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煤礦運行儀控設備故障管理規定

煤礦運行儀控設備故障管理規定

2024-07-25 閱讀 4942

1.總則

1.1本篇指化工生產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儀控設備故障。

1.2在生產運行狀態下,儀控設備測量失誤、調節失靈、聯鎖誤動作等,給生產造成一定影響或可能造成影響而出現的故障。

2.故障分析與判斷

2.1自動化儀控設備出現故障,要認真、實事求是的進行故障分析。主要原因有下面三種:

2.1.1自動化儀控設備自身測量系統、調節系統、信號聯鎖系統出現故障引起的,使工藝操作困難,生產運行不能正常進行;

2.1.2有工藝條件變化或工藝設備故障引起的自動化儀控設備損壞,不能正常工作。如:測量失誤、調節失靈、信號聯鎖誤動作等;

2.1.3工藝或設備出現故障,通過自動化儀控設備反應出來,使測量脫離工藝控制指標,調節系統,信號聯鎖系統誤動作等。

2.2以上三種情況可以引起生產方式的變化如下:

2.2.1系統停車:不能維持生產應緊急或計劃停車(停機)處理。

2.2.2系統減量運行:可維持減量生產,運行過程中能處理。

2.2.3待處理故障:不影響生產,儀表及時退出處理或待機處理。

3.匯報處理程序

3.1一般故障

3.1.1待處理故障屬一般故障,工藝操作人員及時通知儀表值班人員,由儀表值班人員給予處理。

3.1.2儀表值班人員處理不了的故障,向車間值班人員或主管部門值班人員匯報,由上一級值班人員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處理。

3.2工藝或設備故障

3.2.1工藝或設備出現故障,引起儀控設備故障,一般會引起停車或減量,工藝操作人員應及時通知儀表值班人員,并向調度室匯報。

3.2.2儀表值班人員接到通知后應迅速感到現場,同時向車間領導或主管部門領導匯報。

3.2.3儀表值班人員趕到現場后與工藝人員一起分析判斷故障原因,如果是工藝或設備原因引起的儀表故障,由工藝車間向調度室匯報,聯系人員處理。儀表值班人員處理儀控設備自身的故障或配合工藝、設備進行故障處理。

3.3儀控設備故障

3.3.1由于儀控設備故障引起系統或單臺機組停車或減量,工藝操作人員應通知儀表值班人員,同時通知調度室,儀表值班人員接到通知后,通知車間領導或儀控主管部門領導,并迅速趕到現場。

3.3.2儀控主管部門領導接到通知后,要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有關專業人員進行故障分析,研究處理方案,提出主導性意見,組織搶修。

3.3.3對已確定處理的故障,要判定完備的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避免在處理過程中事態擴大。

3.3.4故障處理前,要召開工前5分鐘預知會議,參加人員要熟悉整改方案,學習相關的安全條文,分析可能產生的危險,并判定應急預防措施。

3.3.5故障處理實施階段:首先由檢修人員辦理有關安全檢修票證手續,其次,參加檢修人員嚴格按照整改方案進行,相關單位領導、有經驗的管理技術人員必須到現場監護、指導、協調配合。

3.3.6對尚未造成生產影響,但屬于生產隱患的故障,由儀控主管部門組織人員分析研究,決定處理方案和處理時間,并報分管領導批準執行。

4.故障管理

4.1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故障處理。

4.2建立儀控設備故障臺帳,包括故障發生的時間、地點、故障現象、故障原因、處理方案、處理過程等,參加故障分析和檢修人員名單,以及故障造成的損失、處罰方案、同類故障的預防措施等。

篇2:煤礦儀控設備供氣管理規定

1.依據:《石油化工儀表供氣設計規定》SH3020―20**

2.氣源質量要求

2.1氣源中水含量

空氣中的水分對于儀表來說是非常有害的,如果空氣中含水量過多,空氣進入到儀表表體內部之后,水會腐蝕儀表中的金屬部件產生銹蝕,銹塊脫落下來之后有可能堵塞儀表內部的氣路,造成儀表不能正常工作。其次如果空氣中含水量過多,當外界溫度較低時,會在儀表內部凍結產生冰堵。為達到儀表供氣要求,儀表氣源空氣必須經過除濕處理。經過除濕處理后的空氣應該達到相應規范和標準的要求。一般應當達到露點溫度比環境溫度最低溫度低20℃。

對氣體進行干燥的方式通常采用吸附干燥法。

2.2氣源中含油量

氣源空氣中的含油量對儀表的影響是比較嚴重,它可沉積在儀表內部堵塞儀表的氣路、沾住儀表的活動部件,造成儀表不能造成工作。對儀表中的橡膠零件也有影響,可加速其老化。因此控制儀表氣源空氣含油量小于10mg/m3(8ppm)。

2.3氣源空氣中含塵量

規定含塵量小于1mg/m3

2.4氣源空氣中含塵顆粒

含塵顆粒直徑小于3um

2.5氣源空氣中含碳氫化合物和有毒氣體量

氣源空氣中應當不含有碳氫化合物和有毒氣體。如果環境空氣中含有這些氣體,應當將氣源取氣口遠離這些環境或添加附屬設備去處這些氣體。

2.6氣源壓力等級

2.6.1300-500kPa

2.6.2500-800kPa

2.7供氣系統的容量

根據儀表總耗氣量的大小,決定氣源裝置設計容量。

估算儀表耗氣總量:

a按控制閥數匯總,每臺控制閥耗氣量為1~2Nm3/h

b控制室用氣動儀表每臺耗氣量為0.5~1Nm3/h

c現場每臺氣動儀表耗氣量為1.0Nm3/h

d正壓通風防爆柜每小時的換氣次數大于6次

2.8備用氣源

儀表用氣源一般采用潔凈、干燥的壓縮空氣。需要時,可采用氮氣作為臨時性的備用氣源。

3安全供氣

3.1備用空壓機組在空壓機跳車后能迅速啟動。

3.2備用儲氣罐能維持氣源在短時間內不失壓。

3.3備用輔助氣源。

3.4應在控制室設置供氣壓力的監視和報警裝置。

篇3:煤礦儀控設備標識管理規定

1.測量設備分類

1.1依據《化學工業計量器具分級管理辦法》,根據國家依法管理測量設備(計量器具)目錄,對在用測量設備分為A、B、C三級,并采取相應管理措施,實行有效管理。

1.2A級測量設備劃分范圍

1.2.1用于量值傳遞的計量標準。

1.2.2用于貿易結算、醫療衛生、安全防護、環境監測方面及列入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目錄的測量設備。

1.2.3用于工藝控制、質量檢測、能源及經營管理,對計量數據要求高的關鍵測量設備。

1.3B級管理范圍

1.3.1用于生產工藝控制、質量檢測,有測量數據要求的測量設備。

1.3.2用于內部核算的能源、物資管理用測量設備。

1.3.3固定安裝在生產線或裝置上,測量數據要求較高,但平時不易拆裝,實際校準周期必須和設備檢修同步的測量設備。

1.3.4測量性能穩定,示值不易改變而使用不頻繁的測量設備。

1.4C級管理范圍

1.4.1用于生產過程中非關鍵部位,無嚴格準確度要求,起指示作用的測量設備。

1.4.2測量設備性能很穩定,可靠性高而使用不頻繁,量值不易改變的測量設備。

1.4.3國家計量行政部門明令允許一次性使用或實行有效期管理的測量設備。

2.測量設備標識分類

2.1用于量值溯源的標準裝置,粘貼“計量標準”標記。

2.2經檢定合格的儀控設備,粘貼“計量合格”標記。

2.3儀控設備因技術指標下降、經檢定達不到原精度要求作限用、降級使用時,粘貼“計量限用”標記。

2.4檢定不合格或使用中失準的儀控設備,注銷原合格標記,同時粘貼“禁用”標記,無計量標記或超期的儀控設備禁止使用。

2.5長期停用的儀控設備由使用單位申請封存,經主管部門批準后,粘貼“封存”標記。重新啟用時,由使用單位申請啟用,經主管部門批準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測量設備標識管理

3.1在公司范圍內各類測量設備,除C類外及公司開展的檢定項目外均送外進行檢定。計量員在領取檢定合格證時,應注意合格證的以下內容:

a.單位、器具名稱、規格、制造公司、出公司編號、檢定結論等應填寫齊全。

b.檢定員、復檢員(核驗員)、主管及檢定單位公章應清晰齊全。

c.檢定日期、有效日期應填寫齊全。

d.若出具檢定結果通知書,應寫明不合格原因或作用范圍、有效期等。

對上述內容有疑問或有未填寫齊全的項目,計量員應主動請檢定單位協助,填寫齊全,計量員不能隨意涂改檢定證書。

3.2測量設備的確認標記有:

《計量標準》、《合格證》、《限用證》、《禁用證》、《封存證》

3.2.1《計量標準》標記為紅色,使用時需填寫下次確認時間和使用人。

3.2.2《合格證》標記分ABC三類。具體操作如下:A類為紅色;B類為綠色;C類為黃色。使用時需填寫下一次確認的時間及校準人員代號。

3.2.3《限用證》標記A類為紅色,B類為綠色,C類為黃色,并有清楚的“限用”字樣。使用時需填寫下一次確認時間及確認人員,還應填寫已被確認的功能或量限。

3.2.4《禁用證》標記采用紅色,并有清楚的“禁用”字樣,使用時需填寫當時的確認時間及實施人員標識。

3.2.5《封存證》標記為藍色,并有明顯“封存”字樣。

3.3標識一旦損壞,計量員應及時補貼。

3.4無法粘貼標識的器具應做好表明其狀態的標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