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噴漿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噴漿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3877

1、作業前應首先認真檢查:待噴錨地段是否“找頂”;危石是否處理;腳手架是否牢靠;防護措施如何;通風照明是否良好。檢查機具設備位置和機況是否安,噴射機、灌漿機、水箱必須裝壓力表和安全閥,并進行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噴射機操作要先給風再給水,后送料,噴完后,要先停料,再停風,后停水。發生堵管應盡快疏通。處理堵管時噴嘴前方嚴禁站人,防止噴出物、水、風傷人。要經常檢查管道和接頭是否牢固,又無擊穿可能。噴射混凝土要極時,噴后距下次放炮時間不得小于4小時。

3、圍巖初噴時,應先用水噴洗巖面,并噴夠設計厚度。這對穩定圍巖極其重要。復噴時要將鋼拱架或網噴平,噴夠厚度。

4、噴射手應熟悉機械性能,特別要掌握好風壓、受噴面距離、噴射角度、噴射順序及每層厚度。

5、熟練掌握干噴、混噴、潮噴、混合式噴等工藝;

6、攪拌運輸車瀉料地點與噴射作業場地的布置要達到機械、運輸道路、風水電位置合理,互不干擾;

7、向錨桿孔內壓注漿,壓力保持在0.25MP左右,不宜過大,并密切注視壓力表,如發現壓力過高,應立即停風排除堵堵塞,注漿管噴嘴嚴禁隊著人放置,在未打開風閥前,不得搬動或開啟密封蓋,以防止高壓噴射物噴處傷任人。

8、噴射過程中最易發生的安全事故有工作面巖石坍落或混凝土剝落砸傷人機和因人員工作站立位置、工作姿式不正確而發生跌到、墜落或其他接觸性事故,因此在噴射施工中必須安排專人統一指揮操作,隨時檢查不安全因素;

9、安設鋼支撐時,必須執行高空作業要求,作好防護措施,防止構件倒塌、歪斜、落石、人員墜落等安全事故。

10、在平臺上作業、上下運輸物料、傳遞工具等,嚴禁拋擲。

11、噴射作業的工程質量問題也是安全問題,必須建立嚴格的檢查制度,保證錨桿的長度、角度、數量和抗拔力;噴射層的厚度、強度、表面形狀以及鋼拱架、鋼筋網的規格、數量、保護層等技術要求。

12、為保證施工的工程安全和質量,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技術交底施工,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篇2:噴漿作業安全交底

進入施工現場強制性要求

1、未經安全培訓、安全技術交底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帶。

3、凡患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四肢有殘缺者,不能進行高空作,班前四小時喝酒者,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4、沒有注意休息好,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5、沒有進行班前講話,未清楚工作任務,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6、施工場所無保障設施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7、防護意識、防護措施不到位,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8、不準赤腳、赤膊或穿三鞋(拖鞋、硬底鞋、高跟鞋)進入施工現場。

9、不準在施工現場亂躺、亂臥、亂坐。

10、不準帶小孩進入施工現場。

11、閑雜、無關人員,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12、外界公務人員或其他人員未經許可,不準進入施工現場。

生產崗位員工主要權力

生產崗位員工上崗前有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權力,有施工現場危險因素情況和應急處理措施的知情權,有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的權力;有拒絕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的權力;在生產中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時有停止作業權力。

生產崗位員工主要義務

生產崗位員工有遵章守紀、服從管理、聽從指揮的義務;有正確佩戴和使用安全防護用品的義務;有接受培訓,掌握安全生產技能的義務;在生產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有及時報告的義務;在遇緊急情況時有積極參加搶險的義務。

噴漿作業危險源情況

噴漿作業存在以下崗位危險:

1、機械傷害;2、物體打擊;3、高處墜落;4、觸電傷害;5、粉塵傷害;6、隧道坍塌;7、車輛傷害;8、中毒或窒息;9、其他傷害等;

噴漿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進入施工現場注意運輸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出入沿隧道兩側行走,主動避讓運輸車輛,嚴禁搭乘運輸車輛

2、噴漿作業時要按照要求正確佩戴個人安全防護用品,佩戴好防塵口罩和防護手套等;

3、操作時;不違章操作,不傷害自己,不被他人傷害,不傷害別人;

4、噴漿機應有專人檢查連接風水管、清洗機器,電線電纜連接及電氣維修應由專業電工操作;

5、噴射砼時,應仔細檢查受噴漿面,徹底清除危石,并用高壓風將巖面粉塵吹凈;

6、噴漿作業人員須佩戴防護用具,膠手套、防塵口罩、防護眼鏡;噴砼必須達到要求厚度。

7、噴漿作業時,噴槍前方嚴禁站人;處理噴射砼堵管時,要防止風管擺動、噴射砼傷人,應停機關風排壓后,方可進行拆除維修;

8、噴射砼作業時必須噴夠設計厚度,并連接有序,緊跟開挖掌子面,掌子面開挖后不準許長時間暴露不噴。

9、噴漿時,必須照明充足,隨時觀察掌子面、頂部、兩幫石質變化情況,如有變化,應及時處理后再噴;

10、開風時,應慢慢開,由小到大,預防風管忽然擺動傷人;

11、噴漿作業時注意運輸車輛,主動避讓,保持安全距離。本班作業完畢,必須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混凝土噴射機安全操作規程

1、管道安裝應正確,連接處應緊固和密封。管道通過道路時,應設置在地槽內并加蓋保護。

2、起動時,必須先送入壓縮空氣,電動機旋轉方向應與機體所示箭頭方向相符,然后才能加料。停機前應先停止加料,然后再停機與停送壓縮空氣。

3、噴射機應保持內部干燥和清潔,加入的干料配合經及潮潤程度必須合乎噴射機性能要求,不得使用結塊的水泥和未經篩選的砂石。

4、機械操作和噴射操作人員應密切聯系,送風、加料、停機、停風以及發生堵塞等應相互協調配合。

5、在噴嘴的前方或左右5m范圍內不得站人,工作停歇時,噴嘴不得對向有人方向。

6、作業中,暫停時間超過一小時,必須將倉內及輸料管內的干混合料(不加水)全部噴出。

7、如輸料軟管發生堵塞時,可用木棍輕輕敲打外壁,如敲打無效,可將膠管拆卸用壓縮空氣吹通。

8、轉移作業面時,供風、供水系統也應隨之移動,輸料軟管不得隨地拖拉和折彎。

9、作業后,必須將倉內和輸料軟管內的干混合料(不加水)全部噴出再將噴嘴拆下清洗干凈,并清除噴射機外部粘附的混凝土。

施工現場急救常識

一、現場發生傷亡事故時,應立即做好三件事:

①有組織地搶救傷員;

②保護事故現場不被破壞;

③及時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

二、各種事故急救措施如下:

1.觸電急救:發現有人觸電時,應首先迅速拉電閘斷電或用木方、木板等不導電材料,將觸電人與接觸電器部位分離開,然后抬到平整的場地施行人工急救,并向現場負責人報告。

2.摔傷急救:當有人自高處墜落摔傷時,應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

3.食物中毒急救:發現飯后多人有嘔吐、腹瀉等不正常癥狀時,要及時向有關人員報告,必要時撥打急救電話120。亞硝酸鈉是攪拌混凝土的添加劑,其形狀很像食用的大粒鹽,有人叫它“工業用鹽”,它是一種有毒物質,千萬不要當作食用鹽使用。

4.煤氣中毒急救:冬季采暖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統一安裝爐具并設專人負責管理;不得隨意安裝爐具,防止發生煤氣中毒。發現有人煤氣中毒時,要迅速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或將中毒者穿暖抬到室外,施行現場急救并及時送往醫院。

5.毒氣中毒急救:在井(地)下施工中有人發生中毒時,井(地)上人員絕對不要盲目下去救助。必須先向下送風,救助人員必須采取個人保護措施,并派人報告現場值班人員,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時,應及時撥打119、110或者120求救。

6.發現火險的處理方法:當現場有火險發生時,不要驚慌,應立即取出滅火器或接通水源撲救。當火勢較大,現場無力撲救時,立即撥打119報警講清火險發生的地點、情況、報告人及單位等

“三不傷害”事故預防原則

1、不傷害自己。①保持正確的工作態度及良好的身體心理狀態,保護自己的責任主要靠自已。②掌握自己操作的設備或活動中的危險因素及控制方法,遵守安全規則,使用必要的防護用品,不違章作業。③任何活動或設備都可能是危險的,確認無傷害威脅后再實施,三思而后行。④杜絕僥幸、自大、省能、想當然心理,莫以患小而為之。⑤積極參加安全教育訓練,提高識別和處理危險的能力。⑥虛心接受他人對自己不安全行為的糾正。

2、不傷害別人。①你的活動隨時會影響他人安全,尊重他人生命,不制造安全隱患。②對不熟悉的活動、設備、環境多聽、多看、多問,必要的溝通協商后再做。③操作設備尤其是啟動、維修、清潔、保養時,要確保他人在免受影響的區域。④你所知、造成的危險及時告知受影響人員、加以消除或予以標識。⑤對所接受到的安全規定、標識、指令,認真理解后執行。⑥管理者對危害行為的默許縱容是對他人最嚴重的威脅,安全表率是其職責。

3、不被別人傷害。①提高自我防護意識,保持警惕,及時發現并報告危險。②你的安全知識及經驗與同事共享,幫助他人提高事故預防技能。③不忽視已標識的潛在危險并遠離之,除非得到安全許可。④糾正他人可能危害自己的不安全行為,不傷害生命比不傷害情面更重要。⑤冷靜處理所遭遇的突發事件,正確應用所學安全技能。拒絕他人的違章指揮,即使是你的主管、班組長所發出的,不被傷害是你的權利。

篇3:開拓巷道精益濕式噴漿作業法

開拓巷道精益濕式噴漿作業法

一、實施背景

傳統噴漿材料及作業法在噴漿施工中粉塵量大、回彈量多,嚴重污染了井下空氣和工作環境,并造成一定浪費,影響了錨噴支護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根據調查,噴射混凝土施工中粉塵濃度一般為150mg/m3左右,使用雙罐式噴射機時粉塵濃度會更高,大大超過了《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2~l0mg/m3的標準。噴射混凝土的回彈量一般約在35%左右,達不到噴幫15%、噴頂25%以下的標準,其主要有以下不足之處:

1、現有的噴漿工藝是在現場攪拌,造成井下現場粉塵污染,影響井下安全生產,容易使工人得矽肺病,危害極大;

2、占用較大井下寶貴空間,不利于有效擴大井下施工場地;占用較多噴漿操作工人,井下操作人員的增加給安全生產帶來一定隱患;

3、噴漿材料粘聚性差,落地回彈料多達30一50%,嚴重影響噴漿質量;

4、噴漿材料功能單一,不具備防水、柔性,以柔克剛的特性;

5、使用壽命短,極易受地殼變化而形變,造成二次漏水和破壞等;

6、噴漿機密封太差,混料時粉塵太大;

7、噴漿材料混合時配比不易掌握,工人操作隨意性較大,影響材料性能的發揮。

二、主要內容

1、作業法特點。該噴漿作業法主要采用新型噴漿材料濕式噴漿技術,減少噴漿回彈率,降低工作現場粉塵。

2、關鍵創新點。現有的噴漿機械密封性太差,研制并使用一種新型的濕法噴漿機械是現住濕法噴漿作業法的關鍵。

3、作業路線。該噴漿作業法的主要過程:在地面上的自動計量和攪拌設備中,將處于干燥狀態的水泥,砂子,石子以及輔助添加劑(干粉狀),進行充分攪拌,混合均勻,裝入防潮的牛皮紙袋或塑料編織袋內,一般25一50公斤/袋,用礦車運輸到井下作業地點,使用時,只要將包裝袋的口撕開,倒入攪拌機中與水混合攪拌好,在井下采用改進噴漿機,進行濕式噴漿作業,這樣進一步降低噴漿過程中的回彈及粉塵。

具體施工過程如下(以試驗階段為例):

①井上混料。采用錐形混合機,一次混料l.0m3,該設備的主要特點是物料混合均勻,物料混合時不產生分層離析現象。該設備安裝時采用鋼鐵支架式結構,將各種物料按比例稱量好后,用提升機運到混料機平臺上,然后倒入混合機,蓋好加料口,打開攪拌開關低速攪拌大約5分鐘后經過放料閥放人包裝袋,然后裝入礦車運輸到井下作業地點使用。在井上混料階段需要兩名工人進行各種操作。

②運輸。袋裝的噴漿材料裝入礦車,運輸到井下施工地點,擺放整齊。

③噴漿機組。該噴漿機組由濕法噴漿機和混料上料機。

濕法噴漿機噴射距離為水平40一60米,垂直20米,噴射量為4.3米/小時左右。該噴射機需要的系統風壓為0.5MPa,工作風壓為0.2MPa,在進行噴漿操作時需要操作手一名。該機有輪胎式和軌道式兩種,由于該設備比較重,且井下環境不適合輪胎式方式,因此我們選用軌道式的行走方式。噴漿完畢清理好設備,將井下清水倒入噴漿機,在工作狀態下由風將噴漿機內的剩余的噴漿材料清洗干凈,清洗的噴漿材料以及污水直接倒人巷道內的排水溝。

混料機混料機為立式混料機,高度約為1.2米,每次攪拌量為0.3立方米。初步試驗時采用人工上料方式,以后逐步試驗螺旋輸送攪拌的方式。

④混料。將在地面攪拌好的噴漿材料人工倒入攪拌機,每次加入300Kg,即加入6袋,每袋為50Kg的噴漿材料。將材料倒入混料機后,將攪拌用水大約25公斤,用鐵桶加入攪拌機,打開攪拌開關,低速攪拌1一2分鐘后,放入接料斗后人工加入噴漿機。

⑤噴漿?;旌昧弦院?按照噴漿機的操作規定啟動噴漿機,人工上料后開始噴漿操作。噴漿手的操作要求與現有的干法操作基本一致,在噴漿過程中,隨著噴漿距離的增加,應該專門有一名工人隨時拖動噴漿輸送膠管。在噴漿距離達到噴漿機的最大噴射距離時,應該暫時停止上料和噴漿,將噴漿機組整體前移,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后重新開始噴漿操作。暫停的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