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公司最終檢驗工作程序
1.目的
為確保產品質量能滿足客戶需求,防止不良品流出造成客戶訴怨或客戶退貨。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所內成品及外發加工成品檢驗。
3.職責
3.1質檢科負責成品的檢驗、判定及糾正措施實施效果的確認。
3.2后整部負責不合格品的處理及糾正措施的擬定與執行。
4.工作程序
4.1后整成品經包裝完成并填制好"裝箱單"后,由后整部主管或包裝組長通知QA質檢員驗貨。
4.2QA質檢員接到驗貨通知后,須首先準備好樣衣、"車縫工藝單"、"后整工藝單"、《服裝檢驗手冊》等資料以便執行檢驗。
4.3檢查時依據《服裝檢驗手冊》之抽樣計劃進行隨機抽樣,后整部需派人協同抽取產品。
4.4QA依據業務部提供的包裝資料,首先對產品裝箱數量、分色分碼和箱嘜、貼紙、電腦嘜等包裝方式進行確認。
4.5外包裝檢查完畢后,QA須根據樣衣、《服裝檢驗手冊》、"車縫工藝單"、"后整工藝單"等相關檢驗資料,對產品的外觀、性能、包裝、尺寸規格進行全面檢驗。
4.6QA根據檢驗中不良品缺陷等級、數量結合《服裝檢驗手冊》的抽樣方法對每批成品作出合格與否的判定,填寫"成品檢驗報告"、"尺寸檢查記錄表"。
4.7檢驗合格者,后整部根據QA驗貨報告,辦理入庫手續。若需客戶驗貨者,在業務部接到質檢科驗貨報告后通知客戶驗貨。
4.8驗貨不合格
4.8.1由QA標出不良品疵點,通知后整部主管確認。
4.8.2后整部主管對不良品判定結果無異議,需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處理。
4.8.3后整部主管若對判定結果有異議,須由質檢科主管或以上人員作最終判定。最終判定合格則依4.7執行;若判定不合格則依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
4.9若因生產貨期緊急,須由質檢科主管核準,QA質檢員方可對未包裝的成品進行檢驗,并須核對外箱、掛牌、電腦嘜等包裝材料有無錯漏,并在QA檢驗報告上注明,以便追溯。
4.10本廠外發加工之成品由QA按4.2~4.9步驟執行檢驗,并填寫"外發品驗貨報告"。
4.11成品檢驗中發現重大質量問題,按《糾正及預防措施管理程序》處理。
5.相關文件
5.1《服裝檢驗手冊》
5.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3《糾正及預防措施管理程序》
6.記錄
6.1《成品檢驗報告》
6.2《尺寸檢查記錄表》
6.3《裝箱單》
6.4《外發品驗貨報告》
篇2:公司最終檢驗工作程序
公司最終檢驗程序
⒈目的:
保證出廠產品進行了規定的檢驗和試驗,達到有關技術標準和用戶規定的要求。
⒉范圍:
適用于指導公司生產的所有成品的最終檢驗和試驗工作。
⒊職責:
3.1檢驗組是成品最終檢驗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最終檢驗和試驗工作的實施和管理工作。
3.2技術部負責產品最終檢驗技術標準的制定。
3.3裝配工段、成品倉庫負責產品最終檢驗的協助工作。
⒋工作程序:
4.1檢驗準備
4.1.1成品檢按《成品檢驗標準》準備好相應的標準件、檢查儀器儀表,確保其可靠、齊全、有效。
4.1.2成品檢按《產品檢驗抽樣規程》對報驗產品進行抽樣,準備檢驗樣本,并執行零缺陷的規定。
4.1.3每一批次的產品,入庫發放前都要進行成品檢定。
4.2檢驗與記錄
4.2.1檢驗人員按照《成品檢驗標準》規定的檢驗項目和技術條件逐項檢驗,不得漏項漏檢。
4.2.2成品檢驗記錄書寫要清晰、工整,填寫內容完整、齊全。檢驗記錄作為該批次產品的質量技術檔案要長期保存,以保持其可追溯性。一般產品的保留期為五年,顧客有要求的或特殊使用的產品檢驗記錄,要長期保留或按顧客要求保留。
4.3合格成品的處理
4.3.1內銷成品檢驗合格后,檢驗人員發放綠色PASS合格證。
4.3.2出口產品最終檢驗合格后除按4.3.1辦理完畢后,由生產部按外貿商檢報驗程序與商檢局辦理報驗和檢驗的有關手續。
4.4不合格成品的處理
4.4.1成品經檢驗判定為不合格,可以通過返工、返檢達到驗收要求的,由檢驗組做出處理。產品經返工、返檢后重新交驗。
4.4.2當成品的不合格項不可能通過返工、返檢達到合格接收條件時,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
⒌相關文件:
5.1QS/TSB21101-20**《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控制程序》
5.2QS/TSB21301-2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3QS/TSB21401-20**《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5.4QS/TSB21601-20**《質量記錄控制程序》
⒍質量記錄
見清單。
篇3:公司進貨檢驗工作程序
公司進貨檢驗程序
⒈目的:
通過對外協、外購物資的檢驗和試驗,確保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產品不投入加工使用。
⒉范圍:
適用于指導外協、外購物資及顧客提供的物資的檢驗和試驗工作。
⒊職責:
3.1檢驗組負責外購外協件的檢驗、試驗、判定和驗證工作。
3.2技術部負責制定外購物資的檢驗標準和規范。
3.3采購部負責外購物資的計劃、采購、標識、貯運工作。
⒋工作程序:
4.1各類物資的檢驗和驗證原則
4.1.1對產品的性能、壽命有嚴重影響的A類物質,檢驗員根據檢驗標準和質保協議對進貨進行全項檢驗和試驗,或由生產單位提供質量保證書。
4.1.2對產品質量和產品制造過程有重要影響的B類物質,檢驗組結合公司的檢驗資源能力,可以檢驗的項目要逐項檢驗;無檢驗手段的可根據同類產品的前期使用情況給予驗證認可。使用部門要簽字認可。
4.1.3對于一般的C類物質,由采購部倉庫負責人員驗明進貨的產品規格、型號、產地、產期與產品檢驗合格證無誤,即可辦理入庫手續。
4.2外購物資的檢驗
4.2.1物資采購進廠后,檢驗員及時檢驗。
4.2.2檢驗員應驗證是否具備合格證明、標識清楚、包裝完整等。根據國家標準或雙方協定的技術要求進行檢驗。
4.2.3A類物資的驗證,由生產部組織每年一次進行對照檢驗。
4.3檢驗結果的處理
4.3.1經檢驗和試驗合格的產品,由檢驗員在檢測記錄表的"結論"欄目內填寫有關結論。檢驗報告一式四份。一份作為采購物資入庫憑證之一;一份交采購部作為合格分供方質量檔案資料;一份報生產部;一份報質保部。
4.3.2經檢驗不合格的產品,質保部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處理,產品檢驗報告作出不合格判定后,一份交分供方作退貨證明;一份交采購部入分供方質量檔案;一份留質保部;一份交技術部。
4.3.3對因生產急需有輕缺陷或不易采購的不合格產品,可由采購部填寫《讓步接收申請單》申請產品讓步,由技術部和質保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辦理產品讓步審批手續,如同意由檢驗員做出標識,投入加工,并對投料后的產品進行跟蹤,如評審不能通過,由檢驗員通知采購部,并作標識和隔離,由采購部負責退貨,并通知分承包方。
4.4不合格外購、外協產品的處理
4.4.1因產品不合格與分承包方產生質量異議,由采購部負責與分承包方交涉,質保部、技術部參與有關的工作。
4.4.2不合格的外購、外協產品的處理由質保部負責協調組織對不合格產品的評價,對分承包方做出退貨、返檢的處理,并要求對方進行整改、糾正。連續三次不合格的,應由采購部以《整改通知單》形式通知分承包方,要求其采取糾正措施,如糾正失效,應取消其合格分供方資格,并中止或停止供貨。
4.4.3未經檢驗合格或無檢驗合格證明和批準讓步證明的產品,不得辦理入庫手續。
⒌相關文件:
5.1QS/TSB21301-2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QS/TSB21401-20**《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5.3QS/TSB20801-20**《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5.4QS/TSB3100101《A、B、C類物資檢驗分類的規定》
⒍質量記錄:
見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