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公司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以下簡稱報警器)管理,確保生產裝置實現安全運行,根據《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50493-2009)、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儀表設備管理規定》(中國石化生[2011]62號),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是指固定式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
第三條應用報警器監視生產裝置、罐區、液化氣站等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泄露和積聚狀況,是預防爆炸和中毒事故的重要手段,必須加強對報警器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分工與職責
第四條公司設備管理部是報警器的主管部門,主要履行以下職責:
(一)負責公司新增報警器的實施及投用前的驗收檢查;
(二)負責公司報警器更新、大修計劃的審核;
(三)負責公司新增、更新、技措項目中報警器的選型審定;
(四)負責公司報警器的定期檢查考評。
第五條公司安全環保部參與新增報警器的審查和投用前的驗收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職責:
(一)負責對現有報警器拆除、停用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二)參與對報警器設計、安裝、投用、管理、維修工作的監督;
(三)參與新建裝置、新增報警器設置的審查。
第六條直屬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是本單位報警器的主管部門,主要履行以下職責:
(一)負責報警器年(季)度檢修、技措計劃的審核和實施;
(二)負責組織新增、更新報警器的施工及投用前的驗收檢查;
(三)負責報警器運行狀況和維護、檢修質量的檢查;
(四)負責報警器運行指標(安裝率、使用率、完好率)的考核;
(五)負責正常業務范圍內的其他工作。
第七條直屬單位安全部門參與本單位新增報警器的審查和投用前的驗收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職責:
(一)負責對現有報警器拆除、停用、臨時停用的審查和備案;
(二)負責對報警器設計、安裝、投用、管理、維修工作的監督;
(三)負責本單位新建裝置、新增報警器設置的審查。
第八條直屬單位儀表(電儀)車間負責報警器的日常維護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職責:
(一)編制報警器的報廢、更新、大修計劃,報直屬單位設備管理部門;
(二)生產單位需要移位、拆除或停用報警器時,需報直屬單位安全部門審批,設備管理部門備案,儀表(電儀)車間負責實施;
(三)負責報警器的日常維護工作;配合檢定單位做好定期檢定工作;
(四)建立健全技術檔案資料。
第九條其他相關單位主要履行以下職責:
(一)物資裝備中心在采購報警器前,擬選定的供貨廠家及規格型號必須經使用單位同意,公司設備管理部、安全環保部確認后,方可實施采購;
(二)生產車間的操作人員必須懂得報警器的原理、功能等,并會操作使用。
第三章選型與安裝
第十條報警器選型要求:
(一)功能、結構、性能和質量符合國家法定要求;
(二)取得國家技術監督行政部門頒發的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
(三)取得國家指定的防爆檢驗部門發放的防爆合格證,并達到安裝現場所要求的防爆等級;
(四)技術先進,質量穩定,反應靈敏,便于維修,保證備品備件的供應;
(五)受其他氣體的干擾小,受溫度、濕度影響小;
(六)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規范要求。
第十一條凡新建、擴建、改建的石化生產裝置及儲運系統必須按照“三同時”原則配備報警器。
第十二條報警器安裝場所應注意的主要問題:
(一)可能泄漏的可燃和有毒氣體的性質;
(二)室外安裝時應考慮主導風向等環境因素;
(三)雨水及有毒氣體對檢測元件的影響;
(四)便于維護和校驗。
第四章日常維護與檢定
第十三條報警器的安裝率、使用率、完好率均應達到100%。
第十四條按照公司設備點檢制的要求認真做好報警器的點檢工作;定期對報警器進行校準工作(檢定、校準人員必須取得計量檢定員證書),以確保報警器的安全平穩運行。
第十五條報警器的檢定、校準:
(一)報警器的定期檢定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檢定規程》(JJG693-2004)、《硫化氫氣體檢測報警儀檢定規程》(JJG695-2003)要求執行。
(二)報警器定期校準周期為每季度進行一次(技術監督部門檢定的季度除外),報警器定期檢定、校準用標準氣體、校驗儀器應符合計量檢定規程要求。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六條對各直屬單位儀表管理的檢查考核,執行公司任務、責任、實踐考核辦法。
第十七條本規定解釋權屬于公司設備管理部。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自動化儀表管理辦法》印發之日起施行。
原《中國石化集團齊魯石油化工公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齊魯分[2005]148號)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設備管理網微信平臺)
篇2:可燃氣體濃度報警器定期檢驗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汽車用燃氣加氣站技術規范 1.加氣站可燃氣體濃度報警器的檢定工作按照有關要求由銀川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授權的檢驗機構進行。 2.加氣站根據加氣站可燃氣體濃度報警器的使用情況,依照有關規定制定年度檢驗計劃,報請授權檢驗機構申請檢驗。 3.加氣站可燃氣體濃度報警系統的日常維護、保養、效驗事宜由納入加氣站設備月度保養工作之中。 4.加氣站可燃氣體濃度報警系統在日常使用中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進行檢修,對已失去功能的氣體報警探頭必須進行更換,并由加氣站報請檢驗機構進行復查檢驗。 5.加氣站可燃氣體濃度報警器檢定的有關書面資料,由專人保存、備查。 篇3:可燃有毒氣體報警器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規范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以下簡稱報警器)的管理,確保報警器時刻處于完好備用和報警可信的狀態,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生產區域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的管理。 注:可燃氣體:指甲類氣體或甲、乙A類可燃液體氣化后形成的可燃氣體。 有毒氣體: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通過肢體接觸可引起急性或慢性健康的氣體。常見的有:二氧化氮、硫化氫、苯、氰化氫、氨、氯氣、一氧化碳、丙烯腈、氯乙烯、光氣(碳酰氯)等。 釋放源:?指可釋放能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或有毒氣體的位置或地點。 檢(探)測器:指由傳感器和轉換器組成,將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濃度轉換為電信號的電子單元。 指示報警設備:指接受檢(探)測器的輸出信號,發出指示、報警、控制信號的電子部件。 檢測范圍:指檢(探)測器在試驗條件下能夠檢測出被測氣體的濃度范圍 報警設定值:指報警器預先設定的報警濃度值。 響應時間:指在試驗條件下,從檢(探)測器接觸被測氣體達到穩定指示值的時間。通常,達到穩定指示值90%的時間作為響應時間;恢復到穩定指示值10%的時間作為恢復時間。 安裝高度:指檢(探)測器檢測口到制定參照物的垂直距離。 爆炸下限:指可燃氣體爆炸下限濃度(V%)值。 爆炸上限:指可燃氣體爆炸上限濃度(V%)值。 最高容許濃度:指工作地點、在一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均不應超過的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 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指一個工作日內,任何一次接觸不得超過的15分鐘時間加權平均的容許接觸水平。 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指以時間為權數規定的8小時工作日的平均容許接觸水平。 直接致害濃度:指環境中空氣污染物濃度達到某種危險水平,如可致命或永久損害健康,或使人立即喪失逃生能力。 3.職責 3.1生產部負責生產裝置設置報警器的施工及投運前的檢查驗收工作;負責報警器年(季)度檢測、技改計劃的審核;負責報警器運行狀況和檢修質量的監督檢查;負責報警器運行指標(投運率、完好率和準確率)的考核。 3.2安全部負責對報警器設計、安裝、投用、管理、維修及現場使用工作的監督檢查。 3.3采供部負責報警器的采購工作,動力分廠配合采供部負責報警器的選型。 3.4動力分廠負責固定式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的日常維護、檢修工作,并建立健全檔案資料。 3.5焦化分廠、甲醇分廠必須保證崗位操作人員懂得報警器的性能、原理,并會操作使用;負責報警器運行記錄,確保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的正常運行。 4.工作程序 4.1凡新建、改建、擴建的化工生產裝置及貯運系統,存在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意外泄漏可能的區域,必須按照《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制度》“三同時”原則和設計規范的要求配備報警器。 4.2報警器屬于生產安全設施,實行公司、分廠、工區、班組四級管理,報警器的日常檢查、維護、檢修、停用、拆除與報廢工作需嚴格遵守《安全設施管理制度》。 4.3選型要求 4.3.1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必須選用國家指定機構及授權檢驗單位的計量器具制造認證,防爆性能認證和消防認證。 4.3.2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必須經國家制定機構及授權檢驗單位的計量器具制造認證;防爆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還須經國家指定機構及授權檢驗單位的防爆性能認證。 4.3.3對機械性損壞、雨水和風沙等侵害有防護措施;有防電磁干擾功能,避免信號失真。 4.4安裝規范 4.4.1設置的地點、數量、安裝方式應遵守《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設置規范》(GBZT?22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50493-2009)等現行標準規范,保障生產安全需求。 4.4.2既屬可燃氣體又屬有毒氣體,只設有毒氣體報警器。 4.4.3可燃氣體與有毒氣體同時存在的場所,應同時設置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 4.4.4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的場所,宜采用固定式報警器;當不具備設置固定式的條件時,應配備便攜式檢測報警器。 4.4.5已知空氣中有毒氣體濃度經常或者持續超過報警限制的特殊場所,可不設立固定式有毒氣體檢測報警點。如因工作需要進入作業場所,有關人員應配備便攜式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及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 4.5運行維護 4.5.1生產部每年制定報警器檢測計劃,并實施;每月對報警器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結果納入各分廠月度績效考核。 4.5.2安全部每季度對報警器進行一次檢查,分廠、工區每月對區域內的報警器每月進行一次檢查,同時填寫《氣體泄漏報警系統專項檢查表》。 4.5.3生產崗位人員負責可燃、有毒氣體報警器的運行數據記錄工作,數據異常及時記錄填寫《固定式氣體報警儀巡查記錄表》,并向上級匯報。 4.5.4儀控人員每班對所轄區域報警器進行一次巡檢,發現故障及時處理,確保報警器運行正常;檢修維護報警器時,填寫《儀控檢修維護工作票》。 4.6檔案管理 4.6.1檢測報警器的原始資料及時存檔,包括名稱、型號、傳感器類型及壽命,主要技術指標以及出廠和安裝時間及安裝位置等。 4.6.2檢測報警器的運行記錄、標定記錄、維護記錄和計量檢定資料等及時存檔。 4.7報廢更新 4.7.1任何人不得擅自停用報警器,必須停用時需按相關程序審批,報安全部備案。 4.7.2在報警器臨時停用狀態下,生產單位應按照本規定4.4.4和4.4.5要求,配備便攜式檢測報警器,確定檢測頻率做好相關記錄,制定相關應急措施并嚴格執行。 4.7.3探測器的傳感器應按說明書規定的使用壽命或無法正確標定時應及時更換。 4.7.4由于使用不當或者惡劣環境的影響,確認檢測報警器損壞不能修復時,需要及時報廢更新。 4.8在報警器使用和管理中,由于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單位和個人,按公司有關規定給予處分。 5.相關文件 《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50493-2009 《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設置規范》GBZT223-2009 《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制度》 《安全設施管理制度》 6.相關記錄 《氣體泄漏報警系統專項檢查表》、《固定式氣體報警儀巡查記錄表》、《儀控檢修維護工作票》 7.分發范圍 生產部特檢職能級以上人員、安全部主管級以上人員;供應主管級以上人員;焦化分廠、甲醇分廠及動力分廠主管級以上人員、安全員、安全考核員、生產系統各班長T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