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設備生產經理崗位職責設備生產經理職責任職要求

設備生產經理崗位職責設備生產經理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5 閱讀 5779

設備生產經理崗位職責

生產經理(重工設備)(1)全面主持生產部門的總體調度工作,涉及精加工、焊接、涂裝、裝配及維修調試;

(2)負責生產計劃、成本控制計劃、設備新增、維修和使用計劃的落實與實施;

(3)負責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生產技術方面的各項管理制度及落實;

(4)負責組織新產品的試制及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和應用;

(5)負責產品質量工作,嚴格工藝指標,執行質量管理標準,提高產品合格率;

(6)負責銷售訂單的履行和產品安全庫存的控制,實施生產計劃;

(7)負責定額管理,執行公司勞動定額和物資消耗定額,控制生產成本。

注:公司產品是中大型工程機械類設備,鋼結構為主的,應用于隧道、橋梁、地基基礎等的地下工程項目施工。

(1)全面主持生產部門的總體調度工作,涉及精加工、焊接、涂裝、裝配及維修調試;

(2)負責生產計劃、成本控制計劃、設備新增、維修和使用計劃的落實與實施;

(3)負責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生產技術方面的各項管理制度及落實;

(4)負責組織新產品的試制及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和應用;

(5)負責產品質量工作,嚴格工藝指標,執行質量管理標準,提高產品合格率;

(6)負責銷售訂單的履行和產品安全庫存的控制,實施生產計劃;

(7)負責定額管理,執行公司勞動定額和物資消耗定額,控制生產成本。

注:公司產品是中大型工程機械類設備,鋼結構為主的,應用于隧道、橋梁、地基基礎等的地下工程項目施工。

篇2:鋼桶涂裝設備生產安全技術

在鋼桶涂裝生產中,所使用的涂料大多以各種有機合成樹脂涂料為主,配套的稀釋溶劑為化工合成溶劑。它們的組成材料均是屬于易燃易爆的化學物質。因此,涂裝生產過程中如稍有不慎發生火災是很容易的事,為此鋼桶涂裝生產中必須要時刻防止火災發生。

國內鋼桶涂裝多采用噴涂方法,因此,每當涂裝時,操作區域及其廠房內,噴涂生產中有機溶劑的揮發是難免的,過噴涂料的飛散,盡管采取通風排塵以及回收等辦法,但仍無法徹底清除。飛散涂料及溶劑,夾雜在氣流中四處飛散,沉積于噴涂室及其周圍的物質表面上,一旦遇到明火,哪怕很小的火種,很快就能燃燒起來,釀成火災或爆炸事故。可引起著火的因素很多,要有效地防火防爆,應做到以下幾點:

(1)涂料中溶劑,屬易燃液體,其閃點都不高于28℃。閃點即空氣中涂料微粒及大量揮發溶劑,當溫度達到一定時,如有火種導燃時,溶劑剛剛燃起的一剎那間出現閃光,故稱為閃點。如空氣溫度達到或超過閃點時,就是沒有明火,溶劑達到一定濃度時也會自燃。所以,涂裝過程中操作區域或廠房內的空氣中,不允許涂料微粒和有機溶劑揮發的濃度超出允許濃度的原因就在于此。因此,規定涂裝操作現場與涂料房的保管溫度都不得超過35℃。溫度超出35℃時,應采用輸入冷空氣進行調節。涂料保管庫房及涂裝操作區和附近不許有高溫熱源,使溫度升高超標。

(2)涂裝區域的明火來自吸煙時的劃火柴、打火機點燃、焊槍、金屬物相互撞擊打水、電氣開關打火、靜電產生火花等。烘干設備的電打火或超溫及設備故障等,都可產生明火或火花。對涂裝工作區域內電氣設備要采取防爆措施,要求的原因就在于不使電火花外露。要求涂裝操作者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涂裝工藝,否則火災事故將不可避免。

(3)涂裝生產車間內,溶劑大量揮發在空氣中,還有含溶劑或不含溶劑的涂料粉末,同空氣組成混合氣體,這種可燃的混合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時,則遇火即可燃燒爆炸。這種一定的爆炸濃度時爆炸閃點就是爆炸極限,又稱為爆炸下限。最高濃度的爆炸閃點稱為爆炸上限。如果揮發的可燃氣體在混合氣體中過少,空氣吸收了爆炸點釋放出的熱量,使爆炸區的爆炸熱不再擴散,此時只能有混合性可燃氣體的燃燒。如果可燃性氣體混合到空氣中成混合氣體的濃度過高,空氣中的氧大量減少,無足夠氧氣,則不會爆炸了,所以,空氣中的可燃性混合氣體的濃度過低或過高,都不會爆炸,但有可能燃燒。所以在鋼桶涂裝過程中,要加強車間及油漆烘干爐內的空氣排放,使可燃性混合氣體的濃度不要達到爆炸下限。

近年來,為消除環境污染,保證操作者健康,國家有關部門規定指令和推廣使用水劑洗滌劑,該除油劑是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主,加少量活性物質及防銹物質組合而成。以水調整處理濃度,屬偏堿或呈中性的無毒或個別品種有極微小毒性的新型除油劑。但涂裝前表面處理的除油工序,仍不能取消堿液處理溶劑、溶液處理等處理方法。這些化學溶劑,對操作者都有程度不同的毒性侵害。操作時,不但濺在身上會腐蝕衣服,濺在皮膚上會燒傷腐蝕皮膚,更歷害的是這些物質的揮發蒸氣和揮發分,操作者吸入,則毒害性很大。因此,操作時應戴多層的酸霧蒸氣和處理反應釋放的氫氣,刺激氣管并造成其它器管損害,所以要穿戴好耐酸膠皮圍裙、手套、口罩、工作服、工作帽、耐酸膠皮鞭等。

涂裝中的大量有機溶劑,如二甲苯、丙酮、醇類溶劑揮發,在操作區,吸入是不可避免的。飛散在空氣中的涂料微粒也會吸入,進行必要的個人防護,最大限度的限制這些有害物的吸入,對個人健康,安全生產都是大有益處的。所以,在涂裝中,必須進行個人防護。每位操作者,都不要忽視更不能怕麻煩而隨意不進行個人防護。涂料、稀料的揮發飛散,對人體的危害除氣管、肺等呼吸道外,還危害胃、腎等部分,長期與涂料溶劑接觸,會使皮膚干裂,生產廠房中要設專門的飲水處,不要在操作現場喝水吃飯,涂裝操作完畢必須及時洗澡,保持清潔和迅速解除疲勞。

制桶廠的涂料倉庫與涂裝車間是當然的安全防火防爆的重點場所,應嚴禁煙火。不在涂料倉庫內進行調制和配色涂料,隔絕和遠離火種或熱源,機動車輛不在附近存放、起動。對操作者,企業應給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根據本企業單位的具體涂裝情況,安排多種多樣形式的技術培訓,以培訓出一支技藝高超的涂裝技術隊伍,保證生產的安全和產品的高質量。

篇3:飲用水衛生安全設備生產企業衛生標準規范范本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以下簡稱“涉水產品”)生產企業的衛生監督管理,保證涉水產品的衛生安全,依據《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本規范規定了涉水產品生產企業選址、設計與設施、生產過程、原材料和成品貯存、運輸、從業人員衛生的基本衛生要求和管理規定。

第三條?凡從事涉水產品生產的企業必須遵守本規范。

第四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監督本規范的實施。

第二章?選址、設計與設施的衛生要求

第五條?凡新建、改建、擴建的涉水產品生產企業生產場所的選址、設計和施工均應符合本規范的有關要求。選址、設計及設施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并參加竣工驗收。

第六條?涉水產品生產企業應選擇地勢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區域。廠區周圍不得有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蟲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第七條?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粉塵、噪聲等污染的生產場所必須單獨設置,其與其它建筑(場所)應有一定的防護間距,并應有相應衛生安全和“三廢”處理措施。

第八條?涉水產品生產企業生產區、輔助生產區和生活區設置應能保證生產的連續性,做到功能分區明確,人流與物流、清潔區與污染區分開,不得交叉。廠區道路通暢,并有防止積水及揚塵的措施。

第九條?生產場所應根據生產產品特點和工藝要求設置原輔料庫、產品加工生產場所、成品庫、檢驗室、危險品倉庫等場所。

第十條?動力、供暖、空調機房、給排水系統和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系統等輔助建筑和設施的設置應不影響生產場所衛生。

第十一條?應有與產品類型、生產規模相適應的生產用房,其凈高一般不得低于3米,面積不小于100平方米。

第十二條?生產場所通道應寬暢,保證運輸和衛生安全。水處理劑的生產場所通道應設安全護欄。設參觀走廊的生產場所應用玻璃與生產區隔開。

第十三條?生產場所的墻壁和屋頂應用淺色、防潮、防腐蝕、防霉、防滲的無毒材料覆涂。地面應平整、耐磨防滑、無毒、耐腐蝕、不滲水,便于清洗消毒。需要清洗的工作區地面應有坡度,在最低處設置地漏。

第十四條?生產場所全面通風換氣量的設計,應按TJ36-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規定執行,換氣次數不小于8次/小時。采用空氣凈化裝置的場所,其進風口應遠離排風口,進風口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米,附近不得有污染源。采用空調系統的生產場所,新風量應不小于每人每小時30立方米。可能突然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劇毒氣體、窒息性氣體、易燃易爆氣體的場所,應設置事故報警及通風設施。

第十五條?采用紫外線消毒者,紫外線燈按30瓦/10-15平方米設置,離地2米吊裝。

第十六條?生產場所應有良好的采光及照明,工作面混合照度不應小于200L*,檢驗工作場所不應小于540L*,其它場所不應小于100L*。

第十七條?為防止交叉污染,涉水產品的生產設備不得與非涉水產品(例如排水管材、非供飲用水處理、工程使用的凈水、防腐、防滲等材料)共用。

第十八條?涉水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的生產設備、工具、管道,必須用衛生、無毒、無味、耐腐蝕、不吸水、不變形的材料制作,表面應光滑,便于清洗消毒。

第十九條?涉水產品生產用水水質及水量應滿足生產工藝和衛生的要求。

第二十條?水質處理器(材料)的生產場所應有與生產產品相適應的專用清洗、消毒場所和設備。

第二十一條?水質處理器(材料)的裝配(包裝)區入口處應設更衣室,室內應有衣柜、鞋架等更衣設施。生產場所入口處和生產場所內適當的位置應設置流動水洗手設施。

第二十二條?在貯存、使用強酸、強堿等腐蝕性化學物品場所,應設置事故沖淋、洗眼設施。

第二十三條?生產區廁所應設在生產場所外,保持有效防護距離,并有防臭、防蚊蠅及昆蟲等措施。

第三章生產過程的衛生要求

第二十四條?涉水產品生產企業應配備專職或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產品生產的衛生安全保證體系。

第二十五條?產品企業標準中應制定衛生指標并符合衛生要求。

第二十六條?涉水產品生產企業應建立健全的檢驗制度,設立與產品特點相適應的衛生安全和質量檢驗室。配備經專業培訓、考核合格的檢驗人員,具備相應檢驗儀器、設備。

第二十七條?涉水產品生產企業應根據產品特點開展對生產環境衛生、原材料和產品衛生安全自檢。產品衛生安全的檢測方法必須按有關標準進行,檢測記錄應完整,不得隨意涂改,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第二十八條?采購的原材料必須符合有關標準和規定。采購時應向供貨方索取該產品的衛生許可批件或同批產品的檢驗合格證明,入庫時應進行驗收。

第二十九條?每批原材料使用前必須經過檢驗,不符合衛生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三十條?涉水產品生產企業應嚴格按衛生部或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生產工藝實施生產,對產品衛生安全有潛在威脅的工藝不得使用。

第三十一條?生產過程應有各項原始記錄,并妥善保管。

第三十二條?產品標簽和使用說明書應與衛生部或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內容相一致,不得夸大功能宣傳。

每批產品必須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

需現場安裝的大型水處理設備,其筒體、管件、凈水材料應先行清洗、消毒、干燥后使用,安裝過程中嚴禁將污染物帶入設備。設備安裝調試后,經檢驗合格方可投入制水。

第三十五條?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有害氣體、酸堿化學腐蝕性物質、噪聲等可能影響工人健康的有害因素,應進行治理并達到相關衛生標準,產生的“三廢”應達標后排放。

第三十六條?生產場所不得存放與生產無關的設備、物品。

第四章?原材料和成品貯存、運輸的衛生要求

第三十七條?應有與生產規模、產品特點相適應的原材料、成品和危險品倉庫。

第三十八條?原材料庫應專人管理,按品種分類驗收登記、分類分批分區貯存。同一庫內不得貯存相互影響的原材料。先進先出,不符合質量和衛生標準的原材料應與合格的原材料分開,設置明顯標志,防止混淆和污染。原材料貯存應隔墻離地,與屋頂保持一定距離,垛與垛之間也應有適當距離。要有通風、防潮、防塵、防鼠、防蟲等措施。定期清掃,保持衛生。

第三十九條?成品庫規模應與生產能力相適應。成品經檢驗合格包裝后按品種、批次分類貯存于成品庫中,防止相互混雜。成品庫不得貯存有毒、有害物品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成品堆放應隔墻離地,要便于通風,并有防塵、防鼠、防蟲等措施。定期清掃,保持衛生。

第四十條?化學、腐蝕性、易燃易爆原料應專庫貯存,按危險品倉庫有關要求設計和管理。

第四十一條?原料和成品運輸應根據產品特點,選擇適當的運輸工具,其工具應符合有關衛生要求,避免污染產品。

第五章從業人員衛生要求

第四十二條?從業人員上崗前,應經過衛生知識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四十三條?直接從事水質處理器(材料)生產的人員(包括臨時工),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取得預防性健康體檢合格證后方可從事涉水產品生產。

第四十四條?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等疾病或病原攜帶者,不得從事水質處理器(材料)的生產工作。

第四十五條?操作人員手部有外傷時不得直接接觸涉水產品和原料。

第四十六條?生產場所禁止吸煙、進食及進行其它有礙涉水產品衛生的活動。

第四十七條?生產人員進入生產場所必須穿戴整潔,不得將個人用品帶入生產場所,水質處理器(材料)的生產人員進入生產場所需穿清潔的工作服、帽、鞋,洗凈雙手。

第六章?附?則

第四十八條?本規范所使用的用語含義如下

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凡在飲用水生產和供水過程中與飲用水接觸的聯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機合成管材、管件、防護涂料、水處理劑、除垢劑、水質處理器及其它新材料和化學物質。

水質處理器(材料):指一般凈水器、特殊凈水器(除氟、除砷、軟化水器)、純水器(離子交換、電滲析、蒸餾水、反滲透水器)、礦化水器、各種凈水材料(混凝劑、助凝劑、軟化劑、滅藻劑以及其它飲用水處理劑)、除垢劑。

第四十八條本規范由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四十九條本規范自二ОО一年十月一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