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安全監測管理制度

安全監測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7834

1、監測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凡應安設裝置的地點,必須在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中明確傳感器的安設種類、數量、位置、報警點、斷電點、斷電范圍及主機、動力開關的安設地點、控制電纜和電源線的敷設并繪制系統圖,報總工程師批準。

3、凡應安設監測裝置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業地點,在開工前,必須由施工使用單位根據已批準的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提出“安裝申請單”,分送通風、機電部門。通風部門接到“安裝申請單”后,負責監測裝置的安裝、調試和維護工作,使用單位負責提供接通電源及控制線,在進行連接時,必須有監測人員在場監護。

4、監測裝置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在入井前,經過48小時通電運行、調試合格后方可下井安裝。嚴禁不合格的儀器下井使用。下井安裝后要進行運行前各項指標的調試,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否則,必須立即更換或上井檢修。

5、井下裝置要定期進行調試(每7天進行一次調試和試斷電),調試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規定,調試時應使用標準氣樣調試,完畢后必須認真填寫調試維護記錄。

6、井下裝置發生故障時,先由瓦檢員就地代替傳感器進行檢查,但斷電裝置必須在8小時內修好,投入使用,否則必須停產修復。在井下處理故障時,必須嚴格執行規程規定,嚴禁擅自甩掉裝置不用,如確需暫時停止裝置運行時(包括檢修更換與裝置關連的電氣設備),必須經總工程師書面批準。

7、如果監測裝置與人工監測出現誤差時,在測值的正負0.2%范圍內,應以測值大的瓦斯濃度為準,以確保安全。如人工監測平均值與裝置監測值誤差超過0.2%時,監測人員應立即下井進行校正,在此期間,任何人不得擅自停用監測裝置。

8、瓦檢員、安檢員、采掘班組長每班至少對所管轄范圍內的監測裝置和支線電纜進行一次外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通風調度并協助處理。

9、監測裝置在井下連續運行六個月以上,井下部分應按計劃分批運到井上進行全面檢修、清掃、調試、校正。

10、凡屬于與裝置關連的電氣設備,電源線、控制線均由管轄范圍的機電維護人員負責安裝,在安裝拆除時,必須與通風部門聯系現場共同進行。因故障檢修與監測裝置關連的電氣設備,需要停止裝置運行時,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經總工程師批準后,在監測人員配合下進行檢修工作。

11、使用監測裝置斷電的工作面,井巷等地點,嚴禁自動復電、只有當瓦斯濃度降到《規程》規定以下,方準人工復電。

12、監測中心所獲取的各種技術資料均需保存8年,井下監測裝置故障登記表、設備儀表管理臺帳、檢修記錄、巡檢記錄、中心站運行日志、礦井安全監測重點日報表、礦井通風安全監測使用情況月報、季報等,應長期保存,未經總工程師批準,任何人不得擅自消毀任何技術資料。

13、對需要經常移動的傳感器、聲光箱及電纜,只許監測工或瓦檢員按規定移動,嚴禁擅自移動或停用,停用監測裝置必須經總工程師批準,否則追究停用者責任。

14、凡發生解脫或破壞監測裝置的,必須先停產追查分析,查出責任者給予開除的處分,如查不出責任者,對使用單位處以3000-5000元罰款,對使用單位隊長、當班班長分別處以300元罰款,如當班瓦檢員、安檢員未發現或匯報,各處以300元的罰款。

篇2:監測系統維護員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學習“三大規程”,執行礦、工區各項規章制度。

二、熟知井下采掘工作面各地點的監測儀表的安裝位置,對使用、維護及探頭報警、斷電、調試、校正必須符合要求,保證監測儀器正常連續運轉。

三、對礦井各測試儀每周進行全面檢查一次,每次調試校正的結果要認真做好記錄。

四、健全監測維護管理臺帳,保證使用的探頭數量不低于在籍探頭60%,探頭合格率100%。

五、一旦發現探測儀報警斷電,必須立即回報有關單位,通知該區域瓦檢工檢查氣體含量協助維護員進行處理,確保安全生產。

六、保管好各種圖紙、臺帳、記錄以備查核。

篇3:監測系統值班員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學習鉆研業務技術和管理水平。

二、堅守工作崗位,堅持八小時工作制,不準脫崗、離崗,嚴格執行現場交接手續。

三、值班時間內不準干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不準喝酒會客。

四、監測地點的參數出現超限及報警時,必須及時向工區值班室、安監站、礦調度室匯報,并做好記錄。

五、按規定要求及時打印發放報表,不準推遲拖延上報。

六、監測系統出現異常或故障時,要及時排除,并及時向工區匯報,確保監測系統正常運行。

七、室內必須保持干凈、衛生、整潔,各種儀器、儀表、牌板擺放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