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題庫
一、填空
1、電力生產企業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各級人員的防火責任制。
2、防火重點部位是指(火災危險性大)(發生火災損失大)(傷亡大)(影響大)的部位和場所。
3、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應建立(崗位防火責任制)(消防管理制度)和(落實消防措施),并制定本部門或場所的滅火方案,做到(定點)(定人)(定任務)
4、防火檢查制度應規定檢查(形式)(內容)(項目)(周期)和(檢查人)
5、(一級動火區)是指火災危險性很大,發生火災時后果很嚴重的部位或場所
6、(二級動火區)是指一級動火區以外的所有防火重點部位或場所以及禁止明火區。
7、動火工作票至少一式(三份),一份由(工作負責人)收執,一份由(動火執行人)收執。動火工作終結后應將這二份工作票交還給(動火工作票簽發人)
8、消防砂箱、消防桶和消防鏟、斧把上應涂(紅色)
9、生產現場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生產現場嚴禁存放(超過規定數量)的工作用油,生產現場需使用的油類應盛放在(金屬密閉)的容器內,并存放在可關閉的金屬柜、箱內。
10、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時應首先報告當值值長和有關調度,并立即將(有關設備的電源)切斷,采取(緊急隔停)措施
11、電氣設備火災時,嚴禁使用(能導電)的滅火劑進行滅火,旋轉電機火災時,還應禁止使用(干粉滅火器)和(干砂)直接滅火。
12、消防給水采用(自流供水)方式時,必須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均能供給消防用水,水電廠取水口不應少于(2)個
13、電動機的基礎,其外圍與建筑物或其他設備之間應留出凈距不少于(1米)的通道,電動機與墻壁之間,可成列裝設的電動機,當一側已有通道時,則另一側的凈距可不少于(0.3)米,電動機與低壓配電設備的裸露帶電部分的距離不得小于(1米)
14、當運行中的電動機發生燃燒時,應立即將電動機(電源)切斷,并盡可能把電動機出入通風口關閉,然后才可用(二氧化碳)(1211)滅火器進行滅火,禁止使用(泡沫)滅火器及(干砂)滅火。無二氧化碳、1211滅火器時,可用(消防栓連接噴霧水槍)滅火
15、變壓器容量在(120MA)及以上時,宜設固定水噴霧滅裝置,缺水地區的變電所及一般變電所宜固定的(1211)(二氧化碳)或(排油充氮)滅火裝置。
16、油量在2500kg及以上的變壓器與油量在600kg及以上的充油電氣設備之間,其防火距離不應小于(5米)
17、變壓器防爆筒的出口端應向(下),并防止產生阻力,防爆膜宜采用(脆性)材料
18、高層建筑內的電力變壓器、消弧線圈等設備,應布置在專用的房間內,外墻開門處上方應設置防火挑檐,挑檐的寬度不應小于(1米),而長度為門的寬度兩側各加(0.5)米
19、互感器如發生故障停用時,應先(停電)后(切除故障互感器)不宜直接去拉開故障互感器
20、靠近充油設備的電纜溝,應設有(防火延燃)措施,蓋板應(封堵)
21、嚴禁將電纜直接擱置在蒸汽管道上,架空敷設電纜時,電纜與蒸汽管凈距不應少于(1米)和(0.5)米,與油管道的凈距應盡可能增大。
22、在多個電纜頭并排安裝的場合中,應在電纜頭之間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
23、進行撲滅隧道、通風不良的場所的電纜頭著火時,應戴上(氧氣呼吸保護器)及(絕緣手套),并穿上(絕緣鞋)
24、在動力電纜與控制電纜之間,應設置(層間耐火隔板)
25、火力發電廠汽機、鍋爐房、輸煤系統宜使用(鎧甲)電纜或(阻燃)電纜,不適用(普通)塑料電纜。
26、油斷路器火災時,嚴禁直接切斷起火斷路器電源,應切斷其(兩側前后一級的斷路器)電源,然后進行滅火。首先采用(1211)(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進行撲救,不得已時可以用(泡沫)滅火器撲救。如僅套管外部起火,亦可用(噴霧水槍)撲救。
27、斷路器內部燃燒爆炸使用油四濺,擴大燃燒面積時,除用滅火器
滅火外,可用(干砂)撲滅地面上的燃油,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撲滅建筑物上的火焰。
28、室外布置的電力電容器與高壓電氣設備需保持(5米)及以上的距離,防止事故擴大。
29、電力電容器火災時,應立即(斷開電源),并把電容器投向(放電電阻)或(放電電壓互感器)
30、控制室、調度室應有不少于(兩個)安全出口
31、嚴禁將帶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質)的一次儀表裝入控制室、調度室、計算機室
32、檔案室收發檔案材料的門洞及窗口應安裝防火門窗,其耐火極限不得低于(0.75h)
33、各室一旦發生火災報警,應查明(火源),加以消除。若已發生火災,則應(切斷交流電源)開啟直流事故照明,關閉通風管防火閘門,采用“1211”等滅火器進行滅火。
34、交直流電焊機冒煙和著火時,應首先(斷開電源)著火時應用(二氧化碳)(1211)滅火器滅火
35、泡沫滅火器一般有(手提式)(推車式)二種
36、如需在已完成電纜防火措施的電纜層上新敷設電纜時,電纜與蒸汽管凈距不應少于(1米)和(0.5)米,與油管道的凈距應盡可能增大
37、二氧化碳滅火器主要為手提式,分為(手輪式)和(鴨嘴式)兩種,大容量的也有推車式的。
38、消火栓是連接消防供水系統的閥門裝置,分(室內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兩種。
39、常用的水龍帶有(內扣式)和(壓簧式)兩種
40、(動火工作票)制度是我國防止火災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
41、動火級別一般分為二級,二級動火區是指(火災危險性)很大,(發生火災時后果很嚴重)的部位或場所
42、一、二級動火工作票一般至少一式(三份),當與運行有關時還應多加一份
二、判斷
1、動火工作票可代替設備停復役手續或檢修工作票(×)
2、動火工作需延期時必須重新履行動火工作票制度(√)
3、動火工作票簽發人不得兼任該項工作的工作負責人,動火工作負責人可以填寫動火工作票(√)
4、動火工作票的審批人、消防監護人不得簽發動火工作票(√)
5、油區內一切電氣設備的維修,都必須停電進行(√)
6、室內變壓器的頂部,可敷設電纜(×)
7、室外變電站和有隔離油源設施的室內油浸設備失火時,可用水滅火,無放油管路時,則不應用水滅火(√)
8、泡沫滅火器適用于撲救油脂類、石油類產品及一般固體物質的初起火災(√)
9、二氧化碳滅火器不適用于撲滅某些化工產品的火災(√)
10、干粉滅火器主要適用于撲救石油及其產品、可燃氣體和電器設備的重大火災(×)
11、1211滅火器主要適用于撲救油類、精密機械設備、儀表、電子儀器設備及文物、圖書]檔案等貴重物品的初起火災。(√)
三、問答
1、各級動火審批人員及工作票簽發人應審查哪些項目
答:(1)工作必要性
?(2)工作是否安全
?(3)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
2、動火工作票中運行許可人應審查哪些項目
答:(1)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是否符合現場條件
?(2)動火設備與運行設備是否確已隔絕
?(3)向工作負責人交待運行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3、動火工作票中工作負責人應負責哪些項目
答:(1)正確安全地組織動火工作
?(2)檢修應做的安全措施并使其完善
?(3)向有關人員布置動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進行安全教育
?(4)始終監督現場動火工作
(5)辦理動火工作票開工和終結
(6)動火工作間斷、終結時檢查現場無殘留火種
4、動火工作原則是什么
答:(1)有條件拆下的構件應拆下來移至安全場所
?(2)可采用不動火的方法代替而同樣能達到效果時,盡量采用代替的方法處理
?(3)盡可能地把動火的時間和范圍壓縮到最低限度
5、火災報警要點
答:(1)火災地點(2)火勢情況(3)燃燒物和大約數量(4)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
6、消防隊未到火災現場前,臨時滅火指揮人應由哪些人員擔任
答:運行設備火災時由當值值長擔任,其他設備火災時由現場負責人擔任,臨時滅火指揮人應戴有明顯標志
7、滅火劑的選用原則
答:來火的有效性、對設備的影響、對人體的影響
8、防止電纜火災延燃的措施是什么
答:封、堵、涂、隔、包、水噴霧和其他
9、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的注意事項
答:二氧化碳是電的不良導體,但超過600V時,必須先停電后滅火,二氧化碳滅火器怕高溫,存放地點的溫度不得超過42℃。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不要用手摸金屬導管,也不要把噴筒對著人,以防凍傷。使用時還應注意風向,逆風噴射會影響滅火效果。鋼瓶內的二氧化碳重量要定期檢查,如二氧化碳重量比額定重量減少十分之一時,應進行灌裝。一般規定每季檢查一次。
10、消防知識中的“三懂三會”的內容是什么
答:三懂指懂火災危險性、懂預防措施、懂撲救方法、三會指會使用消防器材、會處理事故、會報火警
11、斷路器失火為什么依靠前后一級的斷路器來切斷電源,然后再滅火
答:(1)怕它拒動(2)怕斷路后弧滅不了反而引起爆炸引起人員傷亡
篇2:電力設備及動力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1.0目的
加強公司電力、動能管理和節約能源,規范電力、動能管理工作,保證動力、動能設施安全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2.0使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有電力、動能設施。
3.0電力管理
3.1公司的電力設備包括變壓器、高低壓配電設備、動力照明線路等。其運行維護、安裝和架設工作,由安全環境動力科負責,并嚴格按電力、勞動部門的規定進行管理。
3.2電力的正常供給是保障生產的重要條件,為確保生產任務完成,安全環境動力科應根據電容量,按先生產后生活的原則分配用電,調整各部門的用電負荷。
3.3安全環境動力科要對公司的電力負荷和使用時間進行平衡、調度和監督。如發現使用不合理或有危險等情況,有權采取緊急措施,切斷電源,然后向主管經理匯報。
3.4因生產(工作)需要增設照明燈具和用電器具的須經安全動力科審批,非生產用電的增設必須經安全動力科審核后報主管總經理批準,未經批準而私自設置的,每發現一例扣減該部門當月獎勵500元,扣減肇事者當月獎勵200元。
3.5地下電纜標志是反映地下電纜布線的記錄,任何人不能隨意移動,違反規定者扣減當月獎勵500元;因移動電纜標志而造成生產事故或人身事故的肇事者還要依法追究責任。
3.6需要開挖路面或打樁的基建、技改、維修工程,需經安全環境動力科會審后才能施工,對于危及地下管道和線路安全運行的工程項目,安全環境動力科有權制止其施工。
3.7一切外來單位的用電,必須向安全環境動力科申請辦理用電手續,安全環境動力科根據供電負荷的情況進行審批。外來單位應按審批要求架設電纜,并且安裝電表,按時交費。
3.8凡需臨時用電、架設臨時電纜的部門或外來單位,事先必須按GR/P40/W11-001《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制度》辦理手續,經安全環境動力科批準后方可架設。
3.9廣大員工應節約用電,做到“人離關機、人走熄燈”。
4.0動能管理
4.1高低壓變配電、發電機組及空壓站等動能設備能否正常運行是保證動能正常供給的關鍵。配電室及壓縮機房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對設備的運行進行監視,并對設備實行定期檢查、保養。
4.2電房、機房、空壓站的負責人員必須堅守崗位,經常巡查設備的運行情況。當設備或管線出現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排除。如出現故障并對設備安全造成威脅時,負責人員有權先采取緊急措施,甚至切斷電(氣)源,然后報安全環境動力科作進一步的處理和進行搶修。
4.3公司安全員每天要對管線的安全運行情況進行巡視,如發現故障或安全隱患,應立即通知使用部門和安全環境動力科及時排除,并監督維修和整改的情況,確保管線系統的正常運行。
4.4廠區的供電網絡要實行分級計量,電房工作人員負責將公司的用電情況(包括自發電)做好記錄,做好用電統計工作。
4.5安全環境動力科負責公司廠區的動力設備、管線的安裝、維護、變更等計劃管理和實施工作。
4.6各部門如需變更、加裝或拆除電力、動能設施等須報安全環境動力科審批,并由安全環境動力科執行。
4.7嚴禁私自對管線進行維修、拆裝、轉讓、啟封、私自增容及私接旁路等,每發現一例扣減該部門當月獎勵500元、肇事者當月獎勵200元;由此造成的設備事故的,除按上述處理外,還應根據事故嚴重性進行相應處理。
5.0相關文件
5.1《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篇3:電力設備安全倒閘操作與停送電制度
為了電力安全倒閘,防止由于誤操作而造成電力系統安全事故,特制定本電力設備安全倒閘操作與停送電制度。
一、操作高壓電器設備,低壓主要開關必須有操作票,才能操作。操作票必須票面整潔,任務明確,書寫工整,并使用統一的調度術語;每張操作票只能填寫一個操作任務。
二、操作票必須由主管電氣技術員、站長書面下達,值班員對操作票命令按照其順序逐條核對無誤后,方可執行操作票。
三、對命令有懷疑或發現錯誤時必須詢問清楚或糾正修改錯誤后方可執行操作票,對危及人身、設備安全的命令有權拒絕執行。
四、操作時必須一人操作、一人監護,監護人念完一條命令,操作人操作一個開關,并用“0”做記號,記錄在操作票上。
五、操作高壓設備必須戴高壓絕緣手套,穿高壓絕緣靴進行操作。檢修高壓設備和高壓線路操作高壓開關順序:
1、停電:
⑴斷開負荷開關,合閘指示顯示,斷開位置。
⑵用搖柄將負荷開關搖出,指示燈顯示正常。
⑶在相對應的變電室出線端驗電。
⑷在確認無電后,合上接地刀開關,接的指示顯示合閘。
⑸掛警告牌。
2、送電:
⑴拆出警告牌。
⑵斷開接地刀開關,接地指示顯示“分開”。
⑶用手柄將負荷開關搖至合閘位置,指示顯示正常。
⑷合上負荷開關,合閘指示顯示“合閘位置”。
⑸在相對應的變電室出線端驗電,檢查三相電壓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