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市人民醫院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

市人民醫院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

2024-07-10 閱讀 2715

某市人民醫院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制度

一、二級甲等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在疾病周期性變化規律時間范圍內,能提供規范完整的檢查、檢驗報告和相應影像資料的,原則上予以相互認可,不再進行重復檢查。

二、因病情變化,檢查、檢驗結果難以提供參考價值(如與疾病診斷不符合等);檢查、檢驗結果在疾病發展過程中變化幅度較大;檢查、檢驗項目意義重大(如手術等重大醫療措施前)等原因需要重新檢查的,須向病人明確說明,并將復查依據在病歷中予以記載。

三、互認項目包括醫學影像檢查結果與臨床檢驗結果,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類:醫學影像檢查項目中根據客觀檢查結果(片子、圖像)出具診斷報告的。包括普通放射攝片(含CR、DR)、CT、MRI、核醫學成像(PET、SPECT)。

第二類:醫學影像檢查項目中要根據檢查過程中的動態觀察出具診斷報告的,或診斷報告與檢查過程密切相關的。包括放射造影檢查(含DSA),超聲檢查、其它影像檢查(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腦電圖、腦血流圖、肌電圖)。

第三類:臨床檢驗類項目,只能出具檢驗報告提供客觀結果的。包括部分穩定性較好、費用較高的檢驗項目。具體為:

1、臨床生化:總蛋白、白蛋白、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脂、鎂測定、鐵測定;

2、臨床免疫:乙肝二對半(肝功能異常和術前除外)、丙肝抗體(肝功能異常和術前除外)、甲肝抗體IgM(肝功能異常和術前除外)、免疫球蛋白、AFP(作為腫瘤標志物時)、癌胚抗原、甲狀腺功能(FT3、FT4、TSH);

3、臨床微生物:病毒培養與鑒定、細菌分型;

4、臨床血液、體液:骨髓涂片細胞學檢查(診斷明確,臨床無異議)。

第四類:其他穩定性較差的臨床檢驗類項目。如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糖等。

四、對第一類檢查項目,只要患者能提供檢查部位正確、全面、質量較好的客觀檢查結果(片子、圖像),應相互認可。

對第三類檢驗項目,因結果相對穩定,在相應疾病周期性變化規律時間范圍內一般不再進行重復檢查。

對第二、四類檢查、檢驗項目,影響其結果的因素較多。其結果的認可由接診醫師確定,如檢查、檢驗結果與臨床表現相符合,能滿足診療需要,則一般不再重復。

五、對實行“互認”工作以后減少的重復檢查的次數以及為患者節約的醫療費用,將按季度匯總上報黃巖區衛生局醫政處。

篇2:平安醫院醫學檢驗影像檢查互認制度

第一醫院醫學檢驗影像檢查互認制度

(一)適用范圍

認可全省范圍內二級甲等以上醫院的醫學檢驗、影像檢查結果。經我院臨床醫師認真診查病人,并認為二級乙等醫院的檢查、檢驗結果與臨床表現相符合,能滿足診療需要,具有診斷價值的,也可以認可其檢查、檢驗結果,不再重復檢查。

(二)認可原則

1.對外院的檢驗、檢查結果的認可必須是以不影響疾病診療,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為前提。

2.對認可的外院檢驗、檢查結果應在病歷中進行記載,包括檢驗檢查的結果、機構名稱、日期、編號等。對于住院病人的重要檢查資料,必要時應在病歷中留存其檢查資料或復印件。

3.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屬互認范圍:對不屬互認范圍需重新檢查的,須向病人說明原因,并將復查依據在病歷中給予記載。急診、急救病人不受上述限制。

(1)診斷不明或病情變化,檢查結果難以提供參考價值(如與疾病診斷不符合等);

(2)隨著時間推移,檢查結果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可能發生變化;

(3)對疾病診療意義重大的檢查項目(如手術等重大醫療措施前);

(4)外院檢查資料不完整,如CT、MRI需要增強掃描、動態增強掃描、三維重建等。

(三)互認項目

1.醫學檢驗:生化類的血清總蛋白(TP)、白蛋白(ALB)、總膽紅素(TBI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堿性磷酸酶(ALP)、Y一谷氨酰轉移酶(GGT)、肌酐(Cr)、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乳酸脫氫酶(LD);免疫類的乙肝三系(HBV-M定性、定量)、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免疫球蛋白、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臨檢類的骨髓檢驗;微生物類的各類病原體培養及藥敏。其中變化較大,一般當日有效的項目為鉀離子(K+)、鈉離子(Na+)、氯離子(c1-)、鈣離子(ca制度大全)、無機磷(P制度大全)、鎂離子(Mg制度大全)、血常規、尿常規、糞便常規、大便隱血(0B)、糖(Glu,不含POCT)。

2.醫學影像檢查項目中根據客觀檢查結果(片子、圖像)出具診斷報告的,如普通放射攝片(含CR、DR)、CT、MRI、核醫學成像(PET、SPECT)。只要患者能提供真實的檢查部位正確、全面、質量較好的客觀檢查結果(片子、圖像),應當認可。

3.醫學影像檢查項目中要根據檢查過程的動態觀察出具診斷報告的,或診斷報告與檢查過程密切相關的,如放射造影檢查(含DSA)、超聲檢查、其它影像檢查(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腦電圖、腦血流圖、肌電圖圖紙等),因影響其結果的因素較多,對其結果是否認可由接診醫院臨床醫師確定。

篇3:A廠機動車輛申報定期檢驗制度

一、目的和范圍

1.目的。

為使廠內機動車輛保證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狀態,防止由廠內機動車輛而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設備事故的發生。

2.范圍。

適合于按國家規定的要求向國家法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廠內機動車輛定期檢驗。也適合于按單位內部設備管理制度的規定要求進行的定期檢查的報檢工作。

二、職責

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廠內機動車輛定期檢驗工作。

三、定期報檢制度

1、新增以及經大修或者改造的廠內機動車輛,投入使用前,應當進行驗收檢驗。。

2、在用廠內機動車輛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

3、遇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超群自然災害或者發生設備事故后的廠內機動車輛,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廠內機動車輛,進行大修后,應當進行驗收檢驗。

4、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人員在廠內機動車輛定期檢驗(合格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5、申請壓力管道定期檢驗應以書面的形式,一份報送執行檢驗的部門,另一份由壓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保管,作為壓力管道管理檔案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