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壓力汽包連接管及除氧器的技術檢查規定
1支吊架
(1)上下瓦形墊塊及斜墊塊應完整無損。
(2)銷軸螺母應并緊。
(3)吊架下部承吊汽包處應和汽包完全接觸。
(4)支吊架應完整、承力均衡、無銹蝕。
2筒體
(1)檢查筒體內壁腐蝕情況,記錄其腐蝕部位、深度、形狀、面積等。均勻腐蝕或點腐蝕坑處的剩余壁厚應不小于設計壁厚。
(2)取出從汽包及下降管或容器內壁清掃下來的銹、垢,做化學分析,確定垢樣的化學成份、含量等,統計水垢總量并做好記錄。
(3)用超聲波測厚儀抽查筒壁厚度,檢查是否存在夾層、裂紋等缺陷。
(4)開孔附近應沒有裂紋等超標缺陷,直徑D≥159的管孔內緣,應為R≥15mm的圓角,不允許有尖銳邊角。
3焊縫及熱影響區
(1)汽包及壓力容器縱、環焊縫以及熱影響區應無裂紋等超標缺陷,T型接頭處應作X射線抽查。
(2)封頭、鞍座、管口(特別是下降管口、給水進口、加藥管口、再循環管口)的加強板、圈焊縫附近經肉眼檢查無裂紋及其它超標缺陷,若有懷疑,須經表面無損探傷檢查。
(3)汽包內部設備預埋件距管孔或管孔焊縫邊緣應大于50mm。
(4)對監視運行的部位或修補過的部位,應作重點檢查,并作好位置、大小、性質的對比記錄,若發現缺陷有發展,應及時處理。
4各種連接管
(1)汽包的各連接管(如水位表管、壓力表管、汽水取樣管、加藥管、連續排汽管、排污管、給水管等)要求暢通無阻,如有銹泥要清除掉。連接的支架要完整無缺。必要時校對就地水位表零位是否準確。
(2)接管座應采用加強型接頭。
5除氧器重點檢查部位
(1)馬鞍形焊縫周圍;
(2)在底部的120。范圍內;
(3)鞍座邊角處;
(4)水位線附近;
(5)加熱蒸汽等接管座處;
(6)填料支承板角焊縫處。
篇2:鍋爐壓力汽包連接管及除氧器的技術檢查規定
1支吊架
(1)上下瓦形墊塊及斜墊塊應完整無損。
(2)銷軸螺母應并緊。
(3)吊架下部承吊汽包處應和汽包完全接觸。
(4)支吊架應完整、承力均衡、無銹蝕。
2筒體
(1)檢查筒體內壁腐蝕情況,記錄其腐蝕部位、深度、形狀、面積等。均勻腐蝕或點腐蝕坑處的剩余壁厚應不小于設計壁厚。
(2)取出從汽包及下降管或容器內壁清掃下來的銹、垢,做化學分析,確定垢樣的化學成份、含量等,統計水垢總量并做好記錄。
(3)用超聲波測厚儀抽查筒壁厚度,檢查是否存在夾層、裂紋等缺陷。
(4)開孔附近應沒有裂紋等超標缺陷,直徑D≥159的管孔內緣,應為R≥15mm的圓角,不允許有尖銳邊角。
3焊縫及熱影響區
(1)汽包及壓力容器縱、環焊縫以及熱影響區應無裂紋等超標缺陷,T型接頭處應作X射線抽查。
(2)封頭、鞍座、管口(特別是下降管口、給水進口、加藥管口、再循環管口)的加強板、圈焊縫附近經肉眼檢查無裂紋及其它超標缺陷,若有懷疑,須經表面無損探傷檢查。
(3)汽包內部設備預埋件距管孔或管孔焊縫邊緣應大于50mm。
(4)對監視運行的部位或修補過的部位,應作重點檢查,并作好位置、大小、性質的對比記錄,若發現缺陷有發展,應及時處理。
4各種連接管
(1)汽包的各連接管(如水位表管、壓力表管、汽水取樣管、加藥管、連續排汽管、排污管、給水管等)要求暢通無阻,如有銹泥要清除掉。連接的支架要完整無缺。必要時校對就地水位表零位是否準確。
(2)接管座應采用加強型接頭。
5除氧器重點檢查部位
(1)馬鞍形焊縫周圍;
(2)在底部的120。范圍內;
(3)鞍座邊角處;
(4)水位線附近;
(5)加熱蒸汽等接管座處;
(6)填料支承板角焊縫處。
篇3:蒸汽包安全運行規定
1.接班前必須認真檢查予熱爐上每只伐門和主要接頭附件是否完備、正常、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2.每班應將水位表沖洗,試驗一至二次,安全伐試驗一次、排污一至多次。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檢查,并向負責人匯報,及時解決。
3.汽包水位不得過滿,更不可缺水。在發現缺水時,應“叫水”,“叫水”無效,應通知緊急停爐、排汽措施。
4.鍋爐汽包應加強維護保養,定期清洗檢查,并按照“蒸汽鍋爐安全運行規程”定期進行超壓水壓試驗。
5.如遇緊急情況時,專職操作人員有權通知停爐,并速報有關部門和填寫值班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