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長壁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收作管理規定

長壁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收作管理規定

2024-07-25 閱讀 7007

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收尾工作是事故多發環節,為切實搞好單體長壁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收作的管理工作,保證回采安全,防止回采面重大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管理規定。

一、礦成立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由生產副礦長擔任。

副組長:由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擔任。

組員:由生產科科長、技術科科長、安監站站長及技術負責人和生產、技術、安全分管采煤及頂板的同志擔任。

生產科科長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常務工作。

二、領導小組負責初采、初采及工作面回料期間安全措施的監督落實和安全管理工作。

三、工作面的初采、初放及收作都必須制定專項措施,經審批后,認真貫徹執行。

四、回采工作面的初采初放:

1、工作面回采前,生產礦長必須組織有關人員對工作面范圍內的巷道及生產系統進行全面檢查驗收,不符合標準要求的不準移交生產。

2、開幫刷面必須掛線扶柱,裝面棚柱不少于二排支架。

3、單體支柱面安裝,應自下而上安裝,若自上而下,必須有可靠的防倒防抽冒措施。

4、回采面嚴禁倒扒回采,頂板為中砂巖且邊切眼頂不空不冒,采用3--5檔管理頂板時,可反推兩檔,切眼頂空或有高冒點時,不準反推。

5、從切眼刷面,進入煤壁第二檔前,要采用手鎬落煤或以炮助鎬。

6、初次放頂前,生產礦長必須組織有關人員到現場會審,工程質量及安全措施落實達標后方可允許放頂。

7、初放期間,工區區長跟班現場指揮,小組人員分三班現場把關,監督措施的落實和安全管理。

8、初放期間,工區技術員要及時掌握面上頂板情況,作好初放記錄,必要時要及時修改措施。

9、工作面初放、收尾由組長組織現場小組,每班不少于三人,生產科、技術科、安監站、工區帶班區長跟班到點,現場交接,直至工作面收尾或初放結束方可結束小組活動。

10、礦調度室要專列記錄臺帳,跟班小組成員上井后要作好現場記錄描述。

11、從切眼刷幫起,對支柱的初撐力必須班班監測,必須符合規定要求,且采高不得大于柱子全高的85%。

12、直接頂冒落高度達不到采高的1.5倍時,必須采取加強支護措施,若懸頂跨度超過初次垮落步距時,必須加強支護并采取強放措施。

13、初次放頂必須經礦總工程師組織安全、生產、技術人員現場會審并簽字批準,方可認為初放結束。

五、工作面的收作:

1、工作面收作線應盡量避開斷層、老硐、高冒區,頂板破碎帶、周期來壓區。

2、收作時不得超采或多留煤柱。

3、停面時必須保持最小控頂距,采高控制在支柱長度的85%。

4、回料前,必須把工作面內浮煤、雜物、多余的支柱材料運出。對運料巷道進行清理維護,保證回料路線安全暢通。

5、回料時,要確保供風量。

6、回料時,小組成員要分三班現場把關監督措施的落實及回料安全管理工作。

7、回料時,要確保支柱初撐力,班班進行二次補液,并班班對初撐力進行監測。

8、回料結束后,要及時對回采面進行密閉。

六、獎罰:

每一次安全收尾,安全放頂,安全無事故獎組長、付組長每人60元,其它現場管理小組人員每人50元,出事故加倍罰款。(包括輕傷垮面)其它按礦安全文件執行。

篇2:礦井采煤工作面作業規定

1、每一個回采工作面必須編制作業規程,并報礦總工程師或主任工程師批準,批準后的作業規程要組織作業班工人學習。

2、普通支護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支架的排距,柱距,懸頂距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2)支柱迎山,棚梁背板,柱帽柱鞋柱窩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3)支柱的規格。材質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4)禁止使用折損的芝護材料;

(5)備有一定數量的備用支護材料;

(6)不得混用不同類型或不同性能的支護材料;

3、特殊支架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托梁、木垛的個數、位置、規格和材料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2)木垛各層接點打成直線,打緊打牢在實底并接頂;

(3)密集支柱打成直線打緊打牢,頂端無重楔,下端支實底,軟底要加穿鞋;

(4)段密集支柱之間必須留用0.5m以上的出口,出口間的距離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4、回柱放頂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放倒撤凈放頂線以外的支架,撤回的柱,梁要安放整齊或運走,有可通行的人行道;

(2)頂距要符合作業規程:

(3)頂距超作業規程規定的最大值時,頂板仍不冒落的要進行強制放預;

(4)放頂以及過老空頂,過局部破碎帶、過斷層等,都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措施,報總工程師批準,并必須有區隊長在場指揮;

(5)有防止礦車和滑輪要安裝牢固,繩鉤繩套、信號、保護裝置等設施完好齊全。

5、回采面煤壁必須平整,不得留有檐,浮煤必須清掃干凈。

6、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

篇3:掘進工作面采用錨噴噴漿支護規定

(1)錨噴或噴漿支護的端頭與掘進工作面的距離,錨桿的形式、規格、安裝角度,混凝土標號、厚度,掛網采用的金屬網的形狀、規格,以及圍巖涌水的處理等,都必須在施工組織設計或作業規程中規定。

(2)采用鉆爆法掘進的巖石巷道,一般都應采用光面爆破。

(3)打錨桿眼前,必須首先敲幫問頂,將活矸處理掉,方可進行打眼。如果處理活矸可能發生危險時,必須先設置臨時支護。

(4)使用鋼筋(或其它桿體)砂漿錨桿時,眼孔必須清洗干凈,再灌滿灌實砂漿。

(5)噴射應采用潮噴或濕噴。噴射前,必須沖洗巖幫。噴射后應有養護措施。工作人員必須戴勞動保護用品。

(6)對錨桿必須按規定做拉力試驗。對噴射混凝土應做厚度和強度檢查,并有檢查和試驗記錄。在井下做錨固力試驗時,應有安全措施。

(7)錨桿的托板必須緊貼巷壁,并用緊固件擰緊。

(8)對錨噴或噴漿支護的巷道,在施工過程中,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施工完畢后,還應指定人員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巖幫的涌水地點,必須進行處理,防止噴射混凝土在有涌水的巖幫處脫落。

(10)處理堵塞的噴射管路時,在噴槍口的前方及其附近,嚴禁有其他人員,防止突然噴射和管路跳動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