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在江陰市重點骨干企業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2019年江陰市重點骨干企業座談會上的發言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江陰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無錫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力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防風險、惠民生等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了年初設定的目標,2018年,我們也收獲了“五個第一”:全國縣域經濟和綜合發展“十六連冠”、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范縣市“十一連冠”,蟬聯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第一,名列“2018年度中國十佳幸福縣市”第一、“2018年度中國十佳營商環境示范縣市”第一。應該說,這些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是我們全市上下團結奮斗的結果,也與在座各位企業家的拼搏奮斗是分不開的。我曾多次說過,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么實體經濟是它深埋地下的根,根深自會葉茂。
正是得益于廣大企業的突出貢獻,我們的綜合實力持續增強。三年來,我們的經濟總量從2880億元增加到3806億元,三年凈增近千億;規上工業產值由5772億元增加到6059億元;累計完成到位注冊外資億元,累計新批境外投資項目133個,中方協議投資額億美元,中方協議投資額繼續位居全省縣級市第一;市場主體數從剛剛突破10萬,為100042家,增加到178838個,三年凈增78796個,其中,企業總數由36589個增加到63233個,三年凈增26644個,每年都保持兩位數增長,充分顯示了實體經濟生生不息的強大活力。
正是得益于廣大企業的矢志創新,我們的新舊動能持續轉換。三年來,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由256家增加到384家,獲得中國工業大獎2個、中國質量獎1個、國家級服務型制造企業2家(全省共3家)、省獨角獸企業1家。上市公司由35家增加到4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由24家增加到54家,分別增加13家、30家,上市公司總數重回全國縣市第一。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由件增加到件。人才總數由萬人增加到萬人,千人計劃人才由25人增加到32人。諾獎得主研究院由4家增加到6家,院士工作站由10家增加到51家,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由132家增加到148家。
正是得益于廣大企業的積極參與,我們的城市功能持續完善。伴隨著“1310工程”的全面推進,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今年可以完成,黃田港、韭菜港渡口完成搬遷,新渡口正式投運,主城區濱江路全面禁貨,江陰綠道大橋道建成啟用,濱江公園加快建設,“八公里沿江、十公里運河”城市T臺呼之欲出;加快推進
第二、第三過江通道、沿江高速拓寬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設南沿江鐵路江陰段、錫澄S1線、鹽泰錫常宜鐵路和市域軌道四大軌道交通工程,江陰加快融入“軌道交通時代”;南京理工大學江陰校區開工建設,江南大學江陰校區成功簽約,江陰人民期盼多年的高鐵、高校“兩高夢”美夢成真。
正是得益于廣大企業的主動擔當,我們的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江陰長江生態安全示范區啟動建設,長江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1+9”規劃體系全面制定,20項重點示范工程穩步推進。三年來,累計關停“三高兩低”企業233家,關停整治“散亂污”企業6809家;累計實施1127個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完成37
條黑臭河道整治,實現20家城鎮污水廠提標改造,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光大電廠三期建成運行,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2200噸,實現日產日清。今年,1萬噸/年危廢應急線處置項目將建成投運,2萬噸/年常規線處置項目將啟動建設,污泥處置能力將達到30萬噸/年,到2020年江陰將徹底搬掉垃圾、污泥、危廢“三座大山”。
正是得益于廣大企業的堅實支撐,我們的民生福祉持續提升。三年來,我們始終把民生改善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民生投入力度始終不減。每年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始終維持在74%以上,每年為民辦十件實事順利完成;累計新增就業崗位萬個,扶持自主創業10957人,帶動就業萬人,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46337元增加到2018年的5428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28181元增加到2018年的33136元,連續19年位列全省同類城市第一。社會保障標準逐年提高。2016年至2019年,被征地農民養老年齡段人員養老補助金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880元,居民基礎養老金由每人每月250元提高到335元,居民醫保籌資標準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1100元。民生基礎設施持續補強。連續打通阻撓城市交通多年的虹橋南路、青山路、毗鄰路等12條城區斷頭路;連續實施三輪城鄉防汛應急工程,2016年54個、2017年47個、2018年18個,初步做到了“雨天不再看海”。累計新增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1家。累計新增幼兒園25個,翻建新增小學7所;累計建成安置房197萬平方米,完成老小區改造40個。新增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的公共自行車網點356個、投放自行車7000輛,既較好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又有效避免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困擾。民生服務平臺加快構建。我們成立市社會救助中心,將原先分散在20多個單位的救助職能,整合歸并為8大類43個救助項目,實現了一站式精準救助、常態救助、陽光救助,我們積極推行村級醫療互助“福村寶”,目前,村級醫療互助已覆蓋全市212個村、95萬人,年度補助資金達
篇2:安全生產管理座談會發言材料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安全生產管理座談會發言材料
一、不斷轉變干部的工作方法和方式,落實各級各類人員的安全責任制。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二、狠抓現場管理,提高質量保安全。
?三、強化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