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巖土工程師綜合輔導:隧道洞內通風技術

巖土工程師綜合輔導:隧道洞內通風技術

2024-07-25 閱讀 6134

巖土工程師綜合輔導:隧道洞內通風技術

在長大公路隧道的建設中,通風方案的優劣及通風運營效果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隧道的工程造價、運營環境、救災功能及運營效益。目前,國內外關于長大公路隧道的通風方式,一般分為全橫向、半橫向、分段縱向和混合式。上述三種通風方案各有利弊。如全橫向和半橫向通風,隧道內的衛生狀況和防火排煙效果。但是,初期的土建費用和后期的通風運營費用很大;縱向通風,土建工程量小,運營費用相對較低,且方式多樣,但洞內的環境狀況和防火排煙效果稍差。根據的統計,全世界已建的300多座3.0km以上的公路隧道,20世紀80年代以前建成的多為全橫向式和半橫向式通風,以歐洲的瑞士、奧地利和意大利為代表。而近20年,特別是縱向通風方式出現后,關于公路隧道通風方式基本分為兩大派。歐洲仍然以半橫向、全橫向居多,而亞洲以日本為代表,全為分段縱向。日本甚至認為,加靜電除塵器的分段縱向通方式,適合任何交通形式和任何長度的公路隧道。最新動態顯示,雙洞單向交通,分段縱向通風,在歐洲各國也逐漸增多。

國內的通風方式,也經歷了由最初的全橫向、半橫向向分段縱向逐漸過渡的過程。如上海的打浦路隧道(2.761km)、延安東路隧道右

洞(2.261km)采用的是全橫向。深圳的梧桐山隧道左線(2.238km)、延安東路隧道左洞(2.30km)為半橫向。建成的七道梁隧道(1.56km),在國內首次采用全射流縱向通風。而建成的中梁山隧道(左洞3.165km,右洞3.103km)和縉云山隧道(左洞2.528km、右洞2.478km),變原來的橫向通風方式為下坡隧道全射流縱向通風,上坡隧道豎井分段縱向通風,在國內首次將縱向通風技術運用于3.0km以上的公路隧道。隨后,鐵坪山隧道(2.801km)、譚峪溝隧道(3.47km)、木魚槽隧道(3.61km)、梧桐山隧道右洞(2.27km)、大溪嶺隧道(4.1km)、二郎山隧道(4.61km),均采用了縱向或分段縱向通風方式。

目前,關于長大公路隧道的通風形式,采用雙洞單向交通,分段縱向通風已經得到普遍共識。但是,在具體的方案設計過程中,分段的長度、豎井的位置、送風道和連通洞的長度及形狀、風機的優化配置、洞口的相互污染、防火區段的劃分、火災發生時的排煙滅火、逃生避難洞的新風輸送、隧道區域的環境保護、軸流風機和射流風機的開啟、通風效果的檢測和評估、運營通風的控制等,這些問題都必須通過數值模擬、物理模擬以及現場檢測逐一深入仔細研究解決。

篇2:瓦斯隧道通風設施管理制度

1、隧道通風設施設立的地點、種類、型號等必須按技術措施要求執行。

2、通風設施的安裝、維修、拆除等工作由項目部綜合隊負責。

3、通風設施需拆除時,必須預先由項目部領導或由通風調度通知機電物資部,由綜合隊派人施工、機電物資部配合(主要是設備的放置地及保障設備的完整性);其他任何單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拆除通風設施。否則按“三違”懲處并追究責任。

4、生產單位行政職能化分:項目部機電物資部負責通風設備的技術資料管理,綜合隊負責通風設施的運行和保養維護工作。損壞設施及時通知綜合隊處理,材料費由責任單位支付,人為破壞加倍處罰。

5、所有通風設施應掛牌管理,標明設施的名稱、型號、管理人等,其他任何人員嚴禁停開通風設備。

6、所有通風設備運行要做好運行記錄,項目部機電物資部不定期進行檢查。

篇3:高速隧道風水電作業通風防塵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風水電作業及通風防塵

1)高壓風供應

根據本隧道開挖斷面小的限制,隧道開挖采用多功能臺架配風槍打眼移動方便、效率高。

由于隧道開挖工作面多,同時考慮到初期支護用風量及風管損失,按每個隊同時有兩個工作面同時用風,每工作面有8臺鑿巖機、2臺注漿機工作,供風管長最長400m計算,保證機械用風壓不小于0.5Mpa要求,則需安裝3臺20m3/min空壓機。

2)高壓水供應

為保證機械用水壓在0.3Mpa以上,考慮到水管轉彎、密閉等因素影響,高位水池需建在高于隧道40m左右的山上。

施工時,黃河取水,經離心泵將水通過Ф50水管抽至山頂水池沉淀過濾后,再經Ф100水管將水引至洞內及洞外各用水點。

3)供電及照明

在隧道進口各安裝一臺500KVA變壓器,接引地方電力;

洞內供電采用400/230V三相四線系統,動力設備為三相380V;

照明電壓在小斷面時用小于36V的安全電壓,成洞和非作業地段用220V。

在主要通道、洞內抽水泵站處,增設安全照明;

漏水地段用防水燈頭和燈罩。

4)通風防塵

隧道施工通風采用管路壓入式通風,作業面輔以噴水霧降塵等。

施工通風方案:采用管路壓入式通風方式,在距洞口30m外側方設置軸流式通風機,與風機連接段50m采用鐵皮風管,其余地段采用高強、阻燃、抗靜電軟管,風管直徑為1.2m,節長30~50m,拉鏈式接頭。由于左右洞開挖不同步,加上中墻隔擋,需在左右洞各安裝通風機,左右洞風機錯開安放。

選用山西侯馬產的SDF(C)N010型軸流通風機,風量:1500m3/min,風壓3500pa,功率74kw,每個洞口配置2臺。

采用濕式鑿巖和濕噴法施工,減少鑿巖噴砼時產生的粉塵。

對爆破時產生的炮煙和粉塵根據國家一級《隧道施工降毒除塵綜合治理工法》進行水幕降毒除塵。

洞內定期灑水除塵,防止因車輛行駛揚起灰塵。

選用排氣達標的機械進行施工,加強機械的保養,盡可能減少車輛排出的有害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