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修理的操作說明
俗話說,一名大將需要有過五關斬六將的本領。而要想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修理人員也是要具備一定的本領的。柴油機修理就需要越過八大關卡。
第一關:“三漏”關
修理柴油機時防治并解決“三漏”問題,可采取“五字”準則,即嚴、潔、抹、磨、緊。嚴:對零件的拆卸和安裝,要嚴要求,遵守操作規程,嚴禁亂打亂敲,如擰螺栓時要按順序并分幾次緊固,不要無順序亂擰,以防零件變形。潔:零部件組裝前,一定要清潔干凈,嚴防混入雜質。如出油閥與閥座接觸環帶處混入極小的雜物,不僅會漏油,還直接影響發動機的工作。抹:在石棉墊、紙墊和各種螺塞的漏油處涂抹石棉油。在抹石棉油時要薄而均勻,不要太厚,也不要把墊的整個面都抹上,只需涂抹漏油的局部。磨:研磨或銑削零件的結合面,其作用是恢復表面的光潔度和精度,使油管接頭或墊片研磨后,能保持密封,不漏油。緊:密封裝置的緊度要適宜,不能過緊或過松,如柴油機的各種接觸面和密封螺母等,必須保持適宜的緊度。
第二關:汽缸壓力關
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汽缸壓力,活塞與缸套的配合間隙,活塞環的端、邊間隙必須符合要求,氣門與氣門座的密封性、噴油器前端的密封性要好,汽缸墊要好,且厚度符合要求。
第三關:燃燒室容積關
柴油機經修理后,往往會使燃燒室容積發生變化,改變原有的壓縮比,直接影響柴油機的正常工作,燃燒室容積改變的因素有:活塞位置裝反,汽缸墊厚不當,曲柄連桿機械磨損或彎曲,渦流室鑲塊錯位,氣門下陷量過大等,在修理時,應對這些情況加以注意。
第四關:正時關
正時關包括供油正時和配氣正時,若供油不正時,S195、X195型柴油機可借助噴油泵與齒輪室蓋之間的墊片調整,每增減0.1mm
厚的墊片,相當于飛輪弧長6.3mm。若配氣不足時,應先檢查與糾正正時齒輪安裝上的誤差,然后調整氣門間隙,氣門間隙每變動0.1mm,曲軸轉角變化3度,相當于飛輪弧長11.1mm,調整時應注意活塞壓縮到上止點時,進、排氣門間隙(冷車狀態)不能小于0.2mm,以防機件受熱膨脹,氣門關閉不嚴,或氣門頭撞擊活塞。
第五關:“三濾”關
空氣濾清器技術狀態不好,會使灰塵進入氣門。加速活塞環、汽缸、氣門與氣門座早期磨損,造成啟動困難,功率下降。柴油、機油濾清器技術狀態不好,會使雜質進入有關零部件之間,造成三大精密偶件早期磨損,加速曲軸與軸瓦磨損,嚴重者會造成柴油機早期報廢。
第六關:柴油霧化關
柱塞副、出油閥副及噴油器針閥副的技術狀態不好,均會造成噴油霧化不良,使柴油機啟動困難,燃燒不完全,積炭增多,以致發動機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因此,對燃油系,特別是精密偶件要認真進行檢查。
第七關:通孔與小孔關
(1)通孔關現以S195型柴油機為例,軸承、襯套的5處通孔在安裝時要對正。
a、主軸承,每對主軸承油槽上都鉆有油孔,分別與汽缸體、主軸頸上的油也相通,安裝時,只要主軸承的凸緣缺口對準定位銷,就能防止主軸承轉動,保證油孔對準,使潤滑油路暢通無阻,避免燒壞。
b、搖臂襯套。向搖臂內壓入襯套時,如孔不對準,搖臂軸及襯套就會因缺乏潤滑,干摩擦而燒損使氣門間隙變大,產生嚴重的敲擊聲。
c、連桿襯套。連桿小頭鉆有集油孔,和連桿襯套的油孔相通,向連桿小頭內套銅套時,若兩個油孔不對準,銅套和活塞銷發生“當當”的敲擊聲,甚至咬死。
d、啟動軸襯套,安裝啟動軸襯套時,兩襯套油孔要分別與機體與齒輪蓋上相對應的集油凹槽相通,否則啟動軸與襯套就會加快磨損,引起供油角度和配氣相位變化,導致柴油機功率下降。
(2)小孔關主要有以下4個小孔
a、油箱蓋通氣孔。該孔堵塞后,油箱不再與大氣相通,油箱上部因油面下降會出現負壓,造成供油中斷;燃油受熱后蒸發,使油箱內壓力升高,會引起油箱開關處漏油,因此,此孔不能堵。
b、曲軸箱換氣孔,換氣孔堵塞后,曲軸箱內廢氣越積越多,曲軸箱內氣壓升高,會使機油滲漏,高濕廢氣混入機油,還會加快機油變質,加速機件磨損,因此,在維修時一定要疏通此孔。
c、輸油泵泄油孔。輸油泵上的泄油孔堵塞,會導致推桿和導管間少量柴油滲漏進入噴油泵,沖淡殼體內的潤滑油,加速零件磨損,因此,此孔也不能堵。
d、水泵泄水孔,該孔如果堵塞,滲漏的水排不出泵體,進入軸承座內,會加速軸承的損壞,因此,在檢修時一定要疏通此孔。
第八關:磨合關
(1)冷磨合。卸下噴油器,用外力帶動柴油機運轉,同時檢查機油壓力和各部位溫度,并注意傾聽各部件聲音,冷磨合后,趁溫度高時,放出機油,清洗機油濾清器和油道。
(2)熱磨合。無負荷熱磨合,注意柴油機工作情況和各部位響聲;按規定載荷和時間熱磨合,經常注意各部位聲音及機油口的竄氣、排煙、噴油器回油等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排除。
篇2:提花機機修工操作規程
1、維修時必須先按下左右兩只紅色停止按紐,表示該機正在維修過程中。
2、嚴禁跨越護攔,上下樓梯緩慢小心,當心滑跌。
3、嚴禁將紋板過橋橫棍拆離,任意掛放龍門架地面而滾落,傷及設備和擋車工。
4、不得將工具隨意擺放,以防操作中脫手跌落而造成事故。
5、因維修需要而移動安全擋板時,待維修結束應及時復原歸位。
6、維修后開機,應先進行慢車運行2緯以上,確認正常方能進行快車運行,確認布面質量正常,設備運行正常才能離開該維修機臺。
篇3:機修鉗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開始前,先檢查電、液、氣動力源是否斷開。在開關處掛“正在修理禁止開動”的警示牌。必要時應將開關箱上鎖或設人監護。如果機器與動力未切斷時,禁止工作。
2.在裝拆側面機件時,如齒輪箱的箱蓋,應先拆下部螺釘,裝配時應先緊上部螺釘,重心不平衡的機件拆卸時,應先拆離重心遠的螺釘,裝時先裝離重心近的螺釘,裝拆彈簧時,應注意防止彈簧崩出傷人。
3.拆卸下來的零件,應盡量放在一起,并按規定安放穩妥,不要亂丟亂放,有回轉機構者應卡死,不讓其轉動。
4.用人力移動機件時,人員要妥善配備。多人搬抬應有一人統一指揮,工作時動作要一致。抬軸桿、螺桿、管子和大梁時,必須同肩。要穩起,穩放、穩步前進。搬運機床或吊運大型、重型機件,應嚴格遵守起重工,搬運工的安全操作規程。
5.鏟刮設備或機床導軌面時,工件底部要墊平穩,結合面應保持水平。用千斤頂時,支承面要墊牢實,以保安全。
6.刮研操作時,被刮工件必須穩固,不得串動,校準工具必須裝有固定拿手環或吊環。兩人以上做同一工件時,必須注意刮刀方向,不得對著人體部位挑刮。往復研合時,手指不準伸向研合面,研合板運行位置應適應其重心,不得超出工件研合面范圍,防止滑落。機動研合時,需有專人看守電氣開關或裝有聯鎖裝置。
7.使用工具時,應按鉗工常用工具安全操作規程正確操作。
8.工作地點要保持清潔,油液污水不得流在地上,以防滑倒傷人。
9.清洗零件時,嚴禁吸煙、點火或進行其他明火作業。不準用汽油清洗零件,擦洗設備或地面。廢油要倒在指定容器內,定期回收,不準倒入下水道。
10.機器設備上的安全防護裝置在安裝好之前,不準試車,不準移交生產。
11.檢修有毒、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事先必須經過卸壓、清洗、置換或中和,清除室器內氣、液、渣,并采取通風措施方可操作。
12.遵守“一般鉗工”安全操作規程。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