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奶業科技公司原輔材料驗收細則

奶業科技公司原輔材料驗收細則

2024-07-10 閱讀 1715

奶業科技有限公司原輔材料驗收細則

1、材料要求:

a、不得使用非食用性原輔材料生產食品。

b、使用獲得生產許可證企業的產品進行生產。

c、所購原輔材料、包裝材料要有檢驗報告或質量合格證明,并且檢驗或驗證的手續,記錄齊全,采購實施生產許可證的產品作為原料時,要查驗其生產許可證。

d、食品標簽標識要符合要求。

2、輔料驗收標準

a、白糖、香精、穩定劑必須選用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生產的產品,要有隨貨同行的同批次產品的出廠檢驗報告或質檢部門監督抽檢驗報告復印件、生產許可證復印件,出廠合格證、執行標準,并上網查詢生產許可證的真實性。

b、包裝箱、食品袋在定制前應到技術監督部門進行食品標準簽備案,驗收時對印刷質量進行查驗、核對,同時核對其檢驗報告合格證明、執行標準。

c、消毒液應采用殺菌、無色、無味、無毒、無害,高穩定性、長效性的食品及消毒液,核對其檢驗報告、合格證明、執行標準。

3、生鮮牛乳常規檢驗作業指導書及驗收標準

一、滴定酸度:應按照GB/T5409.2.1-20**檢驗,酸度°T≤18.0。

二、酒精試驗

于試管內先垂直注入(不要碰管壁)2ml牛乳,然后再垂直注入(不要碰管壁)2ml的70°-75°的酒精(中性)與牛乳混合,勻力振搖5次之后,立刻在自然光下觀察檢驗結果,若發現有蛋白變性點(或絮片)沿試管壁流下,則制定為酒精實驗陰性乳,則不合格。

三、煮沸試驗

取約40ml牛乳,放入試管中,置于沸水浴中5ml,取出觀察管壁有無絮片出現或發生凝固現象。如產生絮片或發生凝固,表示牛乳已不新鮮,蛋白變性為不合格品。

四、理化指標

采用MF1200直接測定,合格品:脂肪≥3.1%,蛋白質≥2.9%。

五、雜質度的測定

按GB/T5413.27檢驗

4、進廠生鮮牛奶感官檢驗的原則和方法

感官檢驗是決定產品總體質量的重要環節,而原料奶的感官檢驗是我們感官質量控制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甚至占有決定性的地位,所以對進廠生鮮牛奶的感官檢驗工作也是我們檢驗化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

為了保證原料奶感官檢驗工作的準確性,特作出如下要求:

a、化驗員要對所有到工廠里的生鮮牛奶進行感官品償檢驗,檢驗過程如下:

將10-15ml的原料奶放入50ml的小燒杯中,迅速加熱至沸騰后冷卻至18-20℃進行感官質量檢驗制度。

b、由于舌上的不同部位對種味道的感愛強度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在進行感官檢驗時,樣品的量應能夠遍布于整個舌面,以使味覺細胞能充分感受各種味道,而作出明確的綜合判斷。

c、感官檢驗前不能吃得過飽,也不能處于饑餓狀態,不能吃鼓掌過濃或刺激的食物,以免影響食欲和減弱味覺敏感。化妝品的使用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頭發、臉部和手上若是有強烈的化妝品氣味,會給正常品評檢驗帶來不利影響。另外,存在身體(生病)不適等情況時,不能參與品嘗工作。

d、得到樣品后立即聞味,否則樣品接觸空氣后會變淡,一般來說,總是先聞味后嘗味,嗅覺要比味覺敏感得多。

e、每品嘗完一個樣品后,吐出來,然后要用清溫水或含有少量鹽份的溫水徹底漱口,以免口中殘留物大對下一相樣品的品評產生干擾作用。

f、感官檢驗時應獨立工作,互不干擾

g、風味標準:具有新鮮牛乳固有的純香味,無其他異味。

有風味缺陷原料奶的判定結果要使用標準術語。常見風味缺陷如下:

(1)牛舍味(含臭味);

(2)豆漿味;

(3)藥味(含抗生素藥味、維生素藥味等);

(4)咸味;

(5)苦味;

(6)酸味。

備注:品嘗過程若有豆漿味和抗生素藥味檢出時,要進行豆漿試驗和SNAP試驗(或活性試驗)檢驗。

5、原輔料驗收程序

a、原料進廠后,通知質檢科,根據驗收細則驗收,對所進產品進行抽料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入庫。

b、入庫時一定要詳細檢查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單,生產評可證等質量證明,符合要求方可入庫。

c、所采用的包裝物必須是有質量保證的企業所造,進廠包裝物一律按合同要求對其材料圖案,文字、進行嚴格審查,發現有質量問題的堅決拒收,合格的由保管員驗收入庫存放,并標識清楚,辦下入庫手續,

d、對驗收不合格品,倉庫不予入庫,不允許投入生產使用,不合格產品按《不合格管理制度》執行

e、不具備檢驗條件的產品,以索取的質量證明作為進貨驗收依據。

f、按規定要求對包裝物品材料、圖案

、文字進行檢查,包裝物必須無毒無害,合格標準要求,有合格證或檢驗報告。

g、原料供應部門應對材料的驗收作詳細明確的記錄。

篇2:奶業科技公司原輔材料驗收細則

奶業科技有限公司原輔材料驗收細則

1、材料要求:

a、不得使用非食用性原輔材料生產食品。

b、使用獲得生產許可證企業的產品進行生產。

c、所購原輔材料、包裝材料要有檢驗報告或質量合格證明,并且檢驗或驗證的手續,記錄齊全,采購實施生產許可證的產品作為原料時,要查驗其生產許可證。

d、食品標簽標識要符合要求。

2、輔料驗收標準

a、白糖、香精、穩定劑必須選用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生產的產品,要有隨貨同行的同批次產品的出廠檢驗報告或質檢部門監督抽檢驗報告復印件、生產許可證復印件,出廠合格證、執行標準,并上網查詢生產許可證的真實性。

b、包裝箱、食品袋在定制前應到技術監督部門進行食品標準簽備案,驗收時對印刷質量進行查驗、核對,同時核對其檢驗報告合格證明、執行標準。

c、消毒液應采用殺菌、無色、無味、無毒、無害,高穩定性、長效性的食品及消毒液,核對其檢驗報告、合格證明、執行標準。

3、生鮮牛乳常規檢驗作業指導書及驗收標準

一、滴定酸度:應按照GB/T5409.2.1-20**檢驗,酸度°T≤18.0。

二、酒精試驗

于試管內先垂直注入(不要碰管壁)2ml牛乳,然后再垂直注入(不要碰管壁)2ml的70°-75°的酒精(中性)與牛乳混合,勻力振搖5次之后,立刻在自然光下觀察檢驗結果,若發現有蛋白變性點(或絮片)沿試管壁流下,則制定為酒精實驗陰性乳,則不合格。

三、煮沸試驗

取約40ml牛乳,放入試管中,置于沸水浴中5ml,取出觀察管壁有無絮片出現或發生凝固現象。如產生絮片或發生凝固,表示牛乳已不新鮮,蛋白變性為不合格品。

四、理化指標

采用MF1200直接測定,合格品:脂肪≥3.1%,蛋白質≥2.9%。

五、雜質度的測定

按GB/T5413.27檢驗

4、進廠生鮮牛奶感官檢驗的原則和方法

感官檢驗是決定產品總體質量的重要環節,而原料奶的感官檢驗是我們感官質量控制工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甚至占有決定性的地位,所以對進廠生鮮牛奶的感官檢驗工作也是我們檢驗化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

為了保證原料奶感官檢驗工作的準確性,特作出如下要求:

a、化驗員要對所有到工廠里的生鮮牛奶進行感官品償檢驗,檢驗過程如下:

將10-15ml的原料奶放入50ml的小燒杯中,迅速加熱至沸騰后冷卻至18-20℃進行感官質量檢驗制度。

b、由于舌上的不同部位對種味道的感愛強度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在進行感官檢驗時,樣品的量應能夠遍布于整個舌面,以使味覺細胞能充分感受各種味道,而作出明確的綜合判斷。

c、感官檢驗前不能吃得過飽,也不能處于饑餓狀態,不能吃鼓掌過濃或刺激的食物,以免影響食欲和減弱味覺敏感。化妝品的使用也是需要注意的問題,頭發、臉部和手上若是有強烈的化妝品氣味,會給正常品評檢驗帶來不利影響。另外,存在身體(生病)不適等情況時,不能參與品嘗工作。

d、得到樣品后立即聞味,否則樣品接觸空氣后會變淡,一般來說,總是先聞味后嘗味,嗅覺要比味覺敏感得多。

e、每品嘗完一個樣品后,吐出來,然后要用清溫水或含有少量鹽份的溫水徹底漱口,以免口中殘留物大對下一相樣品的品評產生干擾作用。

f、感官檢驗時應獨立工作,互不干擾

g、風味標準:具有新鮮牛乳固有的純香味,無其他異味。

有風味缺陷原料奶的判定結果要使用標準術語。常見風味缺陷如下:

(1)牛舍味(含臭味);

(2)豆漿味;

(3)藥味(含抗生素藥味、維生素藥味等);

(4)咸味;

(5)苦味;

(6)酸味。

備注:品嘗過程若有豆漿味和抗生素藥味檢出時,要進行豆漿試驗和SNAP試驗(或活性試驗)檢驗。

5、原輔料驗收程序

a、原料進廠后,通知質檢科,根據驗收細則驗收,對所進產品進行抽料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入庫。

b、入庫時一定要詳細檢查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單,生產評可證等質量證明,符合要求方可入庫。

c、所采用的包裝物必須是有質量保證的企業所造,進廠包裝物一律按合同要求對其材料圖案,文字、進行嚴格審查,發現有質量問題的堅決拒收,合格的由保管員驗收入庫存放,并標識清楚,辦下入庫手續,

d、對驗收不合格品,倉庫不予入庫,不允許投入生產使用,不合格產品按《不合格管理制度》執行

e、不具備檢驗條件的產品,以索取的質量證明作為進貨驗收依據。

f、按規定要求對包裝物品材料、圖案

、文字進行檢查,包裝物必須無毒無害,合格標準要求,有合格證或檢驗報告。

g、原料供應部門應對材料的驗收作詳細明確的記錄。

篇3:四川省開辦藥品批發企業驗收實施細則

四川省開辦藥品批發企業驗收實施細則完整版

  第一章機構與人員

  第一條企業應建立具有法定代表人或企業負責人,包括進貨、銷售、儲運等業務部門負責人和企業質量管理機構負責人在內的質量領導組織。

  第二條企業應設置專門的質量管理機構,機構下設質量管理組、質量驗收組,并與本企業經營范圍相適應。企業質量管理機構應行使質量管理職能,在企業內部對藥品質量具有裁決權。

  第三條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企業負責人、質量管理負責人無《藥品管理法》第76條、83條規定的情形。

  第四條企業負責人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熟悉國家有關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具備基本藥品知識。

  第五條企業質量管理負責人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具有執業藥師資格,并在藥品經營企業注冊滿一年(含一年)以上。企業質量管理負責人應在職在崗,不得在其它企業、單位兼職。

  第六條企業質量管理機構的負責人應是執業藥師,并在藥品經營企業質量管理工作崗位注冊滿三年(含三年)以上。企業質量管理機構的負責人應在職在崗,不得在其它企業、單位兼職,也不得在本企業其它崗位兼職。

  第七條企業從事藥品質量管理工作的人員,應具有藥師(含藥師和中藥師)以上技術職稱,或者具有大專以上藥學或相關專業的學歷。以上人員技術職稱或所學專業應與經營范圍相對應,并經專業培訓,取得崗位合格證書后方可上崗。

  第八條企業從事藥品驗收、倉儲養護等工作的人員,應具有高中或中專(均含)以上文化程度。以上人員經崗位培訓,取得崗位合格證后方可上崗。

  第九條企業在質量管理、藥品驗收、養護、保管等直接接觸藥品崗位工作的人員,應進行崗前及年度常規檢查,并建立健康檔案。驗收、養護崗位人員還應進行色覺和視力項目的檢查,患有傳染病等可能污染藥品或導致藥品發生差錯的疾病患者,不得從事直接接觸藥品的工作。

  第十條從事質量管理及驗收工作的人員應在職在崗,不得在其它企業、單位兼職,也不得在本企業其它崗位兼職。

  第十一條企業應具有維護和管理藥品物流設施設備及計算機、中央數據處理系統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

  第十二條企業應依據本企業實際制定對各類人員進行藥品法律、法規、規章和專業技術、藥品知識、職業道德等教育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二章設施與設備

  第十三條企業應有與經營規模相適應的營業場所及辦公、輔助用房。營業場所明亮、整潔,營業場所及辦公、輔助用房面積不少于400平方米。

  第十四條企業應具有與其經營品種和規模相適應的符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和物流管理要求的庫房,并配備滿足藥品物流作業正常開展所需的設施設備:

  (一)倉儲作業面積不少于15000平方米,倉儲區域應能滿足物流作業流程的需要,物流中心應包括自動倉庫(具有藥品入庫、傳送、分檢、上架、出庫的現代物流系統裝置和設備)或高架倉庫存儲系統、零貨及整箱揀選設備、自動輸送設備、掃描復核等設備;

  (二)庫區環境整潔,無污染源,地面應硬化或綠化。庫房內墻壁、頂棚和地面光潔、平整,門窗結構嚴密,應有避光、通風、防塵、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蟲、防鼠、防鳥等設備,滿足安全用電和消防安全的有關要求。

  (三)企業應具有適宜藥品分類保管和符合藥品儲存要求的常溫庫、陰涼庫、冷庫。藥品儲存作業區、輔助作業區、辦公區、生活區應分開一定距離或有效隔離。裝卸作業場所應有防止天氣影響的設施。倉庫區域的劃分應符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規定并滿足藥品物流管理的有關要求,能夠自動顯示分區狀況。

  (四)倉庫應配備全時段自動監測、記錄和調控溫濕度的設備。

  (五)企業應設置與其規模相適應的符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的驗收養護室。經營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的企業,還應設置中藥標本室(柜)。

  國家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等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五條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寬帶上網的條件和保證網絡安全的措施,并應具有可以接受市、州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遠程監管藥品物流全過程的條件。

  開辦藥品經營企業,如需經營《入網藥品目錄》藥品的,在申請《藥品經營許可證》時,應當辦理藥品電子監管網入網手續并配備藥品電子監管碼采集設備。

  第十六條體外診斷試劑(藥品類)經營企業(批發)的申辦和審批,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體外診斷試劑經營企業(批發)驗收標準和開辦申請程序的通知》(國食藥監市[20*]299號)執行。但該類企業如要經營除體外診斷試劑外的藥品,應按該細則規定的標準重新申領藥品經營許可證。

  第十七條照此標準申辦的企業,在其許可證到期之前,如需申請倉庫和注冊地址的變更,其標準按新申辦的同一標準執行。

  第三章制度與管理

  第十八條企業應制定保證質量管理職能正常行使和所經營藥品質量的規章制度及工作程序。

  內容包括:

  (一)質量方針和目標管理;

  (二)質量體系的審核;

  (三)有關部門、組織和人員的質量責任;

  (四)質量否決的規定;

  (五)質量信息管理;

  (六)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審核;

  (七)藥品采購管理;

  (八)質量驗收的管理;

  (九)倉儲保管、養護和出庫復核的管理;

  (十)銷售和售后服務的管理;

  (十一)有關記錄和憑證的管理;

  (十二)特殊管理藥品的管理;

  (十三)近效期藥品、不合格藥品和退貨藥品的管理;

  (十四)質量事故、質量查詢和質量投訴的管理;

  (十五)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規定;

  (十六)用戶訪問的制度;

  (十七)衛生和人員健康狀況的管理;

  (十八)重要儀器設備管理;

  (十九)計量器具管理;

  (二十)質量方面的教育、培訓及考核的規定等。

  第十九條企業應按規定至少應建立藥品質量管理記錄(表式)。內容包括:

  (一)藥品購進記錄;

  (二)購進藥品驗收記錄;

  (三)藥品質量養護、檢查記錄;

  (四)藥品出庫復核記錄;

  (五)藥品銷售記錄;

  (六)藥品質量查詢、投訴、抽查情況記錄;

  (七)不合格藥品報廢、銷毀記錄;

  (八)直調藥品質量驗收記錄;

  (九)藥品退貨記錄;

  (十)銷后退回藥品驗收記錄;

  (十一)倉庫溫、濕度記錄;

  (十二)計量器具使用、檢定記錄;

  (十三)質量事故報告記錄;

  (十四)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記錄;

  (十五)質量管理制度執行情況檢查和考核記錄等。

  第二十條企業應按規定建立以下藥品質量管理檔案(表格)。內容包括:

  (一)員工健康檢查檔案;

  (二)員工培訓檔案;

  (三)藥品質量檔案;

  (四)藥品養護檔案;

  (五)供貨方檔案;

  (六)銷貨方檔案;

  (七)設施和設備及定期檢查、維修、保養檔案;

  (八)計量器具管理檔案;

  (九)首營企業審批表;

  (十)首營品種審批表;

  (十一)不合格藥品報損審批表;

  (十二)藥品質量信息匯總表;

  (十三)藥品質量問題追蹤表;

  (十四)近效期藥品催銷表;

  (十五)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表等;

  第二十一條企業使用的計量器具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第四章驗收結果評定

  第二十二條現場驗收時,應逐項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并逐項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定。

  第二十三條現場驗收結果全部符合本標準的,評定為驗收合格;現場驗收結果有不符合本標準,或有缺項、項目不完整、不齊全的,評定為驗收不合格。

  對驗收合格的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依據《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五)項的規定分別執行。

  第二十四條該實施細則由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