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采工作面溜子搭接控制處理技術規定
綜采工作面在推進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工作溜與轉載機搭接位置不合適,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會直接造成工作溜與橋式轉載機搭接不上或搭接過頭,運煤困難甚至無法運輸。同時會造成端頭支護困難、安全出口不暢通、溜子超負荷產生斷鏈事故等情況,甚至會影響工作面通風安全,給正常的回采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為了防控溜子搭接不合適,有效處理給回采所帶來的問題,強化采煤技術管理工作,對綜采工作面溜子搭接特作以下技術規定要求:
一、防控溜子搭接不合適技術措施
1、采用標定工作面前后端頭推進位置控制法。即根據工作面上下順槽測繪點位置,測量出距離工作面的距離,將工作面前后端頭實際位置標定在“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圖”上,控制前后端頭在推進方向的錯距(h),確保工作面推進方向與運輸順槽平行(h<3m)。
要求:每日標定一次,根據h大小,安排生產班及時調節。
2、工作溜與轉載機搭接位置控制法。
①控制工作溜鏈輪外沿與轉載機中部槽工作面一側外沿距離(竄動量s),以s=0為基準,控制前后竄動量。
要求:工作溜機頭整體推進兩次,觀測s值變動情況(變動量△s<30,s<300),超過要求,及時安排調節。
②控制工作溜機頭轉載落差b(溜子機頭架底沿至轉載機溜槽上沿的距離。要求:b≥200,
3、工作面偽傾斜推進法。在工作面傾角(α)較大時,支架及溜子會整體下滑(下滑量可用竄動量s衡量),采取加快工作面下端頭推進度,增大h值,使工作面推進方向與傾斜上方形成一個夾角(β),工作面在推進時產生向上方的移動量以抵消下滑量。β的大小由h大小確定(α=5~10°,h=≤6m;α=10~15°,h=≤10m;α=15~20°,h=≤15m)。
4、安裝防滑裝置。在工作面傾角(α)較大時,可采取安裝防滑裝置的措施,防控液壓支架及工作溜下滑(α>15°時必須安設)。
5、堅持正規循環、上線移架。避免工作溜出現多彎、中部前凸后凹,“三直”符合質量要求。
6、保持工作溜基本平直。在采煤機截割過程中,要掌握好臥底量,避免工作溜出現上下起伏,特別是在局部煤層傾角變化較大或出現地質構造時,不能急上急下,而要根據兩側邊沿煤層層位,以一個坡度平穩過渡。
二、工作溜搭接不合適處理技術措施
1、兩端頭加減刀處理法(假設工作溜前竄)。
竄動變動量△s50,可采取“21”加減刀處理法。即前端頭每進2刀,后端頭進1刀。
要求:①每次機尾減刀后,必須上線拉架,保證溜子直線性;②兩次機尾減刀進刀位置要盡量錯開(12節槽子以上)。③隨時掌握工作面前后端頭推進錯距h,當h值逐步減少時要相應減小調節幅度,當h<3m時,只可以采取“43”加減刀處理法。④當△s<0時(機頭回竄),停止機頭加刀。⑤當機頭回竄,s<400時,可采取“43”加減刀處理法給機尾加刀、機頭減刀,抑制溜子向機尾竄動。
工作溜后竄處理方法相同。
2、由機尾開始依次向機頭方向拉架調架,從機頭開始依次向機尾方向移溜(假設工作溜前竄s<400時)。
工作溜后竄處理方法相同。
3、增大工作溜機頭轉載落差b。
①煤層厚度穩定時,一般不要破頂,適當增大端頭采高及端頭支護高度,保證足夠的支護及安全出口空間,相應抬高工作溜機頭。
②底鼓較嚴重,要起底下落轉載機機尾,增大轉載落差,減小運輸阻力,防止溜子超負荷。
4、溜子前竄造成搭接過頭轉載困難,可臨時采取外撥裝載機機尾調整搭接;在超前替換時,相應向外側移梁改柱,便于裝載機兩側支護,保證安全出口支護符合要求;在不能確保安全出口寬度時,應采取煤柱側擴幫的方法;因溜子前竄造成機尾端頭無液壓支架支護面積增大,可采取增加Π型長梁對梁支護的方法。
三、相關要求及規定
1、由地測科負責,用紅色漆在兩順槽標定出巷道導線點,并用白色漆每隔10米標定一點且編號。所有標定點必須保持清晰可見,由采煤主管技術員負責,將兩順槽距工作面50米范圍內所有標定點及工作面前后端頭推進位置在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圖上標出,每日核對一次。
2、建立工作面推進位置控制記錄臺賬(表1)由采煤主管技術員負責,驗收員每班填寫。
3、建立工作溜搭接控制記錄臺賬(表2),由區隊隊長負責,值班干部每班填寫。
4、填寫臺賬的相關班長、驗收員、跟班干部、主管技術員、值班干部及隊長每天核對并簽字確認。
5、違反規定,未及時填寫記錄,處罰責任者50元/次;溜子搭接不符合要求,未安排落實調整,處罰值班干部、責任人及該隊隊長100元/人.次。
本規定自二〇一四年一月起執行。
王村煤礦生產科
二〇一四年一月四日
篇2:采煤工作面開工前安全檢查敲幫問頂制度
1、開工前,班組長必須對工作面的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危險后,方準人員進入工作面。敲幫問頂時,其他無關人員不得進入工作面。
2、工作面敲幫問頂工作由班組長負責。
3、工作面必須備有磅錘、長、短鋼釬等敲幫問頂作業工具。敲幫問頂要由外向內,從下到上進行。
4、敲幫問頂時,先檢查和維修工作面被崩倒的支架,再清除工作面的傘檐、危石。
5、采煤工作面傘檐不得超過作業規程規定,不得丟失頂煤和底煤。
6、敲幫問頂時,工作面頂板出現離層、斷裂,又不能立即挑下時,必須立即進行支護或采取臨時支護措施,臨時支護必須牢固可靠。
7、敲幫問頂作業時,應注意觀察煤壁和小井口附近頂板壓力。
8、開采急傾斜煤層時,必須有防止煤層垮落和片幫措施(采用單腿棚或支架),點柱應緊靠煤壁,頂部要背實。
9、采煤工作面必須經常存有一定數量的備用支護材料,存放點與工作面的距離應符合作業規程規定。
10、工作面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所有支架必須架設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嚴禁在浮或浮矸上架設支架。
篇3:礦井采煤工作面作業規定
1、每一個回采工作面必須編制作業規程,并報礦總工程師或主任工程師批準,批準后的作業規程要組織作業班工人學習。
2、普通支護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支架的排距,柱距,懸頂距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2)支柱迎山,棚梁背板,柱帽柱鞋柱窩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3)支柱的規格。材質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4)禁止使用折損的芝護材料;
(5)備有一定數量的備用支護材料;
(6)不得混用不同類型或不同性能的支護材料;
3、特殊支架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托梁、木垛的個數、位置、規格和材料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2)木垛各層接點打成直線,打緊打牢在實底并接頂;
(3)密集支柱打成直線打緊打牢,頂端無重楔,下端支實底,軟底要加穿鞋;
(4)段密集支柱之間必須留用0.5m以上的出口,出口間的距離必須符合作業規程。
4、回柱放頂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1)放倒撤凈放頂線以外的支架,撤回的柱,梁要安放整齊或運走,有可通行的人行道;
(2)頂距要符合作業規程:
(3)頂距超作業規程規定的最大值時,頂板仍不冒落的要進行強制放預;
(4)放頂以及過老空頂,過局部破碎帶、過斷層等,都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措施,報總工程師批準,并必須有區隊長在場指揮;
(5)有防止礦車和滑輪要安裝牢固,繩鉤繩套、信號、保護裝置等設施完好齊全。
5、回采面煤壁必須平整,不得留有檐,浮煤必須清掃干凈。
6、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