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結構分析崗位職責結構分析職責任職要求

結構分析崗位職責結構分析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4 閱讀 5339

結構分析崗位職責

工作職責:

負責結構件產品仿真分析優化(剛度強度、疲勞),及優化方案輸出與跟進解決;

負責仿真分析數據庫的建設維護與分析流程更新

負責仿真分析相關的機理研究及分析平臺的二次開發

跟進行業前沿技術發展,提升仿真分析能力和效率

招聘要求:

1、機械、力學、材料或車輛工程等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良好的英語讀寫能力(CET6),碩士優先

2、了解熟悉結構產品設計優化流程,熟練掌握AutoCAD、UG等三維軟件,熟練掌握Hypermesh、ABAQUS、ANSYS或Nastran等有限元分析軟件

3、扎實的力學與有限元知識基礎,對有限元及數值模型分析有興趣,有二次開發經驗或熟悉Visualstudio開發環境尤佳

4、踏實進取,具有團隊意識,認可企業文化

篇2:砼結構開裂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建筑結構產生裂縫是很普遍的現象,其中最常見的要數鋼筋砼構件以及磚墻裂縫。多年的實踐證明,在工程裂縫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通過設計手段、施工手段來克服。

一、鋼筋砼常見裂縫原因分析

砼是一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當發生溫度、濕度變化、地基不均勻沉降時,極容易產生裂縫。

1、材料質量

材料質量問題引起的裂縫較常見的原因是水泥、砂、石等質量不好,若工程上用了這等不合格的材料就會產生“豆腐渣工程”。所以說只有材料的質量關把好了,工程質量才會在根本上得到保證。

2、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涉及的面很廣,不可能一一敘述,一般常涉用到的有:

(1)、水分蒸發、水泥結石的砼干縮通常是導致砼裂縫的重要原因。

(2)、砼是一種人造混合材料,其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成型后砼的均勻性和密實程度。因此砼的攪拌、運輸、澆搗、振實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縫產生的直接或間接原因。

(3)、模板構造不當,漏水、漏漿、支撐剛度不足、支撐的地基下沉、過早

拆模等都可能造成砼開裂。施工過程中,鋼筋表面污染、砼保證層太小或太大,澆筑中碰撞鋼筋使其移位等都可能引起裂縫。

(4)、砼養護,特別是早期養護質量與裂縫的關系密切,早期表面干燥或早期內外溫度較大更容易產生裂縫。

(5)、避免在極端天氣條件下施工,可以減少砼結構的開裂情況。

3、地基變形

在鋼筋砼結構中,造成開裂主要原因是不均勻沉降。裂縫的大小、形狀、方向決定于地基變形的情況,由于地基變形造成的應力相對較大,使得裂縫一般是貫穿性的。

4、溫度變形

砼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其線膨脹系數一般為1×10-5/0C.當環境溫度發生變化時,就會產生溫度變形,由此產生附加應力,當這種應力超過砼的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在工程中,這類裂縫較多見,譬如現澆屋面板上的裂縫,大體積砼的裂縫等。

5、濕度變形

砼在空氣中結硬時,體積會逐漸減小,一般謂之干縮。收縮裂縫較普遍,常見于現澆墻板式結構、現澆框架結構等,通常是因為養護不良造成。砼的收縮值一般為0.2~0.4‰,其發展規律是早期快、后期緩慢。因此對于超長的建筑物或構筑物,通常是摻加微膨脹劑等,這樣可基本解決砼的早期干縮問題。

6、結構受荷

結構受荷后產生裂縫的因素很多,施工中和使用中都可能出現裂縫。例如早期受震、拆模過早或方法不當、構件堆放、運輸、吊裝時的墊塊或吊點位置不當、施工超載、張拉預應力值過大等均可能產生裂縫。而最常見的是鋼筋砼梁、板受彎構件,在使用荷載作用下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普通鋼筋砼構件在承受了30~40%的設計荷載時,就可能出現裂縫,肉眼一般不易察覺,而構件的極限破壞荷載往往是在設計荷載的1.5倍以上,所以在一般情況下鋼筋砼構件是允許帶裂縫工作的(有些資料上稱無害裂縫)。在鋼筋砼設計規范中,分別不同情況規定裂縫的最大寬度為0.2~0.3mm.對那些寬度超過規范規定的裂縫,以及不允許出現裂縫則應認為有害,需加以認真分析,慎重處理。

7、設計構造

結構構件斷面突變或因開洞、留槽引起應力集中,構造處理不當,現澆主梁在擱次梁處如沒有設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以及各種結構縫設置不當等因素均容易導致砼開裂。

8、徐變

砼徐變造成開裂或裂縫發展的例子工程中也和很常見。據文獻記載受彎構件截面砼受壓徐變,可以使構件變形增大2~3倍,預應力結構因徐變會產生較大的應力損失,降低了結構的抗裂性能。

二、預防措施

1、材料選用

(1)、水泥:應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嚴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2)、粗骨料:宜用表面粗糙、質地堅硬的石料、級配良好、空隙率小、無堿性反應;有害物質及粘土含量不超過規定。

(3)、細骨料:宜用顆粒較粗、空隙較小、含泥量較低的中砂。

(4)、

外摻加料:宜采用減水劑等外加劑,以改善砼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減少收縮。

2、配料

(1)、配合比設計:應采用低水灰比、低用水量,以減少水泥用量。

(2)、禁止任意增加水泥用量。

(3)、配制砼時計量應準確,要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攪拌均勻,離析的砼必須重新拌勻后,方可澆筑。

3、配筋

鋼筋的配置應嚴格按施工圖施工,尤應重視以下各點:

(1)、鋼筋品種、規格、數量的改變、代用,必須考慮對構件抗裂性能的影響。

(2)、鋼筋的位置要正確,保護層過大或過小都可能導致砼開裂,鋼筋間距過大,易引起鋼筋之間的砼開裂。

4、模板工程

鋼筋砼結構裂縫的預防,在模板工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模板構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桿件間的變形不同而導致砼裂縫。

(2)、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夠的剛度,防止施工荷載(特別是動荷載)作用下,模板變形過大造成開裂。

(3)、合理掌握拆模時機,拆模時間過早,應保證早齡期砼不損壞或不開裂,但也不能太晚,盡可能不要錯過砼水化熱峰值,即不要錯過最佳養護介入時機。

5、砼澆筑

(1)、砼澆筑時應防止離析現象,振搗應均勻、適度。

(2)、加強砼的早期養護,并適度延長養護時間,在氣溫高、濕度低或風速大的條件下,更應及早進行噴水養護,在澆水養護有因難時,或者不能保證其充分濕潤時,可采用覆蓋保濕材料等方法。

6、設計構造

(1)、建筑平面選型時在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簡單,平面復雜的建筑物,容易產生扭曲等附加應力而造成墻體及樓板開裂。

(2)、合理布置縱橫墻,縱墻開洞應盡可能小。

(3)、控制建筑物有長高比,長高比越小,整體剛度越大,調整不均勻沉降的能力越強。

(4)、合理地調整各部分承重結構的受力情況,使荷載分布均勻,盡量防止受力過于集中。

(5)、減少地基的不均勻沉降,除了前述的措施外,在基礎設計中可以采取調整基礎的埋深度,不同的地基計算強度和采用不同的墊層厚度等方法,來調整地基的不均勻變形。

(6)、適當加強基礎有剛度和強度。

(7)、層層設置圈梁、構造柱,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整體性,提高磚石砌體的抗剪、抗拉強度,防止或減少裂縫,即使出現了裂縫,也能阻止其進一步發展。

(8)、正確地設置沉降縫。沉降縫位置和縫寬的選定應合適,構造要合理,可以和其結構縫合并設置。

(9)、限制伸縮縫間距。對體形復雜、地基不均勻沉降值大的建筑物更應嚴格控制,同樣,也可以和其它結構縫合并使用。

(10)、部分窗臺砌體應加強。對寬大的窗臺下部宜設置鋼筋砼梁,以適應窗臺的變形,防止窗臺處產生豎直裂縫。

7、施工技術

(1)、加強地基的檢查與驗收工作,基坑開挖后應及時通知勘察及設計單位到

現場驗收,對較復雜的地基,設計方在基坑開挖后應要求勘察補鉆探,當探出有不利的地質情況時,必須先對其加固處理,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2)、開挖基槽時,要注意不擾動其原狀結構。

(3)、合理安排施工順序。當相鄰建(構)筑物間距較近時,一般應先施工較

深的基礎,以防基坑開挖破壞已建基礎的地基礎。當建(構)筑物各部分荷載相差較大時,一般應施工重、高部分,后施工輕、低部分。

篇3:二次結構砌筑安全隱患分析措施

臨近年底,太合公館主體已經趨于完工,即將進入二次結構砌筑工序,如今一、三、五標段已經開始進入前期準備階段,二次結構垂直運輸采用施工電梯。墻體材料為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砂漿為水泥砂漿。二次砌筑工程在懸挑外腳手架拆除后,進行組織施工。而此時一些新的安全隱患和問題也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如何在下一步施工中確保安全文明施工,自己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安全隱患及分析

1、機械設備

加氣塊的運輸采用施工電梯垂直運輸,砂漿攪拌使用攪拌機,在電梯安裝、使用和攪拌機過程中存在高空墜落和機械傷人的安全隱患。

2、四口五臨邊

二次結構施工時需要對原有防護設施進行階段性的拆除存在高空墜落的安全隱患,砌筑施工時,施工層預留洞口、電梯口、樓梯口等存在臨邊防護安全隱患。

3、高空作業

在砌筑臨邊墻和電梯井時,由于外架已拆除,施工過程中存在高空墜落的安全隱患。

4、施工用電

隨著二次結構的進行,用電設備也逐漸增多,易造成私拉亂扯的現象,存在漏電觸電的隱患。

二、安全防護措施

1、管理措施

(1)、技術負責人、安全員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專項安全交底,對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做以明示,并明確措施。

(2)、嚴格認真學習砌筑作業安全技術規范,杜絕野蠻施工。

(3)、嚴禁施工層嘻戲、打鬧、灑后上崗和從高處向下拋擲物塊,以避免造成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

(4)、每天進行班前安全活動,明確當日工作目標,并進一步強調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和防范措施,增強安全意識,保證安全施工。

(5)、機械設備定人、定崗、定責,無關人員嚴禁操作。

(6)、工完場地清,特別是馬上進入冬季,作業面嚴禁存有積水。

(7)、施工層作業人員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違者清除現場。

(8)、二次結構砌筑時,各層臨邊防護搭設到位,逐層檢查,對電梯口、樓梯口、預留洞口、施工電梯口等重點部位檢查,建立安全檢查臺賬。

(9)、施工用電專人負責,非電工不得操作。

(10)、嚴禁用拋擲方法傳遞材料和工具,如用人工傳遞時,應穩遞穩接,上下操作人員站立位置應錯開。

(11)、監理部、工程部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對違章作業的堅決制止,對于屢次不改者按照管理細則進行相關處罰。

2、技術措施

(1)、加氣塊的運輸采用施工電梯垂直運輸,施工電梯必須具備合格證,安裝時編寫施工方案,并嚴格按照方案實施,安裝人員必須具備相關資質,安裝完畢后由專業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定期維護保養。嚴禁超負荷使用。

(2)砂漿攪拌使用的攪拌機,每日使用前需進行檢查,確認無任何問題后方可使用,維護保養時應設立警戒標示,并有專人看管電源。

(3)、砌筑施工時,隨砌筑隨拆除臨邊防護,施工完畢后應立即恢復。無人施工的臨邊洞口,不得拆除臨邊防護。

(4)、施工用電纜、電氣線路有可靠接地,漏電保護裝置安全有效,用電時應做到一機、一閘、一保險、配電箱應有門鎖及防雨措施。

(5)、電工定期對線路、開關設備進行檢修,以便及時發現隱患,及時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漏電開關應經常檢查漏保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6)、墻身砌體高度超過1.2m時,應搭設腳手架,腳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的荷載,同一腳手板上的操作人員不得超過2人。超過2m高空作業時,施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施工現場嚴禁打鬧。

(7)、樓內施工垃圾不得下投,必須采用容器下運到指定地點;并在樓層內設立臨時廁所,保持施工現場的整潔。

(8)、盡量避免交叉作業,如不可避免時,在安全措施、防護到位后方可施工。

進入室內施工后,人員的安全意識可能會有一定的放松,安全工作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僥幸,所以在這個時期,作為我們更應該加大檢查力度,及早的發現隱患,把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確保二次結構砌筑的安全文明有序進行,認真抓好2013年最后兩個月的安全工作,為全年的安全文明施工畫上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