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Z公司生產異常管理辦法

Z公司生產異常管理辦法

2024-07-10 閱讀 1258

某公司生產異常管理辦法

1.總則

1.1.制定目的

為建立各相關部門對生產異常的責任制度,以減少效率損失,提高生產力,特制定本辦法。

1.2.適用范圍

本公司生產過程中異常發生時,除另有規定外,均依本辦法處理。

1.3.權責單位

1)總經理室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起草工作。

2)總經理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核準。

2.生產異常報告單

2.1.定義

本辦法所指的生產異常,系指造成制造部門停工或生產進度延遲的情形,由此造成之無效工時,亦可稱為異常工時。生產異常一般指下列異常:

1)計劃異常

因生產計劃臨時變更或安排失誤等導致的異常。

2)物料異常

因物料供應不及(斷料)、物料品質問題等導致的異常。

3)設備異常

因設備、工裝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導致的異常。

4)品質異常

因制程中出現了品問題而導致的異常,也稱制程異常。

5)產品異常

因產品設計或其他技術問題而導致的異常,或我機種異常。

6)水是異常

因水、氣、電等導致的異常。

2.2.生產異常報告單內容

發生生產異常,即有異常工時產生,時間在十分鐘以上時,應填具《異常報告單》。其內容一般應包含以下項目:

1)生產批號

填具發生異常時正在生產的產品之生產批號或制造命令號。

2)生產產品

填具發生異常時正在生產的產品名稱、規格、型號。

3)異常發生單位

填具發生異常之制造單位名稱。

4)發生日期

填具發生異常之日期。

5)起訖時間

填具發生異常之起始時間、結束時間。

6)異常描述

填具發生異常之詳細狀況,盡量用量化的數據或具體的事實來陳述。

7)停工人數、影響度、異常工時

分別填具受異常影響而停工之人員數量,因異常導致時間損失之影響度,并據此計算異常工時。

8)臨時對策

由異常發生之部門填具應對異常之臨時急措施。

9)填表單位

由異常發生部門經辦人員及主管簽核。

10)責任單位對策(根本對策)

由責任單位填具對異常之處理對策。

2.3.使用流程

1)異常發生時,發生部門之第一級主管應立即通知生技部或相關責任單位,前來研擬對策加以處理,并報告直屬上級。

2)制造部會同生技部、責任單位采取異常之臨時應急對策并加以執行,以降低異常的影響。

3)異常排除后,由制造部填具《異常報告單》一式四聯,并轉責任單位。

4)責任單位填具異常處理之根本對策,以防止異常重復發生并將《異常報告單》之第四聯自存,其余三聯退生產部。

5)制造部接責任單位之異常報告單后,將第三聯自存,并將第一聯轉財務部,第二聯轉生管部。

6)財務部保存異常報告單,作為向責任廠商索賠之依據,及制造費用統計之憑證。

7)生管部保存異常報告單,作為生產進度管制控制點,并為生產計劃之調度提供參考。

8)生管部應對責任單位之根本對策的執行結果進行追蹤。

3.相關規定

3.1.異常工時計算規定

1)當所發生異常,導致生產現場部分或全部人員完全停工等待時,異常工時之影響度以100%計算(或可依據不同之狀況規定影響度)。

2)當所發生之異常,導致生產現場需增加人力投入排除異常現象(采取臨時對策)時,異常工時之影響度以實際增加投入的工時為準。

3)當所發生之異常,導致發生現場作業速度放慢(可能同時也增加人力投入)時,異常工時之影響度以實際影響比例計算。

4)異常損失工時十分鐘時,只作口頭報告或填入《生產日報表》,不另行填具《異常報告單》。

3.2.各部門責任的判定

3.2.1.開發部隊責任

1)未及時確認零件樣品。

2)設計錯誤或疏忽。

3)設計延遲。

4)設計臨時變更。

5)設計資料未及時完成。

6)其他因設計開發原因導致之異常。

3.2.2.生管部責任

1)生產計劃日程安排錯誤。

2)臨時變換生產安排。

3)物料進貨計劃錯誤造成物料斷料而停工。

4)生產計劃變更未及時通知相關部門。

5)未發制造命令。

6)其他因生產安排、物料計劃而導致之異常。

3.2.3.采購部責任

1)采購下單太遲,導致斷料。

2)進料不全導致缺料。

3)進料品質不合格。

4)廠商未進貨或進錯物料。

5)未下單采購。

6)其他因采購業務疏忽所致之異常。

3.2.4.資材部責任

1)料賬錯誤。

2)備料不全。

3)物料查找時間太長。

4)未及時點收廠商進料。

5)物料發入錯誤。

6)其他因倉儲工作疏忽所致之異常。

3.2.5.制造部責任

1)工作安排不當,造成零件損壞。

2)操作設備儀器不當,造成故障。

3)作業未標準執行,造成之異常。

4)效率低下,前制程生產不及造成后制程停工。

5)流程安排不順暢,造成停工。

6)其他因制造部工作疏忽所致之異常。

3.2.6.生技部責任

1)工藝流程或作業標準不合理。

2)技術變更失誤。

3)設備保養不力。

4)設備故障后未及時修復。

5)工裝夾具設計不合理。

6)其他因生技部工作疏忽所致之異常。

3.2.7.品管部責任

1)檢驗標準、規范錯誤。

2)進料檢驗合格,但實際上不良率明顯超過AQL標準。

3)進料檢驗延遲。

4)上工程品管檢驗合格之物料在下工程出現較高不良。

5)制程品管未及時發現品質異常(如代用錯誤、未依規定作業等等)。

6)其他因品管工作疏忽所致之異常。

3.2.8.業務部責任

1)緊急插單所致。

2)客戶訂單變更(含取消)未及時通知。

3)訂單重復發布、漏發布或發布錯誤。

4)客戶特殊要求未事先及時通知。

5)船期變更未及時說明。

6)其他因業務工作疏忽所致之異常。

3.2.9.供應商責任

供應商所致之責任除考核采購部、品管部等內部責任外,對廠商也應酌情予以索賠。

1)交貨延遲。

2)進貨品質嚴重不記。

3)數量不符。

4)送錯物料。

5)其他因供應商原因所致之異常。

3.2.10.其他責任

1)特殊個案依具體情況,劃分責任。

2)有兩個以上部門責任所致之異常,依責任主次劃分責任。

3.3.責任處理規定

1)公司內部責任單位因作業疏忽而導致之異常,列入該部門工作考核,責任人員依公司獎懲規定予以處理。

2)供應廠商之責任除考核采購部門或相關內部責任部門外,列入供應廠商評鑒,必要時應依損失工時向廠商索賠。

3)損失索賠金額的計算:

損失金額=公司上年度平均制費率*損失工時

4)生管部、制造部均應對異常工時作統計分析,于每月經營會議時提出分析說明,以檢討改進。

生產異常報告單

生產批號生產產品異常發生單位

發生日期起訖時間自時分至時分

異常描述異常數量

停工人數影響度異常工時

緊急對策

填表單位主管:審核:填表:

責任單位分析對策

責任單位主管:審核:填表:

會簽

篇2:安全異常信息快速反應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深刻吸取長虹公司“3.21”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教訓,規范礦井“安全異常信息”的匯報和處置工作,形成快速反應、運行有序的“安全異常信息”匯報和處置工作機制,實現“安全異常信息”超前預警、超前處置,有效防范事故的發生,保障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規定的應當匯報和處置的“安全異常信息”主要是指:礦井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安全異常信息”,包括機電運輸專業、一通三防及防突專業、地測防治水專業、采煤專業、開掘專業等五類信息;外部供電、通訊、供水等方面威脅礦井安全生產的“安全異常信息”;威脅礦井安全生產的極端天氣、地震等方面的“安全異常信息”。

第三條?提升理念。“安全異常信息”是事故預兆,是停產撤人的命令,“安全異常信息”不匯報,匯報不處置,或既不匯報又不處置就是事故,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追查處理。“安全異常信息”的匯報要及時、準確和完整,處置要安全快速有效。

第四條?調度室及相關業務科室負責“安全異常信息”的收集、撤人、匯報、處置、建檔、跟蹤、銷號七個環節的工作,在調度室建立“安全異常信息”閉合管理臺賬。調度室負責“安全異常信息”的收集、匯報、處置、建檔等工作,業務保安科室負責“安全異常信息”的跟蹤落實、整改銷號等工作。礦井行政主要負責人是礦井“安全異常信息”匯報和處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副職對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異常信息”的匯報和處置工作負責。

第五條?完善礦井“安全異常信息”處置技術、機構、隊伍、資金、裝備方面的保障工作和“安全異常信息”匯報和處置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建立“安全異常信息”閉合管理臺賬。礦井行政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異常信息”匯報和處置工作管理和提供有關保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副職對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異常信息”匯報及處置工作管理和提供有關保障負責。

第六條?調度室是“安全異常信息”匯報和處置的指揮中心,對所登記的“安全異常信息”要求做到實時調度。各業務保安科室是“安全異常信息”處置的技術指導部門。并負責“安全異常信息”閉合管理臺賬的建立、管理,跟蹤處置,直至安全異常狀況消除。

第二章?“安全異常信息”的匯報

第七條?“安全異常信息”要如實匯報,不得遲報、漏報或瞞報。

第八條?“安全異常信息”的匯報內容

(一)機電運輸專業(詳見附表1)

1.礦井及重要負荷單回路供電。

2.主、副井及乘人系統運行異常。

3.大型固定設備技術測定及探傷等有(存在)重大缺陷。

4.主要通風機故障單機運轉。?

5.礦井主排水系統故障不能擔負正常涌水量。

6.危及安全的其它“安全異常信息”。

(二)一通三防及防突專業(詳見附表2)

1.采掘工作面出現明顯的煤與瓦斯突出及沖擊地壓預兆,包括中度以上噴孔、響煤炮或其它明顯預兆。

2.鉆探期間發現地質構造。

3.瓦斯高值或超限。

4.一氧化碳超標(放炮除外)。

5.監測監控系統異常,包括:(1)井上主要通風機或井下局部通風機監測顯示停風;(2)風門開停傳感器監測顯示敞開;(3)礦井監控系統全部無記錄或部分無記錄;(4)監控系統相關設備未按規定檢測、校驗、維護保養導致數據傳輸不正常的。

6.危及安全的其它“安全異常信息”。

(三)地測防治水專業(詳見附表3)

1.礦井涌水量達到預警水量(礦井排水系統聯合試運的正常排水量)。

2.暴雨天氣,可能發生洪水淹井。

3.探水鉆孔閥門損毀,涌水難以控制。

4.采掘工作面有突水征兆。

5.危及安全的其它“安全異常信息”。

(四)采煤專業(詳見附表4)

以下情況同時出現2處及以上的,必須上報:

1.工作面掉頂嚴重,冒落高度超過0.5m、連續長度超過5m。

2.工作面切頂嚴重,臺階下沉超過0.5m、連續長度超過5m。

3.采面煤壁嚴重片幫,深度超過1.5m、連續長度超過5m。

4.工作面支架連續5架嚴重鉆底或擠架。

5.工作面兩端頭老塘側局部懸頂面積大(面積大于2m×5m)。

6.危及安全的其它“安全異常信息”。

(五)開掘專業(詳見附表5)

1.開掘工作面在一個生產班內頂板連續發出響聲。

2.頂板離層明顯,出現裂縫、頂板掉渣。

3.巷道壓力增大片幫嚴重。

4.支架變形嚴重甚至斷裂。

5.工作面出現地質構造。

6.危及安全的其它“安全異常信息”。

第三章?“安全異常信息”的處置

第九條?礦井“安全異常信息”的處置

(一)當礦井生產過程中發生本辦法規定的“安全異常信息”時,現場管理人員(帶班領導、跟班干部、班組長)、安檢員、瓦檢員等,必須第一時間發出停止作業、撤人的命令,指揮現場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同時向礦調度室匯報。

(二)礦調度室值班人員接到生產現場或其它“安全異常信息”的匯報后,須在20分鐘內用電話分別向礦井值班領導、分管領導及主要領導、分公司調度室、集團總調度室(電話:0375-2724146)、許平煤業生產技術處(調度)(電話:0375-3579000、3579331)、安監局禹州監察處匯報,同時須按照礦井值班領導的指示,立即通知受到安全威脅的人員撤離危險區域。之后須在30分鐘內把“安全異常信息”填寫到相應的“安全異常信息”匯報表(詳見附表)中,并通過集團OA辦公系統發送許平煤業生產技術處(調度)。

(三)由礦井值班領導立即組織調度、安監、業務科室等有關人員趕赴現場收集“安全異常信息”第一手資料,礦井帶班領導立即趕赴現場對“安全異常信息”的處置進行指導和指揮,礦井總工程師負責牽頭完善相關處置措施,礦井分管副職牽頭組織對“安全異常信息”進行處置,業務保安科室負責牽頭建立跟蹤工作機制,實時督導“安全異常信息”的處置,直至安全異常狀況消除。

第四章?考核

第十條?

(一)作業現場發現“安全異常信息”后,現場管理人員(帶班領導、跟班干部、班組長)、現場安檢員、瓦檢員等未在第一時間向調度室匯報的,對上述人員罰款500元。

(二)調度室接到“安全異常信息”匯報后,應在20分鐘內向礦值班領導、分管領導及主要領導、分公司調度室、集團總調度室、許平煤業生產技術處(調度)、安監局禹州監察處匯報,之后須在30分鐘內把“安全異常信息”填寫到相應的“安全異常信息”匯報表中,并通過集團OA辦公系統發送許平煤業生產技術處(調度),逾時不報的對調度當班值班人員罰款500元。

(三)礦井調度室及業務保安科室未建立“安全異常信息”閉合管理臺賬的或“安全異常信息”閉合管理臺賬未及時建檔、整改銷號的,未及時建檔的,對調度室負責人罰款500元,未做到跟蹤閉合管理的,對分管業務科室負責人罰款500元。

(四)“安全異常信息”瞞報的對作業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罰款500元,匯報不處置,對調度室當班值班人員罰款500元,對調度室負責人罰款500元。

(五)“安全異常信息”處置期間因技術、機構、隊伍、資金、裝備保障不到位造成處置不及時或不能有效處置“安全異常信息”的,對相應單位進行責任追究。

(六)監測監控系統出現高值后監控上傳中斷,按瓦斯超限事故進行責任追究。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一條?有關注釋

中度噴孔:鉆進過程中連續噴孔,停鉆后持續1-2分鐘,噴出顆粒直徑3毫米,鉆屑明顯增多,拋出距離1-2米,工作面里探絕對值增加0.3%以內。

嚴重噴孔:停鉆后連續噴孔超過2分鐘,且帶出大量鉆屑;拋出距離大于2米或伴有煤炮聲;工作面里探絕對值增加0.3%以上。(符合上述任一條件,即判斷為嚴重噴孔)。

中度煤炮:聲音較大,間歇性明顯(時間間隔大于1分鐘),有震感,有掉渣、揚塵現象。

嚴重煤炮:聲音巨響、相鄰區段多處地點均能聽到;響聲連續;震感明顯;伴有大量揚塵。(符合上述任一條件,即判斷為嚴重煤炮)。

有聲預兆:煤層發出劈裂聲、悶雷聲、機槍聲、響煤炮、以及氣體穿過含水裂縫時的吱吱聲等。聲音由遠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暫的,有連續的,時間間隔長短不一致。煤壁發生震動和沖擊,頂板來壓,支架發出折裂聲。

無聲預兆:工作面頂板壓力增大,煤壁被擠壓,片幫掉渣,頂板下沿或底板鼓起;煤層層理紊亂、煤暗淡無光澤、煤質變軟;瓦斯忽大忽小,煤壁發涼,打鉆時有頂鉆、卡鉆、噴瓦斯等現象。

煤厚發生變化:增厚、變薄、尖滅、變軟。

瓦斯高值:正常作業情況下瓦斯增幅50%以上即為瓦斯高值。

瓦斯超限:無論任何條件下瓦斯濃度達到1%即為瓦斯超限。

一氧化碳超標:除礦上建立臺帳管理的一氧化碳區域和放炮引起的一氧化碳超標外,其它地點一氧化碳超標都必須立即匯報。

主要通風機停運:無論任何原因導致主要通風機停運都必須立即匯報。

第十二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附表:各專業“安全異常信息”匯報表

篇3:公司品質異常反饋管理辦法

公司品質異常反饋管理辦法

1.總則

1.1制定目的

為加強產品品質管制,使制造過程中品質異常得以順利解決,特制定本辦法。

1.2適用范圍

本公司制定過程中發生的品質異常處理,除另有規定外,悉依本辦法執行。

1.3權責單位

(1)品管部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起草工作。

(2)總經理負責本辦法制定、修改、廢止之核準。

2.異常處理規定

2.1處理流程

(1)由發現異常之單位(一般為制造單位或品管)提出《品質異常反饋單》,并先用口頭、電話方式向發生單位與責任單位告知。

(2)由制造單位或品管部提出臨時對策。

(3)由責任單位提出改善對策。

(4)由品管部負責對策效果追溯、評估。

(5)由品管部負責對品質異常進行統計、存檔和其他管理。

2.2品質異常反饋單

《品質異常反饋單》應包括下列內容:

(1)制造命令。

(2)生產產品名稱、規格。

(3)客戶。

(4)發生時間。

(5)發生場所。

(6)異常情形描述。

(7)不良率。

(8)責任單位。

2.2.2發生異常單位或品管部填寫

(1)不良原因分析。

(2)臨時對策。

2.2.3責任單位填寫

(1)不良原因分析。

(2)改善對策(根本對策)。

2.2.4品管部填寫

對策效果追蹤。

2.3品質異常處理時效

(1)責任單位應在接獲異常反饋單后,于24小時內提出對策,并回饋至發現異常單位及品管部。

(2)確因原因復雜未能于上述期限內完成時,應事先向發現異常單位及品管部說明。

2.4異常原因分類

異常原因分類以及責任單位如下:

(1)技術原因,由開發部、生技部研究對策。

(2)原材料原因,由品管部、采購部、供應部研究對策。

(3)上工程原因,由品管部、上工程制造單位研究對策。

(4)設備原因,由生技部研究對策。

(5)作業原因,由制造單位研究對策。

(6)其他原因,由相關責任單位研究對策。

2.5對策原則

2.5.1臨時對策

臨時對策以盡快恢復生產,在確保品質的情形下降低損失為原則。

2.5.2根本對策

改善對策(根本對策)以徹底糾正不良,具有鞏固和預防之功效為原則。

3.附件

[附件]HC06-1《品質異常反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