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傳動結構崗位職責傳動結構職責任職要求

傳動結構崗位職責傳動結構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4 閱讀 8527

傳動結構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熟悉各種標準件、馬達選型;2、做過非標設備,電子行業(手機行業)尤佳;3、熟悉自動化設備結構設計及材料選用,做設備方案及報價;4、機械理論較為扎實,熟練應用機械結構和傳動,對需用材料有應用經驗、獨立完成設備開發和調試;5、熟練使用solidworks.CAD.Office等辦公軟件;6、責任心強、工作積極主動,能承受一定的壓力。

任職要求:3C行業設備經驗優先,3年以上設備經驗

篇2:傳動設備的安全防護知識規范

機械設備的運轉靠動力,動力的傳送要依靠傳動機構,傳動機構的主要方式有:齒輪嚙合傳動機構、皮帶傳動機構、聯軸器傳動機構等。由于這些機構高速運轉著,人體的某一部分如果接觸就有可能被卷入而造成不幸事故,因而傳動設備的防護問題就成為機械設備的重要安全課題。本文就機械設備的危險部位、傳動設備防護裝置的設置和要求作一些粗淺的介紹。

一、常用機械設備的主要危險部位:

生產中常用的主要設備有皮帶運輸機、壓力機、破碎機、攪拌機、車床、鉆床等,這些設備通常都要靠一個或多個傳動機構進行運動,在運動過程中都會出現危險部位。這些危險部位的表現形式主要有:

1、旋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間的咬合處是危險部位,如動力傳送皮帶和皮帶輪,鏈條和鏈輪,齒條和齒輪等。

2、旋轉的軸,包括連接器、心軸、卡盤、絲杠、圓形心軸和桿等。

3、旋轉的凸塊和孔處,如風扇葉、凸輪、飛輪等。

4、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如齒輪、軋鋼機、混合軸、圓輥機等。

5、旋轉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處,如輻條手輪、機床床身、攪拌機等。

6、接近類型,如鍛錘的錘體、動力壓力機的滑枕等。

7、通過類型,如金屬刨床的工作臺及其床身、剪切機的刀刃等。

8、單向滑動,如帶鋸邊緣的齒、砂輪機輪緣等。

9、旋轉部件與滑動之間的危險,如平板印刷機面上的機構等。

上述危險部位如果不加以防護,人員操作時就有可能發生絞繞、碾壓、碰撞、擠壓、切割、沖擊、卷入、剪切、刺戳等機械傷害事故。

二、常用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措施:

為了保證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行和操作人員的安全,在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問題上,所采取的安全技術措施一般可分為直接、間接和指導性三類。

1、直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設計機器時,考慮消除機械本身的不安全因素,使人們難以接近機器的危險部位,實現機械的本質安全。

2、間接安全技術措施是在機械設備上采用和安裝各種安全有效的防護裝置,消除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不安全因素。

3、指導性安全技術措施是制定機器安裝、使用、維修的安全規定及設置標志,以提示或指導操作程序,從而保證安全作業。

綜上所述,機械危害風險的大小取決于機器的類型、用途、本質化安全防護功能高低,使用方法和人員的知識、技能、工作態度;同時,還與人們對危險的認識程度和所采取的避免危險的技能有關。判斷什么是危險和什么時候會發生危險的能力,是崗位操作人員十分重要的知識技能。

三、傳動設備的安全防護:

1、嚙合傳動的防護。嚙合傳動機構必須裝置全封閉型防護裝置,機器外部絕不允許有裸露的嚙合齒輪,不管嚙合齒輪處在何種位置,因為即使嚙合齒輪處在操作工人不常到的地方,但工人在維護保養機器時有可能與其接觸而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在設計和制造機器時,應盡量將齒輪裝入機座內,而不使其外露。對于一些老設備,如發現嚙合齒輪外露,就必須進行改造,加上防護罩。齒輪傳動機構沒有防護罩不得使用。

防護罩的材料可用鋼板或有金屬支架的鐵絲網。防護裝置必須安裝牢固,并保證在機器運行中不發生振動;要求裝置合理,防護罩的外殼與傳動機構的外形相符,同時要便于開啟、便于機器的維護保養,即要求能方便地打開和關閉。為了引起工人的注意,防護罩內壁應涂成紅色,最好裝電氣連鎖,使得防護裝置在開啟的情況下機器停止運轉。另外,防護罩殼體本身不應有尖角和銳利部分,并盡量使之既不影響機器的美觀,又起到安全作用。

2、皮帶傳動的防護。皮帶傳動機構傳動平穩,噪音小,結構簡單,維護方便,廣泛應用于機械傳動中。但是,由于皮帶摩擦后易產生靜電放電現象,故其不能用于容易發生燃燒和爆炸的場所。

皮帶傳動機構的危險部分是:皮帶接頭處和皮帶進入皮帶輪的地方,因此要加以防護。

皮帶防護罩與皮帶的距離不能小于50mm,設計要合理,不影響機器的運行。一般傳動機構離地面2m以下,要設防護罩。但在下列3種情況下,即使在2m以上也應加以防護;皮帶輪之間的距離在3m以上;皮帶寬度在15cm以上;皮帶回轉的速度在9m/min以上。這樣萬一皮帶斷裂時,也不至于落下傷人。

皮帶的接頭一定要牢固可靠。安裝皮帶時要做到松緊適宜。皮帶傳動機構的防護可采用將皮帶全部遮蓋起來的方法,或采用防護欄桿防護。

3、聯軸器傳動的防護。聯軸器上突出的螺釘、銷、鍵等均可能給工人帶來傷害,因此,對聯軸器的安全要求是其上沒有突出的部分,也就是采用安全聯軸器。軸上的鍵及固定螺釘,一般應采用沉頭螺釘,使之不突出軸面;但這樣并沒有徹底排除隱患,根本的辦法就是加設防護罩,最常見的是Ω型防護罩。

四、傳動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的一般要求:

1、安全防護裝置應結構簡單、布局合理,不得有銳利的邊緣和突緣。

2、安全防護裝置應具有足夠的可靠性,在規定的壽命期限內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耐腐蝕性、抗疲勞性,以確保安全。

3、安全防護裝置應與設備運轉連鎖,保證安全防護裝置未起作用之前,設備不能運轉;安全防護罩、屏、欄的材料,及其至運轉部件的距離,應符合安全規定。

4、光電式、感應式等安全防護裝置應設置自身出現故障的報警裝置。

5、緊急停車開關應保證瞬時動作時能終止設備的一切運動。對有慣性運動的設備,緊急停車開關應與制動器或離合器連鎖,以保證迅速終止運行。

6、緊急停車開關的形狀應區別于一般開關,顏色為紅色。

7、緊急停車開關的布置應保證操作人員易于觸及,且不發生危險。

8、設備由緊急停車開關停止運行后,必須按啟動順序重新啟動才能重新運轉。

五、通用機械安全設施、安全裝置和安全防護罩、網的技術要求:

1.設置、設計安全設施、安全裝置考慮的因素

1)設置安全設施、安全裝置考慮的因素

在無法使用設計來做到本質安全時,為了消除危險,要使用安全裝置。設置安全裝置,要考慮四方面的因素:

⑴強度、剛度和耐久性。

⑵對機器可靠性的影響,例如固體的安全裝置有可能使機器過熱。

⑶可視性(從操作及安全的角度來看,有可能需要機器的危險部位有良好的可見性)。

⑷對其他危險的控制,例如選擇特殊的材料來控制噪聲的總量。

2)設計安全設施、安全裝置考慮的因素

設計安全裝置時,要把人的因素考慮在內。疲勞是導致事故的一個重要因素,設計者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使人的疲勞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⑴正確地布置各種控制操作裝置。

⑵正確地選擇工作平臺的位置及高度。

⑶提供座椅。

⑷出入作業地點要方便。

2.對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罩、網的技術要求

1)對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罩的技術要求

⑴只要操作工可能觸及到的活動部件,在防護罩沒閉合前,活動部件就不能運轉。

⑵采用固定防護罩時,操作工觸及不到運轉中的活動部件。

⑶防護罩與活動部件間有足夠的間隙,避免防護罩和活動部件之間的任何接觸。

⑷防護罩應牢固地固定在設備或基礎上,拆卸、調節時必須使用工具。這樣不僅能避免工件飛出時出現的沖擊力,而且還能通過拆卸防護罩時的動作過程,延長檢修、維護人員對該機停電停機安全確認的時間。

⑸開啟式防護罩打開時或一部分失靈時,應使活動部件不能運轉或運轉中的部件停止運動。

⑹使用的防護罩不允許給生產場所帶來新的危險。

⑺不影響操作。在正常操作時不需要拆卸防護罩。

⑻防護罩必須堅固可靠,以避免與活動部件接觸造成損壞和工件飛脫造成傷害。

⑼一般防護罩不準腳踏和站立;必須作平臺或階梯時,應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

2)對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網的技術要求

防護罩應盡量采用封閉結構;當現場需要采用網狀結構時,應滿足GB8196—1987《機械設備防護罩安全要求》對不同網眼開口尺寸的安全距離(防護罩外緣與危險區域——人體進入后,可能引起致傷危險的空間區域)間的直線距離的規定,見表。

不同網眼開口尺寸的安全距離mm

防護人體通過部位

網眼開口寬度

(直徑及邊長或橢圓形孔短軸尺寸)

安全距離

手指尖

<6.5

≥35

手指

<12.5

≥92

手掌(不含第一掌指關節)

<20

≥135

上肢

<47

≥460

足尖

<67(罩底部與所站面間隙)

150

篇3:液壓傳動使用安全要求

1.液壓油必須用符合原廠說明書規定的品種、標號。如代用時,其各項性能必須與原品種、標號相同或接近,不得隨意代用,也不得以兩種不同品種的液壓油摻和使用。

2.必須保證液壓油和液壓系統的清潔,不得有灰塵、水分、金屬屑和銹蝕物等雜質,油箱內的油量應保持正常油面。換油時應徹底清洗液壓系統,加人的新油必須過濾。盛裝液壓油的容器必須保持清潔,容器內壁不得涂刷油漆。

3.液壓油管接頭應牢固避震,軟管應無急彎或扭曲,不得與其他管道或物件相碰和摩擦。

4.液壓油泵的出入口和旋轉方向應與標牌一致,拆裝聯軸器時不得敲打泵軸。

5.液壓缸的軟管連接不得松弛,各部閥的出入口不得裝反。法蘭螺絲按規定方向按規定扭力擰緊,液壓缸密封圈松緊應適度。

6.經大修的液壓系統應按《建筑機械技術試驗規程》進行試驗。

7.在低溫或嚴寒地帶啟動油泵時,可用加熱器提高油溫,待運轉靈活后再開始作業。液壓油的工作溫度應在30~60℃的范圍內,最高不得超過80℃。

8.在油泵起動和停止時,應使溢流閥卸荷。溢流閥的調整壓力不得超過液壓系統的最高壓力。

9.液壓系統各部連接必須密封可靠,無滲漏。聯鎖裝置必須校準。

10.當開啟放氣閥或檢查高壓系統泄漏時,不得面對噴射口的方向。

11.高壓系統發生微小或局部噴泄時,應即卸荷檢修。不得用手去檢查或堵擋噴泄。

12.蓄能器注入氣體后,各部分不得拆開或松動螺絲。在拆蓄能器封蓋之前,必須先放盡器內氣體,確認無壓力后方可拆開。

13.液壓系統發生故障或事故時,必須卸荷后方可檢查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