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工程機械更換新液壓泵需注意十個問題

工程機械更換新液壓泵需注意十個問題

2024-07-24 閱讀 5148

隨時注意異常現象的發現:異常聲音、振動或監視系統異常信號等,必定有其原因,一發現有異常現象時,即刻找來回路圖,按圖索驥,小心觀察異常現象是否為一時錯誤所造成。評估需不需要停車處理。舉凡壓力、負荷、溫度、時間、起動時、停止時都包含了可能產生異常現象之原因。平時即應逐項分析研討。

1、液壓泵起動后勿立即加給負荷:液壓泵在啟動后須實施一段時間無負荷空轉(約10分鐘~30分鐘),尤其氣溫很低時,更須經溫車過程,使液壓回路循環正常再加予負載,并確認運轉狀況。

2、觀察油溫變化:注意檢查最高和最低油溫變化狀況,并查出油溫和外界環境溫度的關系,如此才能知道冷卻器容量、儲油箱容量是否與周遭條件,使用條件互相配合,對冷卻系統的故障排除也才有跡可循。

3、注意液壓泵的噪音:新的液壓泵初期磨耗少,容易受到氣泡和塵埃的影響,高溫時潤滑不良或使用條件過荷等,都會引起不良后果,使液壓泵發出不正常的影響。

4、注意檢查計器類的顯示值:隨時觀察液壓回路的壓力表顯示值,壓力開關燈號等振動情形和安定性,以盡早發現液壓回路作用是否正常。

5、注意觀察機械的動作情況(對于改裝泵):液壓回路設計不當或組件制造不良,在起始使用階段不容易發現,故應特別注意在各種使用條件下所顯現出的動作狀態。

6、注意各閥內的調整:充份了解壓力控制閥、流量控制閥和方向控制閥的使用,對調整范圍和極限須特別留意,否則調整錯誤不僅損及機械,更對安全構成威脅。

7、檢查過濾器的狀態:對回路中的過濾器應定期取出清理,并檢查濾網之狀態及網上所吸附的污物,分析質、量和大小,如此可觀察回路中污染程度,甚而據此推斷出污染來源所在。

8、定期檢查液壓油的變化:每隔一、二個月檢查分析液壓油劣化、變色和污染程度的變化,以確保液壓傳動媒介的正常。

9、注意配管部份泄漏情況:液壓裝置配管良否,于運轉一段時間后即可看出,檢察是否漏油,配管是否松動。

10、新機運轉的三個月內應注意運轉狀況:在新機運轉期間內,應把握運轉狀況檢查,例如機件的保養,螺絲是否有松動,油溫是否有不正常升高,液壓油是否很快劣化,檢查使用條件是否符合規定等。

篇2:液壓泵司機崗位工作標準

(一)崗位標準

1、熟悉本崗位工作標準及操作順序,并嚴格對照執行;

2、按時上崗;不脫崗、串崗、睡崗,班中不干與本崗位無關的活;

3、嚴格按規程、措施及操作標準和程序施工,杜絕違章,確保安全;

4、按時參加礦上及區隊組織的各種學習活動,確保業務、操作技能的的不斷提高。熟悉避災路線和措施,能妥善避災;

5、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取得安全技術工種操作資格證后,持證上崗;

6、熟知乳化液泵結構、性能、工作原理、技術特征。

(二)工作標準

1、液箱里水質必須達標,無懸浮物、雜物、混濁物等;

2、檢查乳化液的液位,要求不低于液箱一半,不高于液箱的回液管口;

3、乳化液濃度應保持在3-5%;

4、定期檢查并清洗高壓過濾網,液箱保持整潔;

5、檢查泵體、零部件及管路情況的附件有無損壞,有損壞及時更換;

6、保持滴油器的油量及正常滴油;

7、泵站壓力達到30%規定要求;

8、開泵時要點動開泵,檢查泵的運轉方向是否正確,否則不許開泵;

9、觀察泵的運轉聲音是否正常。

(三)技術標準

1、上崗的乳化液泵站司機發現乳化液泵和乳化液箱處于非水平穩固狀態、乳化液箱位置高出泵體不足100毫米或無備用泵時,應立即匯報、調整、處理。

2、開關、電動機、按鈕、接線盒等電氣設備無法避開淋水時,必須妥善遮蓋。

3、電動機及開關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運轉,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4、應堅持使用自動配液裝置,必須保證乳化液濃度始終符合規定要求(單體液壓支柱2%—3%),要對水質定期進行化驗測定,保證配液用水清潔,符合規定。

5、必須保證乳化液泵的輸出壓力,為單體液壓支柱供液的應不小于18兆帕。

6、檢修泵站必須停泵;修理、更換主要供液管路時必須關閉主管路截止閥,不得在井下拆檢各種壓力控制元件,嚴禁帶壓更換液壓件。

7、嚴禁擅自打開卸載閥、安全閥、蓄能器等部位的鉛封和調整部件的動作壓力;在正常情況下,嚴禁關閉泵站的回液截止閥。

8、供液管路要吊掛整齊,保證供液暢通。

9、要按以下要求進行定期檢查、檢修,并做好記錄:

(1)每班擦洗一次油污、臟物;按一定方向旋轉過濾器1—2次;檢測兩次乳化液濃度。

(2)每天檢查一次過濾器網芯。

(3)每10天清洗一次過濾器。

(4)至少每月清洗一次乳化液箱。

(5)每季度化驗一次水質。

(6)了解高低壓壓力控制裝置的性能檢查鑒定和各種保護裝置檢查結果(由專管人員分別每周和每月檢查一次)。

10、操作時發現有異聲異味、溫度(泵、液)超過規定、壓力表指示壓力不正常,乳化液濃度、液面高度不符合規定,控制閥失效、失控,過濾器損壞或被堵不能過濾及供液管路破裂、脫開時應立即停泵。

收貨部制度

篇3:液壓泵司機崗位危害因素辨識及預防措施

1、不進行交接班,上班留有隱患,可能造成意外事故;預防措施:認真交接班。

2、電動機及開關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可能造成瓦斯爆炸;預防措施:切斷電源,停止運轉,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3、開泵前不與采面聯系確認,可能造成誤傷人員;預防措施:嚴格執行信號回復安全確認制,開泵前必須通知工作面,得到允許后方可啟動泵站。

4、供液管路雜亂,可能造成高壓膠管甩管傷人;預防措施:各種管路吊掛整齊。

5、管子接頭或U型卡銷不完好,可能造成膠管接頭甩開傷人;預防措施:保持管路完好,管接頭卡銷完好。

6、供壓管路破裂脫開,大量漏液,可能造成壓力水噴出傷人;預防措施:操作前先檢查,有問題處理好后方準操作。

7、油污、贓物多,可能造成堵管子、崩管子傷人;預防措施:加強液壓系統的清潔衛生,泵箱過濾器應定期清洗,乳化液泵箱每半月清洗一次。各種膠管液壓元件應保持清潔,嚴禁泵箱隨意敞口,嚴禁不經過濾網直接向泵箱加入乳化油。

8、電氣設備和操作按鈕不完好,可能造成觸電傷人;預防措施:及時檢查完好情況,杜絕失爆。

9、轉動部件防護罩不完好,可能造成轉動部件碰傷人;預防措施:防護罩完好,人員站到安全地點。

10、崗位睡覺,可能造成造成事故;預防措施:不得崗位睡覺。

11、看泵期間有運料作業,可能造成鋼絲繩拉傷人、跑車傷人;預防措施:躲到安全地點。

12、乳化液濃度達不到規定,可能造成設備容易老化給采面帶來安全隱患;預防措施:堅持使用自動配比裝置。

13、壓力過大、節流堵塞、閥桿密封壞、液壓管質量不合格、先導閥的閥套密封壞、安全閥密封壞,可能造成爆管子傷人;預防措施:開機前認真檢查,發現異常即使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