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證業務崗位職責單證業務職責任職要求
單證業務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業務跟單,內部流程跟進等操作。
2.協調做好本團隊與其他小組或者部門的銜接工作
3.協調做好組內與客戶或者供應商的溝通或者對賬等工作。
4、完成上級交代的其他工作。
任職要求:
1、英語、貿易類相關專業優先,本科及以上學歷
2、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
3、能熟練運用Excel等數據分析軟件
篇2:業務單證手冊管理規定
業務單、證、手冊管理規定為加強公司的業務單、證、手冊管理,保證有關業務的順利開展,本著簡便高效、安全、穩
妥的原則,特制訂本規定。
□合同文本、合同及資金使用審批單
第一條嚴禁蓋發空白合同文本,如因情況特殊,確需蓋發,合同監察員應將合同編號
登記,并按合同的管理規定程序審批。事后,應將剩余空白合同及時核銷。
第二條各單位應備有合同登記本,由合同管理人員分門別類地將每一份合同的發生情
況予以登記,并存有一份合同正本,便于查詢和統計。
第三條嚴格執行合同審批制度。簽訂合同前,業務人員應根據對內外合同情況,填妥
合同標準文本及《合同及資金使用審批表》一式三份,按制度送有關主管領導審批。審批后
,審批單連同合同正本一份,交業務管理部門保存備查,業務部門保存一份,供資金使用時
申請付款用,另一份交財務部備查復核。
□進出口貨物許可證
第四條凡需許可證進行進出口報關的,必須在合同簽訂前征得業管部的同意后方可簽
訂合同。待貨物報關后,將許可證交回總公司業務管理部存檔備查。
□有關海關手冊
第五條因來料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進料加工或企業成立時免稅進口等設備而
辦理
了海關手冊的,海關手冊應交所在單位的合同管理人員保管,不得遺失。各單位領導對海關
手冊應予充分重視,如管理手冊的管理人員變動時,必須將手冊及時移交。
第六條“三來一補”項目應該在海關核發手冊時同時簽發的《加工貿易企業合同情況
記錄
簿》(由公司業務管理部門保存)規定的有效期內完成。如果項目不能及時完成,應該在上述
記錄簿的有效期內憑記錄簿、合同、項目延期協議書、海關手冊到海關辦理延期手續。
第七條憑海關手冊進料,進件,不得超過海關手冊中核定的進料、進件數量。如需超
過,需事先報經原海關審核部門批準。
第八條辦理了海關手冊的業務項目,進出口時必須憑海關手冊報關,不得轉為一般貿
易報
關出口。保稅進口物資,確因特殊原因需在國內銷售時,應經分管副總裁批準,并報原審批
海關同意補辦有關手續后方可進行。
第九條加工完成的貨物出口后第二個工作日,業務部門應及時填妥《加工貿易進出口
貨物
合同銷案表》一式三份,連同報關單、合同、海關手冊及記錄簿到核發手冊的海關有關部門
辦理核銷手續,不得延誤。因工作延誤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業務經辦人員和部門經理負責
。銷案后的回執聯,應交手冊保管人員存檔備查。
□商檢證及放行單
第十條放行單的抬頭:業務部門在合同成交后,已通過公司申辦了審批證或許可證的
,放行單的抬頭應為“××公司”。
第十一條商檢證及放行單的貨名、數量應與實際成交合同及許可證的貨名、數量和合
同號
完全一致。業務承辦人員在取得商檢證及放行單后,應與合同仔細核對,嚴防發生差錯,影
響報關出貨。
□信用證審證記錄及證下貨物出口
第十二條通知銀行將信用證發到本公司后,均應由業務管理部審證并填妥《信用證審
證記
錄及證下貨物出口報關審批表》的審證記錄部分。根據出貨批數一式數份,由業務管理部存
兩份,其余交業務部門,業務部門借以要求客戶修改信用證,并按信用證要求執行。
第十三條每批貨物出口報關前,業務人員應將上述審批表一聯交業務管理部根據出貨
情況審批。業務管理部根據信用證要求及單據繕制和獲得情況,簽批是否出貨的意見。
第十四條證下要求的客戶單據,或我方要求改證的,業務部門應保證在出貨當日前獲
得,由業務管理部進行審核。單據不符的,不予出貨。
第十五條證下如需產地證、普惠制證書等由有關機關簽發的證書,業務部應在出貨日
以前
,將有關出貨詳細資料提供給業務管理部,以便盡早制作,及時聯系簽發。業務部門在托運
貨物后獲得的提單,應即時與信用證核對,發現有誤應及時要求修正并及時將提單交業務管
理部。
□商品調撥單及出口收匯核銷單
第十六條業務部門應在出貨前憑業務管理部簽批了“同意出貨”的《審證記錄及證下
貨物進出口報關審批表》或憑已經驗證的本票、匯票,通過財務部門開具商品調撥單。
第十七條業務管理部憑商品調撥單核發《出口收匯核銷單》,并通知報關人員報關出
貨。
第十八條《出口收匯核銷單》應妥善保管,不得遺失。出貨以后,報關員應及時將出
口收匯核銷單交給該核銷單的專職核銷人員,并辦好交接手續。
第十九條核銷單專職核銷員應該在外匯管理部門規定的期限內,辦完核銷手續。
□報關單
第二十條貨物出口后,報關人員應將報關單的退稅聯及時辦妥并送交退稅辦理人員,
辦好交接簽收手續。在辦理退稅聯過程中,應將退稅聯妥善保管,不得遺失。
第二十一條每批貨物出口后,報關員應存有一份報關單或報關單的復印件SC按月造冊
,以備查證。
第二十二條報關單的填列必須與實際進出口貨物情況完全一致,并不超過貨物進出口
許可
證規定的數量、金額及運輸方式等,也應該與許可證完全一致,特殊情況需特殊處理的,需
經業務管理部門經理審批同意,否則,報關中所發生的問題,由有關業務人員負責。
篇3:業務單證手冊管理規定
為加強公司的業務單、證、手冊管理,保證有關業務的順利開展,本著簡便高效、安全、穩妥的原則,特制訂本規定。□合同文本、合同及資金使用審批單第一條嚴禁蓋發空白合同文本,如因情況特殊,確需蓋發,合同監察員應將合同編號登記,并按合同的管理規定程序審批。事后,應將剩余空白合同及時核銷。第二條各單位應備有合同登記本,由合同管理人員分門別類地將每一份合同的發生情況予以登記,并存有一份合同正本,便于查詢和統計。第三條嚴格執行合同審批制度。簽訂合同前,業務人員應根據對內外合同情況,填妥合同標準文本及《合同及資金使用審批表》一式三份,按制度送有關主管領導審批。審批后,審批單連同合同正本一份,交業務管理部門保存備查,業務部門保存一份,供資金使用時申請付款用,另一份交財務部備查復核。□進出口貨物許可證第四條凡需許可證進行進出口報關的,必須在合同簽訂前征得業管部的同意后方可簽訂合同。待貨物報關后,將許可證交回總公司業務管理部存檔備查。□有關海關手冊第五條因來料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進料加工或企業成立時免稅進口等設備而辦理了海關手冊的,海關手冊應交所在單位的合同管理人員保管,不得遺失。各單位領導對海關手冊應予充分重視,如管理手冊的管理人員變動時,必須將手冊及時移交。第六條“三來一補”項目應該在海關核發手冊時同時簽發的《加工貿易企業合同情況記錄簿》(由公司業務管理部門保存)規定的有效期內完成。如果項目不能及時完成,應該在上述記錄簿的有效期內憑記錄簿、合同、項目延期協議書、海關手冊到海關辦理延期手續。第七條憑海關手冊進料,進件,不得超過海關手冊中核定的進料、進件數量。如需超過,需事先報經原海關審核部門批準。第八條辦理了海關手冊的業務項目,進出口時必須憑海關手冊報關,不得轉為一般貿易報關出口。保稅進口物資,確因特殊原因需在國內銷售時,應經分管副總裁批準,并報原審批海關同意補辦有關手續后方可進行。第九條加工完成的貨物出口后第二個工作日,業務部門應及時填妥《加工貿易進出口貨物合同銷案表》一式三份,連同報關單、合同、海關手冊及記錄簿到核發手冊的海關有關部門辦理核銷手續,不得延誤。因工作延誤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業務經辦人員和部門經理負責。銷案后的回執聯,應交手冊保管人員存檔備查。□商檢證及放行單第十條放行單的抬頭:業務部門在合同成交后,已通過公司申辦了審批證或許可證的,放行單的抬頭應為“××公司”。第十一條商檢證及放行單的貨名、數量應與實際成交合同及許可證的貨名、數量和合同號完全一致。業務承辦人員在取得商檢證及放行單后,應與合同仔細核對,嚴防發生差錯,影響報關出貨。□信用證審證記錄及證下貨物出口第十二條通知銀行將信用證發到本公司后,均應由業務管理部審證并填妥《信用證審證記錄及證下貨物出口報關審批表》的審證記錄部分。根據出貨批數一式數份,由業務管理部存兩份,其余交業務部門,業務部門借以要求客戶修改信用證,并按信用證要求執行。第十三條每批貨物出口報關前,業務人員應將上述審批表一聯交業務管理部根據出貨情況審批。業務管理部根據信用證要求及單據繕制和獲得情況,簽批是否出貨的意見。第十四條證下要求的客戶單據,或我方要求改證的,業務部門應保證在出貨當日前獲得,由業務管理部進行審核。單據不符的,不予出貨。第十五條證下如需產地證、普惠制證書等由有關機關簽發的證書,業務部應在出貨日以前,將有關出貨詳細資料提供給業務管理部,以便盡早制作,及時聯系簽發。業務部門在托運貨物后獲得的提單,應即時與信用證核對,發現有誤應及時要求修正并及時將提單交業務管理部。□商品調撥單及出口收匯核銷單第十六條業務部門應在出貨前憑業務管理部簽批了“同意出貨”的《審證記錄及證下貨物進出口報關審批表》或憑已經驗證的本票、匯票,通過財務部門開具商品調撥單。第十七條業務管理部憑商品調撥單核發《出口收匯核銷單》,并通知報關人員報關出貨。第十八條《出口收匯核銷單》應妥善保管,不得遺失。出貨以后,報關員應及時將出口收匯核銷單交給該核銷單的專職核銷人員,并辦好交接手續。第十九條核銷單專職核銷員應該在外匯管理部門規定的期限內,辦完核銷手續。□報關單第二十條貨物出口后,報關人員應將報關單的退稅聯及時辦妥并送交退稅辦理人員,辦好交接簽收手續。在辦理退稅聯過程中,應將退稅聯妥善保管,不得遺失。第二十一條每批貨物出口后,報關員應存有一份報關單或報關單的復印件SC按月造冊,以備查證。第二十二條報關單的填列必須與實際進出口貨物情況完全一致,并不超過貨物進出口許可證規定的數量、金額及運輸方式等,也應該與許可證完全一致,特殊情況需特殊處理的,需經業務管理部門經理審批同意,否則,報關中所發生的問題,由有關業務人員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