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設備電氣設備維修管理制度
一、安全設備及裝備包括:
主扇、局扇、監控系統,各種探頭斷電儀、瓦檢器,便攜式瓦檢儀、風表等。
二、電氣設備包括:變壓器、開關、絞車、綜保、電鉆、水泵、發電機、配電設備等。
三、維修管理制度:
1、對主扇每月檢修一次,局扇每半年檢修一次,其他安全裝備儀表每年送檢和校驗一次。
2、采掘工作面使用的煤電鉆每10天重作一次線頭。
3、電氣設備必須定期檢修,檢修的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每次檢修都必須作好記錄。
4、凡是機電設備入井前必須填寫檢查合格證,未經檢修的電器設備和失效設備嚴禁入井,并填寫入井卡。入井卡包括:檢修設備、日期、檢修人、檢修結果及性能入井日期等。
5、入井設備必須設置設備卡,由專人負責管理。
6、嚴禁井下帶電檢修或帶電移動。
7、井下電器設備升井后送入專用設備庫,嚴禁亂丟亂放,損壞設備的完好性能。
8、設備庫房必須設專人保管,設備庫應保持清潔整齊,嚴禁亂擺亂放。
巷道維修管理制度
1、井下使用巷道必須符合以下規格:
(1)主下山、高為2.0m,腰寬為2.2m,斷面為4.4m2。
(2)主運車入巷道貌岸然高為2.0m,腰寬為2.5m,斷面為5.0m2。
(3)采面運輸高為1.8m,腰寬貢為2.0m,斷面為3.6m2。
(4)采面回風巷(老巷除外)高為1.4m,腰寬為2.2m,斷面為3.08m2。
(5)幫頂必須用劈材按雙數背好幫頂。其余巷道斷面在作業規程中具體規定。
2、巷道貌岸然必須保持整潔、衛生。運輸巷道必須設置水溝,消滅巷道積水,有水管、電纜和安設局扇的巷道風筒必須吊掛,高度不得低于1.5m。
3、礦井使用巷道貌岸然的失修率不超過3%,對井下巷道每月檢查一次,對威脅安全生產的失修巷道。應采取積極措施進行修理。
4、架棚巷道的支護材料、木頭直徑小于12cm。嚴禁用雜草樹枝背幫背頂。
5、凡用頂柱支護的巷道、靠幫柱必須緊貼煤樣,并帶帽,帽子規格為50×300×200,柱子打在硬底上,迎山角一般為5度。
6、井下失修巷道的修理,必須采取由外往里由下往上,傾角超過40度由上往下進行,只能拆一棚換一棚,防止冒頂,危及人員安全。
7、對頂板破碎的巷道維修,必須采取在修好的棚子上面打上穿劈,維護好前方頂板后,再拆掉前方失修棚子。進行修理架棚,依次進行。
8、需要砌砼的巷道,必須采取先修復巷道,架設好臨時支護,然后在修復的巷道下面進行砌砼工作,并按專門措施進行施工。
篇2:汽車維修設備管理維護制度
一、設備操作工在獨立使用設備前,須掌握該設備的操作技能。
二、設備使用應定人定機,對公用設備由專人負責保養。
三、操作工要養成自覺愛護設備的習慣。班前班后認真擦試設備及注油潤滑工作,使設備經常保持良好的潤滑與清潔。
四、操作工要遵守設備操作規程,合理使用設備,管好設備附件。
五、對私自操作設備人員,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由此發生的一切后果由私自操作者負責。
六、設備管理員應根據設備維護要求以及設備技術狀況制定設備和測量裝置的保養細則、保養周期和檢定周期。
七、設備保養人應嚴格按照常規維修設備檢查保養周期進行保養,做好記錄交設備管理員驗收。
八、設備維修以外修為主,本單位操作人員配合,設備管理員做好維修記錄。
九、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停機,使用部門應立即通知設備管理員或單位領導,請修理人員檢查排除故障。當修理人員在排除故障時,操作人員應積極協助修理人員排除故障。
十、對設備使用年久,部件嚴重損壞,又無法修復和沒有改造價值的,可辦理報廢手續報請經理批準。
十一、對設備的檢查、保養、修理應做好所有記錄,由設備員歸檔,以便檢查。
篇3:車輛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一.認真執行車輛的設備日常維護與計劃檢修合格,定期檢測,按照預防性維修方針,遵守檢修規程,執行檢修技術標準,提高維修質量,縮短維修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根據車輛設備技術狀況,制定年度維修計劃及月份維修計劃,并具體實施。
三.技術辦同各隊協調配合抓好保養廠、小修班的工作,確保修保計劃完成。
四.操作者要嚴格按照各種車輛設備的結構性能、特點及技術要求進行操作,確保維修質量。
五.各級檢查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和權利,車輛要堅持:“三檢制”。
六.積極采取“修改代制”的方法,認真搞好車輛、設備的舊件修復,及時滿足設備維修的需要。
七、車輛設備維修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物及廢油處理按有關規定執行。