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軌道車操作規程
1.軌道車無論是在正線和專用線上行駛或作業,都必須嚴格遵守鐵道部頒布的《鐵路技術管理規程》中的有關規定。
2.軌道車司機應熟悉軌道車構造和性能;熟知《鐵路技術管理規程》中有關行車及信號規則;熟知《軌道車管理規則扎并經考試合格取得駕駛證。
3.使用軌道車時,必須做到定車定人。出車時,司機、副司機必須到齊。隨車工作人員必須坐在軌道車內,禁止坐在前后保險杠上。車未停穩,禁止人員上下,以防人身事故。
4.出車前,檢查散熱器水里,汽油箱油量及發動機潤滑油量是否充足子化油器油門、風門控制機構連接情況是否良好;檢查各操縱拉桿、制動拉桿、閘瓦的磨耗、軌道車和拖車的連接情況等,如拖車帶有排風制動裝置,必須檢查軟管連接器的連接情況。
5.發動機在發動時,啟動電機(即馬達)的每次啟動時間不得超過5-8s,兩次之間間隔不少于30s,三次啟動仍不能發動時,應檢查故障后再啟動,不可長時間使用啟動電機,以免損壞電機和蓄電池。
6.發動機啟動后、先低速運轉,待水溫上升到50-60℃和氣壓上升到0.5MPa以上時方可起步。
7.遇起步打滑時,可在鋼軌上撤砂子,以增加車輪和鋼軌間的摩擦力。
8.帶有前加力擋的軌道車、應避免頻繁操縱手把脫開或合上需要雙傳動時,在出車前就應作好準備,使加力檔嚙合,免得在中途臨時急搖嚙合時因花鍵軸不易對準而嚙合不上。
9.啟動前進行制動試驗,檢查和確認制動系統風壓是否達到規定,截斷塞門和折角塞門是否處于正確關閉位置,試驗時應特別注意緩解時間不大于35s,充風時間不大于45s,制動風壓不小于0.5MPa。
10.起步后,前進方向運行時,應調整百葉窗,使發動機水溫穩定在80-90℃;逆行時,可打開車林外兩側的通風門,關閉前百葉窗,用以調節水溫。冬季冷車起步時由于潤滑油過調,應先用低中速行駛一段路程。
11.換檔時應使用“兩腳離合器”的操作方法。下坡時為了使制動系統有足夠的風量,禁止關閉發動機。在使用制動機制動時,應采用追加制動方式,每次降壓以0.05MPa為宜。運行中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制動,更不要輕易使用緊急制動。
12.為了保證行車安全,應執行司機、副司機之間的“十六”字呼喚應答制:
“徹底
篇2:重型軌道車施工安全考核表模板
1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2通訊信號裝置、安全防護用品、防火用品、主要工具、備品數量齊全、可靠;有關備品鑒定期有效。
3制動器安全可靠,車輛之間的連接牢固。
4嚴禁超長、超重、偏載。
5啟動發動機時必須擰緊手制動。
6動車前,經司機確認由副司機撤除止輪器。在制動保壓狀態下,泄漏每分鐘不得大于20kPa。檢查制動器是否安全、可靠。
7中間站停車超過5分鐘,副司機應下車檢查走行裝置、制動系統狀態和軸箱溫度,并觀察各部有無漏油、漏水、漏風情況。
8在區間被迫停車不能繼續運行時,應立即通知車站值班員,并作到:鳴示一長三短聲的報警信號,并電告兩端車站;立即按規定設好防護,影響鄰線行車時,應立即進行防護;需要救援時,立即通知車站值班員,已求救援后,不得繼續動車。
9停留超過20分鐘在開車前,司機必須進行制動試驗,列車管壓應不低于500kPa。
10運行中本務機嚴禁關閉監控裝置。必須按機車監控裝置所規定的行駛速度駕駛。
11使用逆轉機轉換行駛方向必須在停車后進行。
12下坡道操縱,嚴禁發動機熄火、空擋溜放。
13需要站內停車過夜時,車上應設置雙面紅色燈光防護,并使用手制動,車上應有留守人員,并通知調度。
14電氣化線上使用軌道車時,任何人員嚴禁攀登軌道車車棚頂;裝卸鋼軌、軌枕、長大工具及物料時,只許平移,嚴禁豎立;所有工具不得高抬。
15在封鎖區間或“天窗”時間內必須:指定人員用對講機及手持信號位于車輛運行前端引導,以便及時停車;按規定速度運行。
16停車前,應低速運轉3-5分鐘,使發動機各部均勻冷卻。將制動手柄放在制動位置,換向手柄置“0”位。車輛前后下好止輪器。關閉電源,做好防火工作。
篇3:重型軌道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出車前的準備
1.1司機必須崗前培訓合格。“四證”齊全、有效,方可出乘.
1.2由副司機清點、檢查“通訊信號裝置”、“安全防護用品”、主要工具、備品數量是否齊全、可靠;有關備品鑒定期有效。
2.發動機啟動前的檢查
2.1檢查燃油箱、冷卻水箱的油、水量是否符合規定值。
2.2檢查柴油機油底殼、車軸齒輪軸箱、液力變速箱、空氣壓縮機等部位的液面高度是否達標。
2.3檢查各皮帶輪張緊度是否合適。
2.4檢查各風包及油水分離器的集水和油污是否排凈。
2.5檢查各部連接螺栓是否緊固。
2.6檢查并確各操作手柄在“指定位置”。
3發動機的啟動
3.1打開電源總開關。
3.2啟動發動機時必須擰緊手制動。
3.3連續啟動時間不得超過10s,每次啟動間隔30s,連續三次仍無法啟動應停機檢查。
3.4發動機中速運轉3-5min檢查:
3.4.1操縱端各儀表讀數是否正常。
3.4.2總風包壓力是否升到0.686MPa(7Kg/cm2)。
3.5確認三項安全設備技術狀態是否良好、可靠。
3.6制動試驗檢查;
3.6.1動車前,經司機確認由副司機撤除止輪器。
3.6.2在制動保壓狀態下,泄漏每分鐘不得大于20kPa。檢查制動器是否安全、可靠。
3.7檢查車輛之間的連接是否可靠,貨物裝載是否符合標準。
3.8確保各部件運轉情況良好后,方可出乘作業。
4?行駛注意事項
4.1嚴禁超長、超重、偏載。
4.2司機要密切注意地面信號變化,如與機車信號不一致時,必須以地面信號為準。
4.3必須執行“高聲呼喚,手比眼看”的呼喚應答制度。
4.4運行中本務機嚴禁關閉監控裝置。當監控裝置發生故障無法恢復時,司機應及時向車站和列車調度報告,并作好記錄。
4.5必須按機車監控裝置所規定的行駛速度駕駛.。
4.6制動操作
4.6.1正常停車制動應分次減壓,初次減壓量為50kPa,最大量為140kPa。
4.6.2緊急情況停車,緊急制動同時切斷發動機動力,并立即撒沙。開車前檢查各部位,確認無異常方準再次啟動。
4.7使用逆轉機轉換行駛方向必須在停車后進行。
4.8通過車站、道口、道岔、曲線、橋梁、路、施工地段時應加強了望,適當減速并鳴笛(限鳴區域按相關規定執行)。
4.9下坡道操縱,嚴禁發動機熄火、空擋溜放。保證風壓不低于500kPa。
4.10雨、雪、霧、霜及大風等惡劣條件下行駛時,要加強了望,及時鳴笛,必要時開燈行駛,隨時做好停車準備。
4.11中間站停車超過5分鐘,副司機應下車檢查走行裝置、制動系統狀態和軸箱溫度,并觀察各部有無漏油、漏水、漏風情況。
4.?12在區間被迫停車不能繼續運行時,應立即通知車站值班員,并作到:
4.12.1鳴示一長三短聲的報警信號,并電告兩端車站;
4.12.2立即按規定設好防護,影響鄰線行車時,應立即進行防護;
4.12.3需要救援時,立即通知車站值班員,已求救援后,不得繼續動車。
4.13中間站等會列車時,應在保壓位停車,開車前緩解,并確認制動風壓符合規定。
4.14需要站內停車過夜時,車上應設置雙面紅色燈光防護,并使用手制動,車上應有留守人員,并通知調度。
4.15停留超過20分鐘在開車前,司機必須進行制動試驗,列車管壓應不低于500kPa。
4.16新軌道車磨合運行
4.16.1最初1000km運行期間內,不能滿負荷、長距離、高速度下運行,負荷應不超過額定值的70%。
4.16.2第一次更換發動機、變速速箱、換向箱、車軸齒輪箱、空壓機潤滑油、液力變速箱傳動油,應將原油全部放掉并進行清洗,不得將不同牌號的油混合使用。
5.調車、轉線、連掛車輛作業
5.1必須執行下列規定速度:
5.1.1空線上運行時,不得超過40Km/h;
5.1.2推進運行時,不得超過30Km/h;
5.1.3調車作業有乘坐人員或裝載危險品超線貨物的車輛時,不得超過30Km/h;
5.1.4接近被連掛車輛時,按規定限速,距被掛車2米前一度停車;
5.1.5在盡頭線上調車時,應有10米的安全距離;
5.1.6遇特殊情況,必須接近于10m時,副司機須下車指揮,嚴格控制速度。
5.?2由車站進入專用線時:
5.2.1應執行一度停車確認制.
5.2.2信號不清不準動車;
5.2.3按規定限速
5.2.4需停車時,必須停在警沖標內方,并做好防溜、防撞;
5.3連掛推進時(要先試拉),速度不得超過30Km/h,嚴禁跨越區間推行。
5.?4在封鎖區間或“天窗”時間內應作到:
5.4.1指定人員用對講機及手持信號位于車輛運行前端引導,以便及時停車;
5.4.2按規定速度運行;
5.5下列情況禁止學習司機駕駛軌道車:
運輸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夜間行車、搶險運輸、人員運輸、站場轉線、復線逆行、在封鎖施工區間內運行。
5.?6電氣化線上使用軌道車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5.6.1嚴禁攀登軌道車車棚頂;
5.6.2任何人員及其攜帶的物體與接觸網設備的帶電部分需保持2m以上距離;
5.6.3裝卸鋼軌、軌枕、長大工具及物料時,只許平移,嚴禁豎立;
5.6.4所有工具不得高抬;
5.6.5不得用竹竿等物做測量貨物裝卸高度等接近接觸網的作業;
5.?7出乘人員必須按“防火規定”,嚴格執行。
6收車后作業
6.1停車前,應低速運轉3-5分鐘,使發動機各部均勻冷卻。
6.2將制動手柄放在制動位置,換向手柄置“0”位。車輛前后下好止輪器。
6.3放凈儲風缸、油水分離器的積水和雜物。
6.4冬季應放凈發動機缸體體及水箱內的冷卻水。
6.5關閉電源,做好防火工作。
6.6認真填寫運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