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特護設備管理制度

特護設備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2525

1.管理范圍

本標準適用某廠維護范圍的特護設備的管理。包括空分車間、合成車間、凈化車間的關鍵設備。

2.管理職責

2.1生產部負責檢查車間巡檢掛牌、記錄落實的情況;組織重大的隱患整改與搶修工作;檢維修方案的審核與質量驗收;考核工作。

2.2生產車間負責巡檢掛牌;檢查班組巡檢掛牌、記錄落實的情況。維修車間負責組織隱患整改與搶修工作;檢維修方案的審核與質量驗收;考核工作。

2.3車間班組負責所屬范圍內特護設備的巡檢掛牌、記錄。

3.管理內容

3.1特護設備包括:

a.空分車間:空氣壓縮機、氧氣壓縮機。

b.合成車間:焦爐氣壓縮機、合成氣壓縮機、

c.凈化車間:轉化爐。

3.2車間設備主管周二、五9:00-10:00掛牌一次,班組每天在8:30-9:30;14:00-15:00各掛牌、記錄一次。

3.3巡檢中發現問題應認真分析處理,對威脅生產的重大問題應立即向車間、廠調度報告,由調度通知有關人員到場處理。

3.4廠、車間、班組參加各裝置的特護活動。每月組織一次,時間為月底25日對查出的問題嚴格按照“五定原則”認真整改。

3.5每次活動班組應有特護總結,內容為:設備運行情況;上次存在問題的處理;搶修與隱患整改情況、存在的隱患與處理措施。各車間負責人每月應隨時抽查一次記錄,并列入考核。

3.6某廠每季組織各車間進行一次關鍵特護設備分析會,討論存在的問題與處理辦法,對重大的疑難問題立項攻關。

3.7車間6月28日前交上半年的特護總結,12月28日前交全年的總結。

4.考核辦法

4.1生產部負責對特護承包獎的考核與發放。

4.2巡檢、記錄不落實,或未掛牌,每次扣30―50元。

4.3責任心差,發現問題未及時處理,每次扣100―500元;檢修、搶修存在質量問題,造成停機的扣100―500元;影響設備停工的扣200―500元。

4.4不按要求參加特護活動或特護分析會,或未寫總結的,扣100―300元。

篇2:重點設備特護包機制

一、總則

特護設備是公司要害設備,其運行狀況直接影響生產。為加強特護設備治理,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職責

(一)生產動力科

1、負責制定本單位的特護包機治理制度。

2、負責對重點設備特護包機執行情況每周進行巡回檢查,做好記錄。

3、每月召開一次設備狀況分析會,并做好會議記錄。對重點設備的治理狀況進行考核、評分(按重點包機考核細則),作為對包機人員的獎勵依據。

4、負責制定重點設備的點檢制度、點檢標準、內容、方法,組織現場實施。

5、負責審定重點設備的大、中修方案,并監督方案的實施。

6、負責組織建立重點設備的事故臺帳。

(二)維護保養人員

1、應在設備維護保養制、巡回檢查制的基礎上,制定本單位的特護包機責任制。

2、參與每周由生產動力科組織的特護包機執行情況的巡回檢查。

3、認真執行點檢制,認真檢查、記錄,并做到記錄內容真實,書寫清楚、不篡改、不謊報。每月用完的記錄本,應妥善保管、備查。

4、檢修班組應建立消缺記錄,對點檢查出的問題及時上報生產車間和主管科室,并及時整改。

5、負責制定重點設備的大、中修方案,由生產動力科審定,生產副經理批準后,安排計劃施工。

(三)生產車間職責

1、負責建立本車間的重點設備包機責任制。

2、負責建立重點設備單機現場看板。

3、認真執行巡回檢查制、設備維修保養制和四方聯檢制,四方聯檢必須到位。

4、參與每月由生產動力科組織召開的設備狀況分析會。

5、認真填寫操作運行記錄和四方聯檢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當班班長。

6、認真執行《設備潤滑治理制度》和《設備使用維護治理制度》。

三、工作規定

(一)各有關單位應建立以包機制為中心的重點設備包機責任制、維護保養制、巡回檢查制、點檢制和四方聯檢制等規章制度。

(二)主要控制指標:

1、重點設備完好率達到98%以上。

2、重點設備故障停機率應控制在1.5%以下。

3、重點設備泄漏應控制在0.5%26permil;以下。

4、重點儀表完好率達到100%;常規儀表使用率達到100%;在線分析投表率達到100%。

四、本制度解釋權歸生產動力科,并由生產動力科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