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業生產培訓管理制度
新能源公司生產培訓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深入貫徹落實《大唐集團人〔2004〕690號》文件精神,做好生產人員的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培訓管理,增強培訓工作的實效性,提高職工崗位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將培訓工作抓緊、抓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生產人員的培訓工作要與工程建設同步規劃,培訓工作的實施要適當超前于工程建設進度。第三條進一步規范培訓標準,分級、分步實施培訓工作,在設備投運前實現培訓達標,持證上崗。
第四條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生產系統內在崗人員、實習人員、學習人員。
第二章管理機構及職責
第五條培訓管理機構組長:生產技術部部長副組長:生產技術部副部長、風廠專工組員:班長、技術員
第六條人員職責
(一)組長職責
1、負責組織制定總體培訓方案,對培訓計劃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及考核,組長對培訓管理工作直接負責。
2、按培訓成績和個人綜合素質參與確定工作崗位,對培訓成績真實性及確定崗位的公正性負責。
3、負責組織新錄用人員入廠前的部門級安全教育。
(二)副組長職責
1、負責協調、聯系、確定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場所、培訓人員、培訓方式等事宜。
2、負責建立員工培訓檔案,為人才的選拔提供依據。
3、負責制定詳細培訓方案,落實培訓計劃,對培訓管理工作主要負責。
4、風廠專工對本風廠培訓內容及質量負全責;負責做好風廠全體生產人員的安全培訓、專業技術培訓和操作技能培訓。
5、風廠專工負責新錄用人員入廠前的風廠級安全教育。
(三)組員職責
1、班長是班組培訓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做好班組全體生產人員的安全培訓、專業技術培訓和操作技能培訓。
2、技術員負責協助生產技術部、風廠、班組做好培訓實施和培訓考評工作。
第三章培訓計劃
第七條培訓計劃制定的原則和標準
(一)生產技術部負責制定公司生產系統各專業、各崗位的培訓計劃,各風廠根據本風廠人員的技術、業務素質、崗位、工種設置及生產實際情況,本著“缺啥補啥,急用先學,兼顧企業發展”的原則,制定詳細的年度培訓計劃。年度培訓計劃每年1月10日前報送公司領導。
(二)培訓計劃應該圍繞培訓標準制定。根據公司制定的相應等級的培訓手冊和崗位要求,制定各崗位人員的年度培訓計劃。培訓標準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標準。實習(學習)人員、值班員達到初級標準,主值班員達到中級標準,值班長達到高級標準。
(三)培訓計劃應按在崗人員、實習(學習)人員分類制定,內容主要以企業文化、安全規程、規章制度、專業理論知識、本專業運行規程、設備說明書及設備維護細則為先導,按照公司中長期培訓規劃,分層次進行培訓。
(四)特殊工種(焊工、起重工等)、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及需外出進行技術培訓的人員,應在各單位的年度計劃中申報,或以書面的形式逐級申報,經批準后,由生產技術部統一安排,列入部門年度培訓計劃。
(五)對于設備的更新改造、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在實施過程中,各風廠必須編制對工作人員的培訓計劃,以使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達到掌握設備性能,具備使用或維護設備的相應技術水平。
第八條風廠負責制定運行人員年度、月培訓計劃,風廠應根據編制的培訓計劃,結合生產實際情況,積極組織本單位的培訓工作,完成月度、年度培訓計劃。各風廠年度培訓計劃經公司主管領導簽字確認后于每年1月10日前報送生產技術部,同時報送人力資源部備查。月培訓計劃每月5日前報送生產技術部。
第四章培訓實施
第九條職工培訓檔案
(一)生產技術部和風廠應建立生產人員培訓檔案,將各階段培訓成績、培訓綜合考核成績等納入個人培訓檔案,作為培訓結束后獎懲和競爭上崗的重要依據,職工培訓檔案需留檔至少一年。
(二)職工培訓檔案包括職工自然情況、參加工作時間、政治面貌、學歷、所學專業、有何特長、崗位記錄、考試成績記錄、民主評議、培訓記錄、獎懲記錄、年終鑒定等。
第十條員工培訓手冊
(一)員工培訓手冊是指引員工學習和工作的綜合性手冊,它對不同工種、不同崗位的生產人員的培訓標準作出了詳細的規定,使每位員工在入廠學習、學習崗位、值班員崗位、主值班員崗位等不同階段,明白自己應該學什么,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技能水平。通過對員工培訓手冊的學習,使生產人員的自身技能得到提高,勝任本職工作,更好的為本企業做出貢獻。
(二)員工培訓包括待崗培訓、崗位培訓2部分內容。專業分為運行和維護2個專業,培訓標準分為初級、中級、高級3個級別。
(三)新進員工的入職培訓包括企業文化培訓和工作基礎培訓。企業文化培訓是使新進員工從思想認識上領會“賽罕壩精神”的真正含義,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繼續發揚。工作基礎培訓是對新進員工進行基礎性崗位知識培訓,為新進員工的工作和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四)崗位培訓包括安全規程、運行規程、實際技能、理論知識四部分內容。單位和個人的培訓計劃應參照崗位培訓標準制定。
第十一條培訓方式
(一)風廠集中授課風廠或維護班組應組織技術骨干進行集中授課,講課人應提前準備好講義或教案,學員在學習的同時做好學習筆記。
(二)簽訂師徒合同對于新進人員,由風廠按照《師徒合同管理辦法》規定選出符合條件的師傅,上報人力資源部批準后簽訂師徒合同。生產系統師徒合同期限6個月。師傅制定具體的培訓內容,負責傳授徒弟技術知識及經驗,并對徒弟的技能水平負責。
(三)實際技能培訓風廠和維護班組應結合崗位培訓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如事故預想、反事故演習、運行分析、缺陷分析、考問講解、集中授課、現場實際操作、作業前復述、現場作業、實際技能訓練、專題分析、互相討論、觀看教學片等方式,完成學習計劃內容,提高職工的崗位知識和實際技能水平。
(四)職工自學職工應根據本崗位的實際及自身情況,參照學習計劃和培訓標準,積極開展自學,同時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五)內部培訓師講課逐步選拔和培養生產系統的內部培訓師,建立內部培訓師人才庫。生產技術部將定期組織內部培訓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集中培訓講課。內部培訓講師的資質和講義經過嚴格審核后方可進行講課。
(六)外部培訓師講課為提高員工基礎理論水平,公司將定期聘請外部培訓師進行講課。外部培訓講師的資質、講義、課時要經過嚴格審核后方可進行講課。
(七)外委培
訓對于需要外委培訓的工種或專業,由生產技術部提出計劃報請公司審核批準。和培訓單位簽訂培訓協議時,應對培訓內容、學時、參培人數、課程清單(培訓計劃)、培訓模式、培訓支持、每天培訓時間、培訓資料、考試、證書都作出詳細規定。每次外委培訓結束后,參訓人員根據培訓內容編寫培訓教材。
(八)針對性培訓對本單位技術領域的薄弱環節或經常出現的問題,應及時制定相應措施,作為培訓內容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九)新技術培訓需外協設備的更新改造、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項目,在簽訂技術協議和合同時,應列入具體的培訓時間、內容、詳細資料、負責培訓的人員、應達到的程度等。
(十)培訓題材庫充分利用教學光盤、教學視頻片、電子圖書庫、科技圖書庫等培訓方式調動職工學習的積極性。
第十二條培訓評價
(一)基礎知識考試(二)技能考試(三)民主評議(四)風廠年終培訓考評
第十三條培訓總結
(一)月總結各風廠應針對本單位上月培訓計劃的實施情況及考核情況進行總結,并在每月5日前報送生產技術部。
(二)年度總結風廠年度培訓工作總結在次年的1月10日前報送生產技術部。生產技術部年度培訓總結在次年的1月10日報送公司領導。年度培訓總結應針對本年度培訓計劃的實施情況、考核情況、培訓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培訓取得的經驗和成績、培訓工作還存在哪些不足進行總結。
(三)個人積分培訓總結要建立個人培訓積分制度。個人培訓積分將作為競爭上崗、評選年終先進個人的依據之一。個人積分根據職工培訓檔案記錄情況進行考評。
第六章培訓考核
第十四條培訓考核是保證職工實際培訓效果的重要手段。公司負責對生產技術部的培訓工作進行全面監督、指導和考核,生產技術部負責對二級單位的培訓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和考核,風廠負責對班組的培訓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和考核。
第十五條風廠不按規定時間上報培訓計劃、總結,每次扣罰風廠責任人100-300元。
第十六條無員工培訓檔案、培訓記錄簿,每少一項扣罰風廠負責人100-300元,員工培訓檔案不合格扣罰培訓負責人30元。
第十七條各風廠處理過的典型缺陷或事故處理,要及時進行分析、整理、歸檔、學習,其它風廠參照學習后也要制定出自己的事故處理預案。每少一次扣罰30元。
第十八條風廠未能及時組織對新技術、設備更新改造的培訓,扣罰風廠負責人300-500元。
第十九條風廠未按規定進行考試,每少一項扣罰風廠負責人100-300元,
第二十條運行分析、事故預想、反事故演習和問答欄不合格扣罰責任班組20元,每少一次扣罰50元。
第二十一條沒有培訓筆記的,每缺少一個月的按月扣罰責任人100元。
第二十二條由生技部組織的抽查考試,每次成績不及格者扣罰責任人100
篇2:港口安全職業資格證培訓認證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加強全區安全職業資格證培訓認證管理,規范培訓機構的培訓工作,提高培訓質量和從業人員素質,防范事故,減輕職業危害,根據《安全生產法》、《勞動法》和職業資格鑒定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府機構轉變職能的要求,結合本區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職業資格是指對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從業資格是指從事某一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準。執業資格是指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工種)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準。
第三條職業資格證是國家對申請人專業(工種)學識、技術、能力的認可,是求職、任職、獨立開業和單位錄用的主要依據。本制度所稱的職業資格證是指:特種作業(電工作業、焊工作業、起重機械作業、企業內機動車駕駛、登高架設作業、鍋爐作業、壓力容器操作、制冷作業、爆破作業、礦山通風作業、礦山排水作業)人員操作證、汽車駕駛證、農機駕駛證、礦山企業廠礦長(經理)資格證、礦山企業安全管理人員資格證、危險化學品管理人員資格證、建筑企業三類人員(公司負責人、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考核合格證、導游證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省政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職業資格證培訓工作實行統一規劃、歸口管理、分級實施、分類指導、教考分離的原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由具有資質的職業培訓中介機構負責實施;職業資格發證機關不得從事職業資格培訓活動。
第五條職業資格證培訓機構從事培訓活動,必須按規定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方可進行培訓;職業資格發證機關應當對職業資格培訓機構的培訓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六條職業資格證培訓機構的培訓內容,必須嚴格遵守各類證書的培訓大綱和教學內容,培訓時間要求等規定,不得擅自降低標準。
第七條職業資格證的考核、鑒定堅持“統一標準、教考分離、嚴格認證”的原則,由行業主管部門按有關規定嚴格執行。
第八條各考核、認證部門要建立健全規范的考核程序、考核標準,建立考核的試題庫,在考核時隨機抽取試卷。考核結束后,統一閱卷,公布考核成績。保證考核的公正、公平。
第九條接受職業資格證培訓的人員經考核合格的,由考核部門頒發相應證書;并按照職業資格證審核規定,接受職業任職繼續培訓。
第十條嚴格從業人員職業資格的認證和準入。對本制度第三條所列職業資格證對應從業人員,必須實行“持證上崗”;未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不得從事本工種或本崗位作業。
第十一條職業資格證的檔案管理。
培訓機構應當將培訓計劃、培訓通知、課程安排、培訓總結、教學評估表、學員檔案、考核審批表(學員資料)、考核申請表等資料存檔。
考核、發證部門應當將培訓計劃及審批意見、考核申請表、考核委托書、試卷、發證審批表、證書登記表等資料存檔。
監察、審計、財政等部門應按相關規定對此項工作進行專項檢查。
第十二條職業資格證培訓、考核、發證機構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循私舞弊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三條職業資格證培訓、考核、發證機構未按照有關規定認真履職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給予警告,并視情節輕重給予依法處罰。
第十四條區經貿局、交通局、安監局、建設局、國土資源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農業局、旅游局、工商分局(個協)、公安分局、交警大隊等法律法規規定負有職業資格證考核、認證職責的部門,應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本制度要求,制定出各自負責的職業資格證培訓、考核、認證的具體辦法。
篇3:學院食品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職業學院食品從業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為規范學院食品從業人員培訓管理,提高食堂員工素質。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和《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與操作規范》等法律法規精神,結合學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食品從業人員包括新參加工作和臨時參加工作的食品從業人員必須經過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從事餐飲服務工作。
二、食品生產經營者應制定食品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計劃,組織各部門負責人和食品從業人員參加各種上崗前及在職培訓。
三、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應針對每個食品加工操作崗位分別進行,內容應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食品安全知識和各崗位加工操作規程等。
四、衛生知識培訓的方法:集中授課、觀摩學習、崗位操作培訓與自學相結合等。食品衛生知識培訓結束后,要進行一定形式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考核不合格要進行補課補考,補考二次不合格者,取消上崗資格。
五、食品從業人員要按要求按時參加食品衛生知識培訓,不得遲到、早退、無故缺席。
六、建立食品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檔案,將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結果等有關信息記錄歸檔,以備查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