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HSE培訓管理辦法

HSE培訓管理辦法

2024-07-24 閱讀 8381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HSE培訓管理辦法

第一章

第一條為規范油田公司HSE培訓管理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HSE培訓管理規范》(Q/SY1234-2009)和《HSE培訓管理辦法》(人事〔2009〕35號)等要求,結合油田公司加強員工HSE培訓工作的要求和生產經營實際需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HSE培訓須立足崗位、滿足需求、全員參與、形式多樣,實行統一規劃、分級實施、分類指導的原則。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各單位HSE培訓管理。

第二章

職責

第四條各級負責人是HSE培訓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應采取多種措施保障培訓資源,建立培訓管理制度,落實培訓實施計劃,確保HSE培訓有效實施。

第五條人事(勞資)部門作為HSE培訓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年度HSE培訓計劃,協調培訓資源,并會同HSE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培訓。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第六條HSE主管部門協助不同崗位HSE培訓需求識別,編制HSE培訓大綱,對HSE培訓的實施提供咨詢、支持和審核。

第七條直線領導負責下屬員工培訓需求的識別與更新、培訓計劃的編制與實施、培訓效果的評價與跟蹤。

第八條員工接受崗位HSE培訓,并提出改進建議。

第三章需求分析

第九條HSE培訓首先要做好需求分析,其需求分析應考慮但不限于以下因素:-崗位基本技能要求;

-崗位風險;

-HSE管理規范、程序等;

-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人員、工藝和設備變更;

-HSE審核結果;

-業績考核結果;

-崗位能力評估的結果;

-事故和意外事件的教訓;

3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應急演練與應急響應的總結;

-HSE業績表現分析與改進機會;

-公司HSE方針、目標、指標;

-再培訓等等。

第十條直線領導負責下屬員工培訓需求的識別與維護,應就培訓需求與員工進行溝通,使其清楚地了解崗位要求的HSE能力及自己的知識、能力與崗位要求之間的差距。

第十一條各單位應根據崗位風險和任職要求,分層次編制崗位HSE培訓需求矩陣。包括崗位名稱、培訓內容、掌握程度、培訓周期、培訓方式等主要內容。管理層HSE培訓需求矩陣參見附件1。

第十二條每年應對崗位HSE培訓需求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更新培訓需求矩陣,并與下屬員工溝通。當組織機構、經營規模、經營性質和崗位職責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評估崗位HSE培訓需求,更新培訓需求矩陣。

第四章計劃編制

第十三條各級直線領導依據單位培訓需求矩陣及對下屬的期望,結合員工現有能力,負責組織制定其下屬員工的個人培訓計劃。個人HSE培訓計劃及記錄參見附件2。

4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第十四條培訓計劃優先考慮在崗培訓,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發揮直線領導、基層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及資深員工在HSE培訓中的作用。

第五章組織實施

第十五條培訓實施者可以是企業最高管理者、員工的直線領導、HSE專職人員、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資深的員工和專職教師,還可以是聘請的外部資深專家。

第十六條HSE培訓的方式應以崗位培訓為主、脫產培訓為輔,主要包括典型課堂培訓、強化課堂培訓、各種會議、專題討論、崗位實際練習、網絡培訓等。

第十七條培訓內容以國家有關安全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集團公司和油田公司HSE管理理念、HSE管理制度、程序文件、操作規程等為主。

篇2:HSE培訓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油田公司HSE培訓管理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HSE培訓管理規范》(Q/SY1234-2009)和《HSE培訓管理辦法》(人事〔2009〕35號)等要求,結合油田公司加強員工HSE培訓工作的要求和生產經營實際需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HSE培訓須立足崗位、滿足需求、全員參與、形式多樣,實行統一規劃、分級實施、分類指導的原則。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各單位HSE培訓管理。

第二章?職責

第四條各級負責人是HSE培訓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應采取多種措施保障培訓資源,建立培訓管理制度,落實培訓實施計劃,確保HSE培訓有效實施。

第五條人事(勞資)部門作為HSE培訓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年度HSE培訓計劃,協調培訓資源,并會同HSE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培訓。

第六條HSE主管部門協助不同崗位HSE培訓需求識別,編制HSE培訓大綱,對HSE培訓的實施提供咨詢、支持和審核。

第七條直線領導負責下屬員工培訓需求的識別與更新、培訓計劃的編制與實施、培訓效果的評價與跟蹤。

第八條員工接受崗位HSE培訓,并提出改進建議。

第三章需求分析

第九條HSE培訓首先要做好需求分析,其需求分析應考慮但不限于以下因素:

-崗位基本技能要求;

-崗位風險;

-HSE管理規范、程序等;

-相關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人員、工藝和設備變更;

-HSE審核結果;

-業績考核結果;

-崗位能力評估的結果;

-事故和意外事件的教訓;

-應急演練與應急響應的總結;

-HSE業績表現分析與改進機會;

-公司HSE方針、目標、指標;

-再培訓等等。

第十條直線領導負責下屬員工培訓需求的識別與維護,應就培訓需求與員工進行溝通,使其清楚地了解崗位要求的HSE能力及自己的知識、能力與崗位要求之間的差距。

第十一條各單位應根據崗位風險和任職要求,分層次編制崗位HSE培訓需求矩陣。包括崗位名稱、培訓內容、掌握程度、培訓周期、培訓方式等主要內容。管理層HSE培訓需求矩陣參見附件1。

第十二條每年應對崗位HSE培訓需求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更新培訓需求矩陣,并與下屬員工溝通。當組織機構、經營規模、經營性質和崗位職責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評估崗位HSE培訓需求,更新培訓需求矩陣。

第四章計劃編制

第十三條各級直線領導依據單位培訓需求矩陣及對下屬的期望,結合員工現有能力,負責組織制定其下屬員工的個人培訓計劃。個人HSE培訓計劃及記錄參見附件2。

第十四條培訓計劃優先考慮在崗培訓,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發揮直線領導、基層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及資深員工在HSE培訓中的作用。

第五章組織實施

第十五條培訓實施者可以是企業最高管理者、員工的直線領導、HSE專職人員、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資深的員工和專職教師,還可以是聘請的外部資深專家。

第十六條HSE培訓的方式應以崗位培訓為主、脫產培訓為輔,主要包括典型課堂培訓、強化課堂培訓、各種會議、專題討論、崗位實際練習、網絡培訓等。

第十七條培訓內容以國家有關安全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集團公司和油田公司HSE管理理念、HSE管理制度、程序文件、操作規程等為主。

第十八條崗位員工必須接受單位內部組織,且與所從事業務相關的HSE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長慶油田公司員工安全上崗證》,并定期進行復審再培訓。《員工安全上崗證》取證、復審培訓具體執行《長慶油田分公司員工安全上崗證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均須接受具有HSE培訓資質的機構組織的HSE培訓,并持證上崗。

(一)主要負責人:首次培訓時間不得少于32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

(二)安全管理人員:首次培訓時間不得少于48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得少于16學時。

(三)特種作業人員:各單位根據生產需要,組織特種作業人員取證培訓,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后,方準從事特種作業。

特種作業操作證每3年復審1次;特種作業人員在操作證有效期內,連續從事本工種10年以上,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經原考核發證機關或者從業所在地考核發證機關同意,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復審時間可以延長至每6年1次。

(四)

第二十條HSE體系審核員、HSE培訓師均須接受具有HSE培訓資質的機構組織的HSE培訓,并持證上崗。

(一)HSE體系審核員:取證培訓時間為48學時,每三年應進行一次再培訓,不少于40學時。

(二)HSE培訓師:取證培訓時間為48學時,每年應進行一次再培訓,不少于24學時。

(三)HSE培訓師分為課堂講授培訓師和在崗輔導培訓師,課堂講授培訓師由公司安全環保處組織認定,在崗輔導培訓師由直線領導認定。

第二十一條以下員工應按照需求,參加企業組織的各類HSE培訓。

(一)新入廠員工,應經過廠、車間(隊)、班組三級入廠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72學時,每年接受再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20學時。

(二)工種調換、轉崗、脫崗3個月以后重新上崗的員工,應重新進行車間級和班組級的安全培訓。

(三)實施新工藝、新技術或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時,相關員工應重新進行針對性的安全及技術培訓。

(四)臨時勞務工、實習員工、外來人員以及其它臨時進入單位的工作人員,應根據需要實施安全教育培訓。

(五)新聘用(任)的管理人員、領導干部,須接受相應的HSE培訓。

(六)其他人員,也應按需要接受相應的HSE培訓。

第二十二條一般情況下,員工的HSE培訓計劃不得隨意取消(受培訓員工的工作性質發生改變除外)。如果因某種客觀原因不能按原計劃執行時,直線領導應與組織培訓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及時調整培訓計劃。

第二十三條培訓實施者應全過程跟蹤培訓的實施,及時獲取培訓效果的反饋,根據反饋的結果,提出適當的改進措施,如調整培訓師、培訓內容或培訓方式。

第二十四條培訓實施過程中,培訓實施者應將學員的參與程度、過程評價及時反饋給學員,鼓勵學員積極完成培訓課程。

第六章?培訓考核

第二十五條培訓實施者應對被培訓者進行考核。根據不同的培訓方式,可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筆試;

-實際操作考核;

-面試或口頭提問;

-技能演示;

-網上答題等。

第二十六條培訓實施者應記錄培訓考核結果,筆試和技能演示需保留相應的考試內容和過程記錄。

第二十七條各單位應建立HSE培訓獎懲機制,對HSE培訓優秀組織單位和人員實施表彰、獎勵。

第二十八條HSE培訓應作為員工晉級和單位評先進等的條件之一。

第二十九條對未能認真履行培訓職責的,給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發生重大責任事故的,依據相關規定,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責任。

第七章?效果評估

第三十條由安全環保處、人事處、勞動工資處等相關部門負責培訓班整體培訓效果評估。

第三十一條直線領導負責員工培訓效果的評估、跟蹤與反饋。直線領導在學員參加培訓后3個月內,通過觀察日常工作的溝通評估培訓效果。

學員培訓效果評估表參見附件3。

第三十二條培訓效果評估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學員的HSE意識和能力是否提高及提高的程度;

-HSE管理規范、程序和操作規程是否得到有效執行;

-培訓課程的設置(包括培訓方法、培訓內容、培訓師等)是否滿足學員的實際需要。

課程滿意度調查表參見附件4。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由安全環保處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HSE項目教育及培訓管理規定

1目的

為規范項目建設期間的HSE教育及培訓管理工作,提高參建人員安全素質,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減少職業危害和環境污染,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內蒙古滿世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煤化工項目建設時期的業主、監理、承包商人員的HSE教育及培訓管理。

3職責

3.1業主

3.1.1項目HSE管理部門負責業主人員HSE教育和施工現場所有入場人員的一級HSE教育、培訓并辦理入場證,并形成“項目HSE教育、培訓統計記錄”。

3.1.2項目HSE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檢查監理單位、EPCM、EPC承包商的HSE教育及培訓工作。

3.1.3項目其他部門(或項目組)負責到業主來訪的貴賓或臨時辦事人員進出現場時的HSE教育、臨時出入證的辦理、陪同人員的安排,并按要求提供備用的個人勞動防護用品。

3.2監理單位、EPC及EPCM承包商

3.2.1建立健全HSE教育制度,對本單位人員開展HSE教育工作,形成并保存其教育培訓記錄。

3.2.2監督檢查承包商的HSE教育培訓工作。

3.3EPC承包商

3.3.1建立健全HSE教育制度,對本單位人員開展二級HSE教育工作,并保存其教育培訓記錄。記錄應用格式參見業主HSE部的“項目HSE教育、培訓統計記錄”設計。

3.3.2對施工承包商進行二級HSE教育和專項安全教育,并保存其記錄。

3.3.3監督檢查施工承包商的三級HSE教育培訓和班組安全活動工作。

3.4施工(分)承包商

3.4.1建立健全HSE教育制度,對本單位人員開展三級HSE教育工作和專項安全教育,并保存其記錄。記錄應用格式參見業主HSE部的“項目HSE教育、培訓統計記錄”設計。

3.4.2制訂班組班前安全例會制度,落實、檢查實施狀況和效果,形成并保存記錄。

4教育內容

4.1入場HSE教育

4.1.1一級HSE教育培訓的主要內容:

(1)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

(2)項目HSE管理規定;

(3)施工現場主要危害因素及注意事項;

(4)勞動保護用品使用的特殊要求;

(5)職業衛生、特種作業安全、重要作業活動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6)典型事故案例及其它等。

4.1.2二級HSE教育培訓主要內容:

(1)業主及總承包商HSE管理制度;

(2)勞動保護用品使用的基本要求;

(3)特種作業安全教育、作業活動的安全技術要求和措施;

(4)專項(專業、季節性)安全教育、事故案例及其他等。

4.1.3三級HSE教育培訓主要內容:

(1)施工承包商HSE管理制度;

(2)勞動保護用品使用;

(3)特種作業安全教育;

(4)作業活動的安全技術要求和措施;

(5)專項(專業、季節性)安全教育、技術交底、應急預案、事故案例及其它等。

4.1.4其它要求:

(1)所有入場的人員都必須先接受聘用單位的入職安全三級教育培訓后方可接受由滿世能源化工項目HSE管理部門組織的入場一級培訓教育,并簽訂“個人HSE承諾書”,在辦理完出入證后方可進入現場。

(2)承包商對所管轄的所有人員必須進行作業前的二級HSE教育,督促施工承包商完成三級HSE教育,否則嚴禁上崗作業。

4.2其它安全教育培訓

4.2.1施工作業班組必須建立每日班前例會制度,在布置施工任務的同時,必須對作業的危險源和防范措施對作業人員予以明示,并做好記錄。承包商各班組每日作業前必須進行作業安全分析并填寫“每日作業安全卡”,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簽名確認,承包商的現場生產主管和安全監督人員負責監督檢查各工作點的每日作業安全卡并簽名確認。

4.2.2各單位必須按《項目HSE宣傳與警示管理規定》要求,在工程明顯處設置HSE標語、警示標志、宣傳圖畫等,對作業人員進行HSE宣傳教育。

4.2.3各單位應組織員工進行緊急救護和應急預案的培訓,做好記錄,必要時組織對應急預案的演練,使員工掌握急救和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4.2.4參與工程建設的任何一方發生事故后都應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員工進行事故現場HSE教育,認真吸取事故教訓,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4.2.5參建各方在組織安全檢查時,發現人員違章后,應組織進行違章再教育,因此延誤工期的損失由違章人員所在單位負責,該項教育主要由各級承包商組織實施。

5記錄要求

5.1記錄控制

執行本規定HSE管理部門發生、接收的記錄控制執行《文件與記錄控制程序》及本規定的要求。

5.2記錄編號

執行本規定發生的“個人HSE承諾書”不要求編號;“項目HSE教育、培訓統計記錄”編號執行《文件與記錄控制程序》規定的項目編號規則。

5.3記錄保存

項目建設期間,執行本規定項目HSE管理部門發生、接收的記錄保存在本部門。項目建設結束后,“個人HSE承諾書”和“項目HSE教育、培訓統計記錄”可由HSE管理部門適時處置。

6相關文件

《項目HSE宣傳與警示管理規定》;

《文件與記錄控制程序》。

7附件

“個人HSE承諾書”。

8附表

“項目HSE教育、培訓統計記錄”。

“每日作業安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