種,大容量的也有推車式的。
38、消火栓是連接消防供水系統的閥門裝置,分(室內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兩種。
39、常用的水龍帶有(內扣式)和(壓簧式)兩種
40、(動火工作票)制度是我國防止火災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
41、動火級別一般分為二級,二級動火區是指(火災危險性)很大,(發生火災時后果很嚴重)的部位或場所
42、一、二級動火工作票一般至少一式(三份),當與運行有關時還應多加一份
二、判斷
1、動火工作票可代替設備停復役手續或檢修工作票(×)
2、動火工作需延期時必須重新履行動火工作票制度(√)
3、動火工作票簽發人不得兼任該項工作的工作負責人,動火工作負責人可以填寫動火工作票(√)
4、動火工作票的審批人、消防監護人不得簽發動火工作票(√)
5、油區內一切電氣設備的維修,都必須停電進行(√)
6、室內變壓器的頂部,可敷設電纜(×)
7、室外變電站和有隔離油源設施的室內油浸設備失火時,可用水滅火,無放油管路時,則不應用水滅火(√)
8、泡沫滅火器適用于撲救油脂類、石油類產品及一般固體物質的初起火災(√)
9、二氧化碳滅火器不適用于撲滅某些化工產品的火災(√)
10、干粉滅火器主要適用于撲救石油及其產品、可燃氣體和電器設備的重大火災(×)
11、1211滅火器主要適用于撲救油類、精密機械設備、儀表、電子儀器設備及文物、圖書]檔案等貴重物品的初起火災。(√)
三、問答
1、各級動火審批人員及工作票簽發人應審查哪些項目
答:(1)工作必要性
?(2)工作是否安全
?(3)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
2、動火工作票中運行許可人應審查哪些項目
答:(1)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是否符合現場條件
?(2)動火設備與運行設備是否確已隔絕
?(3)向工作負責人交待運行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3、動火工作票中工作負責人應負責哪些項目
答:(1)正確安全地組織動火工作
?(2)檢修應做的安全措施并使其完善
?(3)向有關人員布置動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進行安全教育
?(4)始終監督現場動火工作
(5)辦理動火工作票開工和終結
(6)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檢查現場無殘留火種
4、動火工作原則是什么
答:(1)有條件拆下的構件應拆下來移至安全場所
?(2)可采用不動火的方法代替而同樣能達到效果時,盡量采用代替的方法處理
?(3)盡可能地把動火的時間和范圍壓縮到最低限度
5、火災報警要點
答:(1)火災地點(2)火勢情況(3)燃燒物和大約數量(4)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
6、消防隊未到火災現場前,臨時滅火指揮人應由哪些人員擔任
答:運行設備火災時由當值值長擔任,其他設備火災時由現場負責人擔任,臨時滅火指揮人應戴有明顯標志
7、滅火劑的選用原則
答:來火的有效性、對設備的影響、對人體的影響
8、防止電纜火災延燃的措施是什么
答:封、堵、涂、隔、包、水噴霧和其他
9、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的注意事項
答:二氧化碳是電的不良導體,但超過600V時,必須先停電后滅火,二氧化碳滅火器怕高溫,存放地點的溫度不得超過42℃。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不要用手摸金屬導管,也不要把噴筒對著人,以防凍傷。使用時還應注意風向,逆風噴射會影響滅火效果。鋼瓶內的二氧化碳重量要定期檢查,如二氧化碳重量比額定重量減少十分之一時,應進行灌裝。一般規定每季檢查一次。
10、消防知識中的“三懂三會”的內容是什么
答:三懂指懂火災危險性、懂預防措施、懂撲救方法、三會指會使用消防器材、會處理事故、會報火警
11、斷路器失火為什么依靠前后一級的斷路器來切斷電源,然后再滅火
答:(1)怕它拒動(2)怕斷路后弧滅不了反而引起爆炸引起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