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煤層自燃發火措施
1)本礦煤層有自燃發火傾向,在實際工作中也應加強這方面的監測工作,在采煤工作面和總回風巷安裝一氧化碳及溫度傳感器,做到心中有數,實時監測。
2)對采掘生產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各種發火隱患要及時處理,減少自燃發火的幾率。如加強巷道維修,加強對廢舊巷道的處理,及時充填,煤巷渣,及時處理高溫等。
4、發生火災時的行動原則及安全技術措施:
1)任何人發現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及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并迅速報告礦調度室。
2)在現場的班組長應依照災害預防撤離危險區域,并組織人員利用現場的工具和器材進行滅火。
3)電氣設備著火時,應先切斷電源。在切斷電源前只準用不導電的滅火器進行滅火。
4)掘進工作面發生火災時不準隨意關閉局扇,防止因瓦斯積聚而導致爆炸事故。
5)對一般的油類火災,可用沙子或巖粉直接掩蓋火源,將燃燒物與空氣隔絕,使火熄滅。
6)對自燃火災處于初始階段,涉及范圍不大,火區及途中無瓦斯,無煤塵爆炸危險,人員可以直接到達的地方,可以將已預發熱或燃燒的煤炭及其它火源挖出,清除運出井外。
7)對其它初始的外因火災可以采用干粉,泡沫滅火等方法進行滅火。
8)不能直接滅火時,應采用封閉火區的辦法進行滅火。封閉火區時,應盡量縮小封閉范圍,并在搶救和滅火過程中指定專人檢查瓦斯,CO、煤塵氧氣及其它有害氣體和風向、風量的變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在有瓦斯爆炸危險時一般采用進、回側同時封閉法,在統一指揮下同時封閉進、回風防火墻上的通風口。
9)用水滅火安全注意事項:
(1)水是導電的物質,不能用水來撲滅帶電的電器設備的火災。
(2)水比油重,不能用水來撲滅油類水災。
(3)撲滅猛烈火災時,不得將水直接射入火源中心、只能從四周向中心逐漸噴射。
(4)必須有充足的水量,若水量不足,在高溫下水分解成氫氣和CO,有混合氣體爆炸危險。
篇2:防治煤層自燃相關管理制度
一、礦長和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制定本礦井的防滅火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礦進防滅火工程項目應列入礦井生產建設長遠規劃和年、季、月度計劃,礦井防滅火工程和措施所需的費用和材料、設備等必須列入企業財務和供應計劃,并組織實施。二、健全、完善礦井滅火注漿系統,把注漿量納入生產作業計劃,做到逢采必注。并嚴格要求注漿質量,漿液水土比不得超過5/1。三、火區和采空區密閉要有專人按規定定期檢查,采區回風巷、巷道冒頂和高頂處及其它無人工作和一般人員不行走的巷道,每半月至少檢查一次有毒有害氣體和發火征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防自燃發火。四、回采工作面結束后或無用的廢舊巷道,由生產副礦長負責,在20天內將所有設備器材全部撤除運走,通風區負責在一個月內全部封閉。五、每一次火災事故處理完畢后,7日內礦通風區負責向公司通風處報由礦長簽發的火災事故報告書。六、通風區要建立自燃事故檔案。對每一次自燃事故都要填寫火區管理卡片,繪制火區位置關系圖,記載自燃事故發生時間,發展過程、防滅火措施及火災處理過程。七、啟封火區必須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報局總工程師批準。注銷火區,由礦上提出注銷報告,經通風部、安監部、救護隊等單位共同鑒定,報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篇3:D礦防治煤層自燃火災管理制度
一、礦長和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制定本礦井的防滅火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礦進防滅火工程項目應列入礦井生產建設長遠規劃和年、季、月度計劃,礦井防滅火工程和措施所需的費用和材料、設備等必須列入企業財務和供應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健全、完善礦井滅火注漿系統,把注漿量納入生產作業計劃,做到逢采必注。并嚴格要求注漿質量,漿液水土比不得超過5/1。
三、火區和采空區密閉要有專人按規定定期檢查,采區回風巷、巷道冒頂和高頂處及其它無人工作和一般人員不行走的巷道,每半月至少檢查一次有毒有害氣體和發火征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防自燃發火。
四、回采工作面結束后或無用的廢舊巷道,由生產副礦長負責,在20天內將所有設備器材全部撤除運走,通風區負責在一個月內全部封閉。
五、每一次火災事故處理完畢后,7日內礦通風區負責向公司通風處報由礦長簽發的火災事故報告書。
六、通風區要建立自燃事故檔案。對每一次自燃事故都要填寫火區管理卡片,繪制火區位置關系圖,記載自燃事故發生時間,發展過程、防滅火措施及火災處理過程。
七、啟封火區必須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報局總工程師批準。
注銷火區,由礦上提出注銷報告,經通風部、安監部、救護隊等單位共同鑒定,報公司總工程師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