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附一醫院消毒滅菌隔離制度

附一醫院消毒滅菌隔離制度

2024-07-10 閱讀 5423

第一醫院消毒滅菌與隔離制度

醫院感染的重點區域,必須做到潔污區域劃分清楚,標識明確,潔污物品分開。

二、醫務人員必須遵守消毒滅菌原則。凡進入人體組織、無菌器官的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須達到滅菌水平。凡接觸皮膚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須達到消毒水平。

三、各種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創醫療器具必須一用一滅菌,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材和物品徹底清洗干凈,再消毒和滅菌。

四、根據物品的性能,用物理或者化學方法進行消毒滅菌時應做到:

1、消毒首選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選用化學方法。耐熱、耐濕物品,首選壓力蒸汽滅菌;油、粉、膏首選干熱滅菌;不耐熱物品可采用低溫化學滅菌法。

2、化學滅菌或消毒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選擇滅菌劑或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劑,使用前必須了解消毒劑的效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滅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時注意有效濃度,并按規定定期進行化學和生物監測。更換消毒滅菌劑時,必須對容器進行消毒或滅菌處理。

五、連續使用的氧氣濕化瓶、霧化器、早產兒暖箱的濕化器等器材,必須每日消毒,用畢終末消毒,干燥保存。濕化液應用滅菌水。

六、無菌容器及持物鉗每周滅菌2次,無菌容器中的滅菌物品一經打開應在24小時內使用,盡量使用小包裝。用過的物品與未用過的物品嚴格分開,并有明顯的標簽。嚴禁使用過期無菌物品。

七、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進入病室的治療車、換藥車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

八、醫務人員應遵循無菌技術操作的基本原則,熟練掌握無菌持物鉗、無菌容器、無菌包使用和戴無菌手套、取用無菌溶液等基本技術操作技能,并保證無菌操作技術有效。

九、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

十、消毒藥械、一次性醫療器械和器具的購入、使用、保管、用后處理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十一、病房應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床頭柜、椅子、門把手等,每日濕擦,一床一抹布。床單元一人一巾一濕掃。用后清洗消毒處理。病房地面每日拖擦兩次,遇污染時隨時拖擦,不在病房走道清點被服。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必須做好床單位或病房終末消毒。

十二、傳染病人嘔吐物、分泌物、排泄物、用品及傳染別人的出院、轉科后的終末消毒。應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實施細則》的規定消毒處理。

十三、需要血透的患者,治療前需做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等相關檢查并定期復查。

醫務人員應熟練掌握和正確使用各種防護技術和用品,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針對感染疾病的三個環節以及隔離類別實施各種隔離措施,并落在實處。

十四、隔離標記的使用:接觸隔離使用藍色隔離標記,飛沫傳播隔離使用粉色隔離標記,空氣傳播隔離使用黃色隔離標記。

十五、加強醫務人員消毒隔離與防護知識的培訓,配備合適必要的防護用品。

十六、污水、污物必須嚴格無害化處理。

十七、院感辦嚴格督查消毒隔離措施的實施,及時反饋醫院感染委員會及相關科室。

篇2:醫院手術器械物品消毒滅菌管理制度

醫院手術器械物品消毒及滅菌管理制度

一.手術器具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并須經高壓蒸氣或高效化學滅菌。

二.各種手術備用物品均應保持清潔,定期檢查手術器械關節是否鋒利,鉗、鑷是否密合。手術用過器械物品均應徹底清潔后(有菌器械先消毒后清洗),整理包裝送去滅菌。

三.無菌物品必須在無菌區專柜內貯存。室內應通風、干燥、清潔無塵、無雜物。

四.無菌物品必須定點、定位,按消毒滅菌日期先后順序排列,標記清楚。有效期為7天,霉季5天,細菌檢測每月1次。

五.無菌包一經打開或無菌溶液開瓶后超過12h即不能使用。無菌臺準備后超過4h不得使用。無菌包不應超過30cm×30cm×50cm。包布應大小適宜,無破損,內外包布均應有化學消毒指示劑以鑒定滅菌效果。

六.手術器械盡量不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如必須選用高效消毒液消毒,應保證消毒液質量、濃度和浸泡時間,浸泡時應打開鉗的關節,每周更換消毒容器及溶液,標記清楚。無菌物品生物檢測每月1次,需有據可查。

七.無菌肥皂水、刷、小毛巾等打開24h后須重新消毒。泡手桶每周消毒,泡手酒精每周過濾并每日測比重,保持在70%~75%。PVP-I應記錄使用次數,定時更換(一般80次即須更換)。醫護人員手指每月作細菌檢測1次,需有據可查。

篇3:八一醫院醫療器械消毒滅菌制度

第一醫院醫療器械消毒滅菌制度

(一)嚴格執行《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的有關規定。

(二)執行消毒滅菌的醫務人員應認真執行消毒滅菌制度,并按要求做好自我防護。

(三)消毒滅菌的醫務人員必須取得上級主管部門頒發的職業上崗證,從事壓力容器的人員必須取得壓力容器上崗證方可上崗。

(四)從事壓力容器操作的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壓力容器的操作規范,保證安全,防止事故發生。

(五)根據反復使用醫療器械的性能、數量以及微生物污染程度選擇清洗、消毒、滅菌的方法。

(六)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應嚴格遵循回收、消毒、清洗、干燥、保養、調配、包裝、滅菌、使用程序,層層把關,確保質量。

(七)堅持每日一次滅菌設備檢查及B-D試驗,并做好記錄。

(八)堅持做好每日、每月的物理、化學、生物監測及消毒鍋使用過程的監測,監測合格方可發放。

(九)嚴格按規定做好檔案資料的管理,清潔、消毒監測資料和記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