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軟水處理設備(電滲析器)操作規程及保養

軟水處理設備(電滲析器)操作規程及保養

2024-07-24 閱讀 3114

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方準進行操作,操作者應熟悉本機的性能、結構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檢查電源接線、電源相、穩壓水泵、酸泵、極水泵、電滲析器、計量儀表等是否正常。

3.檢查各水池水位及池中是否有硬質雜物落進,檢查各閥門的啟閉狀態是否正確,對管路系統進行沖洗,防止鐵質物、泥沙等帶進電滲析器中。

4.關閉電滲析進水總閥及流量計前的濃、淡、極水的進水閥門,打開濃、淡、極水管或電滲析本體的排氣閥。

5.開啟穩壓水泵入口閥門、電滲析器濃、淡水排污閥門和極水泵入口閥門。當極水確定為密閉循環時,應開啟極水箱回水總閥門和每臺電滲析器的極水出口閥門。

6.當穩壓水箱水位高于1米時,打開水泵回流閥,開啟穩壓水泵,緩慢開啟出口閥門。

7.啟動極水泵,開啟水泵出口閥門.

8.緩慢開啟濃、淡水倒進水閥門,注意始終保持極水壓力與波、淡水壓力相適應,并使極水壓力低于濃、淡水壓力0.01MPa~0.02MPa,當濃、淡、極水壓力升到0.05MPa~O.1MPa且穩定到一定流量時,待空氣排盡后,關閉排氣閥。

9.在流量和壓力穩定的情況下,合上硅整流直流倒向開關,控硅整流“啟動”按鈕,順時針轉動“調壓旋鈕”,使電壓緩慢升至與預定流量相適應的電壓范圍。

10.當淡水水質合格后,開啟淡水回收閥門,關閉淡水排污閥門,開始正常運行。

11.電滲析開始運行時,要先通水后供電,停止運行時,要先斷電后停水,嚴禁停水不停電。

12.開始和停止運行時,要盡量做到同時開啟和關閉淡水、濃水和極水的閥門,以免水壓突然變化產生水錘現象(水壓沖擊)。

13.嚴格控制電滲析器在極限電流下運行。

14.電滲析器運行的最大承受壓力不得超過0.3MPa.

15.運行中,不得用手或身體接觸電滲析膜堆,防止觸電。

16.膜堆上禁止放置金屬物件,以防產生短路。

17.當電滲析停水時,應交替著慢慢關閉濃、淡、極水進水閥門,嚴禁猛關或只關濃水、不關淡水或只關濃、淡水而不關極水。如果有兩臺以上電滲析器同時運行,當停止其中一臺時,還應照顧到其他電滲析器的壓力和流量變化。

18.當停止電滲析運行時,先全開淡水倒排污閥門,再關閉回收水閥門。

19.水泵停用前,先緩慢關閉電滲析器進水總閥,同時交替緩慢關閉濃、淡、極水進水閥。停泵后將回流閥及時關閉,防止水泵進氣。

20.工作后必須檢查、清掃設備,做好日常保養工作,并將各操作開關置于零位,斷開電源開關,達到整齊、清潔、安全。

日常保養

1.班前

(1)認真聽取交班人員介紹設備運轉情況,查看設備交接班、水質化驗記錄。

(2)檢查電源接線、電源柜、穩壓水泵、酸泵、極水泵、電滲析器、計量儀表等是否正常,三相電壓是否平衡。

(3)檢查各水池水位及地中是否有硬質雜物落進,對管路系統進行沖洗,防止鐵質物、泥沙等帶進電滲析器中。

2.班中

(1)每1~2h檢查、記錄一次電壓、電流、極向、水壓、流量、淡水水質,巡視檢查電滲析器有無漏水滋墊等缺陷,以及配電系統、電機、泵等有無異常。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視水質情況,每2h~8h倒換一次電極極性。

(3)根據原水硬度嚴格控制極限電流。

(4)運行中應維持流量穩定及電壓和電流相適應,并保持極水壓力低于濃、淡水壓力0.01MPa~0.02MPa。

(5)啟動和倒換電極時,升電壓速度要緩慢,避免因電壓升高過快而損壞設備。為此,應控制開電壓時的啟動電流不超過20安培。

3.班后

(1)填寫好各種記錄,認真向接班人員介紹設備運轉情況。

(2)如需停止運行,應在停運前倒換一次電極,通電沖洗10min左右,然后再斷電停運,或停電后通水2min~3min,保持膜面濕潤,并沖掉水流通道內的污物及沉淀。

(3)短期停運時,電滲析器內的水不應放空,以保持膜的濕潤。

(4)將電滲析器準整流電源關閉,并關閉總電源。

(5)清理場地和設備,整理化驗儀器、用品。

定期保養

1.電滲析器運行30天(也可視結垢情況而定)要進行酸洗,酸洗液一般用鹽酸,濃度不超過3%。原水硬度高,可采用正、反兩個方向進酸,分別酸洗。酸洗結束,可投入運行。淡、濃、極水三個系統應同時清洗。如膜上結垢不多時,也可減少膜的清洗次數,單獨清洗電極室。

2.電滲析器運行7~15天,需進行反沖洗,反沖洗由電滲析器出口方向進水,從進口方向排水。

3.電滲析器運行3~6個月,要全部拆卸開,徹底清除水垢和污泥。各水箱及附屬設備也應同時清洗、檢查,其中過濾器1~3個月清洗一次。

4.操作人員要參與定期對電滲析的進、出水進行的水質全分析,并認真記入水質化驗全分析表。

篇2:軟水處理設備電滲析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方準進行操作,操作者應熟悉本機的性能、結構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檢查電源接線、電源相、穩壓水泵、酸泵、極水泵、電滲析器、計量儀表等是否正常。

3.檢查各水池水位及池中是否有硬質雜物落進,檢查各閥門的啟閉狀態是否正確,對管路系統進行沖洗,防止鐵質物、泥沙等帶進電滲析器中。

4.關閉電滲析進水總閥及流量計前的濃、淡、極水的進水閥門,打開濃、淡、極水管或電滲析本體的排氣閥。

5.開啟穩壓水泵入口閥門、電滲析器濃、淡水排污閥門和極水泵入口閥門。當極水確定為密閉循環時,應開啟極水箱回水總閥門和每臺電滲析器的極水出口閥門。

6.當穩壓水箱水位高于1米時,打開水泵回流閥,開啟穩壓水泵,緩慢開啟出口閥門。

7.啟動極水泵,開啟水泵出口閥門.

8.緩慢開啟濃、淡水倒進水閥門,注意始終保持極水壓力與波、淡水壓力相適應,并使極水壓力低于濃、淡水壓力0.01MPa~0.02MPa,當濃、淡、極水壓力升到0.05MPa~O.1MPa且穩定到一定流量時,待空氣排盡后,關閉排氣閥。

9.在流量和壓力穩定的情況下,合上硅整流直流倒向開關,控硅整流“啟動”按鈕,順時針轉動“調壓旋鈕”,使電壓緩慢升至與預定流量相適應的電壓范圍。

10.當淡水水質合格后,開啟淡水回收閥門,關閉淡水排污閥門,開始正常運行。

11.電滲析開始運行時,要先通水后供電,停止運行時,要先斷電后停水,嚴禁停水不停電。

12.開始和停止運行時,要盡量做到同時開啟和關閉淡水、濃水和極水的閥門,以免水壓突然變化產生水錘現象(水壓沖擊)。

13.嚴格控制電滲析器在極限電流下運行。

14.電滲析器運行的最大承受壓力不得超過0.3MPa.

15.運行中,不得用手或身體接觸電滲析膜堆,防止觸電。

16.膜堆上禁止放置金屬物件,以防產生短路。

17.當電滲析停水時,應交替著慢慢關閉濃、淡、極水進水閥門,嚴禁猛關或只關濃水、不關淡水或只關濃、淡水而不關極水。如果有兩臺以上電滲析器同時運行,當停止其中一臺時,還應照顧到其他電滲析器的壓力和流量變化。

18.當停止電滲析運行時,先全開淡水倒排污閥門,再關閉回收水閥門。

19.水泵停用前,先緩慢關閉電滲析器進水總閥,同時交替緩慢關閉濃、淡、極水進水閥。停泵后將回流閥及時關閉,防止水泵進氣。

20.工作后必須檢查、清掃設備,做好日常保養工作,并將各操作開關置于零位,斷開電源開關,達到整齊、清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