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防治自燃的安全對策和基本原則
煤礦安全中防治自燃的對策和基本原則:
1、延長自然發火期
針對分層開采的特點,實行集中生產,加快推進速度,并采取以阻燃為主的預防措施,延長自然發火周期。
(1)將首層開采的煤層進行注水。
(2)對2、3、4分層“兩道兩線”各20m的范圍內采前預打淺孔密集鉆進行控制注漿。
(3)在開采線預埋注漿管路,待工作面推采適當距離(一般為40m)后,集中注漿。
(4)在開采線以內、停采線以外各自30m的范圍內,集中遍撒阻化劑,工作面回采完畢后,密閉后集中大量注漿。
2、在堵漏上采取措施
(1)對通風系統進行優化,減少通風阻力。
(2)分層開采首層鋪設金屬網,保證注漿質量,以利于頂板再生,減少漏風。
(3)工作面回采完后,及時密封,兩幫及頂板附近5m的范圍內,通過注凝膠封嚴。
(4)對采空區注入濃度較大的漿液,以提高密封質量。
(5)在斷層及破碎煤層的附近注入凝膠堵塞漏風通道。
3、改進巷道布置方式
(1)推廣無煤柱開采,保護煤柱可代之以在采空區中注凝膠生成的穩定隔離帶。
(2)分層巷道重疊布置,消除隱患。
(3)在分層巷道掘進時,力求一次掘透,以縮短因局扇增壓造成采空區漏風的時間。
(4)工作面的集中聯絡巷由工作面外側布置改為內側布置,隨工作面的推采逐漸縮小、最終消除穿煤層段的護巷煤柱。
(5)采區和分層工作面實行并聯通風。
(6)用型鋼支護替代木棚支護。
(7)采區進、回風巷盡量布置在巖石中;如布置在煤層中,巷道必須錨噴或砌碹,中間用不燃物或加注凝膠充填。
4、加大均壓防滅火的力度
通過對通風系統的優化,減少采空區進、回風側的壓差,以阻止自燃的發展和蔓延。
5、積極推廣新技術
采用凝膠堵漏法,凝膠耐熱性能好,凝結速度易于控制,形成的隔離層彈性大,不易破碎,隔熱性強,在現場應用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2:防治煤層自燃相關管理制度
一、礦長和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制定本礦井的防滅火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礦進防滅火工程項目應列入礦井生產建設長遠規劃和年、季、月度計劃,礦井防滅火工程和措施所需的費用和材料、設備等必須列入企業財務和供應計劃,并組織實施。二、健全、完善礦井滅火注漿系統,把注漿量納入生產作業計劃,做到逢采必注。并嚴格要求注漿質量,漿液水土比不得超過5/1。三、火區和采空區密閉要有專人按規定定期檢查,采區回風巷、巷道冒頂和高頂處及其它無人工作和一般人員不行走的巷道,每半月至少檢查一次有毒有害氣體和發火征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防自燃發火。四、回采工作面結束后或無用的廢舊巷道,由生產副礦長負責,在20天內將所有設備器材全部撤除運走,通風區負責在一個月內全部封閉。五、每一次火災事故處理完畢后,7日內礦通風區負責向公司通風處報由礦長簽發的火災事故報告書。六、通風區要建立自燃事故檔案。對每一次自燃事故都要填寫火區管理卡片,繪制火區位置關系圖,記載自燃事故發生時間,發展過程、防滅火措施及火災處理過程。七、啟封火區必須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報局總工程師批準。注銷火區,由礦上提出注銷報告,經通風部、安監部、救護隊等單位共同鑒定,報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篇3:防治自燃發火管理制度范本
一、各采區要建立健全組織機構,配足人員,強化管理,預防為主,嚴格執行大黑山煤礦關于防滅火管理的有關規定,切實做好日常防滅火管理工作。
二、在設計開采自燃煤層時,各級主管部門和工程技術人員首先應考慮防滅火的需要,合理選擇有利于防止自燃發火的開采方法、巷道斷面、支護形式和預留煤柱等。
三、各采區必須有完善的防滅火灌漿系統和防滅火供水系統,并保證靈活可靠,按規定設置消火一通和閥門。
四、切實做好預防性滅火性漿工作。采空區密閉、包幫裝頂地點要經常檢查,保障泥漿注滿注實,切斷自然火供氧渠道。回采工作面結束后要及時撤出設備,按礦方有關規定進行永久性封閉注漿。已經報廢或無用的井巷應及時封閉注漿。對掘進過程中暴露的老巷、老塘及破碎煤柱要及時包裝頂進行封閉注漿/
五、分層開采的采煤工作面在下分層開采前,必須向上分層采空區打鉆注漿。采取加強回采工作面兩道局部包幫裝頂注漿、加強采空區埋管灌漿、加快回采工作面推進度、采取均壓通風等綜合防火措施,控制煤層自然發火。
六、加強通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止漏風措施。風門、風窗等通風設施設置時應考慮防滅火要求,正確選擇位置。采區入風、回風、回采工作面兩道必須保持足夠的通風斷面。合理選擇風量,以降低進回風兩道末端的壓差。
七、加強自然發火檢查及預測預報工作。對采空區、密閉的見老巷、老塘、煤柱破碎地點、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等處,加強觀測,注意CO、CO2、CH4、O2及溫度、濕度、風量等情況的變化,并建立檢查記錄,定期分析研究。有自然發火征兆時,要立即制定處理措施,把自然發火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八、井下必須建立消防材料庫并定期進行檢查。消防材料庫按規定配備足夠的數量的消防器材。
九、礦生產部門每月必須編制注漿計劃,按計劃及時對各注漿地點進行注漿并作好注漿記錄。由通風技術員組織,每月必須測定一次泥漿濃度。
十、回采工作方面月推進度的規定為炮采工作面月推進度不少于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