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風控專員崗位職責銀行風控專員職責任職要求
銀行風控專員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主要負責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個貸催告相關的工作,對信用卡逾期客戶進行電話調查、談判的工作;以專業﹑規范程序協助銀行處理逾期賬款。通過電話﹑信函、上訪等方式與相關客戶溝通,督促客戶及時還款。
任職要求:
1、中專以上學歷,特別優秀者可放寬至高中、18-40歲,身體健康;
2、專業不限,法律、金融專業優先;
3、無不良征信及犯罪記錄;
4、普通話較好,會使用電腦;
5、具有團隊合作協助精神,能吃苦耐勞,責任心強,上進心強;
6、普通話標準,善于溝通、表達、熟悉溝通技巧及禮儀;
7、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篇2:強化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措施
商業銀行是以信用為基礎,以經營貨幣借貸關系和結算業務為主的高負債、高風險行業。一家銀行能否實現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否有持久的競爭力,風險管理水平是一個根本的制約因素。從國內外商業銀行的發展史看,因風險管理不當、資產質量低下而倒閉、被政府接管的銀行不乏其例。這些方面的案例警示我們,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經營成敗及競爭力強弱的決定性因素。風險管理能力構成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根本,強化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勢在必行。
一、培育統一的風險管理理念
商業銀行作為“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金融企業,在業務經營過程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沖動不斷增強。由于受到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勢必會存在很大的經營風險。因此,盡快培育統一的風險管理理念是商業銀行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巴塞爾委員會和全球風險專業人員協會的相關規定,健全的風險管理理念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一致性理念。即銀行應確保其風險管理目標與業務發展目標相一致。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銀行發展的最終目標就是提高股東的效益,而進行風險管理則是為了減少失敗的概率,降低經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從而確保銀行實現更多的利潤。由此可見,銀行的風險管理目標與業務發展目標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2.全面性理念。即銀行首先應確保其風險管理能夠涵蓋所有業務和所有環節中的一切風險,即所有風險都有專門的、對應的崗位來負責。在全面性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對于新產品、新業務,銀行應確保這些產品、業務在被引進之前就已經制定出適應的風險管理程序和控制方法”。即人們常說的“制度先行”。
3.獨立性理念。即風險管理戰略的制定與實施之間、專門負責風險管理的部門和風險管理評估監督部門要相對獨立。獨立性理念的實質就是要在銀行內部建立起一個職責清晰、權責明確的風險管理機制。因為清晰的職責劃分是確保風險管理體系有效運作的前提。
4.權威性理念。即銀行應確保風險管理部門和風險管理評估監督部門具有高度權威性,盡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擾,以確保其客觀性和公正性。銀行的風險管理勢必要滲透到業務部門的運作中,因而很容易受到抵觸。如果風險管理部門沒有強于業務部門的權威性,風險管理工作將難以順利執行下去,必要的監督可以確保各個崗位職責的充分實現。
5.互通性理念。要求銀行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系統,進而在銀行內部形成一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即風險管理部門與風險管理評估監督部門直接向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報告的渠道,各相關部門之間要保持信息的互通渠道。風險戰略的出臺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所能獲得的信息是否充分。而風險戰略能否被正確執行則受制于銀行內部是否有一個充分的信息溝通渠道。因而,信息系統是有效風險管理的基礎和前提。
6.分散與集中相統一理念。為了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同類型的金融風險應有不同的部門來負責,即風險的分散管理。與此同時,不同的風險管理部門最終都應直接向高層負責,由管理層統籌規劃,即實現風險的集中管理。風險的分散管理有利于各相關部門及最終力量將各類風險控制好。風險的集中管理則有利于從整體上把握銀行面臨的全部風險,從而將風險策略與商業策略統一起來。風險管理過于集中往往使該部門力不從心,不能專心于某類風險;風險管理過于分散則往往容易造成管理真空,甚至違背銀行的發展策略。
二、發揮信用評價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隨著信用風險管理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更好地發揮信用評價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1.利用信用評價的結果進行信用風險的度量。信用風險是銀行面對的最基本的風險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風險。如何度量和管理信用風險一直是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難題。信用風險主要表現為客戶的違約率和貸款的損失率。一般來說,有著較好信用等級的客戶,其違約率較低,而信用等級較低的客戶其違約率較高,貸款的損失率也較高。為獲得不可缺少的大規模的樣本,商業銀行之間的合作努力就是必不可少的。
篇3:油氣長輸管道運行風險安全預防措施
引言
把油氣礦場收集、處理后的原油、天然氣輸送給用戶的管道設施,稱為油氣長輸管道。油田集輸生產中,一般把直徑大于150mm,油、氣輸送距離大于100km的管道稱為油氣長輸管道。
一、管道風險分析
1.第三方破壞
包括人為因素破壞和自然災害破壞。如管道上方違章施工、在管道上打眼盜油、管道附近土層移動、滑坡等都可能導致管道發生失效。
2.腐蝕
包括外腐蝕、內腐蝕和應力腐蝕。土壤、陰級保護失效和絕緣涂層老化等均會導致管道外腐蝕;施工安裝不當等又會引起應力腐蝕。
3.操作
包括施工誤操作和運行誤操作等。在管道投運前,對施工工人進行崗位培訓,避免造成管道憋壓和閥門損壞;運行過程中藥嚴格執行調度指令,嚴格操作規程,避免因輸油泵、加熱爐故障,管道輸油量達不到設計流量或管道沿程降溫過大,造成凝管、停輸。
4.材料缺陷
包括管材初始缺陷和施工缺陷。初始缺陷是在制造、施工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安裝缺陷則是在管段施工過程中形成的。這些缺陷的存在導致管道強度降低。直接影響管道運行的可靠性。
二、安全預防措施
1.管網設計、安裝、驗收技術資料齊全
石油、天然氣管道的漆色、色環,流向指示等標志應明顯、醒目并符合有關規定。資料中必須有管網平面布置圖,標記完整,
位置準確;石油、天然氣管道管理制度健全(如定期巡回檢查制度),指定專人,落實責任,定期檢查,記錄齊全。
2.管道無嚴重腐蝕泄漏,防靜電積聚措施可靠
石油、天然氣管道應能滿足工藝設計參數,無泄漏(3點/1000m),地下或半地下敷設管道符合有關規程要求,承壓管道必須有足夠的強度,不允許有深度大于2mm以上的點狀腐蝕和超過200mm2以上的面狀腐蝕。熱力管道的保溫層應完好無損,且熱補償裝置應符合有關要求。管道外敷防腐絕緣層和陰極保護裝置完好。
3.管道安全防護符合要求,確保附近設施安全埋地敷設的原油、穩定輕烴、20℃時飽和蒸氣壓力小于0.1MPa的天然氣凝液、壓力小于或等于0.6MPa的油田氣管道與居民區、村鎮、公共福利設施、工礦企業等的距離不小于10m。
管道的支承,吊架等構件均應牢固合理,架空敷設管網下方為交通通道時,應有相應的跨高及懸掛醒目的警示標志;埋地管道的敷設深度符合標準要求,敷層完整無破損。
4.管道穿越符合規范要求,防止產生相互影響
穿越水域、沖溝位置符合線路總走向,穿越水域、沖溝堤基的管道,且兩岸地面低于河水位時,設置止水環或阻水墻。穿越鐵路、公路時,避開石方區、高填方區、路塹、道路兩側為同坡向的陡坡地段。地面上的管道應盡量避免與道路、鐵路和航道交叉。在不能避免交叉時,交叉處跨越的高度也應能使行人和車船安全通過。地下的管道一般沿道路敷設,各種管道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以便安裝和維修;供熱管道的表面有保溫層,敷設在地溝或保護管內,應避免被土壓壞和使管子能膨脹移動。
5.加強管線保溫防凍措施減少外力影響風險
對于蒸汽管道、高溫管道、低溫管道以及有防燙、防凍要求的管道,需要用保溫材料包覆在管道外面,防止管內熱(冷)量的損失或產生凍結。對于某些高凝固點的液體管道,為防止液體太粘或凝固而影響輸送,還需要加熱和保溫。常用的保溫材料有水泥珍珠巖、玻璃棉、巖棉和石棉硅藻土等。當管道種類較多時,為了便于操作和維修,在管道表面上涂以規定顏色的油漆,以資識別。
例如,蒸汽管道用紅色,壓縮空氣管道用淺藍色等。
6.采取各種防腐清洗手段延長管線使用壽命
為防止土壤的侵蝕,地下金屬管道表面應涂防銹漆或焦油、瀝青等防腐涂料,或用浸漬瀝青的玻璃布和麻布等包覆。埋在腐蝕性較強的低電阻土壤中的管道須設置陰極保護裝置,防止腐蝕。地面上的鋼鐵管道為防止大氣腐蝕,多在表面上涂覆以各種防銹漆。種管道在使用前都應清洗干凈,某些管道還應定期清洗內部。為了清洗方便,在管道上設置有過濾器或吹洗清掃孔。在長距離輸送石油和天然氣的管道上,須用清掃器定期清除管內積存的污物,為此要設置專用的發送和接收清掃器的裝置。
7.加強管線泄漏檢測手段減少停輸反應時間
為了保證管道安全運行和發生事故時及時制止事故擴大,除在管道上裝設檢測控制儀表和安全閥外,對某些重要管道還采取特殊安全措施,如在煤氣管道和長距離輸送石油和天然氣的管道上裝設事故泄壓閥或緊急截斷閥。它們在發生災害性事故時能自動及時地停止輸送,以減少災害損失。
8.建立“三防四責”防護體系加強油氣泄漏監控
通過建立聯合站以上輸油泵自動連續遠程監控、預警報警和站控停泵防線;敏感區域管線中間截斷閥的監控和遠程緊急截斷防線;敏感水源地、河流等攔油基礎設施建設和遠程監控防線等“三道防線”和油田公司、廠(處)、作業區(大隊)、基本生產單元“四個責任”層級的油氣泄漏防控責任體系,從而形成了從巡查到管理,再到地域及重點要害部位的油氣泄漏綜合防控體系,達到了“及時發現、快速處置、有效控制”目的。
結束語
由于油氣長輸管道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以及泄露油氣造成的極大危害性和環境破壞力,因此在加強安全預防措施時,還要加大日常安全管理,定期演練應急預案,定期對管道進行檢測、維修,檢測、維修記錄齊全;有管道事故應急預案,搶險救援人員和設備配備到位,定期進行管道事故應急救援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