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地鐵區間隧道施工通風防塵措施

地鐵區間隧道施工通風防塵措施

2024-07-11 閱讀 2590

地鐵區間隧道施工通風與防塵

1)通風要求

隧道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洞內作業環境符合下列衛生標準的規定:

(1)洞內氧氣含量按體積比不得小于20%。

(2)粉塵最高允許濃度:每立方米空氣中含游離二氧化硅在10%以上時,粉塵不超過2mg/m3;含游離二氧化硅在10%以下時,不超過10mg/m3,水泥粉塵則不超過6mg/m3;

(3)有害氣體最高允許濃度:一氧化碳含量不大于30mg/m3;二氧化碳按體積計不大于0.5%;氮氧化物(NO2)含量不大于5mg/m3;洞內氣溫不得大于28℃,噪聲不大于90dB,甲烷(CH4)濃度不大于0.3%。

2)貫通前通風方式與通風設備的選擇,詳見"區間隧道通風平(立)面示意圖"。

區間隧道施工區采用無軌運輸方式,施工污染源主要為機械運轉、噴射混凝土作業等,為減少污染源擴散,改善洞內施工作業環境,采用混合式通風。在臨時施工豎井管線區設2根φ800風管,于四個工作面附近設置四臺28Kw軸流式通風機,采取消聲措施,將洞內污濁空氣通過風管與φ800風管排出,左右線分別采用三通共用地面排風口,為防止通風過程中形成回流或局部漩渦,加設四臺14Kw小型軸流式通風機配合通風,將工作面附近20m范圍內的污濁空氣排出,新鮮空氣由豎井口經橫通道自然低壓流入各工作面。

3)為保證通風效果,排風機裝于洞側移動架上,作到風管安裝平順,接頭嚴密,破損地方及時修補或整節更換。

為減少洞內粉塵含量,初期支護采用濕噴工藝。

篇2:文明施工防塵防噪音噪聲環保規定

防塵、防噪音、噪聲措施規定

一、凡在本部施工作業中,屬粉塵作業或作業中及有害氣體一律執行本規定。

二、執行篩白灰,拌制白灰漿、工人要穿防塵衣服,系圍裙,戴口罩,戴眼鏡后才能投入作業。

三、上述有關粉塵作業地點,盡可能在人少僻靜地點進行,不可以在人員集中或者潮濕環境下作業。不要對居民區及施工現場造成太大污染。

四、工地攪拌機、砂漿機式搗制砼,只可采取消音設備,在未消除前盡量在白天施工,防止深夜給居民帶來干擾。

五、本項目部在熬制瀝清時,盡量安排在班前、班后減少有害氣體對工人的污染程度,遇有砼中摻與亞硝酸鈉等劇毒外加劑,作業時須派專人看管,配合溶液,防止中毒事件發生。

環保措施方案

本工程周圍用磚墻圍擋,為防止白灰粉塵污染,磚砌體采用白灰膏,不存在白灰粉塵。

施工過程中,保證了道路暢通,危險處設置警告牌,醒目牌,禁令標志,夜間有路燈,構配件不隨地堆放,做到垃圾及時清運,夜間作業不超過十點鐘,避免了周圍干擾。

振動器、攪拌機、園盤鋸、電刨等發音機械按天定期不定期的檢修,經常性進行潤滑,降低機械硬磨擦的噪音。

經創建文明工地領導小組驗收,符合要求。環保部門有關規定、規程,符合達標要求。

篇3:施工防塵防噪音不擾民措施

1、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水、固體廢棄物及噪聲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2、施工污水泥漿不得溢流到臨街路面,應妥善處理泥漿水,不得將有沉淀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設施和河流。

3、除設有符合規定的裝置外,不得在工地現場融瀝青或燒油氈,油漆等產生有毒氣體的物質。

4、不準從高處向下拋撒建筑垃圾,控制施工過程中揚塵、禁止將有毒廢棄物作土方回填。

5、在市區內施工,對產生噪音振動的施工機械,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噪聲擾民,夜間二十二時后,未經有關部門批準禁止使用噪聲大的施工機械。

6、施工車輛(機具)駛出工地必須進行清掃沖洗干凈,不得污染馬路,運輸散體材料、流體材料或清運垃圾等不得撒漏飛揚污染市容,建筑垃圾運到規定的地點卸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