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儲罐安全操作規程

儲罐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8226

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用儲罐的結構及儲存物料的化學性質及防護急救常識。

進料之前必須做如下檢查:

1、閥門是否完好,開或閉是否正確;

2、液位計及防護套是否完好或液位顯示是否正確、靈敏可靠;防止液位計不準造成的假液位指示;

3、打料泵的電器開關是否完好,靈敏可靠;

4、如果采用壓縮氣體進行壓料則檢查壓力表是否靈敏可靠。

5、每次進料之前必須與有關部門和人員取得聯系,并應配合操作。

6、當進行有腐蝕物料、有毒物料的打壓操作時應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尤其要保護眼睛,且防止物料進入口腔、觸及皮膚,并應站在安全地方觀察液位,最大裝載負荷不得超過其容積的85%。

7、儲罐中所儲存的物料為易燃易爆時,開關閥門所用扳手應為銅或合金材質制品,不準用鐵器敲打。

8、采用壓料,壓料時應嚴格控制其壓力不得超過規定壓力,壓料完畢應謹慎地開啟放空閥。

9、儲罐及其安全附件必須定期進行檢修,校驗。壓力表每半年至少校驗一次,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

10、儲罐檢修前必須將其內物料清理干凈,同時嚴格遵守《安全檢修制度》中有關規定并辦理“進入容器作業證”方可檢修。

篇2:空氣壓縮機儲罐安全操作規程

空氣壓縮機及儲罐的安全操作規程

1、開機前檢查及操作

1.1檢查壓縮機潤滑油是否加滿到曲軸箱加油孔螺塞油尺刻度的位置。用手撥動壓縮機皮帶幾圈,應無異常。

1.2手動排放空氣壓縮機、油氣水分離器及儲氣罐的冷凝水。并旋緊所有螺塞。

1.3檢查空氣壓縮系統上管路閥門是否打開。并移走機器上的所有雜物。

2、開機運行

2.1當兩臺壓縮機主機需同時運轉時,分別接通電源,各自起動的時間應相差30秒,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電網波動。

2.2當兩臺壓縮機主機不同時啟動時,第二臺主機啟動應在第一臺主機在卸荷狀態下啟動。

2.3檢查壓縮機的級間壓力和中體壓力,級間壓力應為0.175―0.25Mpa,中體壓力為0.07―0.21Mpa,如壓力不在此范圍之內應更換配件。

2.4待無熱再生干燥器的空氣壓力至0.4―0.6Mpa后,接通無熱再生干燥電源進行干燥處理。

3、關機:把空氣壓縮機電源切斷后,再切斷無熱再生干燥電源。

4、維護保養

4.1壓縮機潤滑油應根據油質變化進行檢查更換。

4.2空壓機每運轉200小時后,應打開消聲濾清器上蓋取出濾芯,清除污物,進行保養,每1000小時更換一次濾芯,油運行3500小時更換新油。油濾清器在3500小時后更換新。

4.3油氣水分離器每班至少排放上、下罐分離水2次。

4.4當油、氣、水分離器以及精密過濾的壓差表指示位置,進入淡紅區時,應及時清洗或更換濾芯。

5、注意事項

5.1在設備運轉過程中,如出現異常聲音,應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檢查,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開機。

5.2壓縮機系統在工作或有壓力的情況下不得進行拆卸及修理。

篇3:儲罐計量槽安全操作規程

一、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所用儲罐(計量槽)的結構及儲存物料的化學性質及防護急救常識。

二、進料之前必須做如下檢查:

1、閥門是否完好,開或閉是否正確;

2、液位計及防護套是否完好或液位顯示是否正確、靈敏可靠;防止液位計不準造成的假液位指示;

3、打料泵的電器開關是否完好,靈敏可靠;

4、如果采用壓縮氣體進行壓料則檢查壓力表是否靈敏可靠。

三、每次進料之前必須與有關部門和人員取得聯系,并應配合操作。

四、當進行有腐蝕物料、有毒物料的打壓操作時應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品,尤其要保護眼睛,且防止物料進入口腔、觸及皮膚,并應站在安全地方觀察液位,最大裝載負荷不得超過其容積的85%。

五、儲罐(計量槽)中所儲存的物料為易燃易爆時,開關閥門所用扳手應為銅或合金材質制品,不準用鐵器敲打。

六、采用壓料,壓料時應嚴格控制其壓力不得超過規定壓力,壓料完畢應謹慎地開啟放空閥。

七、儲罐(計量槽)及其安全附件必須定期進行檢修,校驗。壓力表每半年至少校驗一次,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

八、儲罐(計量槽)檢修前必須將其內物料清理干凈,同時嚴格遵守《安全檢修制度》中有關規定并辦理“進入容器作業證”方可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