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閘板閥型混凝土泵常見故障的操作說明
閘板閥型混凝土泵對不同級配和品質的混凝土有較強的適應性,在市場上擁有廣泛的用戶,但由于其特殊的結構常會出現不同于S管閥泵的諸多故障,現簡介其工作過程中的常見故障并分析產生原因及處理方法。
1、滑閥油缸在提升時出現明顯二次到位
泵送過程中,進料口及出料口的密封是靠閘板與閥座間的緊密接觸來實現的,閘板不能一次到位導致密封不能及時完成。當閘板上升未到位時,泵送已開始換向,導致部分混凝土從吸料口返回料斗,從而使混凝土料在輸送管中不能形成正常的泵送狀態,多次重復時便會發生堵管。
這種現象的產生,是滑閥油缸在行程接近終了時活塞或閥桿遇到過大阻力所致。可能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油缸緩沖過強,二是閘板閥閥桿受卡。閥桿受卡通常是其表面受到損傷造成的,較常見的就是混凝土中的砂粒在閥桿上劃出不規則的軸向凹槽。
滑閥油缸緩沖原理:滑閥油缸上端缸座的端面中間是進(回)油容腔,容腔周圍有兩組阻尼孔(一般2個一組),每組孔都通至一個帶彈簧的錐閥上,而在油缸活塞端部,有一凸出的軸頭,當缸桿提升接近行程終點時,軸頭進入油缸座的容積腔,此時回油路封閉,回油壓力瞬間增大;同時,壓力油通過阻尼孔推開錐閥,形成有較高背壓的新回油路,使閥桿速度減慢,達到緩沖目的。
曾有一用戶反應其閘板閥泵常出現1個閘板二次到位現象。將滑閥油缸解體后檢查各部件未發現問題,經對閥座上阻尼孔吹氣發現,4個通往回油腔的小孔有3個不通,進一步檢查發現小孔補帶有固體顆粒的油污堵塞,而另一個工作正常的滑閥油缸的4個阻尼孔正常。將堵塞的小孔疏通、清洗處理后重新裝配,進行泵送,滑閥油缸工作正常。
從以上現象可以看出,混凝土泵的液壓系統清潔度對其工作性能有重要影響,在零部件制造、裝配及機器維修過程中必須盡可能杜絕鐵屑、纖維及其它雜物進入液壓系統。
2、滑閥閥桿早期損壞
一臺新閘板閥泵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閥桿上會出現不規則的軸向凹槽,凹槽深度及磨損程度在閥桿各部位不盡相同,與混凝土接觸的部位磨損較快,反而不會出現軸向凹槽。
此時滑閥工作阻力一般較大,閘板難以完成密封任務。拆開滑閥檢查,發現閥桿密封件已嚴重損壞,密封副處有大量的混凝土砂漿,此時必須立即更換閥桿、密封件甚至整套滑閥。
發生此類故障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潤滑不良。這有兩方面原因:首先是諸如潤滑泵故障、分配器堵塞、潤滑管路不通或潤滑脂質量太差等;其次是操作者示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每次開始泵送前應先開機空轉幾分鐘,待潤滑脂從密封副處溢出后,方可正常工作;泵送結束后應及時清理料斗內混凝土,再空機運轉幾分鐘,依靠潤滑脂壓力擠出滑閥導桿密封處的水泥砂漿。
良好的潤滑是保證閘板閥正常工作和延長其使用壽命的極其重要的因素。
3、滑閥油缸工作不正常
閘板閥泵工作時有時會出現滑閥行程縮短或閘板自動下滑現象,造成泵送能力下降甚至根本無法泵送的嚴重后果。
對于滑閥行程縮短,可能是因閥桿卡緊導致運動受阻,從而使閘板不能到達終點,但此種情況概率較小;而滑閥缸內泄漏造成高低壓腔竄通引起滑閥油缸行程縮短的可能性較大。特別是盛夏時節,環境氣溫高,機器工作時液壓油溫升高快,油液黏度降低,活塞密封效果嚴重下降,從而出現內泄,高壓油進入低壓腔致使行程縮短。因此混凝土泵工作時液壓油溫度以控制在60℃以下為宜。
當泵工作過程中突然出現提到上端的閘板有慢慢下滑的現象時,除了滑閥油缸內泄的原因外,極有可能是油缸活塞出了問題。曾有一用戶的HBT60閘板閥在工作過程待料的間隙中,發現一側的閘板緩慢下滑,檢查系統均正常,筆者建議其在工作結束后拆檢滑閥油缸,結果發現油缸活塞已損壞脫落,重新更換后一切正常。
4、泵送無力且出料減少
閘板閥工作一段時間后,特別是長期高壓泵送工作時,閘板處的密封會快速磨損,當閘板與閥座磨損到極限間隙時,便會出現漏漿,即處于高壓泵送側的閘板無法將料斗腔和混凝土缸腔完全封死,致使高壓混凝土部分返回料斗;而處于吸料側的閘板又無法將Y型管腔與混凝土缸腔完全密封,使進入Y型管的高壓混凝土部分被抽回混凝土缸。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泵出的混凝土量大大減少,泵的工作效率嚴重降低。
此時可待機器工作完畢后,將閘板或閥座按使用說明書的間隙要求進行補焊并打磨光滑,否則必須更換成套滑閥。
篇2:混凝土泵送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1、泵送設備放置應離基坑邊緣保持一定距離,并應放置在堅固平整的地面上,傾斜度不應超過3°,在布料桿動作范圍內無障礙物,無高壓線。
2、泵送設備的停車制動和鎖緊制動應同時使用,輪胎應楔緊,水源供應正常和水箱應儲滿清水,料斗內應無雜物,各潤滑點應潤滑正常。
3、泵送設備的螺栓應緊固,管道接頭應緊固密封,防護裝置應齊全可靠。
4、設備各部位操縱開關、調整手柄、手輪、控制桿、旋塞等應在正確位置,液壓系統應正常無泄露。
5、作業前須先用按規定配制的水泥砂漿潤滑管道,水泥砂漿注入料斗后,應使攪拌軸反轉幾周,讓料斗內壁得到潤滑,然后再正轉,使砂漿經料斗喉部喂入分配閥箱體內,開泵時不要將料斗內的砂漿全部泵出,應保留在料斗攪拌軸軸線以上,待混凝土加入料斗后再一起泵送。
6、泵送作業中,料斗中的混凝土平面應保持在攪拌軸軸線以上,供料跟不上時,要停止泵送。
7、攪拌軸卡住不轉時,要暫停泵送,及時排除故障。
8、發現進入料斗的混凝土有分離現象時,要暫停泵送,攪拌均勻后再泵送,供料中斷一般不應超過一小時,停泵后應每隔10min作2-3個沖程反泵—正泵運動,再次投入泵送前應先攪拌。
9、垂直向上泵送中斷后再次泵送時,要先進行反泵,使分配閥內的混凝土吸回料斗,經攪拌后再進行正泵泵送。
10、作業后如管路裝有止流管,應插好止流插桿,防止垂直或向上傾斜管路中的混凝土倒流。
11、泵送完畢,要做好清洗工作。
12、泵機幾天內不用,應拆開工作缸橡膠活塞,把水放凈,如果水質較渾濁,需清洗水系統。
篇3:混凝土泵車安全操作規程
一、構成混凝土泵車的汽車底盤、內燃機、空氣壓縮機、水泵、液壓裝置等的使用,應執行汽車的一般規定及混凝土泵的有關規定。
二、泵車就位地點應平坦堅實,周圍無障礙物,上空無高壓輸電線。泵車不得停放在斜坡上。
三、泵車就位后,應支起支腿并保持機身的水平和穩定。當用布料桿送料時,機身傾斜度不得大于3°。
四、就位后,泵車應打開停車燈,避免碰撞。
五、作業前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1、燃油、潤滑油、液壓油、水箱添加充足,輪胎氣壓符合規定,照明和信號指示燈齊全良好;
2、液壓系統工作正常,管道無泄漏;清洗水泵及設備齊全良好;
3、攪拌斗內無雜物,料斗上保護格網完好并蓋嚴;
4、輸送管路連接牢固,密封良好。
六、布料管所用配管和軟管應按出廠說明書的規定選用,不得使用超過規定直徑的配管,裝接的軟管應拴上防脫安全帶。
七、伸展布料桿應按出廠說明書的順序進行,布料桿升離支架后方可回轉。嚴禁用布料桿起吊或拖拉物件。
八、當布料桿處于全伸狀態時,不得移動車身。作業中需要移動車身時,應將上段布料桿折疊固定,移動速度不得超過10km/h。
九、不得在地面上拖拉布料桿前端軟管;嚴禁延長布料配管和布料桿。當風力在六級及以上時,不得使用布料桿輸送混凝土。
十、泵送管道的敷設,應按本規程混凝土泵中的第二條的規定執行。
十一、泵送前,當液壓油溫度低于15℃時,應采用延長空運轉時間的方法提高油溫。
十二、泵送時應檢查泵和攪拌裝置的運轉情況,監視各儀表和指示燈,發現異常,應及時停機處理。
十三、料斗中混凝土面應保持在攪拌軸中心線以上。
十四、泵送混凝土應連續作業。當因供料中斷被迫暫停時,應按本規程混凝土泵中的第十條的要求執行。
十五、作業中,不得取下料斗上的格網,并應及時清除不合格的骨料或雜物。
十六、泵送中當發現壓力表上升到最高值,運轉聲音發生變化時,應立即停止泵送,并應采用反向運轉方法排除管道堵塞;無效時,應拆管清洗。
十七、作業后,應將管道和料斗內的混凝土全部輸出,然后對料斗、管道等進行沖洗。當采用壓縮空氣沖洗管道時,管道出口端前方10m內嚴禁站人。
十八、作業后,不得用壓縮空氣沖洗布料桿配管,布料桿的折疊收縮應按規定順序進行。
十九、作業后,各部位操縱開關、調整手柄、手輪、控制桿、旋塞等均應復位,液壓系統應卸荷,并應收回支腿,將車停放在安全地帶,關閉門窗。冬季應放盡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